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六章 好菜
    都说好饭不怕晚,其实好饭也不怕远。

    要说还真不亏得洪衍武和陈力泉惦记了好几天。也不亏他们大老远地跟着“张大勺”从南二环一直找到了北二环去。

    这顿饭,那吃得确实与众不同,长见识,享口福,得体面。

    那他们到底哪儿吃的啊?

    嗨,安定门内大街259号,康乐餐馆。

    据“张大勺”所说,这家饭馆特别的地方,一是在于是由四对夫妇合办,两位女厨师掌勺,菜式亲民,天然就带着一种家常菜的质朴滋味。

    二是由于这几个人籍贯天南海北,便得以在江、浙风味的基础上,又融汇了福建、云南、四川等地特色,竟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独有风味。

    可以说他们的八道招牌菜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相当别具一格。

    为这个,他几十年来断断续续一直光顾,从人家最早的开业地点新开路二十五号,一直吃到人家搬到了椿树胡同去。

    而去年的时候,“康乐”再次迁址,人家还特意把新地址告知了。

    只是他嫌路远,一直没去过。

    那这次就算是履约了,正好去会会老朋友,顺便也带着洪衍武和陈力泉尝个新鲜。

    就这样,这一路上听着“张大勺”随口介绍。

    洪衍武和陈力泉的脑海里,就有了一个从三张桌子起家,靠着价廉物美,精工细作,努力创新,维持了几十年良好口碑的风味小馆儿的大致印象。

    可说来实在让人出乎意料之极,当天,这一行三人东打听西打听,一到地儿倒是傻眼了。

    因为餐馆的规模和氛围,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迎面居然是一栋簇新的三层砖楼。

    门前有高台阶,上面有翠柏盆景,气派的四扇大门上房挂着横匾。

    楼檐的一米高的红色美工立体字上,还悬有一个引人夺目的霓虹灯招牌“江南风味”。

    而进去就更了不得,楼上楼下几十张桌子全都满员,热火朝天忙和的服务员得有好几十人。

    而排队等位的人里,甚至还有不少老外呢,可见受欢迎的程度。

    这哪儿还像个小饭馆啊?完全就是大酒楼嘛,规模已经赶上“聚德全”了。

    别说洪衍武和陈力泉了,就连“张大勺”都主动跟服务员又打听了一下,生怕是找错地儿了。

    不过正是有此一问。一说怎么怎么回事,我说找谁找谁,这待遇还就不一样了。

    服务员马上就去通报。而很快,楼上就下来一个身着华达呢制服的老太太,亲自来迎接他们了。

    这也不用等了,直接楼上雅座,单给领导备下的一个雅间给了他们。

    而通过两个人进一步的客气寒暄,洪衍武和陈力泉才荣幸的知道,原来这就是“康乐餐馆”两位女大厨之一,常静。

    但说实话,最感惊讶的还属“张大勺”。

    因为别看才两年工夫,“康乐餐馆”确实已经不比从前了。

    首先“张大勺”了解到,餐厅的老经理,和另一位福建籍的女大厨罗慧都已经因病退休了。

    其次是他还得知,由于英国和香港报纸,先后刊登了相关报道,对海外推荐这家“三桌饭店”。

    再加上常静去年于日本参加“味之素”举办的烹饪比赛又拿了金奖。

    政府便有意要把“康乐”其扶持为一级餐馆,分担接待领导和外宾的任务。

    这一年来不但把这栋楼全部划归“康乐”使用,还通过从其他饭庄抽调支援,扩充了几倍的人手,并提拔常静担任餐厅技术部经理。

    这也就是说,如今的“康乐”真就成了京城餐饮届里新秀一枝了。

    但同时也是物是人非。

    “张大勺”当年认得的老朋友们,如今几乎都已经不在了。这不能不让人有些伤感。

    好在万幸的是,终归常静常师傅人还没走,他们这一次也就算没白来。

    这不,“张大勺”就随口说了个四菜一汤,连菜单都没看,这位已经久不亲自掌勺的大厨就主动去厨房操持去了。

    由于走了特殊渠道,不多时,菜品就开始端上了桌儿。

    先上来的这道菜特别有意思。

    眼前是一盘炸得焦黄的锅巴,一碗热气腾腾的西红柿色的汤。

    在把热汤快速的倒进盘中之时,只见碗中气泡浮起,耳边是“滋滋滋”的响声,顿时香气扑鼻,艳色满溢……

    简直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多重享受。

    美得陈力泉睁大了眼睛,香得洪衍武叫了一声“锅巴鱿鱼”,

    可偏偏他随后一动筷子却愣住了。

    因为嘴里只有青虾的美味、水果的香脆、西红柿的酸甜……哪儿又有什么鱿鱼啊?

    而这时“张大勺”才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句,“不懂就别瞎说,这就是常师傅根据传统菜‘平地一声雷’改良,在日本得奖的作品。用青虾、波罗丁、苹果丁、荔枝丁、西红柿酱、鸡蛋清、熟猪油做芡汁儿,菜名叫‘桃花泛’。”。

    一句话,洪衍武不免尴尬了。

    可同时却也感到“桃花泛”这道菜简直是绝了啊。

    不但听起来,风雅高贵。有一种十里桃花、花瓣纷飞的既视感。

    在烹调艺术上,用料、技巧、寓意,也全都巧妙融合进了桃花的诗情画意,增添了菜肴之美。

    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食指大动,印象深刻。

    不过这话说回来,他记得“平地一声雷”好像又叫“轰炸东京”啊。

    用这抗日菜在日本拿奖,这事儿可……可真有点意思。

    而就在洪衍武瞎琢磨的时候,第二道菜“酒糟肉丁”又端上了案。

    福建省的特产红糟,用糯米为主材料。将蒸过的糯米发酵,再过滤而成。鲜红的色泽,有一定的酒精量和独特芳香。

    所以用红糟调味,就是福建菜的特色。

    这道菜要求烹饪时,不但让红糟充分渗入到肉丁里增加香味,还要不变色,有红色的光泽。

    红色的肉丁、青绿色的炒黄瓜,看起来就很养眼,也是再好不过的下酒菜。

    第三道叫做,“香菇肉饼”,妙处在于非同一般的巧手功夫。

    要用香菇的笠包肉馅,像做茄盒,藕合一样,先炸再炖而成。

    菜端上来之后,一眼可见,茶色的香菇表面,笠下却金黄辉映,旁边再搭配着玉兰片。

    显而易见,这道菜是从“烧二冬”发源,却更胜一筹,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巧思巧手。

    第四道菜呢是道“茭白口条”。

    茭白是细菜,口条是用宽汁儿扒出来的,搭配在一起,很有点清真馆儿的意思,是细滑软嫩、滋味浓郁,最能下饭。

    至于最后,那又是一道常师傅自创的“翡翠羹”来收尾了。

    这道菜,是将切细的菠菜叶,与鸡汤一起煮成绿色羮。

    同时又用鸡肉泥加蛋清,煮成的白色羮。

    然后再将两种羹,装在一个盆中即可。

    当端上来的时候,常师傅是摆成“太极”形状的。

    绿与白交相辉映,不但煞是美观,口味也泾渭分明,如再加上调和味,竟有三种味道可以选择。

    当然,如果拿它和头道菜“桃花泛”这么前后一对照,那就更得意趣了。

    想想吧,一硬一软,一红一绿。最难得的还都是如此雅致,如此浪漫。

    若不是女大厨所创,世间恐怕还真是难有这样的妙菜呢。

    别人不说,至少洪衍武尝过一次之后,是对“桃花泛”和“翡翠羹”心悦诚服了。

    至少在他看来,这两道菜已经是色香味意形俱全,登峰造极的菜品了。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