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九章 对策(二)
    韩元无法,思索了许久,开口道:

    “元有一些浅见,若有不妥之处,劳烦各位前辈指正。”

    “元观楚越边境之舆图,以为贼军渡江,要么从北,要么从东,要么向南。这三个方向恰好对应北安府三郡之地,北乃景兴郡,东是临武郡,南为商玄郡。”

    “这三郡中,景兴郡背倚长庚山,山势崎岖,虽有渡口,但水势湍急,贼军有可能从此渡江,但可能性不大;再看临武郡,此郡是最佳的渡江之地,地势平坦,郡城离渡口又远,贼军从此渡江,除非我们沿岸摆阵,否则他们不必担心被半渡而击;最后是商玄郡,此地最为特殊,大凌江至此,两岸都是千仞绝壁,虽有渡口,但自古以来便少有人行,很难想象,贼军会从此渡江。”

    韩元的话说完,众人都点头赞同。

    他接着又道:“元的分析,只是假设,不排除叛军反其道而行之的可能。叛军也可能同时从两个甚至三个方向渡师,或者在某个方向布置疑兵,目的是吸引我们注意,真正的主力则从另一个方向渡师。”

    黄琅忍不住问道:“韩兄弟,照你的意思,我们是不是应该分兵到三郡去驻守?”

    “黄老兄,我可没这么说。元方才所言,只是自己的一点浅见。五部兵马要如何调动,还得听将军大人的安排。”

    韩元连忙解释道。他可不敢说分兵守城是自己的主意,万一到时候吃了败仗,古锋把责任推到自己的头上,那就得不偿失了。

    古锋道:“按韩旅将方才所言,贼军最可能从临武渡江,但其他两处也不得不防。”

    “众将听令,王彪率一部人马同本将驻守府城,黄琅率一部驻守景兴,韩元驻临武,刘栋驻商玄。四城互为犄角,一城受难,其他三城立刻出兵支援。”

    “列位,你们身后便是整个楚州,为了大伙的亲人,为了天下的安危,请大家务必以大局为重,齐心协力将贼军挡在北安。朝廷援军不日将至,反贼必败无疑!届时便是你我封妻荫子的时候!”

    古锋一番慷慨陈词,众将无不唯命,唯独韩元心中有刺。这古锋是不是针对自己,明知道临武城最危险,还偏偏让自己到那里驻扎,若是自己守不住该怎么办?

    其实韩元这么想还真是错怪古锋了。之前韩元的一番分析,让古锋对他欣赏不已,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而且韩元所部还有李馗这样一个有经验的旅将,把临武交给韩元驻守,古锋觉得是比较稳妥的。若是交给黄琅等人,只怕守不住。

    军令难违的韩元,只得带着所领的四郡兵马进驻临武。

    说是四郡兵马,其实这里头的水分很大。首先,韩元自己就只有三千多人。其次,李馗更惨,上次他的五千多弟兄几乎全都交待在了荆阳,此次到北安府,他连两千人都凑不出。剩下两个旅将,一个叫张壮阳,一个叫吴吉耳,手下的兵马也不过两千出头。

    韩元手头的力量连一万都不到。靠这么点的兵力去守城,鬼知道能守几天。

    原本韩元本着不出头、不争功的想法,不打算和其他人争夺粮草辎重,现在不一样了,想长时间守城,没有足够的粮食,无异于痴人说梦。他立刻派人到府城,尽可能地往临武城运粮,古锋知道临武地位之重,也尽可能地照顾他。

    …

    临武城,官邸。

    韩元把李馗、张壮阳,吴吉耳,以及一干都统叫到堂下。

    甫见诸将,韩元便开门见山道:

    “李旅将、张旅将,吴旅将。韩元今天把你们三位旅将以及列位都统叫到这里,主要是和你们商议一下守城之事。”

    “蒙将军大人看重,委我为四郡领军。各位从军多年,‘军令如山’是什么意思,你们应该比我清楚。既然你们现在归我管,一切就要服从本领军的安排。”

    “话我先搁在这里,你们中谁若是不服我,大可趁现在到府城去找古将军,让他给你换到别处驻守。”

    “若是你们留在这临武城,那就给本领军老老实实的。谁要是敢和我对着干,我答应,这把先帝御赐的宝剑可不答应!”

    韩元说罢,将手中的长剑狠狠拍在案前。

    众人听得出,韩元这是在立威。

    大家也不奇怪,韩元毕竟只是个不满十九岁的少年,要指挥的却都是比他大十几二十岁的老油子,他不趁早立威,恐怕驾驭不了众人。

    李馗当即表态道:“韩领军放心,末将几人一定唯命是从。”

    张壮阳也道:“领军之令,我等自然莫敢不从。只是不知道,领军可有什么守城之策?”

    韩元笑道:“张旅将,你可见本领军连日来拼命地往城中运粮?说实话,我没有什么奇谋妙计,我能做的只有死守临武城,你们能做的,只有跟我一起死守。”

    吴吉耳惊道:“领军,末将听说叛军有十万之众,他们若是强行攻城,我等只怕守不下来。”

    韩元道:“守不下来也得守,我们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尽量拖延时间,等朝廷大军来援。诸位,我劝你们不要心存任何幻想,竭力死守是我们唯一的生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韩元的语气无比沉重,众将官听了他的话,无不心头一紧。看来这次的确不是闹着玩,端地是要玩命了。

    也许是韩元的一番话起了作用,接下来的十数天,众人无不强打精神,为接下来的守城之事忙碌。

    官兵们一面修葺破旧的城墙,一面准备檑木、巨石、滚油,金汁等守城器械,另一面加紧制作箭矢、修补甲胄,有备无患。

    临武的郡守是个花甲老者,名叫庄封,出于自身安危的考虑,韩元有什么吩咐,他都尽力满足。因为守城官兵只有一万不到,韩元特地让他到城中招募了数千民夫青壮,协助官兵防守。

    除此以外,韩元每日都到城墙四面来回巡视,唯恐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

    韩元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