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的脸色沉了下来,倒是也没发火,只是语重心长的说:“你那时还小,什么也不知道,你大姐姐虽然年轻的时候做错了事情,可如今也吃够苦头了。我只不过是留她在府上养养身子,然后再将她送出去。也不会碍着你那个姐姐什么事儿,她何必这样苦苦相逼?”
林氏这话说的恳切,显得她一副菩萨心肠,宋恬却有些不屑,心肠这般的软,若不是姐姐在家中时护着她,自己都不知道有没有生下来的机会!
宋恬思及此处,也顾不得会惹林氏不快,便道:“娘亲也不能这样说,我虽不知姐姐方才对娘亲说了什么,但想来也是依着两点。”
林氏面露不愉之色,可宋恬表情小心翼翼,语气卑微,她也不好随意发火,只好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一是替娘亲担心,毕竟大姐姐从前曾对娘亲不利;二是怀疑大姐姐就是在布匹上做手脚之人,她为人母,焦急些也是人之常情。母亲诞下我们兄妹三人,一派慈母心肠,想来也能谅解姐姐,”
宋恬这样娓娓道来,句句都在点子上,听得周姑姑忍不住暗地里点头。
林氏也被劝服了几分,只是仍然口硬,道:“你那个姐姐从小主意就硬,像她外祖母!”
原来林氏是不服气,从小被娘亲教养,老了还要被自己女儿管束着。
宋恬十分无奈的想着,她没觉得林老夫人的性子有多么的强硬。
只见林氏怀孕后,林老夫人每三日就派一个贴身的妈妈来探望林氏,就知林老夫人这满腹的柔肠都系在林氏身上。
投生成林氏这样的妇人,除了年轻时在姻缘上有些许波折外,可以说是人生顺遂,幸福美满了。林氏怎么还有这般多的不满意?
对自己亲近之人如此苛求,对害过自己的人却如此宽宏,真叫人难以理解。
宋恬与林氏并不是一根肚肠,实在堪不破她的心思,只得将话绕到正头上来。
她对林氏道:“娘亲,小侄儿虽然无事,可我听着姐夫的口吻,那条毯子若是盖着久了,损害是极大的!你还是要好好与我说,这事儿与大姐姐到底有没有关系?免得姐夫亲自来问,更添事端!”
一搬出沈白焰的威名来,林氏似乎幅度很细微的颤了颤,宋恬假装未曾觉察,只握着林氏的手,认真的望着她。
不知道是小女儿的柔软模样打动了林氏,还是害怕女婿追责。
林氏终于开了口,道:“我也不知道,你大姐姐经了那么多事之后,性子变了许多,也不爱说话了。你父亲派人送她来了之后,我就让她待在暖阁里,叫她安心养着身子。”
林氏露出回忆的神色来,“那日你说要料子,我想着也拿上一匹给你大姐姐做几件好衣裳,便去挑了些。这些料子她倒是都摸过看过的,可,可她一个女孩子,这些时日又都在外头颠沛流离的,哪里能知道什么石棉,这种刁钻的害人之物呢?”
‘寻常女子也不会在当家主母的香料里加损身之物。’宋恬默默腹诽道。
此事倒也不是宋稚说与她听得,而是宋恬从老妈妈口中得知。
她轻拍了拍林氏的手,恳切道:“母亲宽宏大度,不计较大姐姐对你做下的许多错事,可大姐姐未必这样想。”
林氏看向自己的小女,见她容貌秀雅更似宋令几分,心里一柔,便将她的话听了进去。
“若大姐姐借您之手加害姐姐一家,您岂不是平白无故做了帮凶?母亲,我们俩才是您生育的呀!虽说姐姐的处事作风让您心里略有几分不舒坦,可真到了紧要关头,唯有我们兄妹三人和您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才是一条心!我们都是您的骨血啊。”
宋恬一番话,将林氏眼圈都说红了。
“母亲,您怀孕后,姐姐虽高兴,可也替您担心,初兕还这样的小,她还费心给您寻了那般多的食补方子。瞧她今日给您送来的山参,比我的小臂还要粗壮,只是为了太医那一句话。”
太医曾说林氏年纪大了,生产的时候可能会血气不足,宋稚便寻来了这株千年的山参,就连半根须子都能拿去换间宅子。
林氏落下泪来,母女俩皆泪盈盈的看着对方,周姑姑也在一旁拭泪,她开口就道:“夫人,您就跟四小姐将前情后果都说说清楚。叫她去与王妃解释一番,也别在彼此心里留下什么疙瘩。”
林氏点了点头,很快止住了眼泪,对宋恬道:“其实宋嫣的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你父亲在书信说她吃了许多苦头,让我照顾她一段时日。又特意提及,莫让你姐姐知道,免得徒生事端。”
见林氏终于肯好好说话了,宋恬舒了一口气,道:“那大姐姐如今人在何处?”
“我便是在烦恼这个,她在府上不过待了五日,随后便不见了,像是半夜从偏门出去,就再也没回来。我暗地里遣了不少人出去找,可也是没有音讯。”
林氏皱了皱眉,又对周姑姑道:“可收到将军的回信了?”
周姑姑摇了摇头,“最快也要后日。”
林氏叹了口气,“我何尝不知你姐姐不喜我与宋嫣再有接触,可她到底是你父亲的骨血。我那些日子瞧着她的作态,像是……
林氏住了口,宋恬疑惑的看着她。
她见宋嫣行走坐卧,像是被抽掉了三两骨头一般,绵绵无力,处处透露出轻浮之气来,心里已有三分怀疑,可也不敢问,也不想说给宋恬这闺阁女儿听。
林氏又悲天悯人的长叹一声,道:“初兕的事情,我想着十之八九是你大姐姐的手笔,可她现如今也不见了,我交不出来,不知道你姐姐又会如何待我呢?”
林氏终于肯认了,她总是在不该想太多的地方想太多,该想到的地方,却不愿意去想。
宋恬说了这么久的话,也有些倦了,她强撑着精神道:“这您就不必管了,明日我去与姐姐诉请原委。我想姐夫自有法子处理,母亲,您还是安心养胎为好。”
林氏点了点头,由柔翠送了宋恬出门去了。
到了门口的时候,宋恬忽对柔翠道:“你的孩子刚好比娘亲的孩子大一岁,若娘亲也生了个男孩,你的孩子定要给弟弟当书童才好。”
这本该是恩典,柔翠却诚惶诚恐的不敢接话,宋恬冷淡的看了她一眼,再无话说。
柔翠与她的夫君皆是宋家的奴仆,孩子生来就背着身契,所以这主子身边都喜欢用家生子,只因这身家性命都握在手里,才叫安心些。
宋恬第二日便去了王府,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与宋稚说了个分明,其实与宋稚的猜想八九不离十。
只是宋恬不知道,这宋嫣已经死了。宋稚踌躇片刻,还是将这件事与宋恬说了。
宋恬只觉得头疼,虽然自己与宋嫣并没有半点交情,可父亲对她依旧是有怜惜之情,如今却死在了宋稚手里,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姐姐,这该怎么办?还是不要说了,反正她也是自己离开家里的,与你无关。”
现在除了他们几个,大家都以为宋嫣是失踪了,索性将计就计。
“你太小看爹爹了,他岂会不疑心?与其疑心,倒不如我自己与他说清楚了。”
宋稚其实心中也有几分忐忑,宋令在战场上杀伐果断,可对子女仍旧是一片柔肠。
两相权衡之下,宋稚还是决定和盘托出,在宋恬走后,她立即修书一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了个清楚,飞鸽传书给宋令。
可一等许多日,宋令都没有回信,宋稚知道,他心里过不去这件事。
宋稚也没将此事想明白,这宋嫣在家中养着难道不好吗?有父亲庇护,又为何要去粉巷谋生呢?
宋稚还未查清此事,此事却不知为何叫人泄露了出去,满京城的人都知道这宋家大小姐原是在粉巷做过暗娼的,而且花名还与她的三妹闺名相似。
这事情说起来叫人难以置信,可三人成虎,谣言愈传愈烈,宋家眼见就要成了全京城的笑话。
此时不知从哪冒了个‘知情人’出来,将此事编出了个前情后果来,甚至写了一本小册子。
说那做暗娼的女子并不是宋家大小姐,宋家大小姐早在两年前就病逝了。那女子原是西境某部落的公主,为了刺探消息所以顶了已逝之人的身份,潜藏在粉巷。
这小册子的后半部分,便全是那位公主的‘刺探’情报的过程。什么王公大臣,将军贵族,皆莫名其妙的来到这贩夫走卒才会光顾的小巷子里。
因为情节太过情色,就算是没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也流传甚广。
有的人甚至将这书中之人与朝中之人对号入座,对某位皇子的‘能力’起了质疑。
这位皇子既不能解释,又不能不解释,气得病了半月,反倒更叫人笃定他于某方面有碍。
‘不然身子怎么如此虚?’平头百姓想当然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