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三辞三让
“城主大人称孤道寡,建国称制,将会采取什么制度?是郡县制,还是郡国制?分封功臣是虚封,还是实封?”
“关外之地,东西纵横四五万里,南北五六万里,幅员辽阔,一个伟大的皇朝苒苒升起,如日东升!”
“建国后,都城在哪里?会是青帝城吗?要是迁往其它地方,我们青帝城岂不是一落千丈,沦为二流城池?”
市井之间,众多大臣将要上表劝进的小道消息像旋风一样流传甚广,弄得沸沸扬扬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议论声。
上至达官贵族,下到黎民百姓,事关所有人的利益,没有人不在乎。
山海苑。
“公子。”
一身窄袖劲装,剑眉星目的蒙毅拱了拱手,面色严肃地说道:“一大早,青帝城流传一个小道消息,事关青帝。”
放下手中的茶水,温润如玉的扶苏公子不紧不慢地问道:“哦!什么消息。”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能够广为流传的消息除非有人故意造谣,浑水摸鱼,一般都是真的,是有心人故意放出的风声。
“不少人准备上表劝进。”
四下望了望,武官出身,从事文官工作的蒙毅紧接着低声说道:“青帝将要称帝了!”
自古新皇即位,或开国建制,底下的臣子为了从龙之功,很有眼色的上表劝进,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也就是造势。
这就是称帝的前奏!
“是该建国称制了。”
站起身来,扶苏公子推开窗户,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万民爱戴,有尧舜之德,合乎天心、民意。”
对于沈元良准备建国称帝,扶苏公子,或者说大部分人都不感到意外,覆灭大清皇朝后就该称帝,拖到现在很是出乎意料。
至于青帝开国造成的影响,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相隔十万八千里,远交近攻,和大秦没有太大的冲突。
“青帝城将采取何种制度?”
头戴金步摇,一身华丽宫装,身姿窈窕的赢阴曼歪着脑袋,问道:“郡县制,还是郡国制?”
大秦一统六国后,为了利益,不少人想要封藩建国,鼓噪皇帝大肆分封诸侯,然而始皇帝废分封,设置郡县,以秦吏治理天下。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二世而亡。
“郡国制最好!”
又说到这个话题,扶苏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心智坚韧,宛如顽石一样不可动摇。
新生的帝国暗流涌动,潜藏着一大批心怀不轨之人,分封皇室之弟、有功之臣为诸侯,能够有效的巩固统治。
不然陈胜吴广起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导致天下皆反,以致于遍地狼烟,血流漂橹,这就是郡县制的弊端。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秦吏,一个是名义上的管理者,一个是土地的主人,两者的施政方法不一样。
“汉有七国之乱,明有燕王朱棣清君侧,从蓟州起兵,将自己侄子建文赶下皇位。”
赢阴曼蹙着眉头,轻捻着胸前的秀发,轻叹:“施行郡国制,以致于形成国中之国,对帝国危害极大,一场动乱不可避免。”
人类的所有野心都是为了一把椅子,郡国制为野心家提供动乱的温床,于国不利。
“这样做,肉总是烂在锅里。”一句话道尽上位者实施郡国制的本质。
于天下而言,郡县制最好,于皇室而言,郡国制最佳,至于造成天下板荡,社稷不安,些许风霜而已。
……
“臣闻尊位不可久虚,万机不可久旷。虚之一日,则尊位以殆;旷之浃辰,则万机以乱。”
“……应天顺人,天位不可以久虚,神器不可以无主,是以臣等敢考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劝进尊上即皇帝位。”
谨身殿内,政事堂参知政事公孙少俊、辛弃疾,都督府石头、岳飞等人躬身行礼后,上表劝进。
洋洋洒洒的骈文大肆夸耀沈元良的功绩,气势雄浑,辞藻华丽,听的很是上头,好像自家主公不答应,他们就不起来。
“本城主德行不足,才疏学浅,不足以奉宗庙,退下吧!”
端坐在太师椅上的沈元良摆摆手拒绝,深邃的目光像星空一样神秘,让人看不出深浅。
“喏!”
眼见沈元良拒绝,众人缓缓退下,准备过几天进行第二次上表劝进,一举一动皆是礼,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少爷,当皇帝啊,怎能拒绝呢?”
空旷的宫殿内,秋菊摇晃着沈元良的胳膊,面露焦急之色,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天地君亲师,三纲五常,在炎黄子孙的心中,皇帝神圣、伟大,下治理百姓,调理阴阳,上册封周天神灵,运转群星。
如今所有人上表劝进,沈元良拒绝了,由不得秋菊不着急!
“你啊,多读点书。”
葱白的手指点着她那光洁的额头,沈元良摇摇头,笑而不语,没有再多说什么,懂得都懂。
三天后,摘星楼。
“臣闻天生蒸民,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
“殿下开疆拓土亿万里,梳理百姓,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文治武功有目共睹……”
监天司司主瘦猴、镇武司司主乔峰等人三跪九叩后,再度奉上劝表,一板一眼尽皆符合礼仪规矩。
放眼望去,此次上表劝进的官员浩浩荡荡数百人,代表青帝城各方势力,也是所有人对沈元良称帝的表态。
五天后,苍山脚下。
“殿下远迈汉唐,治隆唐宋,德比三皇,功盖五帝,与您相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殿下文治武功,天下谁人能比?您不当皇帝,谁当?谁有这个资格?我们就服您,要是不答应,我们就不起来。”
“是啊,是啊,您就答应了吧!”
乌泱泱的一大片百姓跪倒在苍山脚下,有种田的农夫,做工的匠人,贩卖货物的商贩等等,一眼望不到边,至少几十万人。
前两次是文武百官主动上表劝进,最后一次不同于以往,是百姓自发的,代表着广大的民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