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曹操 作者:张建邦
第三卷 第七章 千里救曹操(上)
跟随曹操 作者:张建邦
第三卷 第七章 千里救曹操(上)
不回到古代不知道古代百姓的负担之重,他们不但要交口赋、算赋等人头税,还要交比例越来越高的田赋,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服各种各样的徭役,包括为皇室和郡县所服的各种劳役,还包括在地方、郡县、京城和边境所服的各种兵役。曹铄听取各方意见,削减田赋,减免人头税,接下来他瞄准的就是那沉重的徭役。
汉代规定,平民年龄在二十三至五十六之间的,均有义务服役。凡民达到服役年龄,就要进行登记,叫“傅”。凡成丁登记到名册上后,就意味着准备应征服役了。
平民被征发服劳役,一般包括建筑宫室、陵墓、城池、边境和冲要的障塞,修筑驰道,治理江河,修筑大规模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堵塞黄河决口,往边境运送粮草物资,军队出征时军需用品的运输,以及皇帝出巡时所经过道路桥梁的修筑和维护,运输工具的供应、随行人员的招待等。这些项目,虽然工程规模大小不一样,但沉重的劳役,给贫苦人民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这个去五十里外就算是出远门的汉末,服劳役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不但要自己准备来回路程的粮食,还得不到任何医疗保证,很多人一旦在工地病倒了,就会被监工偷偷扔进荒山。运气好、身体底子好的,还能勉强撑下来;体质弱的基本上都活活病死,喂了野狼。可是如果不去服这劳役。就会被抄家,甚至要在牢里待个十二三年!
不光是劳役,还有兵役,此时的兵役,包括正卒、更卒和戍卒等三种。不得不说当初设立这些个役法地人想法是好的,但是考虑有点欠缺。像正卒就是正式的兵役,在规定的年龄里成年男子每年必须在本郡充当步兵(或骑兵、水军)一年;如遇军事紧急需要,还要延长服役时间。在这一年中,那些贫苦农民的家里人又到哪里去讨生活呢?
改革徭役制度,是好多有识之士提出来的倡议。可是真正来尝试的,并没有几个人。而他们想出的办法,也有着相当局限性。比如说买复。就是出卖免役权,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买到五大夫以上的爵位,就可取得免役地权利。买复措施的实行,虽然国家可暂时获得一笔收入,但从长远看,对国家是不合算的。当然买复这一措施对富豪、权贵之家是有利地,但富豪之家免除了徭役。官吏们就会把它加在贫苦人民身上,使他们不胜其苦。
那么。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法子呢?
没有。
至少曹铄也没想出什么超越前人的点子,一开始他曾想成立一个类似于后世工程兵一样的部队,队伍成员是被淘汰的新兵和那些不愿去荣军农场的老兵。不过,这队伍的军费从哪里来呢?
从官府拨钱?可是过去官府一直是免费使用这些服役者,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预算;自从削减田赋,减免人头税以后,并州地财政就有点入不敷出,如果再从库房中拿出一笔钱,实在是为人所难。
从民间征收?本来就是为了减轻贫苦人民的负担,如果加征赋税。那些贫民宁愿恢复原来地制度。从富人那里征收更赋?凭什么贫民不用交钱坐享其成。而富人却要破财呢?如果是那样的话,曹铄估计不出一个月。他手下就开始闹情绪了,毕竟现在大多数依附于他的官兵都在战争中获利。相对并州的贫民来说,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富人了。
纠结啊!曹铄左思右想,最后决定还是先成立一个工程兵部队试试吧,以退役老兵为骨干,接收被遣散的新兵、表现好的村民自卫队成员,组成一支监军部队,专门监督那些战俘从事这些繁重的徭役。
原则上不同意汉人战俘加入工程兵部队,只接收那些曾经杀戮过汉人的胡人战俘。待遇也是很不错的,有吃有喝,五年后就放出(如果成为村民地奴隶,要服役十年)。当然,当这些俘虏兴冲冲加入后才会发现有吃有喝不假,吃是吃糠腌菜,一点油花也没有;喝是喝凉水,这个倒是管饱。
这支工程兵部队地首任指挥官,就是恨胡人入骨的萧山。自从他当指挥官以后,这支工程兵部队效率大涨,萧山也乐在其中,后来主动申请留任,一直干到退役。他手下能熬过五年服役期地胡人,也不过只有运气超好的几百名而已。
解决完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曹铄发现自己瘦了一大圈,现在他在并州地威信无人可及,所发的政令可以在并州任何一个地方贯彻到底。曹铄又在每个大城市里设立守卫部队,委任黑衣卫成员做城门校尉(或牙将)。以正规军为主,另征召两倍的民兵为辅。守军独立不受当地官员管辖,归属于设在晋阳的并州刺史府。不仅如此,荣军农场也被曹铄重新建立起来,安插在每一个适合耕种的角落,建立起一个个心向曹铄、防御完善的小村寨来。
曹铄依托这些措施终于彻底地掌控了并州的一切,不过他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躬亲,再说了这样做也太累了,就没有时间泡mm了。曹铄参考后世制度,授权南华囚仙、刚赶回的李枫、华雄、魏延、赵雨、李飞、高顺、薛悌、高柔九人组成军政议事会,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管理除军官培训、升迁外的一切军政大事。
仔细分析下这军政议事会的组成,大家不由得佩服曹铄的手段。议事会长李枫的官职不是最大的,居然次于半退隐的南华囚仙,魏延、赵雨、李飞是曹铄的亲信部下,其中赵雨就是曹铄的传话筒;华雄、高顺虽然都是领军大将,可是毕竟是外来的投靠者,必须依附于曹铄。至于高柔、薛悌,一个是并州本土势力,另一个是后来跟随曹铄的曹操部下,他们这两票太少起不到什么作用,却给这两个势力一个美好的念想。
这样一看,其实决定权还是在曹铄手中。何况曹铄手里还掌握着军官培训及升迁的重权,通过这些忠心的中下层军官,曹铄就牢牢掌控着军队大权。他开始迅速扩充部队,反正这些与羌胡奋勇作战的民众都是极好的兵苗子,稍作培训就是合格的战士。而且在如今的并州,士兵地位高,待遇好,充满了荣誉感,是好汉子的第一选择。
曹铄一口气将自己的部队扩充到五万五千人,他把部队分为四个军分区和一个驻防大营,其中高顺领衔西北军分区,麾下一万人,负责抵抗并还击羌胡入侵;华雄领衔东北军分区,麾下两万人,依托河流与山丘构筑梯次防线,负责监督防御袁绍军队;李飞领衔晋阳军分区,麾下五千人,负责保护并州刺史府政权,镇压反抗者;魏延领衔林虑军分区,麾下一万人,负责防范黑山军及司隶地区乱军;赵雨驻守悬瓮山大营,麾下五千人,负责机动支援。曹铄自己亲掌五千黑衣卫,营地也设在悬瓮山。
这样冬去春来,转眼又是一年。有一天,曹铄正在榆次狩猎,突然接到消息,自己的义父曹操吐血昏迷,顿时大惊,他连忙赶回晋阳,与那使者见面。
那使者居然是曹昂,一见面泪如泉涌,拜倒在地:“大哥,救救父亲吧!”。曹铄连忙把他拉起来,仔细听他诉说最近发生的事情。
原来曹操本想吞并豫州,可是被吕布抢了先。毕竟皇帝在那里,如果贸然攻击反而会导致天下人的反感与不满,曹操就把目光转移到徐州刘备的身上。反正这家伙指挥军队的能力比较弱,曹操调于禁于文则率一万青州兵镇守兖州南面边境,防备吕布;调曹仁曹子孝带两万青州兵悄悄移防东面,准备出兵徐州。
这一天他接到在下邳的夏侯廉的密信,信上说他愿意做曹操的内应,帮助曹操吞并徐州,条件是拜自己为领军大将,镇守徐州。当时曹操的主要谋士荀外出,为曹操亲自延请荀攸、郭嘉,曹操看了信以后,非常心动,一面派人去给荀送信征求意见,一面派出斥候哨探,探听徐州消息。结果信使还没有回来,哨探却率先回报了。夏侯廉确实与关羽起了争执,刘备大怒,削减了对夏侯廉军队的供给。两军互相设立警戒线,彼此起了多次械斗。
曹操大喜,这次真是机不可失啊!他留下张飞带领四万兖州兵坐镇东郡,调夏侯带一万青州兵回濮阳镇守,许褚带一千亲卫留守兖州府,听候蔡邕的吩咐(实际上是蔡琰,女子干政不好听)。自己带着李典、曹仁、夏侯渊、鲍信、曹昂带领五万青州兵、两万兖州兵进攻徐州。本来一帆风顺,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那夏侯廉是与刘备合演了一出戏,给曹操设下一个大大的包围圈。
死战,只有死战!典韦、夏侯渊各受重伤、鲍信也被关羽俘获,曹操急怒攻心,头痛发作,顿时昏厥,华佗束手无策。周匝张绣、吕布各自调兵遣将,蠢蠢欲动,各地也人心惶惶,幸好有许褚的一千刺客亲卫震慑,暂时还没有人扯出反旗。孝顺的曹昂一咬牙,化妆成马贩子奔波千里赶来求助,希望曾经托人捎回药丸的曹铄有办法。
并州和兖州相距千里,如果再化妆送药,来得及吗?这下轮到曹铄犯难了……
第三卷 第七章 千里救曹操(上)在线阅读
第三卷 第七章 千里救曹操(上)
第三卷 第七章 千里救曹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