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77.第174章 房玄龄:这就是躺赢的感觉么?
    第174章 房玄龄:这就是躺赢的感觉么?
    在意识到孙思邈可能被灭口之后,李明第一时间就冲出了立政殿,奔向——
    并不是孙思邈可能所在的西市,而是先去房玄龄主管的尚书省摇人。
    差点被刺客线下真实以后,他完全没有作死的想法。
    结果刚出立政殿,他就发现,自己被一大票穿盔披甲、全副武装的禁军“跟踪”了。
    说是跟踪,对方完全没有隐藏自己的意思,更没有干涉李明行动的打算。
    就这么雄赳赳气昂昂地拱卫在他周围,他走到哪跟到哪。
    就像一圈散布方圆好几丈的外置人形铠甲。
    安全是真安全,拉风也是真拉风。
    李明看着这些父皇调拨给他的幽默保镖。
    保镖看着他。
    李明问,你们是步兵吗。
    保镖说,我们有马。
    李明问,我能骑骑你们的马吗。
    保镖同意了。
    然后,李明就以最快速度,从太极宫一路飙到了西市的泰康药铺。
    “没想到,还是晚来一步……”
    看着安详躺在药铺门口的老人尸体,李明直呲牙。
    毫无疑问,这个老倒霉蛋大概就是孙思邈了。
    这也侧面证明了,自己的推理没有错。
    孙思邈就是九成宫事件的关键。
    暗杀和九成宫事件的幕后黑手是同一个势力,一直在暗中不遗余力地阻止他探寻九成宫的真相!
    围观的长安市民都是见过世面的。
    看见一个孩子带领一大群甲士呼啦啦冲过来,立刻识相地退到两边,远远地继续看热闹。
    只要这些甲士没有往玄武门的方向狂飙,那大伙儿还是该干嘛干嘛。
    而在老人的尸体边上,始终守着一个中年人没有退后,看起来像是泰康药铺的掌柜,神情慌张中带着迷茫。
    “他是谁?”李明指着老人,居高临下地问道。
    掌柜有些恍惚地回答:
    “回小郎君,是孙……孙神医。”
    “孙思邈?”
    “是的。”
    “怎么会这样?”
    掌柜立刻急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辩解:
    “我……我也不知道啊,本来还好好的,突然就……”
    老孙也突发心梗?
    李明从马上蹦了下来,踱步到孙思邈的尸体边上,便动手检查了起来。
    掌柜张了张嘴,硬是把话咽了下去。
    按理说,这是破坏证据的行为,应该封锁现场,坐等长安县衙门的不良人来查。
    当然,大唐是法治社会,你有任何意见,都可以去找那些甲士申诉。
    “嗯……”李明左看看右瞧瞧,越看越觉得这“尸体”不对劲。
    呼吸心跳脉搏一概感觉不出,老孙的面色也确实苍白得和死鬼一个样。
    但身体还没凉,也没有发生尸僵什么的,更没有尸斑,老人斑倒有不少。
    当然,李明并不是狄仁杰那样家学渊源的法医,不知道这算不算正常。
    但孙思邈神情安详,两只手很自然地舒展着,死前并没有痛苦地捂着胸口什么的。
    所以大概不是心梗。
    而是突然去世。
    比如,剧毒见血封喉?
    李明仔细检查,终于在孙思邈的手臂上,看见了一块擦伤,破了点皮流了些血。
    上面还沾染着些许粘稠的黑色液滴。
    和今天上午那支差点命中他和尉迟循毓的箭毒,有些相像。
    “孙神医死前,遇见了什么怪事,或碰见了什么怪人么?”李明问。
    掌柜正云游物外地发着呆,被突然点名,虎躯一震。
    看看身边那些面容和蔼的甲士,他完全没有“我有权保持沉默”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说了:
    “没……没有啊。但经您这么一说,好像……”
    “好像什么?”
    “一个路人拿了把伞,不小心戳了孙神医一下。我当时还纳闷,今天也没下雨,那人带伞干什么。”
    李明眼皮一跳。
    知道了,知道刺客是怎么将孙思邈灭口的了。
    是用伞,伞尖沾毒,将目标毒杀了!
    这也证明了李明的推断——幕后黑手上午的刺杀是仓促行事。
    如果在当时,对方就用伞尖假装不小心地戳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箭毒戳在他伤口上。
    自己大概就和孙思邈一样,不明不白地横尸街头了!
    想到这里,李明不由得冷汗涔涔。
    加之现在已是五月,上午已经有些热了,一滴汗珠就这么滴了下来,滴到了孙思邈的眼皮子上。
    “尸体”的眼皮本能地动了动。
    嗯,尸体还有本能……
    李明微微一怔,动手翻开了老孙的眼皮。
    瞳孔涣散,看着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儿。
    李明就这么一直揪着老孙的眼皮。
    时间长了,“尸体”的眼里渐渐蓄满了泪水,吊着一口心气儿,倔强地不让泪水流下。
    李明还是不停手。
    孙思邈终于忍不住了,眼球缓缓地转向李明,瞪了这熊孩子一眼。
    李明立刻阖上他的眼睛,真诚而惋惜地大声叹息:
    “久闻孙神医医术高超,我一直想见见他。没想到我俩终究是无缘。
    “生不能相见,死后我愿送他一程,亲自为他扶棺送行。”
    大声叹息完了,便留下目瞪口呆的掌柜和吃瓜群众们,率众离去。
    回宫的路上,他不禁笑出了声。
    尿遁、癌遁见多了,“死”遁还真就是孙神医才会的本事。
    孙思邈显然是在“假死”,或者说,十分专业地“装死”。
    他大概早就知道自己被盯上了,索性将计就计,利用假死彻底摆脱幕后黑手的纠缠。
    毕竟那双看不见的大手再谨慎,也不至于怀疑一个死人会泄密。
    为了防止对方在围观人群中埋了眼线,李明便陪他演完了这出戏,并大声约定下次见面时间——
    出殡之日。
    “就不知道那老滑头接不接招了……
    “唉,这故事里的老头怎么一个个都是老银币。”
    李明想起了家里那位面无表情的面瘫老头。
    …………
    “唉,最近的孩子怎么一个个都不让人省心。”
    天还没亮,房玄龄睡不着,从床上坐了起来。
    老年人睡眠都不好,老房尤甚。
    南方的洪涝灾害已经让他头大的了,小儿子房遗则的一封信,直接把他干得心烦意乱。
    『父亲,节度使殿下计划在辽东建立审计署,由我管理。
    『到时候,辽东各部门、各公营商社的账,就都由孩儿我统管啦!
    『对了父亲,什么叫审计啊?』
    “你小子是乐不思蜀,在辽东当官儿当得连家都不要了。”
    房玄龄对着信骂了一句,在桌旁点起灯,为筹建中的审计署起草起了章程。
    不用说,这又是“那位”殿下借房遗则之口,向他请托的事。
    作为深谙摸鱼之道的老油条,对于李明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房玄龄也会推诿扯皮的。
    毕竟一个人打两份工,对他这个年纪来说,多少有点不当人了。
    “但把这活儿压到房遗则身上,我这位老父亲就逃不掉了。
    “殿下真是……唉,就数他最让人头疼。”
    房玄龄一边伏案疾书一边抱怨,冷淡的脸上不知何时却挂上了笑容。
    不知过了多久,东方既白。
    房玄龄美好的一天,从吃早饭起结束。
    刚落座,就听见堂外大儿子房遗直和二儿子房遗爱的吵架声。
    从全书开篇一直吵到一百多章,也是没谁了。
    可一到吃饭时,一家人又突然没了声,闷头吃饭。
    房玄龄面若冰霜地喝完粥,起身便走。
    刚踏出门,老二房遗爱追了上来:
    “父亲为何不愿由我继承房家?就因为我不是长子?”
    房玄龄面无表情地看着老二,毫无波澜地说:
    “继承房家者,不一定嫡长,但必须有德。”
    “我想要的东西,我自己会拿,无需父亲的评判和施舍!”
    房遗爱怒气冲冲地走了。
    大哥房遗直跟了出来,低声和房玄龄说:
    “父亲,如果二郎一定要继承银青光禄大夫的名号,便让与他吧。”
    房玄龄看着老大的窝囊相,依旧面无表情:
    “那封号是朝廷赐予的荣誉,谁继承这封号,谁就能继承房家。
    “你若要让,为父也没意见。”
    “那是不行的,虚名可以给遗爱,实利断不可行!”房遗直也气鼓鼓地走了。
    接着,庭院里又隐隐传来鸡飞狗跳的吵架声。
    唉……房玄龄的脸上,罕见地显出了落寞的神情。
    大唐宰相,成了一位普普通通、风烛残年的老人。
    无才无德而腆居高位,房家未来是免不了一场大祸了。
    “万幸,李明殿下为房家保留了一缕香火……”
    一想到在辽东打拼的房遗则,房玄龄的脸色不由得松弛下来,出门上朝。
    今日是大朝会。
    上朝前,百官在太极殿前的庭院陈列,不少人还没睡醒,正在闭目养神。
    最近朝廷很忙的,在忙着反腐倡廉。
    因为南方大雨,肉眼可见地即将发生饥荒。
    为了预防官员借赈灾大捞特捞,李世民打了几个月的提前量,整顿吏治、严惩贪腐。
    这样,等过几个月、灾荒真的发生时,借着这股反腐的余威,能让这些衣冠禽兽老实点,别和灾民抢吃的。
    房玄龄站到自己的位置上,一眼就见老对手萧瑀正一脸坏笑地看着他。
    “有喜事?”房玄龄做出一个笑脸。
    “是坏事。”萧瑀夸张地露出愤怒的表情:
    “我收到举报,有人腆列众卿,却收受贿赂。
    “此等恶官上负皇恩、下负百姓,我一会定要弹劾他。”
    房玄龄微微一笑:
    “萧尚书竟也如此嫉恶如仇?”
    萧瑀不理会老对手话里带着的刺,同样报以微笑:
    “那是自然。那恶官是仗着父辈门荫,才如此横行霸道。
    “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将连父带子,一并弹劾。
    “近日朝中正在整顿吏治,严惩腐败,而这对父子仍目无君父法纪,仗着陛下的信任,顶风作案。
    “陛下若是知道了,恐怕会龙颜大怒吧。”
    房玄龄知道这货另有所指,淡然道:
    “萧尚书不妨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您要弹劾的是谁?”
    萧瑀神秘地笑笑:
    “待我上奏时就知道了,不过看在我俩皆是尚书省同僚的份上,可以向房相公透露一二。”
    他在房玄龄的耳边,压低声音道:
    “太府卿,房遗爱。”
    不出所料。你这老小子想通过我儿子扳倒我?白日做梦。
    老对手的一招一式都在意料之中,所以房玄龄只是浅浅地一笑。
    萧瑀看着老房无所谓的样子,嘴角勾勒:
    “太府卿顶风作案,房相公还能对此无动于衷?”
    房玄龄目不斜视:
    “等证据确凿再说不迟。你不知陛下最近也在严打诬告诽谤吗?”
    萧瑀的笑容更深:
    “相公放心,证据十分确凿。昨日在酒肆行贿,今日那行贿者便能当庭指认,所交与的金银都刻有记号,人证物证俱全。”
    房玄龄扭头看向他:
    “你做局钓鱼?”
    萧瑀无辜地耸耸肩:
    “打铁还需自身硬,太府卿管不住手,便是自己的问题——
    “还是说,是家教的问题?
    “窥一斑而见全豹,太府卿房遗爱的一家,都应该里里外外详查啊。”
    就你这修为,还想做局抄我家?……房玄龄都懒得搭理他。
    忽然心里咯噔,想起了出门前,房遗爱说的一席话:
    他想要的东西,他自己会拿……
    “这家伙原来是这么拿的么?!被做局了都不知道!”
    房玄龄恍然意识到,让他糟心的儿子真的咬钩了!
    偏偏是现在,陛下刚宣布严查贪腐的当口!
    这是第一起可能波及宰相大案,叠加上最近的储君之争。
    如果众臣落井下石,陛下想压都压不住!
    房遗爱被做一两次局、收了点礼,那还是小事。
    但如果被政敌借题发挥,倒查房家十五年……
    他都做到二、三把手了,谁敢打包票绝对经得起查?
    事关自己的儿子和家族,房玄龄罕见地在政敌面前控制不住表情,脸色微微发白。
    没想到,自己精明一生,却被自己的不肖儿子拖下了水!
    这些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房相就拭目以待吧。”萧瑀毫不掩饰自己的嘲讽。
    能看见面瘫的老对手第一次露出这么惊慌的表情,萧瑀觉得自己值回票价了。
    提前告诉房玄龄也无所谓,在铁证如山面前,料他也翻不了案。
    因为这起行贿就是一个局,考虑到了对方可能辩解的方方面面,证据链做得天衣无缝。
    就借这个“严打”的东风,照着“房遗爱”这个七寸,狠狠地打击房玄龄。
    就此一击彻底扳倒他,恐怕还不太现实。
    但无疑能重创他,甚至于把他拉下尚书左仆射的位子,起开我来……
    “萧瑀倒是根趁手的棒槌。”
    与房、萧两人稍有距离的不远处,长孙无忌目光冰冷地旁观着。
    作为太上皇时期的老臣,萧瑀不想掺和下一代的储君之争。
    但他这个人很纯粹,谁反房玄龄帮谁。
    所以长孙无忌便找上了他,针对房玄龄的软肋——不肖子房遗爱——共同组了这么一个行贿受贿的局。
    过程异常顺利。
    贪得无厌又愚不可及的房遗爱,在酒肆这人多眼杂的地方,还真的堂而皇之的收了贿赂,把鱼饵整个吞下。
    在这个严打的特殊时间,可谓是给了长孙无忌和晋王李治一颗攻击李明及其党羽的炮弹。
    李明圣恩日隆,尤其昨天在两仪殿的小朝会上,陛下为他表现出的惊慌失措,更是给长孙无忌敲响了警钟。
    长孙无忌和其他大臣,并不知道昨天李明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都一致同意,该削一削李明的势力了。
    长孙无忌不指望这次借题发挥,能重创李明的长史房玄龄。
    毕竟这位贞观朝的不倒翁有的是徒子徒孙和手段。
    但无疑能给房玄龄造成很大的麻烦,从而无法干扰长孙无忌实现他的真正目的——
    监管堤坝构筑和漕运疏浚。
    这份打灰吃灰的土木工程,原本归于工部、也就是李明的心腹,薛万彻。
    但南方即将发生的歉收灾害,使陛下极其关注漕运和堤防。
    若能让晋王殿下执掌此事,干出实绩,无疑能向陛下和天下人证明他的才能。
    一个筑堤,一个贪腐,两相对比之下,无疑能抬一抬晋王,压一压李明。
    这就得请工部尚书薛万彻起开了。
    长孙无忌已经准备好了弹劾薛万彻的奏章。
    这位除了打仗啥都不会的老哥,满身都是漏洞,从“驸马不可担任实职”到“能力不行”,都可以喷。
    至于盟友萧瑀的任务,就是用儿子贪腐的议题,牵制住十四党中实力最强的房玄龄。
    剩下的十四党主力之中,侯君集自己就是个大贪污犯,更不干净,崔仁师和杨师道则都是软绵绵的柿子。
    而薛万彻本人嘴笨愚蠢,必然就范。
    “晋王殿下能踩着节度使殿下的头大放异彩,离不开房相公的好大儿房遗爱。
    “得要谢谢他。”
    长孙无忌收回目光,踌躇满志地等候上朝。
    宦官一声令下,群臣鱼贯而入。
    陛下威严满满地高琚龙榻之上。
    最近的他,严格遵守李明的“少吃多动”医嘱。
    虽然肚子总是感到饿,嘴巴更是馋得不行。
    但身体肉眼可见地好多了,头也不疼了,精神抖擞。
    然而,今天的皇帝陛下面色格外严肃,心情似乎不大好。
    房玄龄的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
    陛下是比较情绪化的人,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撞他枪口,恐怕不会轻描淡写地一笑了之……
    “陛下,臣有一本要奏。”
    萧瑀自然也瞅见了这个绝佳的告状机会,刚开场就迫不及待地举报。
    “萧尚书且慢。”李世民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忠臣的弹劾环节,严肃地扫视席位上的诸臣,一字一句地说:
    “诸位,就在昨日,在大唐的长安,发生了一起令朕痛心疾首的刺杀案件。”
    刺杀?
    群臣惊疑,窃窃私语。
    而昨天参加小范围朝会的几位重臣们,立刻将此事与李明联想到了一起。
    “李明被刺杀了?”
    长孙无忌心中涌起一阵激动,接着又很快被懊恼所取代。
    靠,刺客无能,让那小子全须全尾地逃了!
    “朕的末子,辽东节度使,被刺客围追堵截,仅以身免……”
    李世民是个敞亮人,省略关键信息,将案情经过大致讲述了一遍。
    说完,观察着众臣的反应。
    大臣们无不义愤填膺,表示要严查凶手,看不出有任何异样。
    “在京城的核心,行此无法无天之事,真是胆大包天。”
    李世民声音不大,语气中却带着无比的坚定。
    “以大理寺和刑部为主,必须一查到底。”
    大理寺卿孙伏伽、刑部尚书刘德全立刻上前表忠心:
    “臣万死不辞!”
    这句话还真不是夸张,这两个部门007地卷起来,是真可以让人猝死的。
    “此外,朕欲指定一名主查人,统筹大理寺与刑部,全权负责此案的调查审理。”
    李世民缓缓道。
    群臣的表情立刻微妙起来。
    跨部门协调一直是个难事,设立一个刑部与大理寺之外的主查人,确实是有必要的。
    但能坐在朝堂上的权力动物们,哪一个不能嗅出这一举动的深远影响?
    他们立刻意识到,这个“主查人”的权柄,将绝对不仅仅局限在单单这起刺杀案上。
    因为皇子遇刺非同小可。
    尤其还是一位正在争储的皇子殿下。
    背后的势力必定错综复杂,这起案子查到深处,甚至有可能动摇国本。
    绝对能盖过贪腐,而成为相当一段时间内,朝堂的头号议题。
    也就是说,主查人实质上掌握了朝廷议题的主动权。
    这可不是一般的权柄啊!
    别的不说,在查案的这段时间段内,绝对没有哪个大臣会不长眼,敢找主查人的麻烦。
    否则金口一开,就去大理寺狱喝茶协助调查去吧。
    群臣屏息以待,等候着落谁家。
    这甚至能影响四子争储的形势。
    哪位皇子的党羽能夺得这个魁,无疑就能占据极大的优势。
    长孙无忌不由得舔舔嘴唇。
    不论从职位、还是从与皇族的关系来看,都是由他来当这个主查更合适。
    因为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空,也是李明理论上的舅舅。
    虽与李明不是一派,但他所辅佐的晋王与李明并无仇怨。
    也就是说,他更“客观”。
    而一旦他长孙公拿到了“主查”这柄利器……
    那就真的权倾朝野了!
    什么筑堤、什么疏浚漕运,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罢了!
    他完全可以借机打压其他竞争对手,一步把从(易)善(于)如(操)流(纵)的晋王送上龙榻!
    而在所有野心勃勃的大臣之中,就属孙伏伽和刘德全最为紧张。
    他们的烦恼很纯粹。
    不懂事不要紧,就怕半桶水晃荡。
    万一摊上个爱指手画脚的领导,外行指导内行,那他们就有得受了。
    李世民不假思索,指了指最前排的房玄龄:
    “玄龄公,由你来担任此案的主查。”
    朝堂上,一片深重的呼吸声。
    除了十四党以外,其他大臣都对此抱有异议。
    甚至连房玄龄本人,也略略惊讶地睁大了双眼。
    因为他房玄龄不懂查案啊!
    这专业完全不对口啊!
    而且房玄龄的权力……不是,任务已经很重了。
    再给他安一个主查的担子。
    岂不是让他把整个朝堂都一肩挑了?
    这是当宰相还是当丞相?
    长孙无忌嘴巴微张,眼神有些茫然。
    不是陛下……我是外戚还是房玄龄是外戚啊?
    主查之职可以给任何人,但唯独不能给他啊!
    谁不知道他老房是李明的相父?
    这和让受害人自己来查有什么区别?
    这不就相当于……
    “不就相当于……送了李明一份大礼吗?”
    长孙无忌猛然抬头,偷偷看了一眼陛下。
    没错,确实没错……
    陛下就是在光明正大地壮大李明的力量!
    那小魅魔,又给陛下灌了什么迷魂汤?!
    “呵……居然承了那孩子的情……”
    房玄龄从惊讶中恢复镇定,不禁哑然失笑。
    笑容中,满是欣慰。
    “我也算是享了下一代的福啊……”
    群臣的迷茫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
    皇帝的选择倾向已经非常明显,无需多言。
    朝廷很快恢复正常奏对。
    龙榻上,李世民转向萧瑀:
    “萧尚书,你刚才所奏何事?”
    “我……”
    萧瑀满头冷汗,一时语塞,下意识地扭头看向身边。
    房玄龄正一脸和蔼地看着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