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对峙
    “都是大将军炮和二将军炮。”杜伏雷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和金发碧眼的彼得观视一眼,两人都摇了摇头。

    “那威力有限的很了。”孙敬亭也放下望远镜,脸上也并没有多少轻松之色。

    三万多人的大军已经在古北口外陆续扎下营来,傍晚时炊兵开始做饭时到处都是炊烟升起,一眼几乎看不到边。

    所谓兵马过万无边无际当不是虚言,数万人的大军摆开扎营,各筑工事,后勤工程浩大,光是野外厕所就挖了好几百个,张瀚很重营区的规整和卫生,不光是防御,还要求舒适和卫生,对戚继光传下来的摆开扎营之法做了很多改革。

    又重军旗,每队、中队、连队、营、团,俱有军旗,行军驻营和各营伍行动时,俱是按各部和军旗来规定行动路线,大军调动,如臂使指。

    这几天金鼓之声十数里间清晰可闻,大军驻守之后辎兵们开始陆续不断的送来物资,每日耗费均是不小。

    主持这样大的战事,做出兵临城下的决定,孙敬亭的压力可是一点不比对面的明军将帅小。他手里有牌,对面手里的牌不及他,但孙敬亭不敢一下子就放出胜负手……开战容易,收尾实难。

    现在打,后勤,财政,军心士气,整个体系的安排,对大明境内的接受,东虏的防备,北虏的压制,整个和记体系都会乱成一锅粥。

    打是能打进去,但偏偏是不能打。

    并且,还得叫大明方面明白自己这一边随时能打下来,并非虚言恐吓。

    这其中的分寸相当的难拿捏,孙敬亭身边只有梁兴等军方人士,还有田季堂这财迷。这一仗打的不仅是军事,而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甚至可以说是九分政治,一分军事。

    对将士们则并未明言这一点,孙敬亭近日在军营中巡行,发现士气虽然不低,但将士心中也是惴惴不安。

    对政事堂和枢密院的这一次安排,很多中低层的军官都不是太理解,更遑论全身心的支持了。

    这时孙敬亭才隐隐明白张瀚的理论与主张,也知道了什么是时机。

    只是孙敬亭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张瀚断定时间在两年左右,而不是更短或更长。

    孙敬亭问道:“第二野炮团摆开了吗?”

    “摆开了。”杜伏雷答了一声,指一指两侧,说道:“在大军左右翼突前方向,最近处距离古北口关门一里半,最远处二里半,炮位构筑完成,每炮放一个基数炮弹火药,各炮组人员齐备,并且已经初步调校过炮口仰角。”

    孙敬亭点了点头,知道今早零落的火炮声响是调校炮口,炮弹多半落在城墙之下的山坡上,打到地面上溅起一大片的尘土和碎石。

    这一片山脉在这样的冬季还是一片碧绿。当然不是夏季时的那种深刻的绿意,而是一种淡漠的绿意,有白雪堆积在山峦巨石之间,与那些常绿的松柏夹杂在一起,更添了几分肃杀之意。

    宛如长龙般的长城就在眼前几里外,身边一大队的枪骑兵在左右奔跑,大地震颤着,浑身铁甲的骑兵山崩海啸般的对冲而过,一股股杂草和积雪泥土被溅的半天高,骑兵们不管不顾,练习了几次阵战之法后,骑士带战马都是汗意蒸腾而起,这时传来军号,两个营的枪骑兵才收队回营,队伍仍然十分齐整,各中队在旗帜下分成三人一列的纵队行动,或直行,或兜绕着圈子,整个数里地方似乎全是骑兵的矫健身姿。

    在骑兵对冲演练时,对面的关门上传来警讯声,明军的军旗也开始招展起来,然后看到大队的明军狼奔豕突上城,在关城和敌台之上驻了很多人,密密麻麻的看起来人数不少,也有兵器和铠甲的反光,离的尚远,明军将士象是玩偶一样,手中的刀枪如小草的草尖,只是散发着金属的光泽。

    这样的情形这几天已经发生多次,每一次孙敬亭都感觉关门上的明军人数越来越多……想来也并不奇怪,商团军给了明军充份的调动时间,蓟镇营兵虽不堪用,人数是实打实的都存在着,蓟镇地方是畿辅要紧地方,兵马远不及帐面上的十二万,也没有八万多人……这向年来历次向辽东和辽西增兵,蓟镇每次都有出兵,每次均是损失干净,自然兵力大减,现在五六万人还是有的。

    这些兵马实则无大用,从崇祯二年第一次入口就看的出来,蓟镇兵连守城也守不住,诸城均是很快陷落。

    要知道后金兵绕道几千里而来,主力只有六千左右的战兵,连这样也打不过,野战不行,守城也不行,表现确实是比辽西差的远了。

    如果商团军一到古北口立刻强攻,凭守关的几千人根本挡不住,然后势必破竹,蓟镇兵连集结的功夫也没有,定然现在全境失陷,十天之内,永平蓟州各府不保,蓟镇兵谈什么集结,怕是早就灰飞烟灭了。

    “其实叫他们增兵也好。”梁兴在一旁以军事主官的身份点评道:“孙先生不必担心,别看他们人多,乌合之众,人越多反而越乱,凭白把少量精锐也扯乱了。”

    这倒是至理,孙敬亭略有所悟,不过不是带兵的人,其中的弯弯道也不必懂得太多。就象刚刚杜伏雷说起一些炮兵的专业术语时,孙敬亭也并不懂,但他知道火炮已经就位,并且多是六磅炮和九磅炮就行了……六磅炮打里半,九磅炮打二里半,如果是要加大杀伤能力,六磅炮移到一里之内,九磅炮到里半距离最好,那样就杀伤更多。

    看城头上,密密麻麻的站了太多兵马,人数一多,反而相当混乱,旗帜什么的也相当杂乱,调度起来似乎也是没有章法……孙敬亭是不知兵的,但当年在东山会却也是当地矿工团练的首脑人物,略知一二,从眼下看来,对面的混乱无序也是相当明显,不待多言。

    “就是咱们在这里僵持着。”梁兴说道:“时间越久对面士气越高,仗就越难打,孙先生明鉴。”

    梁兴是枢密使,孙敬亭不能干涉他日常对枢密院的管理,具体的军务也是枢官院指挥,毕竟参谋诸司已经划在枢密院那边。

    但事涉战和大计,是打还是不打,或是退兵,这些事只能是孙敬亭拿主意。

    相国相国,就是以国事相托,张瀚有言在先,一切大事均由孙敬亭关白决断,而事后向自己负责即可,也就是说,孙敬亭主持所有大事,只要向张瀚一个人负责就可以了。

    “我明白了。”孙敬亭咬牙应了一声,但始终难下决断。

    打是不可以的,但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兵临城下,压迫大明改弦更张,这是孙敬亭定下来的方针,不过迫近之后,只传来蓟镇大举增兵,官道上源源不断全是军旗招展军伍前行的消息,这令孙敬亭有些惊愕和诧异,由是也领悟到了一点,大明已经以和记为最大的敌人,这一点看来是形成共识,而孙敬亭没有想到这一点,看来是要棋差一着。

    当初东虏势大,王化贞抛掉百年世仇转向蒙古求助,朝中并无啧言。一来是王化贞是东林干将,攻王化贞就等于和东林为敌,当时的东林是最显赫的时候,所谓众正盈朝,而且讲对喷,东林的那一群喷子天下无敌,谁敢和他们放对?二来就是大家都看的出来形势,对东虏的战事一再惨败,女真人已经超过蒙古人成为生死大敌,以敌之敌为友,所谓化敌为友,谁也说不出不是来。

    孙敬亭对林丹汗经常威逼勒索的事还是很清楚的,原本以为大军一旦压境则蓟镇守备文武官员必定妥协,无非是件驰禁和记商行的小事,谁料居然僵持到如此地步,这只能说明一点,大明已经将和记视为第一大敌,位在东虏之上。试想当初王化贞能求助林丹汗,他能求助努尔哈赤吗?

    这么一想,除了有些受挫感之外,也是有一种委屈兼愤怒俱有的情感。

    和李慎明不同,孙敬亭也能满足于张瀚北面为王的局面。

    大明天子无明显失德,天下尚算太平,国运似乎并未到亡国边缘,这种情形下孙敬亭对强行攻入大明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

    北边为王,降服北虏,彻底吃下这万里疆域,上对祖宗,下对子孙,皆可无愧,也是开国之臣,堂堂正正,日后史家提起来,必定也是只有赞颂之词。

    不料张瀚回乡,大明还是变本加厉,已经视和记为第一大敌,这叫孙敬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异样之感……

    张瀚就不会奇怪,这是时势变化之后必然之事,哪值得委屈或奇怪……

    孙敬亭回到营地时,照样对了口令方被许可入营,营中各处规划相当齐整,肃然有序,将士们或是训练体能,或是操演器械,一如往常。

    哪怕是临阵之时,只要没真的打起来,商团军的操练也是片刻不停的。

    孙敬亭含笑观看了一会,感觉将士们仍然很卖力,只是精气神展现出来的相当一般。

    这也难怪,很多将士已经出征近半年时间,从对察哈尔预备开战时就在营伍之中,然后各部陆续往西边开拔,接着就是连番征战,几个月的战事陆续有千余将士战死,受伤的也有几千人。将士疲敝厌战是理所应当之事,不应当责怪他们。

    事实上能维持住现在的训练水准和士气,平时的管理和训练,还有薪饷待遇福利一整套的功夫都是做在了前面,若是明军经过这么长久的调动和激烈的战事,恐怕士气早就跌落到了谷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