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将军
    感受着崇德殿内的一阵阵怪异目光,伏泉面不改色,走到自己该去的朝堂一角,他如今并非朝官,唯有等皇帝朝会时候宣诏,方可觐见。

    幸好没有多久,代表朝会开始的三声钟响,渐渐响起,否则伏泉还不知道,要被这些人当做珍惜动物看多长时间。

    “陛下驾到……”

    随着私人尖锐的声音大声响起,大汉皇帝刘宏,在虎贲、羽林引领下,慢慢步入大殿。

    “拜……”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轰隆一声,殿内百官公卿,齐刷刷地跪拜,煞是壮观。

    “起……”

    之后,众臣各就各位,一脸严肃,准备开朝。

    刘宏高踞殿内首座,许是今日见到平定太平道的功臣,心情颇佳,伏泉见他的脸色十分红润,并没有他伯父所说,陛下自从大汉平定太平道后,夜夜笙歌,身子一日比一日的虚弱之相。

    今日百官议事,其实并无太多大事,只有太平道灭亡后,各地的恢复和治理情况。而众人也都等着主要的大幕,所以前面所议论的事情,讨论很快,通过也很快,很少有人反驳。

    见再无他事,刘宏也不拖延,招来伏泉之后,先让他详细介绍了他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的经过,而后才引申到令他出兵凉州,平定叛乱的事情。

    而刘宏和百官的态度,也和伏完在家时,告诉伏泉的一致,基本上除了少许人以外,大多数人都是认为,直接让叛军在西北自生自灭,

    崇德殿内,伏泉出列,立于当庭,对于刘宏所提题诸般问题,皆有答复,甚至对于刘宏仅能给他抽调万余兵马,配合他原本在冀州和益州的兵卒去平乱,伏泉也都没有拒绝。

    当然,有答应,自然也就有要求,伏泉来时早有一番计较,现在肯定要有所收获。

    “求将求士?”

    殿上,刘宏疑惑问道,今日朝会,伏泉给他很大不同,面对种种不利命令,皆未反驳,反而如今还要求将,着实令他不解。

    “正是!”

    “准!不知伏卿,所求何人?”

    “回禀陛下,臣求冀州牧嵩子坚寿、前凉州刺史奂子猛为副,并以西州才俊、曲江令诩,随臣统兵,一同入凉州平叛。”伏泉正声回道,却不想此二人之名报出,殿内诸臣都是饱有深意的望向他,就是刘宏看着伏泉也是多了几分莫名意味。

    “可!传旨,诏此三人,速速入京受命。”

    不过,刘宏却并未阻拦,而是立即应允,伏泉不要钱,不要粮,更不要兵,这对朝廷而言都是极难准备的事情,仅仅是给两个副将的话,他当然应许。

    事后,朝会结束,期间并无臣子反驳,许多人似乎都有一场看戏的准备。

    毕竟,去凉州平乱,就率领一万余,不足两万人平乱,其中一半以上还是他伏泉不熟悉的兵马,真以为得了段颎的指导,就能复制段颎在第三次汉羌大战的奇迹吗?

    这是很多人的真实想法,不少人更是脸色淡然,实则内心狂喜,虽然伏泉也做出过许多奇迹,但是对于羌人,他们可不信。羌人可不是鲜卑人,鲜卑即使再精锐,人口数量也就那么多,当初被汉朝灭亡的鲜卑,充其量全民皆兵也就十几万人而已,可是羌人却不一样。

    整个凉州,羌人和带有羌人血统的归化羌人、汉羌混血儿,可是几乎占据了大半,特别是边远数郡,一郡之地的汉人最多也就几万,剩下的都是羌人。

    现在这些叛乱羌兵之中,还有汉人身影,这就更乱了,而以如今的战事预演来看,乱军的规模还会继续增加。凉州诸羌,或主动,或为了保护自己部落被动的参军,如此看来,一汉军所面临的羌人兵锋起码十几二十万人,且都是边地骁勇善战的骑兵,可汉军,只有伏泉麾下的万余步骑而已。

    当然,大汉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汉军以少胜多,打败羌人的事情,那就是曾经的“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不过,段颎再牛,除了他个人的战术魅力以外,也是靠得是他麾下戍边数十年所磨炼出来的汉军精锐,那些汉军的战力,远远不是伏泉即将率领的拼凑出来的汉军所能比的。

    想想看,大汉为了平定太平道,早就将天下精锐抽调到冀州,现在皇帝刘宏能够给伏泉拼凑的兵马,不用猜都知道,不会是各地一等一的精兵,这种兵马,想要对付如今有了汉人参与的凉州叛军,显然战力明显有些低了。

    别有心思的诸臣,心里都在想看着好戏,恐怕现在唯一让他们担忧的,就是伏泉向皇帝所要的三人,个个身份都有所不凡,不知会不会让伏泉寻得翻身的机会。

    诸臣所想,伏泉自然不知,但也能猜得几分,不过却并未放在心上,朝会之后,他便和伏完一起出宫回府。

    期间,伏完也几次询问伏泉可否为难,不过都被伏泉含糊应对,说实话,能不能平定凉州之乱,他不是很有把握。毕竟他要面对的是凉州边地纷乱错杂的局势,还有那个在后来三国历史里,被有所忽略的凉州名士韩遂。

    若非韩遂后来几次所使用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策略,大汉朝廷几番调兵平乱失败,也不会彻底令大汉群臣绝望,甚至喊出来放弃凉州的话来。此人论及能力,足可当得是文武双全,足智多谋了,而其与贾诩相比,恐怕就差了贾诩那洞悉人心的“妖”了,好在,此番他把贾诩喊来了。

    伏泉这次求将,求谋士,其实并不是胡乱为之。无论是求皇甫坚寿和张猛为副将,还是求贾诩为随军谋士,其实都是为了对付凉州的纷乱局势和韩遂此人。当然,本来伏泉还想把自己有过数面之缘的荀彧招来,毕竟,能提早让这些后来的名士和自己产生关系,打上自己的几分烙印,这样明显会让他们在以后投效其他人时,有所忌惮。

    不过想到颍川荀氏那颇深的党人背景,伏泉最终还是打消了这想法,谁知道荀彧来了后,会不会受家族所迫,给自己玩水。历史告诉他,这些名士如果坑起人来,绝对是难以防范的,而且若是荀彧拒绝征辟,明显也打了自己的脸,所以伏泉最终取消这点想法。

    而求皇甫坚寿和张猛为副将,伏泉的想法却是为了自己入凉州后,快速融入凉州世族豪强,毕竟这二人加上自己麾下的段煨,都是昔日“凉州三明”的亲属后代,有他们在,就是给那些凉州世族豪强吃一颗定心丸。

    况且,自己表奏皇甫坚寿为副将,明摆着是要带他去立功的,毕竟只有战事,才是武将升迁的最好标准,伏泉不相信,皇甫嵩不会没有想法。到了自己堂弟伏德为主将,率领麴义及其麾下兵马平定青州泰山群贼时,伏泉相信皇甫嵩肯定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也赞同伏德为主将,虽然他们之间并未做出任何交流,但伏泉相信,皇甫嵩绝对会这么干,为的就是不欠自己的人情。

    至于稍待贾诩,自然就是对付韩遂了,否则自己麾下戏志才等人,在谋略上,伏泉还是有些担心他们都斗不过韩遂。

    雒阳,大将军府邸,自何进荣登大将军后,何府就一直在扩建,如今也已经是雒阳城内,数一数二的高门大宅了,每日往来府中的各地名士,也是络绎不绝。

    下了朝会后,何进回府,便招来府中名士、佐吏以及投靠他的朝臣,商讨伏泉今日朝会平定凉州叛乱之事。

    大堂中,何进高坐主位,望着堂内名士如云,再念及初为大将军时的艰难境遇,大为感慨。虽说他得到此位,和党人有着密切关系,但还是在邀请党人领袖袁绍出山的过程里,吃了一记不大不小的闷亏,那就是主动逼迫皇帝刘宏,解除党锢,让刘宏对他有所不满。

    不过,好在自从袁绍入幕府后,数月下来,名士豪杰归心,加入他麾下越来越多,颇有一种“天下才士,尽入我彀”之感。

    同时,袁绍的加入,也让何进在朝中的势力大涨,甚至已经让他谋划了一些准备让皇帝废后废太子的戏码,从而让他妹妹和外甥上位。

    四海之内,名士皆望吾何氏,此大势所趋,区区宋、伏,螳臂当车尔……

    待众人坐定,何进猛拍几案,咬牙切齿道:“悔恨当初,未发现韩遂此獠狼子野心,不然安能令其出得雒阳。”

    袁绍道:“大将军息怒,如今事以成真,当务之急,如何阻凉州乱贼余于三辅之外,不可令京师面临叛贼兵锋。”

    刘表闻言,立即道:“汉室宗庙皆在三辅,一旦受到叛贼袭扰,吾等死后有何脸面见列祖列宗?”他是党人“八俊”之一,党锢解除后,便被何进征辟为大将军府掾吏,其身为汉室宗亲,自然十分关心三辅重地,那里可是前汉宗庙所在。

    见此,何进安抚道:“景升勿急,朝廷如今派伏流川平贼,相信三辅之地,必然安全,吾等只需拱卫三辅,不令叛贼威胁京师,便足矣。”

    何进这话,和袁绍前番所讲一样,都十分巧妙,只是说了保证三辅安全,至于凉州,仅仅只是阻敌而已。

    在场众人自然明白其中深意,凉州之后的叛乱为谁管辖,自然是伏泉,那里出了好事坏事都和大将军何进无关,何进只要保住三辅安全,自己无事便可。这样的话,以伏泉弱兵平乱凉州,胜算几乎渺茫,如果出了事情,关系和他们都不大,皇帝治罪也只能治罪伏氏,到时候他们再在其中玩弄一些手段的话,就可以牵连宋氏,自然也能帮助何进完成心愿。

    当然,有人是支持这样,有人内心之中,却是鄙视何进,若不是现在还有用到他的地方,恐怕早就想办法让这个迟疑的墙头草大将军见鬼了,他们就是对付伏流川,也不会让何进如此轻而易举的享受胜利果实的。

    看到众人神色,何进点头,刚想再说点话,却见袁绍突然语气凝重,缓缓说道:“王使君被抓了……”

    王使君自然说的是豫州刺史王允,被抓的原因自然是他在攻打黄巾军时缴获数封张让门客书给太平道黄巾蛾贼的信,张让凭借刘宏的宠信蒙混过关,一直怀恨在心,前番寻机诬告,王允遂被捕入狱。这次张让出手,必是要置王允于死地。

    随着袁绍此话一出,大堂气氛立时僵住,所有人均看向何进,仿佛在逼他表态。

    何进以指敲案,僵笑道:“王使君海内名士,吾定当设法救之,就怕人微言轻……”何进话里颇有敷衍之意,张让在禁中数十载,何曾遇到过波折,王允差一点毁了他,直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此时的张让正眼红着了,现在谁敢为王允说话就恨谁,何进不想和张让起冲突,毕竟是自己亲家,他可是想继续投机了!

    这边许攸眼睛微微眯起,笑着说道:“吾记得王豫州乃太尉邓公之门生,司徒袁公的故吏。”

    太尉邓公名盛,弘农人,早年任并州刺史,王允因与张让门生、太原太守王球龌龊,被抓进大牢,当时就是邓盛力保之,面对张让的威胁怡然不惧,铁了心捧王允上位,王允犹是名气越来越大,成为海内共闻之名士。司徒自然就是袁隗,王允正是借助袁隗之力由吏转为官,而袁氏,却是何进现在登顶的主要推手,二者政治后台都明显很硬。

    而许攸这话,却是在告诉何进,王允靠山很硬,三公就有两个,现在就差你一人没有表态了。

    眼见糊弄不过去,何进硬着头皮道:“既有邓公、袁公出头,吾自当联名保之。”

    袁绍淡淡的笑道:“将军英明。”

    “将军英明……”

    在场诸党人也是一脸敬佩的说道,当然,他们心里面,自是欣慰,只有这样的大将军,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大将军,若是皇帝和宦官也这样听话,这天下如何会变成这样?

    浏览阅读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