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嫔在主仆客室正听着周小妞讲去婆家所遇到、听到的情况。周小妞看进了来的朱瞻基,只好停住说话,冲朱瞻基一笑地出了去。想万年吼勾结汉王造反,孙嫔当然要告诉朱瞻基,就是不清楚皇宫背后,指使的大人物是谁?孙嫔让朱瞻基坐在主座椅上,问朱瞻基那封匿名信的事。阁臣杨荣问孙嫔信的事后,孙嫔也告诉了杨荣,信在朱瞻基手里。杨荣还告诉过蹇义信的事。否则,蹇义怎知道孙嫔有这样一封信?杨荣问此信时,表情也很一般,孙嫔也没细问,杨荣笑着地走的。孙嫔没听杨荣说,也没有听别人说过。朱瞻基坐在主座椅上,让孙嫔坐在次座位椅上,孙嫔没坐站在朱瞻基一边。朱瞻基与孙嫔说,父皇一看信挺惊讶,杨士奇刚当了首辅,此事关重大。让朱瞻基与杨士奇见一下面,看杨士奇怎说。仁宗吸取了先帝不调查就滥杀无辜的教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事交给了朱瞻基。杨士奇是刚上任重臣的首辅,皇朝不应有反映就撤职查办。仁宗意看杨士奇的态度,再研究是否进一步调查。孙嫔虽很恨杨士奇,可也赞叹不置仁宗此方法。朱瞻基与孙嫔说今天在朱瞻基客厅召见杨士奇,愿孙嫔去听此事。孙嫔也想听,但得待在屏障后。朱瞻基和孙嫔于是走出孙嫔庭院,到了朱瞻基客厅。屏障一边有条缝隙,孙嫔正看向杨士奇应坐的椅位,自然不会被杨士奇发现。朱瞻基接见完杨士奇,再见王强面。仁宗要听俩当事人对此事的观点。
“杨士奇,求见少主”金英进来禀报。
“请进!”朱瞻基看一眼孙嫔地说,孙嫔走进屏障后。然后,朱瞻基冲金英说“找王强来,在外候。
“嗻!”金英应着,就出了去。
“臣给主子请安,主子吉祥!”杨士奇进来,施礼笑地说。
“杨大人,坐下说话。”朱瞻基的客厅比在南京时,宽敞、也明亮多了,桌椅摆设方式,和孙嫔主仆客室一样。地方只是更大了一些,椅和小茶桌更精美一些。厅的中间,吊着一顶八角红的灯笼楞面上有鸟兽的图案,很是精致、漂亮。灯下端垂着中国结的坠穗,很是好看。朱瞻基坐在主座椅上,故意挥霍谈笑地说。
“少主,太子重任,就要莅临!少主有何事,竟管吩咐。老臣肝脑涂地,愿效犬马之劳!”杨士奇没坐,有说有笑地。杨士奇的笑和以前有异,比在朱瞻基被册立皇长孙那次,恭维的程度更进一步,有献媚因素含在其中。杨士奇原来看人的笑脸,只对成祖笑得那样灿烂,对太子和当皇长孙的朱瞻基,都没如此笑过。仁宗登基以来,杨士奇将对成祖的笑脸,一下转移到了仁宗的脸上,是朝臣中态度转变最快的人。孙嫔看着杨士奇的笑脸,心里如此地琢磨。
“你看一封信。”朱瞻基递给杨士奇一封信,平和口气地说。
“少主!信非属实,纯属诬陷。吾效忠于皇朝,皇帝、群臣有目共睹。敬请少主明察!”孙嫔通过屏障隔断的缝隙见杨士奇的表情。杨士奇接过那封信的脸有点蔫,但没一点惊讶却竟生出了一脸的气愤,不苟言笑地说。杨士奇对信的内容,事先已知晓?孙嫔一下倒真的有点吃惊。时间隔得长了一点,朱瞻基也许在胡善祥那说走漏了嘴,被杨士奇知道?
“杨大人认为,信是诬陷?”朱瞻基一下站起,在厅里踱着步,似乎是与杨士奇对话,又像是自己在唠叨。
“蹇义那时有恙,臣管过科考、进士去向,监察御史,皆是御批。王强是进士。那时,都御史刘观、金幼孜,告知于臣。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均有空缺。无人履职,吾勉强呈报,王强监察御史。王钰进士是编修。已经是十年前事,臣记功忘失了!王钰这次升侍读,是臣举荐,而他行贿于臣,纯属是诬陷!”杨士奇一脸郑重地说,并带有被屈身辱志的表情。
“认为委屈。杨大人可回,勿传此事。”朱瞻基是下车伊始的毛头小子,既没有处理过此类老臣的此样事的知识,更没有该如何处理好此类事的经验地说。
“请主子派人,明察此事,还臣个清白啊!”杨士奇把信还给了朱瞻基,一脸委屈样地说。
“杨大人,别有包袱!”朱瞻基强颜欢笑地说。
“少主没事,臣就回了。”孙嫔察言观色朱瞻基和杨士奇谈话的场面分析着。杨士奇原来管朱瞻基叫过少爷,这次来,一会儿叫主子,一会儿叫少主,孙嫔对这微小的变化,都听得很清楚。杨士奇说着就走了。
“见惯不惊,是首辅!”朱瞻基看走去的杨士奇,然后冲从屏障后出来的孙嫔地说。
“经常看到,习以为常。成语出处宋?邵雍《首尾吟135首》。你用成语恰当。他是老臣,见过此类事!”孙嫔把自己想法与朱瞻基说了,应派人跟踪杨士奇。朱瞻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孙嫔喊进来陈三,安排人背后盯着首辅的言行。孙嫔又回了屏障后,朱瞻基喊进来了王强。
“小的给少主请安!”王强进来,施礼地说。王强也管朱瞻基叫少主。
“王监察御史,你看封信。”朱瞻基说着,递那封信给王强。
“少主!臣活天冤枉。信纯属诬陷,请少主明察!”王强看完信后,跪地冲朱瞻基磕头,并敛色屏气地说。
“王监察御史,起来说话。”朱瞻基菀然而笑地说。
“谢少主!”看一眼朱瞻基,王强站起来地说。孙嫔顺着缝隙看,王强一脸的委屈像。
“王强家几口人?”朱瞻基故意轻松,与人为善笑地问。
“回少主话,小的三口人,家有妻、儿,与父母生活。”王强像真心诚意地说,没点虚假因素。杨士奇刁滑奸诈。
“你认为,信是诬陷?”朱瞻基笑地问。
“对!小的是进士,过层层乡试、会试、殿试,经利路名场地走来。乡试三年,各省举行一次。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秀才乡试前,须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被选送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是乡试后,第二年春,在礼部举行。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小臣也复试了。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三鼎甲……。小的是乡试第一名,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一甲的第一名。信拿我比王钰。王钰侍读,年代有异不说,与小的有别。王钰是殿试,第一甲第三名,俗称探花。再说,小的从六岁读书,奋斗到二十八岁,终得此绩。小的没有必要,穷鸟入怀,求当监察御史。少主现在,让小的去任何职,小的毫无怨言,立刻赴任。”王强有点激动地说。信说他行贿杨士奇,王强从小臣到小的地自称着,一脸委屈像,真像是负屈衔冤了。
“王御史别激动,说的此话,也有道理。皇朝之大,啥人都有。也说不定,故意诬陷。今天就到这,你可回了。”看有点激动的王强,朱瞻基笑着走近王强,有安慰意思笑地说。
“嗻!”王强愁眉不展,应着出了去。
“你觉得怎样?”王强是漏网之鱼,有人如此说。孙嫔看诚实的王强,不像那样人。张营也不像,却被先帝给杀了。从屏障后出来,孙嫔想着笑地问。
俩人矢口否认,信是诬陷。你有啥看法?”朱瞻基在客厅踱步,没答而看向孙嫔笑地问。
“皇朝要,作壁上观!”孙嫔故意笑地说。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喻站一旁看,不动手帮,”朱瞻基笑地解释。
“杨士奇是老臣,在朝为官多年,就是真的,也会否认。况且一份匿名信,无其它证据。王强说的,许是真话?但王强当御史,没有蹊跷?孙嫔认为非也。蹊跷何处,孙嫔不知。
“你说这事,我跟父皇,怎样汇报?”朱瞻基像思前想后笑地问。
“你实话实说,主意让父皇拿。但你别看是匿名信,杨士奇没有一点松动的那样不容置疑地否认。孙嫔敢与你打赌地断定此事,时间不会间隔太长,杨士奇一方,肯定会作出摆脱此种威胁的有效的动作,咱可静观其变!”朱瞻基面对这复杂错综的案例,是开疆拓境,似乎是有点束手无策。孙嫔也没处理过此类事,但自进皇宫以来,谁是谁非的事告诉自己,杨士奇对自己的职权,会日不我与地培养、巩固和加强。杨士奇为啥拉一派人,挤掉孙若薇的皇太孙妃,拉进自己人的胡善祥,是为抓住太子妃位,以此保证在皇朝的地位,永固不变不说,还要进一步地得到攀升。孙嫔是贵夫人(朱瞻基姥)拉来,自然不认无亲无故的杨士奇是谁,胡善祥却不同了,肯定说杨士奇的好。朱瞻基马上要当太子,胡善祥就是太子妃。这期间出现揭发杨士奇的信,写信人目的暂且不说,杨士奇定会奋力金蝉脱壳。杨士奇表面息迹静处的结果,是官场诸事磨练出来的经验,内心绝对是,火烧火燎、焦灼不安的状态。孙嫔这样想着地说,但也是心里话,绝对不能与朱瞻基明说,只能说静观其变。朱瞻基觉得有理。周小妞这时进来说,天河大酒楼捎信有个秘密,老板让孙嫔亲自去酒楼。谭娟有啥秘密,让孙嫔亲自去听?人殉祖制的事,仁宗没给截殉更没废除,支持派人都莫无奈何了,谭娟能有啥辙?孙嫔如此地想着能会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