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命的慕容皝终究还是死了,但是,经过其父子两代人的经营,前燕的江山交到慕容俊手上的时候,犹如铁打铜铸一般。
作为前燕帝国的开创者,即使是荫了祖宗的福分,慕容俊还是很突出的。在慕容俊刚出生那会儿,其祖父慕容廆曾摸着他粉嫩的小脸蛋,说过这么一番话:“此儿骨相奇特,吾家后继有人矣!”
成年后的慕容俊果然与众不同:个高,人帅,文武双全,而且很多金。当然,和他的弟弟们相比,个人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很不突出,生的早才是关键,正是依靠这一点,慕容俊击败了我们的恪儿和慕容垂,在慕容皝死后,以世子身份顺利登上燕王宝座。
一个大好时机,一份宏图伟业,等待着刚刚继位的雄心勃勃的慕容俊。而慕容俊也在积极准备着。
我们先来看一看慕容俊即位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其一,对其自身而言,在南征北战壮大自己实力的同时,慕容家族世代接受东晋册封,慕容鲜卑在名义上依然是东晋帝国的臣属,虽然已经久不听东晋号令了。当时事实存在的情况是:只是东晋的“燕王”,并没有我们在此提及的大燕国。
其二,北方的代国俨然草原霸主,东至濊貊(wèi mò),西及破落那,南距阴山,北尽沙漠,有众数十万。但与燕国相比,力量还是要稍逊一筹,代国国王是慕容儁的内兄拓跋什翼犍,有姻亲关系存在,只要慕容儁无心向北发展,双方就可暂保和平。
其三,高句丽,慕容俊即位那会儿,高句丽早已经称臣纳贡,被打的服服帖帖,久在龙城做客(人质)的高句丽太后始终没有归国。
其四,西北的凉州政权业已与慕容氏结盟,因为一个共同的敌人——羯胡政权(后赵)。
其五,前燕最为强大、最为危险的敌人——后赵。此刻,石虎依然健在,醉生梦死并不能消弭他的军事天分,后赵占据着幽、并、冀、司、豫、兖、青、徐、雍、秦十州的地盘,势力最为强盛,而且,实力超强的后赵并不安分,对周围各国也是虎视眈眈,不断对周围国家进行侵略。唯一的好消息是,我们知道,此刻,石虎命不久矣!
这就是慕容俊即位之初所面临的形势。东西无忧,北结姻亲,而南临强赵。
慕容俊即位数月之后,后赵太祖武皇帝石虎即因病去世,后赵迅速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石虎的儿子们忙于自相残杀,无暇他顾,中原再次陷入浩劫。最终,冉闵占领邺城,夺得统治大权。历史上赫赫大名的武悼天王冉闵粉墨登场!冉魏帝国横空出世。
然后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杀汉檄》和《杀胡令》了。胡汉之间种族仇杀的混战给慕容鲜卑的南下创造了绝佳的机会。顺天时,占地利,得人和(胡人支持),一个绝佳的机会就这样平白无故地摆在了慕容俊的面前。
但是慕容俊并不打算珍惜!
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慕容俊刚刚死了父亲,整个前燕正在服国丧。大悲大痛之际,慕容俊并不打算南下。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慕容俊一样哭晕了脑袋,以慕容霸为首的众大臣强烈建议慕容俊出兵南下。毕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毕竟,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毕竟,一旦中原的冉闵消灭了后赵残余势力,冉魏和前燕的战争就会爆发,那时,面对战神冉闵,胜负实未可知!
由于大臣们的坚持,350年二月,燕王慕容俊亲率大军二十五万,兵分三路,剑指中原。从此,前燕踏上了争霸天下的征途,一去不复返!无论等待他们的是辉煌还是陨落。
南下的燕军,气势如虹,一路连战连捷,攻克乐乐、北平县、无终县,不久,凯歌高奏的前燕大军继续向南占领华北重镇幽州——古燕国都城。
据《周礼·职方》载,“东北幽州”。其范围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
时至此时,燕王慕容俊才真正实至名归成为燕王,占领幽州对燕军的象征意义及影响不言而喻。应该说,自此之后,从前燕的普通一兵到慕容俊都对前燕的未来充满信心。
随后,燕军又先后占领范阳郡、代郡和广宁郡,将整个幽州、平州都纳入大燕的版图。
战争从来都是伴随着杀戮,有战场上对人命如蚁般的践踏,更有战后对平民和战俘的无情屠戮,这几乎成了铁律了,慕容俊当然也不能免俗。
在攻占幽州之后,慕容俊打算活埋掉城中的几千降兵,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因为粮食不够,无法养活那么多人。也或许是心底里压根瞧不上这群举手投降的“懦夫”,总之,就是想把这些人杀掉。
几千人,站在一起的话会是黑压压好大的一片,并不是小数目。慕容俊只需要张张嘴,动一动他的小舌头,这些人就会永远的从这个世界消失,不会有人为他们缅怀、唏嘘。
关键时刻,慕容霸再次发表了他的建设性意见:燕军兴兵讨伐后赵,救百姓于水火,如果刚打了胜仗就杀俘虏,恐不利于燕军今后得到中原百姓的拥护。
杀降不祥,自古有之。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慕容俊一定是饱读诗书的,对白起、李广等人的典故自然熟络。立刻停止了自己的意图,保留了那些可怜的降兵们蝼蚁般的性命。不过,从这一点依然可以看出慕容俊残忍暴戾的内心,明君乎?石虎乎?然而总算是听从了劝谏,相较于石虎那只魔鬼,算是明白事理的。
此后,燕军进攻鲁口(今河北饶阳)受挫,转而绕开鲁口,直接攻打冀州,并很快占领了冀州之章武郡、河间郡和乐陵郡。
一连串的胜利对后赵的影响是巨大的,至少,在和冉闵的战争中作垂死挣扎的石祗看到了一线希望,哪怕是饮鸩止渴,哪怕是画饼充饥。石祗向一路所向披靡的慕容俊抛出了颇具吸引力的橄榄枝。石祗承诺:只要前燕派兵来援,愿将传国玉玺奉上!
传国玉玺,其实就是一块石头,取材于一块名叫“和氏璧”的美玉。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时,尽收六国珍宝,自然就得到了那块和氏璧,往事种种,历历在目,故人已逝,美玉犹存。秦始皇怀抱美玉时的心情想必是极好的,于是命人用这块“和氏璧”造玉玺一方,上刻“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后来,秦就亡了,汉高祖刘邦没继承得了阿房宫和成千上万的宫娥美女,却得到了这块石头疙瘩。王莽篡位那会儿,王政君曾经拿它砸过人,掉在地上摔崩了一角。虽然王莽用黄金做了修补,但终究是个缺憾。后来,这个缺憾反而成了鉴别玉玺的防伪标识。再后来,经历东汉,曹魏,西晋,前、后赵,这样一直传到了冉闵的手上。据说,传国玉玺号称是皇权的象征,得之者即有九五至尊之命数。那个远在建康以正统自居的东晋,因为没有传国玉玺,一直被笑话为“白版天子”。
今天,穷途末路的石祗要拿冉闵手上的这个家伙去换取前燕的援军。
南下,就是来抢的!
前燕大军出动,整整三万精骑。冉闵也理所当然的败了,在燕军和石祗的联合夹攻下,随从冉闵逃回邺城的,只有十余骑……。
但是石祗拿不出传国玉玺,在赶走冉闵之后,石祗再次向慕容俊承诺:只要攻陷邺城,消灭冉闵,定将传国玉玺奉上。传国玉玺并不在石袛那里,而是在冉闵手上,而这也正是冉闵只占邺城一地就敢悍然称帝的原因之一,有传国玉玺在手,冉闵认为,他就是天命所归。
慕容俊不愿再上当,虽然诱惑巨大,但被人当枪使的感觉很不好,作为燕王,慕容俊并不愿意因为一点诱惑而被人牵着鼻子走路,就像某个故事里那个永远追逐吊挂在眼前的胡萝卜的驴子。得到胡萝卜的方法有很多,等待别人的赐予是最笨的方式。作为北方最强大的政治力量,慕容俊准备自己去取,不打算和任何人合作。
慕容俊随即撤军,失去外援的后赵残余很快在冉闵的强势进攻下灭亡。
352年四月,慕容俊命令鲜卑战神慕容恪率精骑十余万南下,此刻,刚刚走向和平的冉魏皇帝冉闵正带领着他的八千步卒游食!双方在常山等地遭遇,于是开战,这是一场天才对决的旷世之战。
此战,“铁浮屠”横空出世,鲜卑战神一战成名!此战,在连续十次战胜慕容恪之后,实力悬殊的战神冉闵战败被擒。
此后,燕军攻克冉魏都城邺城,然而并未找到传国玉玺。相传那块石头已经被冉闵部将蒋干送到了建康,从此被东晋收入囊中,再也不用做“白版天子”了。
至于弄丢了传国玉玺的慕容俊并没有过多忧虑,谁说没有传国玉玺就不能当皇帝?煌煌天朝如东晋者不也做了好些年的“白版天子”吗?慕容俊自然也做得。
得没得到“传国玉玺”和想不想做皇帝,这本身就是两码事!
当然,为了表现自己是天命所归,慕容俊编造了一个冉闵之妻献传国玉玺故事,并赐予其“奉玺君”之称号,然后又杜撰了一个“三只头戴皇冠的小燕子”的故事,就在大臣们的恭维声中于352年11月在中山堂而皇之的称帝了,定国号“燕”,年号元玺,国色尚黑。前燕帝国正式诞生。
至于无中生有的传国玉玺,大臣们自然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更没有人要求查验。而那三只被认为是大燕国正朔之标志的小燕子,据说被慕容俊供养了起来,仪式办完以后,自然也就不知所踪了,许是早已饿死。毕竟,皇帝陛下还有那么多公务要处理,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