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作者:鲨鱼禅师
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
“薛叔,薛叔,别走啊,别走啊。你就收留我,收留我嘛。”
一脸头大的薛仁贵来来回回躲着吵嚷的少年,然后眉头微皱,“你称呼观察世兄,称呼老夫却是‘叔’,老夫可当不起。”
“薛哥,我就是想上船,在扬子江里飘一阵。你都升官了,连这点方便都不给?我一定记着你的恩情。”
“恩情?老夫若是依了你,要么被观察沉长江喂鱼,要么被你大人活活打死。”
“我爹体弱,薛哥一定能打赢。”
“……”
为了上船,连自己老爹的威风都能扫一下,薛仁贵也是服气的。不愧是秦琼的儿子,有能耐,见识了。
抱了抱拳,薛仁贵一脸佩服的模样,然后半句话也没有,调头就走。
“薛哥,薛哥,薛哥!你要是不答应,我可立刻躺地上说是你手下打的!”
“……”
薛仁贵顿时无语,直接道:“老夫不和你废话,这就去观察使府。”
“嗳嗳嗳!薛哥,你会不会讲价的啊!找我兄长算什么本事!”
“秦大郎,你多保重,老夫有事在身,告辞。”
言罢,薛仁贵打了个唿哨,一匹黑鬃马立刻踢腾了出来,咴律律的叫了两声,窜到了薛仁贵身旁。
翻身上马,也不给秦怀道机会,直接调转马头,脚后跟点了一下,马儿立刻跑的飞快。
“嘿……”
秦怀道远远地看着一骑绝尘的薛仁贵,很是郁闷地嘟囔,“真没胆色,还跟大象哥情同手足呢!”
来了武汉之后,同行的孙伏伽倒是爽的很,老张安排的妥妥当当。孙师兄先散散心,三五个月一年半载的,先去去晦气。等又想上岗了,就先做个“临时工”,法律工作者在眼下的武汉,那是最不缺活儿干的。
每天的商业纠纷就不知道多少,家长里短的官司平均一天就有五起。贞观十七年时候武汉全年关于商业纠纷的案件,超过了一万。别说法律工作者,连维护治安的人员都不够。
开编制是费钱的事情,临时工想要招也没那么容易,一个不小心,泼皮无赖就混迹其中,黑白搅合了,这破事儿就多的让人抠脚。
而且即便招到了个人素质过硬的人,专业素养又跟不上,办个调解全靠“自由心证”这不是扯淡么?国法家规能知道二三十条的,那都是相当优秀的人才。为了这事儿,长孙无忌这个老阴货没少吐槽武汉的“底蕴”果然还是浅薄。
小霸王学习机固然很重要,自然科学这个圈栏的牲口培养不能减缓,但地区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第三产业毫无疑问要跟上。尤其是公共服务型行业行业,是自然而然的被社会需要。
地方的法律法规建设,允许迟滞,但不允许迟滞太过分。
法律建设跟不上,是很纠结的事情。
一个商业纠纷,调解不当能够立马打出狗脑子。能在武汉盘个地皮盖房子做铺面的,谁还缺钱少人不是?各自所在的行会,或是各自所在的圈子,拉出一帮乡党,再掏钱找一些泼皮游侠,商业纠纷变成抢地盘,让老张以为这特么是拍电影呢。
至于新式的官商勾结,如果没有全新的法律法规跟上,那也是“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能吏有个特点,脑子极其活络,黑白两道通吃,一个小小的衙门,能把不大的权力玩出花儿来。
于是乎这些个能人,明明是个小吏,日子过的比朝廷命官还要爽几十倍。
所以孙师兄的到来,对老张而言,这是相当给力的臂助。作为曾经的“正义的小伙伴”,孙师兄“门生故吏”也是有一些的,全招来武汉撒欢可能不现实,来个五六七八个那是毫无压力。
加上长孙无忌编(超)写(袭)《贞观律》很有经验,地方上的法律法规建设,还是很有超前意识的。
满肚子的才华,就算让他做宰相,其实也没什么卵用。国朝“维稳”是一贯的大政,沿用隋制,也是为了稳定。
所以老阴货就算有各种想法,放大政面前,也得埋心里憋着。
同样憋屈了好几年的孙师兄在业务专业性上,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针对武汉需求,临时打造一套为商贾量身定做的地方规章,只要张师弟敢提,他又有什么不敢琢磨的?
横竖现在都滚出洛阳了,在“地上魔都”不疯魔一把,实在是对不住这么多年的怨气。
“师兄,京城眼下还争的这么利害?”
“老夫实在是受不住,衙门里现在都是扮木头人。内府势力大增,那些个阉奴也是无所畏惧,弘文阁那帮老头子也是乐得清闲,由得内府撒欢。”
“内府不是皇后在操持么?”
“何止是操持……”
孙伏伽感慨万千,“如今阉奴都开办了学堂,请的教书先生,哪个不是国子监抽调过来的?”
“此事我听说过,听说还办了女校?”
“宫中奴婢,女子多有就学,不过就学之后,就不会留用宫中。而是被皇后在外安置,‘安利号’和‘东窑号’,如今操持业务的,多还是女子。”
“皇后此举,相当大胆啊。”
“若是从前,怕是不成的。如今么……操之你也是知道的。三高官官名存实亡,弘文阁也就是个摆设,几个学士除了自己所在本官职权还有用场,那个甚么弘文阁学士,也就听着好听。”
“皇后也不简单啊。”
张德相当的感慨,长孙皇后在朝野之间的“人设”那是相当的完美。早年不但不是妒妇,还时常给老公找小老婆暖床,郑琬就差点被弄过去,结果阴差阳错,白白便宜了老张。
到后来长孙皇后借儿子储君的名头,左手倒右手,把东宫榷场的白糖、冰糖发卖之权攥到手里,直接让东宫的进项被皇后控制。等到后来安平为了“脱离苦海”,跟某条江阴土狗没羞没臊地生活在一起,“安平获利”在老董事长李渊的见证下,过户到了长孙皇后手中。
而当年安平通过“安利号”,直接圈到多少钱呢?
具体多少老张并不是很清楚,但让李皇帝再干两回突厥佬的军费是有的。
“安利号”到手,长孙皇后就彻底镇压了整个后宫,还掏钱跟老公一起修缮了九成宫。并且因为钱多权重,大部分后宫妃嫔的家族,情不自禁地都朝着长孙皇后靠拢。
没办法,“安利号”这玩意儿圈娘们儿真是跟玩儿一样,当年长安贵妇,可以说是一网打尽。
至于说后来东关窑场落在皇后手中,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李丽质的丰州银矿尚且保不住,何况这个?
“也不瞒操之,时人多以为皇帝在外,这弘文阁及六部,就是能说了算。嘿,说是能说,就是说了算个屁……”
孙伏伽显然对弘文阁的老鸟以及六部同僚怨念不小,有些幸灾乐祸地冲张德说道,“魏王也是个假聪明真笨的夯货,本就受制于‘孝’,结果还被房遗爱和冯智戴算计,堂堂亲王狼狈至此,如今也就是个皇后牵着的肥犬。”
你这样说人家魏王李泰,有点不合适吧。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业危机,才会让曾经的“正义使者”这么心理扭曲?人性光辉上哪儿去了?
“自从京城有人吹捧‘女圣’,老夫就想出来了,再呆下去,万一被谁牵连,死了都没人收尸。”
言罢,孙伏伽又道,“老夫来了操之这里,算是真正睡了一回踏实觉。夜不能寐的日子,真是不好受。”
“师兄来了就先散散心,若是有甚想做的,同我说一声就是。”
“之前听你说起江湖之上法令不行,老夫正好有个想法,兴许也能用上一用。”
“哪方面的?”
“皇帝派发两证,正好可以从此入手,也算是‘言之有理’‘有法可依’。江湖混乱日久,早晚也要谋求太平,所谓和气生财嘛。”
老张一愣,心说李董那“两证”是为了抢劫,孙师兄这个“有法可依”,感情还是个《海贼法典》?
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