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政治学》笔记——以儒学的线串《政治学》
    《政治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巨著,即使有奴隶社会的局限,也不能掩盖其智慧的光辉。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大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其《政治学》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政治理论著作,它探讨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这些重要的政治理论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类社会是从简单向复杂、不完善向完善发展的。人类最初由两性的结合成为家庭,若干家庭组合成村社,然后再发展成为城邦。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而非单个独立的,因此,人是社会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多次谈论到“真理”,例如“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等。

    亚里士多德的不少观点,与儒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如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统一的,亚里士多德也把个人的德性和城邦的治理联系起来,作出丰富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所谓“善”,不仅是道德上的善,更是良好的利益、效果,让人想起儒学所谓“至善”的内涵。至善,不只是指善良,而是包含最恰当的状态、中庸和谐、你好我也好等意思。

    止于至善篇

    善分为三类,即外在诸善、身体诸善和灵魂诸善。而至福之人拥有所有这些善。

    幸福就是至善。

    德性的获得和保持无须借助于外在诸善,但外在诸善的获得却需要借助于德性。

    城邦的本质在于多样性,而不在于一致性。

    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公共共有一切的那种极端一致性也不可能是某种善。因为我们已经说过,这种一致性导致的是个人而不是城邦,但仅就自足而论,家庭比个人自足,而城邦比家庭自足。而自足往往就是人们欲求的某种善。

    一个城邦要想变得善良,参加城邦政体的公民就必须是善良的。

    欲望是带有兽性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需要均衡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们的欲望。

    城邦的勇敢、公正和明智与每个人的勇敢、公正和明智一样,能帮助其自身实现幸福。

    家庭是共同体的基础。

    政治学所追求的善是公正,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不管什么城邦,其实都是一种共同体。而人们之所以要建立一种共同体,则是为了某种善的目的。因为很显然,人们的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某种善,不为了某种善的人类行为是不存在的,建立共同体的行为也不例外。由此可以推知,人们建立最崇高、最有权威的共同体的目的,就在于人们有追求至善的愿望。城邦作为最崇高、最有权威的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它的目的就在于至善。

    知行合一篇

    德性一旦被武装起来,就会获得一种极大的力量,而最大的力量总是与最好的德性同在,即力量意味着德性。

    每个人的幸福,正好与他们具备的德性和实践智慧,以及在这两者的指导下行事的能力成正比。

    没有德性和实践智慧,无论是个人还是城邦,都不可能有高尚的行为。

    我们知道,所有出境优越的人都会做两件事,一是选择了正确的人生目的和行为目标,二是发现有助于达到此目的或目标的行为方式。

    现在需要考虑的是,理性的教导在先,还是习惯的教导在先。无论如何,这两者需要彼此一致,一致之后才能产生出最佳的效果。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体认天理篇

    人们通过三种途径可以成为善良贤明之人——本性、习惯和理性。

    理性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实践的理性,一是思辨的理性。

    虽然人们的欲望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满足,可能只需要很少几个钱。但欲望本质上是无止境的,而且大多数人就是为着自己的欲望活着。

    人如果处于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状态,就难免受植根于每一个人内心的卑鄙和邪恶的蒙蔽。

    幸福的生活永远不属于那些拥有超过必需限度的外在诸善,而在德性方面却很欠缺的人。

    幸福就其本质而言,是德性的完满运用和实现活动。

    离开了德性就没有幸福可言。

    幸福的生活在于无忧无虑的德性,而德性又在于中庸,那么中庸的生活就必然是最优良的生活——人人都有可能达到这种中庸。

    无论对于城邦还是对于政体来说,德性与邪恶的标准都是同一的,政体可以说是城邦的一种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实现了某种中庸的政体就必然是最优良的政体。

    礼乐教化篇

    城邦应当进行一种教育——既不立足于使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

    教育不能仅以一种德性的培养为目标,也不能只侧重于一种德性的培养。

    至于心灵的培养,它不仅包含高尚,而且包含愉悦,而幸福的心灵就是由高尚和愉悦构成的。

    人如果趋于完善就是最优良的动物,而一旦脱离法律和公正就是最恶劣的动物。被武装起来的不公正会造成更大的危险,而人一出生便装备有智能和德性这样的武器。人们为了达到最邪恶的目的是有可能使用这些武器的。

    人的思想和身体不宜同时操劳,两种劳动在本质上是矛盾的,身体的劳累会妨碍思想。思想的劳累妨碍身体。

    今天的人们修习音乐多数是为了娱乐,但是人们最初创设音乐时的目的却是为了培养高尚。

    是否应当认为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的某种德性——就像体育对身体有所裨益一样,音乐造就人的某种习惯,使人们得以感受真实的愉悦,或者音乐有益于充实人们的消遣和智慧。

    人们不仅能够从音乐中得到彼此共同的快乐感受,而且可以察觉到音乐对性情和灵魂的陶冶作用。

    音乐的教导很适合少年的本性,因为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关系,极不情愿忍耐那些缺少快乐的事物,而音乐在本性上就属于一种令人快乐的事物。而且,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说与人是息息相通的,因此有的人说,灵魂就是旋律,还有的人说,灵魂中蕴藏着旋律。

    附录:亚里士多德的一些名言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一个人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百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的缘故。

    青年希望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荣誉和金钱之间,更喜欢前者,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对金钱的需要。

    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