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689章 新式火炮的初鸣
    十二月四日上午,朱由检带着东路军主力2万余人从宿营地出发,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行军之后,抵达了忍字山口的大营东面。

    这座大营并非后金军队所修筑,而是张春带着明军修建的。也正因为如此,整座大营修建的极有条理,各种防御设施也修建的相当齐全。

    虽然后金军攻破这处大营时,破坏了西面的不少防御设施,但是现在面对从东面而来的明军,占据了这处大营的后金军队只是稍稍修缮了一下,便成了对付明军最好的野外防御营垒了。

    大营的西面一直延伸到了山口的中段,而东面则出了山口有一里多地,自西向东流去的滦河,贴着北面的山脚穿过了这处山口。

    南面的山势陡峭难以攀登,因此鞑子只是派出了少数兵力控制着山脊。而北面的山势虽然稍稍平缓一些,但因为有滦河相隔,因此无法加以利用。

    当初后金军队攻打这处大营时,只能选择从正面进攻,虽然明军士气低落,但还是死伤了不少人马。而现在轮到明军来进攻这座大营,也只能选择从大营正面进行突破。

    和蒙古人修建的营垒外围只用了单层木栅栏不同,明军修建的大营完全是按照总参谋部营建条例修建的野战营垒。在双层木桩围墙内用挖掘壕沟多出的土壤进行回填,这种双层夹心墙不仅坚固,而且还具有防备小型火炮轰击的效力。

    明军随身携带的弗朗机炮和6斤以下的野战炮,对于这处大营的外墙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当守在大营内的后金士兵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顿时纷纷从围墙后面伸出了头,对着远处的明军比划着手势,并进行谩骂挑衅了。

    没有炮耳的弗朗机炮调整射击仰角极为麻烦,倒是明军随身携带的4门3斤*炮,4门6斤*炮,可以快速的调整角度,让炮弹穿越鞑子大营的围墙,直接攻击大营内部。

    但是在看不到营垒内部的状况下,这种盲目的射击似乎并不能给后金军队予以重大打击,因此前方的炮击很快就停止了下来。

    虽然张春画出了他所修建大营的平面图,但是当崇祯将明军交给张春指挥,让他作了一次试探攻击之后,张春便发觉营地的格局似乎已经被后金军队改的面目全非了,原本他所认为的薄弱环节,现在都已经被后金军队一一修补,甚至于有些地方还设置了一些针对明军的陷阱。

    虽然这些陷阱很粗糙,但也足够让进攻的明军遭遇挫败了。张春在收兵之后,便跑去向皇帝负荆请罪。朱由检询问了诸将,要怎么才能击败这只后金军队夺回此处的山口控制权力。除了李宏元等几位参谋认为不如等12斤炮上来,用12斤炮进行攻击;其他人都建议修造楯 车以抵挡鞑子的弓箭,让士兵躲在楯 车后面靠近营墙,再近距离进行突击。

    朱由检权衡了两种意见之后,便让军队暂时停止进攻,一边让张春带人砍伐树木督造楯 车,一边派人向后方督促12斤炮尽快前进。而他自己则继续带着参谋和将领在前线观察地形,选择进攻路线。

    到了中午的时候,6门12斤*炮和4门12斤加农炮都抵达了前线,李宏元随即将4门12斤加农炮和2门12斤*炮布置在了计算过的炮兵阵地,准备对后金据有的营垒发起进攻。

    而第二炮兵团的官兵们也摩拳擦掌的想要在这场战事中证明自己,从京畿出发之后,这只由275辆马车组成的庞大队伍,就一直在赶路之中。

    虽然依据西式四轮马车的转向机构和明军传统的偏厢车结合,炮兵团所采用的重型四轮马车载重达到了1.2吨,新采用的胶皮贴面车轮也大为提高了马车的行动能力,但是离开了京畿附近的平原地形后,崎岖的山地道路依旧给这只车队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行军速度一直困扰着这只炮兵团,更让他们没有赶上滦河之战,这让军中众人对于炮兵团占据了大量资源却又没起什么作用大为不满。让重型火炮守城,轻便的佛郎机炮用于野战的观点再次在军中盛行了起来。

    毕竟一门12斤*炮加上炮车的重量已经快接近1500斤,而一门12斤加农炮加炮车的重量则接近了3000斤。而普通佛郎机炮不过500余斤,大型佛郎机炮也不过千斤上下。轮起转移的方便,后两者就要远过于前者了。

    下午1时左右,12斤炮的阵地终于布置妥当,而张春督造的楯 车也造好了十一辆。根据参谋部的建议,明军分为左右两路进行攻击,楯 车主要集中于北面较为开阔的区域使用,而南面则在火炮摧毁营地外墙后开始进攻。

    根据对上午炮击鞑子营地的成果分析,李宏元把一半火炮的射击目标对准了大营东面的正门,毕竟用原木制成的营门可没有双层防护。

    即便是对12斤加农炮信心十足的李宏元,估计想要在大营外墙打出一道缺口,也起码要五、六轮炮击之上。但事实上,第一轮炮击中,就有一发炮弹在鞑子大营的营门上打出了一个缺口。武纳格在营门后面布置的一队准备出击的骑兵,被这发炮弹削去了一个角,起码有3人当场死亡,5人身负重伤。

    12斤炮的射击条例是,常规射击每小时不超过八发,每门火炮射击40次就必须冷却一个小时。也就是说基本上每8分钟才能发射一次,这个速度自然是不能同佛郎机炮相比,但是12斤加农炮的威力,已经快要赶上明军从葡萄牙人那里采购的红夷大炮了。

    而红夷大炮的发射间隔,基本上要在一刻钟以上,而且更难以移动。至于12斤*炮的威力虽然小了些,但是体型却更为轻便。

    虽然一门火炮的发射间隔时间需要近8分钟,但炮兵团采用依次开炮的射击方式,却让战场上始终回响着大炮的轰鸣声。

    朱由检和一干明军将领用望远镜观望着,12斤火炮第一次在实战中造成的破坏。有着上午炮击效果的参照,众人对于12斤加农炮的威力都感到了满意。在他们的望远镜里,鞑子大营的营门不过挨了四炮就轰然倒地了,而边上近两米半高的围墙,虽然没有直接倒塌,但是外围的原木栅栏已经扭曲的不成样子,将中间的填土都泄落了出来。

    原本应当在炮击一刻钟后推着楯 车从北面进攻的明军,因为担忧炮弹会误射到自己,在路上足足拖延了近半个小时,等到火炮将要停息下来时,才接近了大营外围的浅壕。当这些明军冲出楯 车开始进攻围墙时,才发觉围墙上方没有出现鞑子的身影,几名大胆的明军士兵登上围墙,小心翼翼的对着大营内部观察了许久,发觉除了一地狼藉之外,并围墙附近没有什么鞑子的存在。

    这些明军士兵赶紧向后方传递了自己的发现,随着南路明军也冲入了大营,两路明军彻底控制了整个大营的东面之后,这才有人发觉营地内的鞑子正匆忙的从西面山口撤退。

    就在明军源源不断的从东面涌入忍字山口的大营时,武纳格、杜度、察哈喇三人带着数十骑站在大营西面的营门附近,一边督促着部下撤离,一边观望着明军的动向。

    三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连续数日没有好好休息的武纳格,眼中还充满了血丝。

    杜度注视着远处开始往大营内部搜索的明军士兵,不由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其实不应该撤的这么快,明军依仗的不过是大炮的威力,一旦让他们的士兵进了营地,同我们进行短兵交接,他们的大炮也就无所遁形了。

    如果我们能够在营中留下一只队伍,未必不能依托营垒同他们打上一场。”

    武纳格撇了身边的杜度一眼,便带着几分不满回道:“问题是,谁会冒着被红夷大炮轰击的风险留下?右营入关以来一直冲杀在前,却没有获得多少战利,如今却要他们局促在营地里让明人的火炮轰击,这怎么也说不通吧。

    离开了这处山口,迁西和三屯营之间就有开阔一些的地形供我们的骑兵展开作战。红夷大炮笨重不便,在原野上又难以击中分散的骑兵。只要是在野外对战,这些将士不会那么恐惧明军的火炮,我们也才有一战之力。

    否则右营若是实力大减,奈曼、敖汉等蒙古各部的人马,科尔沁部奥巴贝勒的人马,还会听从于我们的命令,继续留下阻挡东路明军么?”

    看着武纳格和杜度对上,察哈喇不得不打着圆场说道:“杜度贝勒也是想要替大汗他们分忧,希望我们能够自己对付了这路明军。

    不过就奥巴贝勒和其他蒙古各部首领的表现,想要光凭借我们这路人马解决对面的明军恐怕是不成了。

    明国皇帝既然出现在对面,必然是带来了大量的增援,他们连红夷大炮都弄过来了,武纳格固山不持重一些也是不成了。

    为今之计,我们还是等大汗得到消息之后,依照大汗给我们发出的上谕行事为好。在这之前,只需要迟滞明军的行军速度就好。”

    杜度不由皱着眉头说道:“依我说,我们就应该先向遵化城的三贝勒求援,而不是绕过遵化向大汗汇报。

    从这里到遵化最多不过一天半的路程,但是要赶去大汗那边起码要三天。三贝勒要是能够及时来援,我们只要守上3日,等到大汗作出反应,起码也要5、6天,这不是耽误事么。”

    对于杜度的抱怨,武纳格和察哈喇都没有接口。向黄台吉汇报还是向莽古尔泰汇报,这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打了败仗他们不过是罚点牛马铠甲而已,要是站错了队,那可是要人头落地的结局。

    沉默了片刻,察哈喇看了看东面的明军后说道:“都撤的差不多了,两位大人,咱们也该上路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