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九章 献策治蝗
    第三次党锢不同于前两次,这次尤为激烈,凡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并牵连五族,党锢的范围更加扩大,波及无辜者更多。

    历史早就说明知识分子太多,又掌握话语权,对于一个封建帝国是一个多么大的灾难。

    这些知识份子都是要做官的,他们除了官是不屑于从事农、牧、工、商、医、兵等当时被视为下贱的行业,而如今刘宏开启了党锢,真的是断绝了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出路,不令士人寒心,党人仇恨才怪。

    而像贾诩、王朗这样的太学生,就是未来士人的主力,虽然他们没有受到党锢影响,但是党人在士人之中有着绝高的地位,还是令他们心有戚戚。

    二月,南宫平城门及武库东垣屋自坏。武库,禁兵所藏,即军械库;东垣,库之外障。

    因南宫平城门内屋﹑武库屋及外东垣屋前后顿坏,蔡邕曰:“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武库,禁兵所藏。东垣,库之外障。《易传》曰:‘小人在位,上下咸悖,厥妖城门内崩。’《潜潭巴》曰:‘宫瓦自堕,诸侯强陵主。’此皆小人显位乱法之咎也。”

    伏泉闻之感觉可笑至极。试问天下哪有不会自然损坏的屋子墙面?

    即使后世钢筋混凝土房屋也会年久失修,何况古代房屋?没想到古人竟能扯到奸臣小人为祸朝廷,奸臣小人能指谁?

    唯有宦官耳,可见士人真是抓到机会就要生拉硬扯,好好评讥一番宦官,连蔡邕这等学者亦不能幸免。

    四月,大旱,七州蝗。

    消息传至雒阳,满朝皆惊,群臣皆言国有奸臣,请旨皇帝彻查天下贪官酷吏。刘宏准奏,令三公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罢免之。只是这真的能够治理蝗灾吗?

    古人对于蝗灾并不陌生,一般而言,久旱必蝗,大旱之后常有蝗灾,这是因为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于它们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其所到之处无不实行三光政策,因为蝗虫多为杂食性,无所不吃,不仅为害农作物,杂草和木本植物的叶子都可以作为它的食料,它们经过的地方,草木无遗,禾穗和竹木叶都被啃食得干干净净,饿坏了的蝗虫,甚至连牲畜的毛发都能往嘴里嚼……

    而且蝗灾比旱灾更加棘手,旱灾只要等到降雨便能缓解。但是蝗灾则不同,蝗虫成群结队,顺着风和气流迁徙飞舞,一日可行百里,根本来不及提前戒备。

    这时的蝗虫被人称为蝗神,从君王到贵族士大夫到百姓皆认为其乃神灵示警,他们不仅不会加以捕杀,反而祈求神灵护佑。

    他们认为,每当人类悖行天意时,上天就会降下灾异,旱、涝、蝗、瘟疫等来惩罚人类,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对先秦儒学加以改造,把阴阳五行论给纳入了儒学中,这种思想深入人心,以至于后来出现禳灾这种迷信行为。

    加之汉代先前出现蝗虫,有人以“沟坎法”灭之,即先在地头、路旁挖沟,然后众人一字排开,手拿树枝、木片之类的东西,挥动呐喊,把蝗虫赶进地头的深沟里去,再加土掩埋。

    但这种方法未必有效,多数蝗虫不死又从土里钻出来重新祸害庄稼。因蝗虫不死,使古人更加迷信,更加导致他们后来普遍认为蝗灾是贪官污吏横行,政治不清明所造成的,就连蔡邕也曾言道,“蝗者,在上贪苛之所致也”。

    长秋宫里,皇帝刘宏正抱着自己长女刘葭逗弄着,身边宋后呆呆看着,想要插话,可刘宏却不理睬她。

    刘葭这小孩子长得已经三尺有余,正咿咿呀呀的对着刘宏嬉笑,看着很是可爱有趣。虽然刘宏有了儿子,但毕竟养于宫外,是以他对那未见几面的儿子感情不深,反而对这小女儿十分喜欢,大概是所谓的“父子是仇人,父女是情人”的缘故。

    这几日刘宏都会常来长秋宫里多待一会儿,因为蝗灾几乎波及大汉半壁江山,已有愈演愈烈,泛滥成灾之势,可朝中却无一人谏言良策,只是一味让他彻查贪官酷吏,但却无成效,让他很是苦恼,这对他的统治非常致命,以至于最近他连后宫新招入的几位佳丽都没有太多兴趣,只能用自己这宝贝女儿的笑容来排解愁苦。

    这时,张让入殿禀报伏氏郎君求见,刘宏一怔,暗道按照伏泉来宫中规律,今日不该来也,不过还是招他入殿。

    伏泉随着张让进入殿内,其冷冰冰的模样,还想伏泉欠他几百亿一样。

    在他看来,若不是有刘宏让他入宫的许可,可能自己根本连皇帝的影子都见不到,只是两人之间派系有别,天生便是敌对,能有何办法?

    与皇帝皇后一番行礼,伏泉见到刘宏神色,颇为吃惊,记忆里刘宏少有愁眉不展的时候,没想到今日就让他遇上了。

    宋后坐于刘宏一边,给他打了眼色,稍稍思索,伏泉便明,细声问道:“姨夫可是为蝗灾发愁?”

    刘宏应道:“是也,此次蝗灾愈发强势,波及七州,恐大汉半壁江山皆有泛滥成灾之危。”

    果然如此,伏泉了然,正声说道:“吾有一法,可治蝗灾。”

    “哦?当真?”刘宏眼前一亮,目不转睛地盯着伏泉,生怕他只是儿戏之言。

    伏泉刚待回话,便听张让喊道:“竖子休得胡言,天灾地妖,所以儆人主者也,旱灾之后,飞蝗乃至。蝗本天灾,非人力可及,唯靠上天神灵祈助,汝一介孺子,怎可口出狂言,消除蝗灾?”

    张让本身就对伏氏外戚抱有敌意,此时听到伏泉狂言,心中自喜,第一反应便是要在陛下面前落了他的面子,加之数年前那次瘟疫后被伏泉落了面子,他一直耿耿于怀,今日得了机会,怎会放过?

    “张常侍言吾胡言,但吾有法可治蝗灾,不知常侍可有它法?”伏泉眼神一凛,淡淡说道。

    “这……朝中诸公已提善法,相信不久必可治也。”张让一时语塞,他哪有办法治理,刚刚只不过按照思维惯性,想要好好嘲讽伏泉而已。

    “哦?吾听闻,朝堂诸公皆言国有贪官污吏,侵吞民膏,陛下亦下旨彻查,但似乎所查之人多为张常侍门生亲属,莫非张常侍便是那最大奸臣不是?”

    “竖子!汝、汝血口喷……”张让手指伏泉,急声喝道,他未想才说几句,自己便被伏泉反讥,而且是在刘宏面前,要是皇帝对他起疑,那便糟了。

    刘宏沉声道:“够了,朕要的是治蝗之策,不是听汝二人呱噪。”

    “侄儿知罪。”

    “奴婢治罪。”

    看见刘宏生气,伏泉和张让赶紧告罪。

    “檀奴,汝继续说。”刘宏道。

    “姨夫是否见过飞蛾扑火?”

    刘宏不解其意:“徒惹焚身之祸罢了,为何有此问?”

    “飞蛾、飞蝗份属同类,姨父焉知蝗虫不会效法?”

    刘宏手拍大腿,同时“啊呀”一声,连连说道:“未想这道理如此简单,只是该如何行法?”就连宋后和张让也是一脸惊讶,眼睛瞪大的看着伏泉。

    伏泉望见暗笑不已,后世有名的姚崇治蝗流传千古,其治蝗之法更被后世奉为经典,今日便让你们开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