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658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作者:那年那兔

    分卷阅读658

    花菜、小球藻、螺旋藻等十余种,动物方面则有梅花鹿、河蟹、蜜蜂、白蜡虫、紫胶蚧、甲鱼、小灵猫、林麝等等,这些项目都为、或者即将为中国人民提供更多的美食、药材或者特殊工业原料,此外还有用于生物防治的寄生蜂和改良环境的沙棘等等。或许中国的生物科学水平暂时还比不上西方列强,但是在应用方面,胡卫东完全可以自信地宣称中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除了驯化利用已经发现的野生物种,中国在这几年里还引进了不少国外的物种,例如糖槭、轻木、巨藻等等,其中甚至还有中国科学家走出国门后在国外发现的新物种,例如甜叶菊,它们对于中国经济建设和中国人民的生活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不过鉴于历史上那么多生态灾难的教训,胡卫东对于境外物种的引进把关很严,例如某些人打算以净化水质和充作饲料的理由引进凤眼莲(水葫芦),就被胡卫东卡了下来。因为凤眼莲虽然能够吸收重金属,但是重金属依然留在其体内,实际意义不大;干物质含量太低,没有什么营养,猪虽然能吃,但作为饲料十分勉强;更重要的是,水葫芦的繁殖速度极快,很容易覆盖大片水面,而其生长时又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因此会会严重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而清理起来则极其费时费力,因此引进凤眼莲绝对是得不偿失……

    除了每个准备引进的物种都需要仔细研究分析其可能的危害,胡卫东还提出了所谓的“三大原则”……

    注1:历史上因为油瓜驯化较晚,当时其他的油料作物的产量更高,想要获得足够的竞争力自然就难了,而更重要的是,历史上中国亚洲带的面积很小,耕地还大都被更加重要的天然橡胶和甘蔗占据,能够推广油瓜的耕地就更少了,因此自然不值得为这个项目大量长期投资,至于其他有野生油瓜分布的国家,则都没有这个科研能力。而在这个时空,中国却获得了中南半岛大片热带亚热带的耕地,情况自然完全不同。

    第七百六十六章 育种科学

    第一条就是繁殖生产超快的物种引进时要慎重,第二条则是肉食性的物种引进时要慎重,而第三条在科技大会上说出的时候却在会场里引起了哄堂大笑,那就是凡具有食用价值的或者是优良饲料的,只要不会带来国内没有的恶性疾病,就尽可以放心大胆地引进,有中国七亿张嘴在那儿,它们根本没法构成威胁,而胡卫东将中国称为“大吃货帝国”的戏称也由此传遍了中国乃至于整个世界,而某些外国人的调侃“中国人会吃下一切可以吃下的东西,并把其中难以下咽的东西叫做药。”更是成为了中国人茶余饭后的一大笑料……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觉得“吃货”这种叫法暗含贬义,但胡卫东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举出历史上的无数例子,证明了正是中国人的好吃造福了世界,“吃货”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象征……

    当外国人看见毛毛虫吐丝结茧只觉得恶心的时候,我们发明了亮丽的丝绸;当外国人烧出陶器觉得就够用了的时候,我们改变了火温和泥土,做出了精美的瓷器;当外国人将味道苦涩的生姜弃之敝履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个东西可以替代昂贵的香料消除腥味;当外国人面对种种难以下咽的动物植物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火的魔法”将其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当外国人面对各种毒物敬而远之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知道什么叫以毒攻毒;当外国人觉得麻烦将粪便到处乱丢的时候。中国人却将这些肮脏的东西收集起来变废为宝;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勤劳聪明的华夏先人,才能创造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伟大文明……

    之所以胡卫东在这么重要的科技大会上扯出吃的话题,主要还是因为他对中国日后口粮问题的深深忧虑,如今中国的人口增长太快了,而且考虑到一胎制的巨大副作用,即使二战结束之后,胡卫东也不打算搞一胎制来踩下人口增长的急刹车。

    可是二胎制的见效不可避免地会慢很多,因此未来的粮食压力必然比历史上更大,而化肥农药和水利建设增产的潜力已经相对有限,农业生产这几年来的高速增长即将结束。在耕地面积很难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唯一的希望只有种子,无论是高产的新型作物,还是现有作物的高产良种,都是中国所急切需要的。

    新物种的发现和驯化利用需要时间。而且胡卫东也不记得历史上后世曾有改变世界的重要新型作物被发现。因此重点始终还是放在现有作物的内部挖潜上。除了理论上具有无限潜力的辐射育种之外。胡卫东还要求童第周等国内顶尖的生物学家开始对水稻等主要作物进行基因测序,为日后开展转基因的研究打下基础,这项工作技术门槛其实并不像外行人以为的那么高。却很费人力和时间,所以越早开展越好。

    胡卫东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穿越前转基因的事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因此他也曾经利用闲暇了解过一些情况。在胡卫东看来,转基因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看你怎么做,而中国农业的具体情况与西方大不相同,因此绝不能够简单地效仿人家的研究路线。

    比如西方农业、特别是美国的农业都是大农场、高度机械化的模式,因此它们转基因的重点放在了提高作物抗虫抗病的能力上,因为抗灾能力相对不足恰恰是机械化农业的最大弱项,为此他们甚至将部分动物的基因引入到作物的基因中。这无疑是非常不安全的,但对于西方人来说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他们种植的作物大部分都是用作牲畜饲料或者榨油以及其他工业用途,很少直接食用,因此安全性的要求便可以相对放宽一点,但中国的作物之中大部分都是要直接拿来填饱肚子的,安全性的要求就必须更高才行。

    就好比美国允许在猪饲料里加瘦肉精,是因为猪肉之中瘦肉精残留不多,而美国人不吃瘦肉精很容易蓄积的动物内脏,所以问题并不是很大,但是在中国。如果也允许在猪饲料里加瘦肉精,那就非出大问题不可,因为中国人是吃动物内脏的……

    而且中国农业人力充足,抗灾救灾(防灾姑且不论)能力比起地广人稀的美国强得多,而吃饭的压力却远比美国大得多,因此中国作物的抗虫抗灾能力远不如单产重要,而很显然,动物的基因对于后者几乎不会有任何帮助,引进高产植物的基因才是正确的思路,例如后世袁隆平院士就提出可以尝试将光合作用效率更高的c4植物的基因引入光合作用效率较低的水稻、小麦等c3植物

    分卷阅读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