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六章 岂曰无衣
    北城门外骤变突生,汉军这面,诈城的行动汉军众人是早有准备,他们接到徐晃命令便动手,而那边叛军,除了已经设计瞧出破绽的秦川之外,其他叛军早已放下了戒心,随着汉军突然发难,拔刀相向,他们是猝不及防,一下子就处于下风。

    “杀!”

    接到徐晃命令,度康眼神一厉,大喝一声,率先发难,疾如闪电般从马背上抽出一把大刀,呼喇喇便是向四周一记横砍。而其他蓄势待发的汉军兵卒也同样是拿出兵器后,来一波无情的砍杀,霎时间围在汉军周围的叛军,因为汉军那猝不及防的袭击,刷刷的倒下一片,在绵绵不息的惨嚎声中,这些叛军大多被锋利的长剑长刀,刺、砍开了胸腹,内脏、肠子流淌满地,一幕血腥之气应然而生。

    城门外喊杀声大起,时间顿时变成了双方的救命稻草,一方要拼命夺门,一方却是要誓死守卫,双方就此展开了血腥的争夺。

    “汉军、汉朝大军诈城了,快关城门!关闸门!”

    闻后身后惨嚎声起,那奔行甚疾的秦川情知不妙,来不及彻底奔入城门之内,便昂首大叫起来,霎时凄厉的吼叫声便惊动了城楼上的叛军守军,顿时城楼上闻声的巡察判军兵卒立即从城楼上探头往下张望。

    “莫管他事,守住城门,待大军齐至!”

    “诺!”

    虽然那秦川四处大喊,引得在城门口的其他没有和汉军接触叛军向这里惊望,不过依然没有让徐晃重视。心中自有分寸的徐晃深知,现在的局势不是为了这个追杀发现自己情况的秦川,已经被发现了,还要理他干什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带着自己所带的几十名精锐汉军兵卒,死死的看住城门,不让城内守军关了城门,想来以自己这边的动静,远处的大部队应该发现了异常才是。

    “快,下城楼,汉军抢关,火速斩杀!”

    守在关上了望的叛军头目见城下异常骤然大吃一惊,他哪里不知道城门下发生了何事,霎时间凄厉地喊叫起来。在一阵阵急促繁杂的脚步声中,城楼上的步卒纷纷下城楼支援,留下一些不知所错的弓箭兵,时刻注意城外。

    至于这些弓箭兵为何不放箭支援城下,却是因为这帮狡猾的汉军正死死窝在城门里,城楼上的弓箭手根本没有任何射击的角度,而且既然汉军有人诈城,这城门自然需要留人监视,谁知道会不会再出现其他情况,因为他们这些弓箭兵只能留下了。

    随着城楼上和原本城内一些闲散巡查的叛军兵卒得到消息快速往北城门赶来,徐晃脸色更加急迫,再次厉声喝道:“守住城门,一步不退!”

    “守住城门,一步不退!”

    “守住城门,一步不退!”

    “守住城门,一步不退!”

    ……

    在徐晃喊后,那边的蛮人度康也是跟着大喊,此次行动他作为徐晃副手,当然要唯徐晃是从。而其他蛮兵眼见自家两位主帅都不怕那些前来聚集的叛军,自己还要畏惧什么,所以他们也跟着大喊,一时间这数十人的汉军兵卒竟然犹如数百上千人的气势,对于那些越聚越多的叛军兵卒是毫无畏惧,而他们已经变得嗜血的目光,看着那些叛军兵卒,似乎要将这些人数远甚于他们的叛贼当做待宰杀的小绵羊一般轻视。

    一场惨烈的厮杀就要在这蕲春北城门打响,这边双方不是你死我活的喊杀声,很快便传到远方,传遍了整个蕲春城,城内无数叛军兵卒听到声响也快速向北城门汇集。同时,这喊杀声也传到蕲春城外一处无名山丘旁,此刻这里聚集着伏泉所带的五千余汉军,除了这两日随他一起行进的板楯蛮兵卒外,还有得到消息从水路赶来的甘宁和其麾下数百水军。

    自从甘宁所部将伏泉等人送上岸后,因为接下来皆是陆战,带这些水军自然不便。加之前番强登上岸,甘宁手下死伤严重,兵卒损失过半,战船也是被摧毁不少,而伏泉可是把自己手下的这些水军当宝贝的,哪能看着他们再受损失,所以上岸后,伏泉便命甘宁带兵在蕲水一线寻地方带着伤兵休养。

    不过,这次使计诈攻蕲春县城,为了保证自己攻城成功率的最大化,他还是命令甘宁带着休养生息好的可战之兵前来与大部队会和,然后一起袭取蕲春县城。

    远方蕲春县城的异常声响渐渐传到伏泉等人耳中,望着蕲春县城那在自己眼中十分渺小的样子,伏泉眼光一凛,抽出腰上长剑,对着那传出声响蕲春县城狠狠一劈,高声大喝道:“封侯拜相,就在此时!杀!”

    “杀!”

    “杀!”

    “杀!”

    身后一众早已整装待发的汉军将士齐声大喝,气氛陡然开始热血起来,随着震天的喊叫声,披坚执锐的汉军汹涌朝着蕲春县城跑去。

    当然,因为军队里的马匹全部都交给徐晃用做诈城的道具,此刻全军没有一人乘马,都是用跑的,即使伏泉也一样。他的宝马也被他让徐晃带走了,毕竟徐晃是要扮成前往蕲春县城走私货物的扬州商人,若是手下没多少马匹支撑,怎么能像是一个扬州大商人呢?

    需知,在这南方,徐、扬、荆州之地,马匹也算稀缺之物,多数豪强之家有几匹驽马都算是不错了。现在这徐晃带着十几匹明显是上等的良马入那蕲春城,除非是守城的叛军脑子抽了,不然肯定不会看不出徐晃等人是有实力的“大商人”。不过,若是伏泉知道徐晃的扮演可以说惟妙惟肖,但却被秦川一番诡计识破,恐怕也会后悔自己早就留自己一匹马,这样也省得跑步之苦了。

    汉军为了避免被蕲春县城的守军发现,所选的藏身山丘颇远,那蕲春县城在他们眼里如同沙粒般渺小,若不是有传来的惨烈厮杀声,估计他们还不知道蕲春县城的异变,可想而知这段远程让伏泉这个经常锦衣玉食的太守跑下来,到底有多累?

    只是,再累他也要跑,谁让他是这支军队的主帅,若伏泉不能与士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怎么能让麾下将帅兵卒为他卖命呢?

    炎炎烈日照射进蕲春城门内的惨烈战场,此刻的北城城门里,早已是血迹斑斑。狭小的城门空间里,徐晃所待的兵卒经过一番激战也只剩二十多人,此刻他们正围在一起,组成数个小的军阵,拿着手中锋利的兵刃,时刻砍杀着那些想要入城门里驱赶他们的叛军兵卒。

    因为蕲春县城也不算是大城,城门门口也比较小,对于那些人数众多的叛军兵卒来说,在战场上引人为傲的兵卒数量,却在此时根本毫无用处。因为每一次能冲入城门口驱赶汉军的兵卒十分有限,也就和城门内的汉军人数相差不多,而其他赶来的叛军兵卒,见此也只能干瞪眼,手中即使有兵刃也根本进不去和汉军厮杀。

    当然,叛军这面有人死,那汉军这面也有一样有人死,毕竟汉军虽然兵员素质装备都比叛军好,可汉军不是神,他们可没有什么刀枪不侵的本事,一样是会受伤会死亡的。再叛军去了几波兵卒送死后,汉军也付出了十几名兵卒的代价。

    因此,此刻还在城门坚守的也只有徐晃这二十多名兵卒了,并且人人带伤。不过他们此刻已然士气高涨,不为叛军人数所动,因为他们知道,援军很快就来的,他们的统帅伏泉会带人来救他们的。而且,在被选为诈城的兵卒后,领了钱财封赏后,他们早已将死亡置之度外,这些叛军算什么,土地瓦狗而已,一对一,定让他们身首异处。

    面前的叛军兵卒越发来势,几名披头散发的板楯蛮人张牙舞爪的拿着自己手上的巨锤猛攻汉军的军阵,粗大的力量又一次将徐晃等人的军阵击散,然后又有几个汉蛮兵卒拿着刀剑等兵器对着那几个脱离阵型的汉军兵卒砍去。

    “砰!砰!砰……”的几声刀剑和铁甲碰撞的声音传来,汉军套在衣服的的铁甲原本是叛军羡慕的宝物,因为对于普通的叛军兵卒而言,有一件趁手的兵器已经好了,还能奢望什么防御性的铠甲吗?

    只是现在,这原本让他们羡慕的铠甲,却成了叛军兵卒的恶梦,在混战中很难砍到汉军兵卒重要部位的他们,很快便被受了轻微伤势反应过来的汉军反杀。当然,叛军人多也是有人多的优势,经过十数回合激战,汉军纵然有着甲坚之利,还是会被凑巧砍刀要害部位的叛军斩杀。

    片刻之间,叛军连续丧失十数人后,那几个脱离阵型的汉军也就因为被砍到要害部位而就此损命。若是按照这样下去,徐晃所率的这支诈城军队,很快便会就此埋没在蕲春县城内那数千叛军的车轮战里了。

    形势越发严峻了,若是伏泉所率的援军再不来,徐晃军队的下场可以预知……

    看着越来越近的叛军兵卒,这支汉军残军的将领徐晃脸色并无一丝害怕,一脸无所畏惧的看着那些叛军大声喊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汉人犹爱歌舞,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即兴唱歌,即兴起舞,而对于日夜与敌厮杀的汉军兵卒来说,除了赏赐和女人,也只有军歌能让他们在无数个寂寞的日夜里,苦熬下来。因此,对于徐晃所唱的军歌,他们都是十分熟悉,毕竟这《诗经·秦风·无衣》里面那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对于他们这些军队里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战友情感密集的兵卒来说,最能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此刻全军危如累卵,主帅伏泉的援兵也不知能不能在他们全部送命前抵达,而徐晃恰在此时唱起这歌,一下子就更加激起了这些前来敢死诈城的汉军兵卒的战意。只见城门里的汉军兵卒一时间军势为之一变,眼神坚韧的齐声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的确,就算他们没有完成预定的夺城计划又如何?他们既然从了军,成为了大汉的军人,就要为大汉奋斗,当兵就要有军人的义务,何况面前的这些人可是叛军,一群冥顽不化的蛮夷和一些自甘堕落的汉人百姓而已,他们这些大汉王师会怕了他们?即使他们本身也都是叛乱的板楯蛮人收降招募而来的又如何?毕竟他们现在已经归顺了大汉,是大汉的军人,他们要为大汉而战,曾经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戈与矛,与君同仇敌忾。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衫衣。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矛与戟,与君上阵杀敌。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裳衣。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甲与兵,与君共赴国殇。

    他们是大汉之兵,为了大汉的昌盛而奋斗,胆敢叛乱犯我强汉天威的叛贼蛮夷,在他们玩的刀锋之下只有死亡而已,这是大汉历经两朝不亡,国祚至今未衰的根本所在,正是有着这些纠纠汉军的誓死效忠,才会有大汉的强盛至今。

    可惜,大汉的武夫不怕死,但大汉的文臣却是争权夺利、爱财奢侈之极,权就不说了,党锢之祸最重要的原因不就是士人文臣要和皇帝争权吗?至于贪污奢侈,虽然现在是有那么多清正贤明的名士文臣,他们的名声天下皆知,人人敬佩,可这就说明他们不爱财奢侈?想想看这其中有多少寒门出身的名臣就知道了,他们多数都出身世家豪族,而世家豪族的奢侈资本从何而来,还不是剥削底层百姓来的,只是最终这些却是旧王朝的覆灭作为代价而已。

    城门内,汉军久久苦撑,远方,一杆“汉”字大旗后,绣着“伏”字的旌旗迎风招展,旗下一群火速赶来的汉军疾向蕲春县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