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三个矛盾
    林平之在图书馆呆了两个星期,把剧本剖析的干干净净,有的故事需要删除,有的内核需要保留,而有的原文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林平之需要尽可能的在他的执导艺术下,借助他的影响力,安全的展现出来。

    首先是内核,毫无疑问,片子的内核就是“无问西东”,来自于大学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是极其扣题的好立意,出自一个知识分子女青年毫不奇怪,李导学生时代是作文大赛的常胜将军,选题立意对她来说探囊取物,这场命题作文她已拔得头筹,赢得礼堂内的大学精英欢心,但题目恰恰是片中第一个矛盾点,属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矛盾。

    为什么,因为普通观众不懂,他们不是五道口的学生,读的书也不多,这并非是贬义,而是客观的事实描述,这不能怪观众,这是导演的问题,优秀的商业片需要从观众老爷手里掏钱,自然不能让观众觉着,被伺候得不痛快,因此商业片应该具备这种特质:雅俗,特别是“俗”能够共赏,即便看不懂,我在我的水准上,我依然“看懂了”,而且很开心。

    怎么解释“无问西东”?

    用镜头,用表演,用故事,而非是干巴巴的语言台词赘述,可惜的是,即便这种lo的可怕的解释方式,导演也没做好。导致出了影院看的半懂不懂的观众,大骂片子拍的什么几把,他们回想起题目,懂了,啊,无问西东就是“不要问我讲的什么东西”。

    打开千度,搜索“无问西东”,自动弹出来的搜索链接是什么?是“无问西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搜索引擎猜你需要,因为搜索这个问题的网民太多。

    无问西东,说的是一种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任凭外界如何变化,我自坚守心中原则。

    四段故事每一段都应该紧紧扣住这个中心,但是,可能由于某些力量干涉,或者是导演本身功力原因,四段故事拍散了,故事都不错,但是散了,你没有在这四段不同的故事中,感受到极其鲜明的,同样的精神内核。

    导演当然知道四个故事散了,她怎么串起来的呢,这又是片中第二个矛盾,她选择把四段故事用“传承”的方式串联起来,这个立意也很高,“传承”,这又是一个崇高的标签,她加了不少类似的标签,最后没牵回来,给人一种,不明觉厉之感,再直白点,用力过猛。

    传承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面对面的言传身教,这太肤浅了,但导演还是选择让每一段故事简单粗暴的连接在一起,即故事的主人公会影响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为了圆这个构想,片中出现相当多的雷人剧情,这同时还导致片子变得复杂化,比如沈光耀加入飞行队后,无视军纪,开飞机给山寨孩童投掷食物空投,去了一次又一次,养活一个寨,这透露出一种女人的浪漫情节,但在紧张的战争年代,几乎不可能发生,而从林平之翻阅的大量史实和照片来看,也确定了他的结论。

    当时配的音乐是什么呢,基*督教的奇异恩典,很感人,导演甚至安排莫名其妙出现的牧师教孩童唱诗,大雨中中国孩子大唱基*督教的奇异恩典,感恩上帝,机具象征力和感染力。

    这当然同时也雷人,因为沈光耀是粤省大族,书香门第,你不能因为他加入了美国教官带领的飞行队,就给这个男人配这种bgm,他们真的不是心动嘉宾。

    顺便提一句,导演留学美国多年。

    又比如一穷二白的孤儿陈鹏,竟然能够进入我国的最高学府,和三代豪族大少沈光耀是一所学校,说实话,这不现实,不过问题不大,除了林平之这种杠精,没人会这么细抠,总菊不会提出疑问,因为老百姓需要中国梦。

    去除这种强行安排的主角间因果关系,便没了大段为了自圆其说的雷人剧情。

    第三个矛盾,便是故事安排,孰轻,孰重。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导演最下功夫的是六十年代,教主和国际章一段,这一段演员阵容最豪华,导演个人发挥最激烈,众所周知,那个年代很难不让知识分子抑郁难平,他们想要迫切的发挥自己的理解和悲切,导演也做到了,最终这段剧情被改的面目全非,喜迎团灭。

    国际章接受采访说,她看到这部电影的剧本,当她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在飞机上忍不住泪流满面,你要相信,作为一个值得称道的演员,从专业素养的角度来说,国际章不可能会为原时空上映版本错漏百出的故事而哭泣,这表示让她情不自禁的版本的的确确被删了。

    同时,她的身份也决定了她不会甘当人下,除非有人比她更加大牌,她的剧情必须是主咖。

    有一个细节,原时空片尾字幕,演员名字列出来的时候,章的名字被单独提出来,且刻意延迟了一秒,其他主演的名字才一齐列出来。

    这就是章的牌面,她毕竟能拿一千万。

    然而最为人称道的实际是沈光耀的西南联大那一段。因为这一段最符合普世价值观,最打动人心,沈光耀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故事不和任何力量存在任何冲突,而沈光耀牺牲的时候,影院不少人掩面哭泣,若击中灵魂,没有任何人会看不懂,这一段一刀没剪。

    这才是应该浓墨重彩描述的故事,故事该分先后,不知道孰轻孰重,就会作死。

    改的面目全非的六十年代故事,和教科书都少有提及的那个年代,与导演不甘心的各种隐喻和批判,自然让观众无所适从,有些人都不知道那个年代,那些人那些事本就被蒙上了黑纱,你怎么让他们鼓掌?吃力不讨好。

    两个星期。

    林平之改完了全部剧本,结论就是:

    第一,用故事强调“无问西东”的精神内核,而非台词。

    第二,用中心串联四个故事,借以表示“精神上的传承”,而非肤浅的强调主角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行自圆其说。

    第三,扮演沈光耀的他,将会是整个电影的扛大梁。林平之有资格让章位居他之下,老老实实当他的配角。

    其余更改还有不少,但林平之已经向诸多主演发出了剧本,与此同时,他呆了两个星期都没出来拍片的行为终于吓着了剧组,也吓着了媒体,有人愁眉苦脸的告诉他:“林先生,校方给予的时间还剩下七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