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百四十八章 山河抉择
    未央宫含元殿的九龙台阶之上,正当中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宝座。作为主宰整个天下权力的人间至高者,就是在这里指点苍生决断生死。

    不过,现在这个座位上并没有人。身形有些单薄的太子刘琚站在左侧位置,虽然勉强压抑住心中的情绪,在脸上并没有表露出任何的波动。但他有些不自然的用手指紧紧捏着衣角,还是落在有些人的眼中。让人知道他的内心其实并不平静。

    今天站在朝堂上的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预料到,会有一场至关重要的选择,马上就会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皇太后在前些年的时候,她和她外戚家族的势力,也曾经有过巨大的影响力。田家在丞相武安侯田玢时代,权倾朝野,跋扈长安,有许许多多的朝野人士都曾经依附其门下。虽然后来没落,但仍旧有许多暗中牵连的势力颇有渊源。

    因此,当皇太后的身影出现在珠帘玉幕之后的时候,还是引起了当场的些许骚动。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会从许多大臣的脸上看到隐隐的兴奋和雀跃。

    不过,元召并没有给这位太后马上站出来表演一番的机会。今天的朝堂上,必须要按照他的步骤来完成。这一点,尤其至关重要。

    “皇帝陛下的病情需要休养。那么在这一段时间内,必须要有人暂时代理陛下打理朝政 ……既然刚才御史大夫和廷尉以及你们这些人口口声声说要请出皇太后来主持政务,那么好吧,皇太后现在已经来了……。”

    元召站在大殿的中央,面无表情的看着对面那些仇视的目光。没有人知道,在他温和的言语中,有一把利剑正在胸中渐渐成型!

    春秋九剑中,最厉害的其实并不是锋利无敌的赤火剑,也不是染墨,更不是鱼肠……天地冲荡,大刃无锋,诛杀奸邪,是为干将!

    长久以来,其实他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功夫用在朝堂争斗和互相攻讦上。虽然明明知道一些历史的阴暗面,却只能装作视而不见。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皇帝为了权术的平衡,在很多时候,是会故意扶植这些不同势力之间的争斗。但这种对皇权稳定具有最重要作用的方法,对于天下大势的发展,也是起到了极为有害的阻碍。

    元召曾经考虑过很多方式,想要尽量以不流血的手段,解决这些形形色色的麻烦事。不过一直以来他都隐而不发,是因为时机还没有到而已。

    现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到来了。皇帝陛下的病情,没有三五日时间,是不会真正清醒过来的。这个巨大的权力真空,已经可以做许多事了。

    从未央宫一路而来的路上,在元召的内心深处,他已经暗中感激过上苍,给自己留出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这是何等的厚爱!

    大汉王朝的第五位天子刘彻,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他的手腕和心机,是绝对不能小觑半点儿的。想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去一天天的实现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元召这些年来,之所以小心翼翼在很多方面不敢迈出太大的步伐,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皇帝锐利的目光提前觉察出他内心的深藏。

    而随着大汉疆域的不断扩大,综合国力的急剧增长。天下持续繁荣,民间富庶日增。到现在为止,已经完完全全的避免了因为四处战争所导致的衰落转折。每当想到这一点,元召心中便会感觉到无比的欣慰。历史这个巨大的车轮,已经被他彻底扭转了方向,一个伟大王朝的兴衰,就掌握在他手掌的翻覆之间,这是何等的山河壮阔!

    但另一个方面,元召也已经有所察觉。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皇帝的所作所为,已经可以明显表露出他那种沉迷于奢侈、好大喜功、以及无休止的追逐美人、长生、享受……这些东西的本质,不仅没有丝毫的改变,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日益疯狂!

    除去一些可以预料到的猜疑和防范不算,如果将来有一天,当自己真正亮出底牌,把那些心中所想的宏伟蓝图开始在这片大地上图画的时候。皇帝是绝对不会允许的。激烈的冲突和流血,也许本来就难以避免,这是他不想看到的……如果真的没有合适契机的话,元召不敢轻易的发动。

    老天终于还是偏爱于他啊!机会给了他,就看能不能抓的住了。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元召从来就是一个当机立断的人。利剑锋芒横扫一切,才是他最喜欢的作风。不管是在战场还是朝堂……。

    丞相公孙弘就站在元召的身旁,他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就连他也没有想到,元召会准许皇太后来到含元殿中来。这怎么可以呢?难道他真的已经算计好了一切,成竹在胸,尽在掌握?要知道,朝堂上的战争,一点儿都不输于杀场上的烽烟。如果节外生枝,弄出不可收拾的局面,那就麻烦大了!

    然而,元召那风轻云淡的神情,还是没有让他把心中的疑虑轻易说出来。既然已经与他站到了同一条船上,那么便没有其他好说的了。今日一战,尽人事,听天命吧!

    丞相公孙弘的心中其实是有些忐忑的。但不用等待多长时间,他就会发现,自己先前考虑的有些多余。元召出手,从来是干净利落,对手很难有还手之力!

    以张汤和韦吉为首的那些身份不同的大臣,终于等到了皇太后的到来。稍微安静下来之后,张汤横眉冷对的面对元召,声音严厉。

    “既然皇太后已经来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臣等就此恭请太后临朝听政,先把大事确定,然后再论其他。”

    虽然看到元召脸上的笑意耐人琢磨,但张汤并没有多想什么。既然已经到了这会儿的局面,一些客套话就免了吧。刀已出鞘,无需留手,今天就在这含元殿上,当面锣对面鼓得分辨个明白。

    一大片赞同之声随后从下面传来。坐在右侧珠帘之后的皇太后枯干蜡黄脸上泛起潮红,朝堂上有这么多大臣支持她,那还怕什么?等会儿元召落败之后,一定会好好的把其惩治一番,绝不轻饶!

    太子在左,皇太后在右。元召对着上面躬身施礼后,转过身来,与对面的政敌相隔不足三尺。他认真的打量了一眼张汤,这个自从自己出现之后就一直为难他的老家伙,已经明显的老了。但脸上的凶残之意,却是老而弥坚,不改酷吏本色。

    “太子在此,皇太后也在此。既然皇帝陛下没有任何口谕嘱托,那我们这些当政的大臣,在当前长安的重要局面下,岂能无所作为呢……丞相以为如何?”

    元召目光转向公孙弘。对方重重的点了点头,眼角的光芒隐约闪动。

    “国家大事,非同儿戏!老夫作为三公之首,当朝丞相,本来应该在当前做更多事的……只是可惜,年老昏花力不从心矣!为了不耽搁大事要紧,今日一切决议,就以尚书大人元侯为主吧!”

    丞相公孙弘特意把“尚书大人”这几个字咬的很重。为的就是提醒所有人,元召虽然年轻,但他的身份却是无比重要。他话音刚落,元召还没有说话,张汤已经厉声回应。

    “丞相说的哪里话来!你既然不想做事,自然有人可以做……哪里轮得到这个年轻的小子!哼!尚书令不过是一个虚职而已,岂能主持朝廷大政?”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张汤不再客气。他作为这一大帮人的领头人物,必须有一个强硬的态度据理力争,才能够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在他眼里,公孙老朽,元召年轻,真正较量起来,皆不足畏也!

    “大汉尚书令一职,乃是皇帝陛下亲自设立,怎么会是虚职呢?张汤大人身为御史大夫,说出这样的话来, 真是可笑至极。”

    下面一人,听到这里,早已忍耐不住。站起来亢声而言者,正是殿前常侍东方朔也!

    东方朔曾经随行太子出征,在外人眼里,早已经打上了太子系的标签。既然开始了明刀真枪的较量,他自然不会缄默不言。更何况,东方朔与元召的关系匪浅,今天必定会全力支持。

    随着他的出声,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大臣站出来,分别表达对两方面势力的附和态度。

    张汤大怒,正要大声呵斥。元召用力挥了挥手,下面声音渐息。众人目光中,只听他不带任何感情的说道。

    “今日事,当殿决!赞同太子殿下临朝理政者,请站到左边来。想要皇太后暂理者,站到右边去……现在,就请诸位自己选择吧!”

    说完之后,大汉尚书令元召左行三步,太子刘琚当面,殿中而立,目不斜视,静待结局。

    大汉王朝百年以来,在这间大殿上,曾经发生过好几次至关重要的抉择。今天的这个场面,相比起来,可能比不上前几次刀光剑影的令人震撼。但在后来的所有史书中,作用却都无比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