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957章 印度再次叛乱
    西历8月的德里城,烈日如火,整个古老的德里城仿佛被烤焦了一般,连往日最水灵的芭蕉叶都蔫枯起来。

    德里城西城楼上,几名来自英国约克郡的士兵无精打采地站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得浑身已经湿透了,只能不停地喝水,若不是军机森严,只怕早就躲入城楼墙垛下躲避着恶毒的太阳了。

    不过,也不全是如此。另外一边靠南面的德里低矮的城墙上,有十来个黑点,若是走近了仔细一看,便能发现,那根本不是巡逻守卫的士兵,而是几个木架披着各式各样的衣服伪装的城防士兵,而真正的士兵,此刻正脱了衣服,赤裸着上身躲在城下的一个搭着茅草棚的臭水坑处避暑。

    这些都是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孟买城里调集过来的本地印度教士兵,虽然也算大英帝国驻印度总督的士兵,但只是土著部队,军纪和训练都不能与英国本土士兵相比。说白了,他们也只是为了那点薪水糊口而已。任谁都知道,从欧洲来的那些高贵的英国军官们,从来就没正眼看过他们这些本地土著士兵,也难怪,他们这些本地土著士兵的军事技能和战斗力,别说不能与本土英军相比,连那锡克士兵和廓尔喀士兵都难以企及,只能吓唬下那些软弱的印度土著们。

    要不是因为远征军从印度的德里、坎普尔、占西和瓜廖尔、加尔各答、孟买等地抽调了2万多名平叛欧洲士兵,英国欧洲本土的士兵也不会这么缺员这么厉害,导致如今的德里城里兵力不足,不得已派这帮印度籍士兵帮助守城。

    正在这时,突然数百匹战马从城外的旷野奔驰而来,奔腾的马蹄声将昏昏欲睡的印度士兵惊醒。他们惊慌失措的爬到这段低矮的城墙上,才发现竟然是本该驻守在亚穆纳河边上的第四土著骑兵团的士兵,不知为为何跑到德里城来。

    这些骑兵衣衫褴褛,满身伤痕和血污,一看便是刚经历过一场恶战并且战败的样子。还没来得及询问,城下的骑兵首领已经让人在喊话了:“城里的兄弟们听好了,锡克王国的军队杀过来了,赶紧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去。”

    一边喊话,那些骑兵一边乱糟糟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挤到城门处等待进城。

    城墙上的士兵早慌了神,哪敢随意打开城门,连忙让人通知上头的英国军官。

    而这时,城外远处的西南方向,有一道黑线犹如乌云般压了过来,掀起一道飞扬的尘土,卷在空旷的天际线,沉闷的犹如闷雷一般的声音传来,声势惊人。城下的骑兵们惊慌失措地看向身后,他们是骑兵自然知道,这是数千人以上的骑兵队伍奔驰而来,才会有这样的声势。

    城下的骑兵们见半响没开城门,后面的追兵又已经开始逼近,便骂骂咧咧地直接开始攀爬起城墙来。也难怪,这处城墙说是城墙,其实只是一道一人多高的木桩垒起的土篱笆而已。原本高大巍峨坚固的德里城墙,早已经在前两年的印度大叛乱中几经战乱损毁掉了,这道城墙还是最近叛乱平息之后才刚刚垒起来的,泥土都还未干实,没人干扰,士兵们很容易就翻过去了。

    只是那些战马,只能哧溜溜地留在城外,显得有几分落魄。

    城外的那些锡克骑兵们,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在城外四五里处停了下来,一边沿着城墙安营扎寨,一边从后面源源不断地调兵遣将,将整个德里城外的英军驻防点扫荡一空。城外,德里城的制高点是位于城西不远的德里山,已经得到消息的一队英军炮兵营在锡克骑兵奋不顾身不计死伤的冲刺下,很快便被攻破,整个炮兵营全部被屠杀一空,甚至连架设在德里山制高点上的20门大炮也只来得及炸毁14门,留下6门大炮被锡克骑兵俘获。

    而制高点被夺,德里山上的大炮正好对准的便是德里城克什米尔门。可惜的是,弹药都被英军炮兵营临死前毁去。不过,这似乎并没有过多地困扰这些锡克兵,其他的锡克军队在城北俘获英军来不及销毁的一处大军火库,不但缴获超过三千桶的大量火药和弹药,甚至还有康格里夫火箭等武器。

    德里城里的英军指挥官爱德华准将很快便得知锡克军队攻过来的消息,大吃一惊,连忙下令将德里城内城外的所有部队集合在城墙上,准备守城。同时通过还没来得及被锡克人破坏的通讯线路将求救电报向东南面的阿格拉和坎普尔分别发出,最终抵达加尔各答总督那里,请求派周围的驻军赶来支援。

    爱德华心怀忐忑,他不知道城外的锡克军队到底有多少,只是知道起码超过三万人以上。可德里城内的英军加上印度土著部队,只有一万四千余人,英军本土士兵只有不到八千人,与锡克军队野战,自然取胜的希望不大,但凭借城墙,应当能防守住。

    不过,爱德华想起偏偏德里城的城墙多处被破坏,照这情形,只怕城墙的防守能力要弱很多,主要靠城市巷战来抵挡进攻。偏偏他还无法逃走。倒不是他不想逃,而是根本就无法逃,锡克人有很多的骑兵,逃出德里城,无疑是送死。想来想去,爱德华决定派出使者前往城外见锡克主将,要求和谈,一方面保存城内的英军实力,另一方面拖延点时间,等待援军来支援。

    就在德里城内的英兵有些担心彷徨的时候,德里城迎来围城后的第一个夜晚。锡克人早就准备的一些内应,还有德里城的几个王公的家兵便四处出动,当天晚上,德里多处城门火光四起,尽管英国人早有防备,但还是疲于奔命,四处补救,但内应一波接一波,甚至连城内的印度籍守军之中,也有部分士兵在一些王公家兵的怂恿之下开始哗变。与此同时,城外的锡克军队开始进行了有力配合,全面进攻,尤其是克什米尔城门,被德里山上的火炮猛烈轰击,尽管城门坚固并没有轰塌,但隆隆炮声将整个德里城都惊醒,守军提心吊胆地胡乱开枪,想熬到天亮,但事实并非如他们所愿,中央城门和孟加拉城门分别被东格阿尔普尔王公和巴罗达王公的家兵打开,锡克骑兵冒着城墙上的英国士兵的炮火弹雨,在损失数百人之后,浩浩荡荡杀入城内,整个德里城便在锡克骑兵的铁蹄之下呻吟。

    -本以为还能坚持许多天的英军,还在轮流两班倒地防守。锡克骑兵杀入城内的时候,还有数千英军在城内的营房里酣睡未起,直到营房被烧,杀喊声四起,才匆匆起来反抗,只是这时未免也太迟了,整个城内陷入一片血海之中。无数英兵和印度籍士兵被杀,甚至城内的一些无辜的居民,也被趁乱浑水摸鱼的印度籍士兵和一些王公的家兵洗劫一空,纵火烧毁。整个德里城陷入一片血腥和火光之中。

    英军主将爱德华不知去向,估计已经死于乱军之中。只有千余名德里城内的英军在一名少校的率领下,想顺着亚穆纳河逃往下游的阿拉格城,但才出城便碰上围困德里城不断游弋的大队锡克骑兵,最终只有二百余名英军骑兵团的士兵逃脱,其余的英军全部倒在凶狠的锡克骑兵锋利的弯刀之下。

    到第二天上午时分,整个德里城已经全部被锡克军队占领。德里城内被当成人质的数十名印度王公和印度教首领以及清真寺阿訇率领数千人,到德里城的正大门——印度门将锡克军队领入城内,迎至德里城中央的原卧莫尔王朝的皇宫——红堡,这样,整个德里城全部被锡克军队所占领。

    很快,锡克王国再次叛乱,并攻占德里城的消息,传到了加尔各答。

    英国驻印度殖民地总督坎宁大惊失色。

    他抓住送来信报的一名英军通讯上尉军官的衣领吼道:“这是真的吗?上尉,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可怜的上尉军官被勒得脖子都喘不过气来,只能连连点头。

    坎宁将上尉一把推开,脸色阴沉得铁青。他知道,要是不迅速扑灭锡克叛军,不但他的印度总督之位很快便要失去,只怕连他的爵位还有他这些年积累的财富,也都将不保。

    前两年的印度叛乱,已经让他看清楚了印度这些各邦的大小王公们都是墙头草的货色,更何况还有几处当初的叛军虽然被击败,却没有被彻底消灭,而是躲在偏僻的深山之中。如今这锡克叛军一闹,并且攻占了德里城,这下必定会让这帮摇摆不定的印度王公们都打起鬼主意来,特别是那些隐藏着的叛军首领,必定会趁机起事,还有那些招募的印度籍土著士兵,说不定又会被策反、被人唆使叛乱,对于这帮愚蠢的下等民族,他从来没指望他们会如何忠心大英帝国。

    最关键的是,大英帝国驻印度殖民地的兵力太少了,必须继续从本土调兵前来支援才行。

    偏偏坎宁才向内阁和国会建议出兵远征中华帝国,造成数万大英征华远征军覆没的沉重损失,伦敦方面哪里还会相信自己?不过,这次事关大英帝国最为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的生死存亡,无论怎么样,都要增派大量的英国本土士兵来平息印度叛乱才行。但这些援军的到来,以坎宁对伦敦那帮国会议员们和内阁的争吵,起码要四五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抵达印度,只怕那时候的印度,已经一半不受大英帝国的控制了。

    而且,坎宁很清楚,他不能等英国本土的援兵来之前毫无作为,要想保住总督和爵位,就必须得尽快将叛军平息。

    因此,坎宁当即下令,调动孟买、锡兰岛以及坎普尔等一半以上的英军本土士兵和廓尔喀士兵前往德里,将那帮锡克军队击败。他都没有再派人与那个言而无信的锡克大君联系了,他知道,对方既然选择这个时机发动叛乱,肯定是获得那个东方国家的支持。甚至,他怀疑那个东方帝国和临近的缅甸等国,会不会趁机派兵发动战争,攻打孟加拉管区一带。为此,他甚至连驻防在加尔各答城内外的近二万余大英帝国本土士兵都没调去支援德里,就是防备着加尔各答不容再次被缅甸军队攻破。

    只是,坎宁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下令调兵平息德里锡克叛军时,锡克王国的骑兵部队,已经势如破竹,攻陷了位于业穆纳河的下游重要城市阿拉格和德里东北方重镇莫拉达巴德,一举进入北方邦和中央邦两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