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6章 (求支持,求月票)
    第二个李自成!

    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个名字的同时,朱明忠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崇祯,想到了煤山的那个歪脖子树。

    当年崇祯就是那样形单影离的吊死在那棵歪脖树上。

    在他之前的历代皇帝,是否会想到这一天呢?

    或许,他们想到了,但是却没能够防患于未燃!

    有些事情……防不胜防啊!

    现在他们在讨论什么?

    看着那扇厚实的木门,门外站着桂国和秦国的兵士,他们站在那里,看到走来的陛下时,他们的神情显得有些局促且紧张。

    现在应该怎么办?

    年青的卫兵在心里暗自寻思着,按照规定,在与会期间,除非大门从内部打开,否则就不能从外面打开大门,即便是天塌!

    可是现在,陛下过来了!

    陛下要进去的话,难道他们要把陛下拒之门外吗?

    在这一瞬间,无数个念头、无数个想法,在年青的卫兵心里闪动着,他们想要坚持原则,可是面对的是陛下啊!

    “陛、陛下,这,这扇门,非室内打开,外人一率不得入内!”

    李长敏看着走过来的陛下,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甚至伸出手试图阻挡陛下。

    在说出这句话时,他的心里突然涌起一个念头。

    他的职责就是守卫这里。

    那怕是皇帝……也不能进去!

    呃……

    看着面前这个最多二十岁的卫兵,朱明忠不由一愣,被拦住的他打量着面前的年青人。看着他身后的房门,朱明忠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细柳营的典故。

    现在应该怎么进去?

    看着年青的卫兵,朱明忠倒没有去用圣旨压他,本身内心里压着一团火的他,并没有爆发,而是煞有兴致的看着他。看着这个年青的兵士。

    也许,他的父亲就是当年的王卫,几十年来,大明的兵士骨子里都给刻上了“服从”,军事纪律的近代化直接改变了这支军队,相比于武器上的变革,真正从骨子里改变那支军队的正是纪律,而由明军转变的王卫到后来的王国兵,都继承了这一特点。

    本能服从军命的他们,在没有进一步的命令之前,那怕就是皇帝也会被他们挡在门外,这是必然的,即便是用圣旨,也不可能强迫他们让开。

    似乎,先前有些欠考虑了。

    就在这时,紧跟在他身后的潘仁远急声说道。

    “此会由国朝主持,陛下与会,实在是我等诸夏之荣,我是桂国国相,理应与会!”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潘仁远只感觉自己的后背都在冒汗,尽管他知道“周亚夫军细柳营”的典故,但是现在陛下可正对诸夏不悦。

    这时候,被这没眼力的兵士拦在这,这不是明摆着要惹陛下不快吗?

    “这……”

    潘仁远的解释,让李长敏不禁有些犹豫,就在他犹豫不决时,他身边的秦国卫兵孙归程已经主动的推开木门。整个过程中,孙归程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面无表情的打开门,就像是为与会代表的开门一样。

    在这一瞬间,李长敏明白了,现在进门的不是陛下,而是与会代表——只是这个代表“迟到”了。

    在厚重的木门即将推开的时候,朱明忠到那几位大王,他们正在讨论的并不是其它的问题,而是划定势力范围——接下来,大明不会在暹罗以及殖民地之外的地区分封亲王。这意味着各国完全可以进一步扩张,但是扩张需要协调,不能再发生马辰那样事情了。

    这次之所以南下,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请诸夏于南天门开会,协商划分南洋的势力范围,或许在短期内,那些被划分的势力范围不会被他们占领,但他们将会在未来享有绝对主导权。

    之所以举行这次会议,就是为了避免诸夏之间的分歧,尤其是为了避免分歧导致各国之间的矛盾,所以才会召开这次会议进行协调。

    作为大明殖民地司主事的汪沄,在过去的两天之中,他大多数时候,都只是陪上一副耳朵,尽管这次划分是由国朝主持的,但实际上,国朝也是划分者之一,也没有人对国朝的要求暹罗、菲律宾以及殖民地的要求表示异议。毕竟,众所周知,这些地方都是需要“派兵”才能占领的地方,仅仅只凭借一国的力量,很难占领两地。

    真正的争执是各国对婆罗洲、苏拉威西、柔佛等地区的分歧,他们都有各自的诉求,也都有各自的希望,所以两天来,他们才会争执不下,才会在势力范围的划分上,没有多少进展。

    “……早在二十年前,在周国就国初时,周国就已经在槟榔地区设立贸易站,与当地土人进行贸易,按照先到先得的通行法则,对柔佛我们应该享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先到先得的话,葡萄牙人到的更早,是不是应该也加入他们一份?柔佛素丹欠下桂国二十万两白银,按照债权法则,我们应该对当地享有主导权……”

    好吧!

    几乎每一个国家的代表都表示他们的要求,同样也有他们的道理,不过发言的都是国臣,都是大臣,作为与会者的大王们,根本没有参与到谈判之中,他们只是坐会议室的一旁,在那里谈笑风声,似乎对于他们来说,谈判的结果并不重要。

    其实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参与谈判的国臣都已经有了底线,他们会坚持各自的底线。

    当然,这些大王们所讨论的也不什么问题,他们大都只是在那里谈论着一些不相干的事情,聊着不相干的话语,他们知道,现在肯定是比耐心的时候。

    就在他们谈论着风花雪月,在那里比着耐心的时候,原本紧闭的木门,突然打开了,在那扇不到会议体会是不会打开的木门打开时,朱慈煊本能的抬头往那里看去。

    几乎是在推开门的瞬间,朱慈煊就看到了走进来的陛下。

    “陛下!”

    “陛下!”

    陛下来了!

    看到的、听到的人都纷纷让起身来,正在进行的谈判,立即中止了,他们纷纷起身行礼,君臣之礼是不能违背的。

    王臣们长揖行礼时,朱明忠面无表情的走到了首座,在他走到那里时,晋王朱和域、桂王朱慈煊、秦王朱慈焕、鲁王朱弘桓以及周王朱伦圻等人纷纷走到他的面前,站在那里的时候,他们的神情显得有些茫然。

    陛下怎么来了?

    陛下不是不参与这次会议吗?

    就在他们诧异的时候,站在那里的朱明忠,面无表情的说道。

    “所有的大臣,全都退出去!今天朕有话对宗亲们说!”

    既然如此,外人肯定不适合在场。

    没有任何人会有什么疑问,所有的大臣都退了出去,而在退出去的时候,潘仁远看了一眼大王,向大王使了一个眼色,尽管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朱慈煊仍然用眼神回应了他。

    在外人都退出去,木门再次紧闭之后,朱明忠才说道。

    “朕在没来南洋的时候,在中都就已经听闻“南洋实为天下粮仓”的说法,过去二十余年间,得益于南洋,才让天下百姓无缺粮之忧,才让天下人能吃饱饭,各国亲王可谓是劳苦功高……”

    盯着眼前的这几位亲王,朱明忠继续说道。

    “兴乾三年,南洋石米三钱,抵岸五钱,兴乾二十三年,石米七钱,抵岸九钱……”

    提着这些米价的时候,朱明忠的语气变得越来越冷。而桂王朱慈煊、秦王朱慈焕以及周王朱伦圻他们大都是一副茫然状,他们压根就不知道,陛下为什么会提到这些,至于朱和域只是静静的站在那,现在晋国在南洋还没有什么势力范围,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南洋米,甚至于晋国每年也需要从南洋进口大量的稻米,晋国以牧业为主,虽然种植小麦,但是面积有限。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参与这次会议的原因,是为了获得一块势力范围,然后在当地设立种植,满足国内的对米粮的需求。

    因为南洋米……太贵了!

    所以,朱和域参与了这次会议,现在听到陛下提及南洋米的价格,他他的心里隐约意识,大事要发生了。

    相比于朱和域的轻松,其它人却做不到这样的轻松,他们隐约猜到了陛下的即将说的话。

    “米价上涨,朕可以接受,毕竟,二十年来,物价腾高,粮价上涨也是自然,让利于民,又有何不可?只是,你们说,这粮价都涨到那里去了?”

    盯着几位亲王,朱明忠厉声反问道。

    “目下南洋米本地收购价低者不过三钱,贵者也不过四钱,那些个商行一个个打压粮价,垄断经营,强迫买卖,尔等非但不问,甚至还推波助澜,还纷纷参与其中,你们告诉朕,如此这般,难道,你们就不怕民怨四起?就不怕境内出了个李自成吗?”

    突如其来的训斥,让众人的无不是被吓了一跳,朱和煊更是被吓的脸上血色全无。

    “陛、陛下……”

    不等秦王朱慈焕说话,朱明忠就厉声训斥道。

    “怕?你们根本就不怕,你们一个个的一定是那里觉得,只要有大明在,就不需要担心失国,南洋地窄民稀,即便是偶有民乱,只要大明在,你们就能坐稳江山,你们一个个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啊,一边千方百计的压榨百姓,一边又把责任都踢给大明……”

    在得知米商如何压榨百姓之后,朱明忠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诸夏根本就不担心百姓做乱,因为在诸夏看来,在“集体安全体系”下,任何逆乱都会被平定,毕竟,从对马打蓝的反击中于南洋成熟起来的“尊王攘夷”同样也可以变成“尊王平逆”,诸夏的集体安全机制,不仅仅包括有诸夏各国,同样也包括大明。

    在这个机制下,内部的逆乱几乎不可能颠覆亲王们的统治,但是,他们就这么自信吗?

    “你们以为将来即便是有百姓作乱,也可以“尊王平逆”,也可以诸夏共卫,也可以向国朝求援,可是,你们难道忘记了当年李自成,忘了烈皇帝的教训吗?”

    “陛下,臣、臣……”

    “不要说什么罪过,这些话,大臣们说来说去,都是违心的,罪该万死,甲申年的时候,大臣们说着万死,可最后死的就那么几个,死的还是烈皇帝,其它的都从了逆、降了虏……”

    打断他们想要请罪的念头,朱明忠盯着他们,继续语重心长的说道。

    “南洋各国都以大米出口大明为主,这原本既是国朝的计划,同样也是未来诸夏发展的根本,可是,现如今,你们一个个的却干了什么事?将如此重要的事情拱手相让给奸商,结果二十年来,官商米行垄断贸易,对内压抵米价,挑动民众不满,对外抬高米价,以求暴利。他们是赚钱了,甚至就连同你们,你们也挣到了银子,可是别忘了,吃亏的是谁!是百姓!是国人!”

    眼着眼前这几年诚惶诚恐的亲王,朱明忠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他们就不知道如何立国吗?当真是被养成了猪。

    “米商百般压底米价,压榨百姓,百姓岂能不知?诸夏国中百姓是什么人?是国人,是你们的统治根本,现在根本为奸商侵蚀,你们告诉朕,土人逆乱,尚可以国人平乱,要是国人暴乱,又该如何?根基不稳,要再多的银子有什么用?”

    眼瞧着面前这几位亲王,朱明忠的恨不得把他的脑子都敲开,看看脑子里装的是什么,都要二十年了,一个个的还没有学会统治的基本原则。

    “统治的根本是什么?就是争取基本盘,这个基本盘是什么?于诸夏来说,不是几百万土人,而是那些持械卫国的国人,只要他们稳了,国家也就稳了,如果他们不稳,诸夏必定不稳!现在米商压榨国人,诸王却视若无睹,国人离心离德之日,必定就是诸夏灭亡之时!”

    扫视着神情惶恐不安的众人,朱明忠在心里长叹口气,然后语重心长的指着他们说道。

    “烈皇帝的前车之鉴不远啊!难道你们一个个的也想吊死在那棵歪脖子树上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