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跑过程中,大部分的辎重和粮草都已经丢失,仅有的一点余粮,也不能一下子吃光,以至吃饭的时候,张献忠和队伍中的精壮可以吃得上饭,而老少妇孺只能的采一些野菜喝稀粥,不多,一人一碗,不至于饿死。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李定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再说走一天的路也饿了,坐下来吃盛了一碗又一碗,那大海碗足足吃了六碗,这才有些意犹未尽地擦擦嘴,因为那锅里的饭吃光了。
他是吃痛快了,可是一旁的老少妇孺却不乐意了:
“这家伙是不是怪胎来的,也太能吃了吧。”
“就是,顿顿吃五六大海碗,金山银山也不够他吃呢。”
“和官兵打仗时,他就会躲在后面,又没出力,凭什么吃得这么好,我们还帮忙扔石头呢。”
“嘿,谁叫他是首领的义子呢。”
“真是不公平。”
“凭什么他吃得那么多,我们连粥都喝不饱。”
“他不仅自己吃,带装了一大碗给那个拐脚的糟老头,据说那个是他的一个叔父,又老又多病,他们倒是找了一个好靠山,要不是八大王庇护他们,早就饿死了。”“太不公平了,凭什么他们有饭吃,我们这些出了不少力的却半口汤也喝不上。”
众人看着李定国指指点点,多是不满,不过他是张献忠的义子。只是小声发泄不满,这八大王可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队伍中有不听话的。都让他杀了不少,再说他会收拢人心,在队伍中心腹众多,很难动摇他的地位。
李定国耳尖,听到那些尖酸的话也有些委屈,可能是力量大的缘故,那饭也吃得多。这几大碗下去,感觉还没有吃饱呢。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吃饭就特别来劲,就是不吃菜也能吃个几大碗,要是吃不饱。两眼就想放青光一样。
“笃”此时远处有二骑急奔而来,众人看了一下又懒洋洋地坐下,来人是队伍中的斥候,负责探路和警戒。
负责探路的人叫赵雄,另一个最赵多田,两人是堂兄弟,本来赵雄是一个驿卒,因脾气暴燥、做事不会转弯得罪驿丞,于是老是给他“小鞋”穿。对他百般刁难,后来一气之下就驿丞杀了,然后带上堂弟投靠张献忠。做了起义军中的探马,刚才他是奉命查看前面的情况,一是看没有官军追堵,二是打探一下哪时合适的城市镇或村落可以抢掠,补充一下物资。赵雄和赵多田先向张献忠禀报正事,完了出来准备吃饭。没想到一看那饭桶,早就空空如也。马上就气得一脚把饭桶给踢翻,然后一把抓起做饭的人说:“该死,老子在前面出生入死,替你们打探消息,你们在这里当大爷不说,连半粒饭都没给老子留,是不是看不起老子还是老子不配吃碗饭。”
那做饭的厨子吓得脸色都白了,连忙喊冤道:“好汉饶命,小的虽说是做饭的,可是到现在一口稀粥都没喝上,准备喝点刷锅水,真的不关我的事。”
“那快给老子烧饭,饿死老子了。”
那厨子哭丧着脸说:“好汉,不行啊,八大王有令,每顿最多只能做五百斤粮食,要是做多了,小的脑袋就得搬家。”
看到赵雄想打人,厨子马上小声地说:“好汉,本来把饭留给你的,可是那小子二话没说全吃光了,他是八大王的义子,小的也.....也不敢说啊,你还是找他算帐吧。”…
这赵雄的坏脾气是出了名的,那厨子生怕挨揍,眼睛一转,决定祸水东引,把责任推在李定国头上。
赵雄一听,马上就气了,在外面跑了大半天,饿得肚子都贴着后背了,回来什么都没得吃,心里窝火,也不管他是八大王的儿子了,放下厨子走在李定国面前大声质问道:“是你把我的饭全吃了?”
李定国被他指着,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说道:“义父说我可以随便吃,我才吃了六碗,还没吃饱呢。”
什么?
吃了六大碗?自己跑了一天,一粒米还没下肚呢,赵雄气得一脚向他踹去:“妈的,全给你吃好了,以后有官兵来,你吃了老子的饭,以后你替老子打头阵去,妈的,老子不干了。”
说完,也不看被踢倒的李定国,骂骂咧咧地走了。
毕竟是八大王的义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发泄一下不满还可以,真下毒手赵雄还真不敢。
此时李定国还是一个孩子,被踢倒在地上,一脸委屈地哭了,一个粗汉欺负一个孩子,围观的人那么多,可是就没有人帮他说一句好话,没有阻止也没有人安慰,这让他有一种委屈的感觉。
“胡闹”张献忠在临时搭帐蓬内看到这一幕,本来想上前的,最后还是放弃了。
很简单,现在名声不够响亮,队伍也不够庞大,忠诚度也不高,说到底就是为了吃饭而聚在一起的乌合之众,靠的就是不停给众人许诺,带着众人找到吃的、找到穿的,有可能今天还是首领,今天还是八大王,也有可能人一走,明天就成了光棍司令。
张献忠令心腹把自己珍藏的一些糕点等物给赵雄兄弟送去,然后重重坐在一张简单的椅子上。
“八大王”帐房里一个精瘦的老头小声地说:“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啊。”
“一个孩子吃几碗饭也闹事,还真小家子气。”张献忠眯着双眼,一脸不爽地说。
瘦老头名为周文,原是一个教书先生,被张献忠掳了后,就做了他的军师,闻言小声劝道:“八大王,这些人本来就是星斗小民,目光短浅,眼睛只是盯着碗里那口食,哪有八大王想得那么深远,都说贫贱夫妇百日衰,没粮没饷的队伍也不好带,一个小小的孩童吃几碗饭不是什么大事,最怕就是有人借题发挥,离间八大王与队伍的关系,然后取而代之。”
“这......”张献忠一下子不知说什么了,皱着眉头说:“周先生有所不知,此子天生神力,性格中带着坚韧,日后必成大器,留在身边,日后肯定是一大助力。”
周文摇了摇头说:“八大王,只怕此言差矣,定国这孩子只顾自己吃,不顾全大局,可以说目光短浅,被人踢一脚就哭了,坚韧更算不上,再说八大王收他作义子,每天让他吃好穿好,可是他一直还是叫李定国,而不是主动随大王姓张,小的劝过他一次,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不能忘宗叛祖的话,拒绝我的建议,除此之外,他的那个叔父,老是鼻子朝天,好像看哪个都不顺眼,简直就是目中无人,这两人不堪重用,还拖累八大王的名气,现在外面都说八大王偏心呢。”
李定国有个叔父,名为李念,腿脚不是很灵便,不过才高八斗,说话办事都很有见地,张献忠刚起义不久,他嚷嚷说陕西不是久留之地,要早作安排,当时没人听他的,没想到现在还预言成真了,不过平日很高傲,就是对张献忠也爱理不理,还背后说周文是个庸才,周文知道后气得头冒青烟。
现在正好离间他们与张献忠之间的感情。
还有一点,周文也测试过那个李念的才学,发觉远远在自己之上,生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一有机会,就想把他们赶走。
张献忠一下子变得沉默,事实上,他一直看好这个义子,也一直等到他主动跟自己说改姓,可是一直没有等到,现在听了李念的话,内心一下子有些动摇了。
“禀八大王,斥候发现一名商人,他说是特地来找八大王有事商量。”就在张献忠沉思的时候,突然有手下前来禀报。
有商人要见自己?
稀罕啊,平时那些商人一听到自己的队伍到来,他们不是夹着尾巴有多远逃多远的吗?不会是官军的探子吧?也好,是人是鬼,自己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带他进来。”张献忠稍稍考虑了一下,马上下令道。
ps:本章出了两个很重要的人物,书友们看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