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京师雒阳,骠骑将军府内,举办了一场伏泉麾下官吏子弟、年轻俊杰的家宴。
院中琴声瑟瑟,音律美妙,令听者心驰神往,那弹琴之人,却正是蔡琰。当然,此刻,这位大儒长女,在这骠骑将军府内,却是有了另一个称呼,那就是“蔡夫人”。
自与刘葭成亲半年后,伏泉便将蔡琰娶进府中了,当然,为了照顾蔡邕的颜面,伏泉是以“妻礼”相待,将蔡琰纳入府中的,并且婚宴规格也不低,几乎请了雒阳的一众高官贵胄,也算是为蔡邕争足了面子。
其实,蔡邕将蔡琰嫁给伏泉,也是毫无办法,以伏泉如今之权势,自从当初那“凤求凰”的事情出了后,试问天下间,还有谁敢和伏泉争抢蔡琰?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自己找死吗?
因此,蔡邕无奈,又在伏泉连番示意下,最终还是同意了伏泉娶蔡琰之事。
期间,刘葭也因为此事,和伏泉大闹一番,毕竟作为汉室公主,又是正妻,伏泉就算纳妾,也起码过个几年才是,这么猴急的在新婚半年后纳妾,这不是让刘葭这个正妻脸上无光吗?
后来,刘葭更是因为这事,去宋太后处吵闹,引得宋太后招了伏泉入宫斥责,伏泉最终向刘葭服软道歉,这才解决。
有蔡琰弹琴,自然不能无舞,卞萦带着伏泉去岁纳入府中的乔氏姐妹,三位貌美之女,在院中翩翩起舞,端的是美不胜收。
这乔氏双姝,来自扬州庐江郡皖县,既然姓“乔”,又是貌美姐妹花,二人的身份自然呼之欲出了。
她们自然就是那后世留名的“东吴二乔”,乃是伏泉去岁想起曾经认识的故人周瑜,将已经赋闲在家的周瑜之父周异招入京师的同时,顺便想起“东吴二乔”,便派人寻访,一番手段,最终纳入府中的。
后世总有人将二乔说成太尉桥玄之女,并且曹操正是少年时,受到桥玄照顾,在桥家见到二乔,这才有后来有欲“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戏码。
在伏泉看来纯属无稽之谈,桥玄是梁国睢阳县人,二乔是庐江郡皖县人,前者身处中原,后者远在南方,如何会是父女?
其实,把二乔纳入府内,不过是顺带之事,毕竟是后世留名的美女,伏泉觉得他若是不取来享用,实在愧对自己这一世的穿越。
就像伏泉前番和刘葭成亲后,回徐州祭祖,路过东海,不也是去会见故交世叔,已经告老归乡的麋良吗?
在麋家,伏泉可是当着麋良和他的堂侄辈,现今东海郡朐县麋氏家主的麋竺与其弟麋芳的面,夸奖那后世出名的麋夫人美貌无比吗?
相信麋家人会知道自己的意思,在伏泉看来,自己流露的意思那么明显,若是麋家不想失去和自己的关系,应该会在合适的时候,将那麋夫人送到自己身边。
当然,伏泉去徐州除了祭祖,也不是真的去找女人的,他去徐州也是为了寻访人才,有道是家乡人最亲。而他麾下虽然各地人才都有,但真正归纳起来,无外乎益州系和凉州系而已,其他地方的人,都因为跟随伏泉脚步迟,想自成体系,势力太小忽略不计。
两派相争,这是伏泉最不喜欢的,当双方斗的你死我活之时,无疑会让自己的势力从内部瓦解。深知权谋制衡之道重要性的他,这次去徐州,伏泉同样也有收拢徐州人才,重用乡党,让徐州乡党组成自己麾下第三股势力的意思。
毕竟,徐州自古便是人才地灵之地,而且又因为伏泉乡党的缘故,他们有这独特的优势在,完全不需要介意加入伏泉麾下时间早晚的问题。毕竟,凭着同乡身份,他们即使进入伏泉麾下晚,就被伏泉重用,也没有人会因此有怨言,终究,乡党、门生、故吏,在古代任何时候,都不是任何人可以轻易比较的。
而在徐州,最让伏泉得意的,便是他把诸葛珪、诸葛玄兄弟也召入骠骑将军府了,至于招他们的原因,还不是为了那日后名流千古的“卧龙”丞相吗?
今日,伏泉举办家宴的目的,就是为了考验和观察这些他第一次聚集起来的,来自麾下各文武官员家中的年轻才俊,并且从中选出一些可以现在就培养的人才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他还年轻,但不得不为日后打算,只有保证未来百年内,大汉的人才库都是向着伏氏的,这才能避免伏氏,会出现后来以来所有得权外戚的悲剧下场。
当然,伏泉心里也存了一些心思,那就是在考验这些人才学的同时,近距离查看他们的人品,毕竟他的几个女儿也都大了,按照汉代的婚嫁年龄,都快到了嫁人的年龄,也就不由得他操心了。
很明显,将那些日后大有潜力的青年才俊,笼络为自己女婿,和他们联姻,这是伏泉目下给女儿选的最好的出路。
倘若日后自己老了,这些人因为姻亲关系,除非是伏氏没落,否则也不得不帮衬辅助伏氏,以他们的能力,起码可以保证伏泉的地位延续百年。
不过,伏泉也是爱女儿之人,虽然知道那些人潜力大,但也不会胡乱指配,毕竟,一个人的品性如何,完全不能单看史书,只有亲身试验,这才能一探究竟。
待琴声结束,伏泉在夸赞了蔡琰和卞萦等人后,便令她们退下,而后便矮个考究众人学问。其中第一个,便是伏泉妻弟蔡邕之子,蔡琰之弟蔡珪,作为伏泉外亲,蔡珪必然是应该第一个接受询问。
当然,蔡珪终究是个十岁孩童,伏泉也不会问得太深,只是抽了一些《诗经》的段落出处,来让他作答,并且解释意思而已。
这问题不深,但想要答得出彩,其实也很难,不过伏泉本意不在此,自然也没有认真去追究他们答得如何。
只是,蔡珪虽然后世名声不显,但才学方面,有着蔡邕一辈子的教导,自然不是平常人可比,伏泉觉得,反正自己和他同龄,即使琅琊伏氏家学深厚,但也不一定能答得比他还好。
不过想想也是,当今时代没有印刷术,全凭照书抄写,费时费力,能比蔡邕博学者,就是数百年的大家族,都很难出一人,与其向背。
蔡邕在东观校史经年,期间浏览皇室,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亦不过抄书数千卷。但你要抄书,也要先能借到书不是?可是,世间有几人能像蔡邕这样借阅皇家图书馆?
而世家大族之中,就算是琅琊伏氏这样的纵横两汉的家族,论起藏书,敢和皇室比?这也是后世不少人为董卓烧毁雒阳不耻,实在是他烧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巍峨宫殿,豪宅建筑,还有那后汉搜集前汉典籍,和它自己兴盛的文化。
汉代有一句名言叫:“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意思很简单,即钱财无用,只有经书才是出人头地的最快捷径,同时也说明了当今时代里经书的珍贵。
而经过震铄古今的大儒们注解的经书,则已经不能用珍贵一词来形容,侥幸拥有的人,必然是藏于家中,以作家传之学,不肯轻易示人。这也是为何总有人不远千里、万里,长途跋涉,也要拜某人为师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只有从某人处,才能学到独到的学问。
蔡珪无疑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父亲,是天下知名的大儒,更是各种文化艺术无所不精的全能怪才。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蔡珪有蔡邕从小在一旁指导,注详解诗词意思,学起来,事半功倍,常人很难是他对手。
有了蔡邕的开头,伏泉之后又开始点了诸葛亮、司马懿、杨修这些他特地邀请来府的小伙子,而后才是其他人,看着后世有名的诸人,如今作为孩子,对自己这个气势威严的“大人”,考校学问,不可避免的有拘谨的样子,伏泉想想就觉得好笑。
司马懿,他是京兆尹司马防之子,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当然司马防也不止他一个儿子,而是有八子,伏泉在某次宴会得悉司马懿之名后,便毫不犹豫的派人对其加以重视。
毕竟是后世真实历史上的晋朝奠基者,由不得伏泉像对待曹操一样,重视司马懿,当然,相比较如今还在伏泉处于放养状态,留在朝堂做一闲散朝官的曹操来说,司马懿还不足为虑。
不过,在考究他学问时,司马懿给伏泉的印象很突出,和诸葛亮、杨修这些人恢复状态回答问题相比,司马懿无疑冷静的更快一些。
如此对比,就是伏泉自己也不得不说,这位三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枭雄虽然正当年少时,很多知识储备、人生阅历都不丰富,但是就这份性格而言,已有几分沉稳气度,让人忍不住相信他未来必会成为国之大才。
怪不得能隐忍那么久,这份忍耐力,莫名让伏泉想起曾经让他忌惮的袁绍,只是,和袁绍那隐忍不到位相比,司马懿后来的隐忍程度,却是很难让你抓得到破绽攻击。
这等人物,确实是放在王朝盛世时,天生的优秀政客,朝堂不倒翁,治世能臣。可若是放在王朝分崩之世,这份隐忍力,一旦有了野心,的确是不世枭雄的人物。
浏览阅读地址: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