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
    1914年8月6日临近中午的时候,东方的天空中出现了几个蓝灰色的物体,缓缓地飞向列日要塞最坚固的弗莱龙炮台。炮台里的守军好奇看着天上这些庞然大物越飞越近,一名守军忽然说到:“这是德国的齐柏林飞艇!”
    比利时人认出了天空中飞过来的是德国齐柏林飞艇,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四艘飞艇是德军“天灾”级重型轰炸飞艇!飞艇携带两枚一吨重的穿地炸弹,这种炸弹由克虏伯军工厂制造,外壳由高强度钢制成,可以承受高速冲击,内部填满了军用安全炸药,使用机械延时引信(这种引信非常结实可靠,但是比较笨重,只能安装在100毫米以上口径弹药中)。
    飞艇上的德军通过空中瞄准器,正在测算投弹点。这种带陀螺稳定的大型瞄准器很复杂,也比较精密,需要输入风速、航速、高度、角度、飞行姿态等参数,要多人操作才行,是克虏伯火力控制技术中心研发的机密武器。飞艇接近炮台上空时,小心翼翼的保持着飞行高度和航速,尽量控制着飞行姿态、航向等参数不发生变化,便于投弹瞄准。
    瞄准员聚精会神的通过卡尔蔡司光学镜头观测目标,大家都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他。虽然投弹演习中,已经多次命中目标,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实战,大家还是有些紧张。突然,随着一声“投弹!”沉重的炸弹离开了飞艇,砸向地面,飞艇明显地往上一升,德国空军第一次向敌军投弹了!
    一吨重的巨型炸弹从天空中飞速下降,把高空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狠狠地砸在离炮台不远的地面。重型炸弹自身巨大的动能,使炸弹钻入地面数米深处的堡垒主体,又穿过两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垒壁,直达堡垒的地下坑道。随着延时引信的启动,地底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炮台内部烈火熔城,到处是残肢断壁,炮台左边的地面塌陷出一个近百米见方的大坑,扬起的烟尘直上百米高空,久久不能散去。
    身在远处的德国陆军,亲眼目睹了这次轰炸,他们都对重型炸弹的毁灭性威力感到震惊。当炸弹在几公里外的地下堡垒中爆炸时,他们也感到了地面的震动,在恐惧之余庆幸这种可怕的武器由自己一方掌握。投过一次弹的飞艇,并没有停留,它离开目标上空,把投弹位置留给了下一艘飞艇。当四艘空中飞艇都投过一次弹后,它们又一次掉头,重新飞临弗莱龙炮台上空,把刚才做过的事情又做了一遍。
    四艘“天灾”级空中飞艇,两轮投弹将八枚一吨重的穿地炸弹投向了弗莱龙炮台,然后不急不慢的飞回德军后方。这时的弗莱龙炮台,已经变成了地狱,燃烧的火焰直达天际,到处是瓦砾废墟,守军无一幸存。大火和内部爆炸持续了几个小时,火焰呈一种诡异的红色映照着整个天空。直到下午五点过后,德军才慢慢的靠了上去,这里的地形地貌都和战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军空投的炸弹引爆了炮台内的弹药,从里面把整个堡垒区域炸垮,原来高出地面的炮台和堡垒,现在已经不见踪影,只剩下一个个大坑和建筑残骸。
    在傍晚前,四艘空中飞艇又飞回来了,这次它们又轰炸了另一座炮台。炮台里震天动地的巨响不断,防御工事随之土崩瓦解,成为了巨大的化铁炉和焚尸场。弹药殉爆引燃的大火,燃烧了整夜,几十公里外所有的炮台的守军都能看见。
    第二天,德军满怀期望的去其他炮台劝降,令它们惊诧的是比利时守军拒绝了他们。于是,德军用4天的时间,把比利时花费二十多年精心修筑的列日要塞堡垒群一一摧毁。炮台守备长官勒曼未被炸死,而是被震昏了。德军把他押到德军指挥部,勒曼交出军刀说:“我是在丧失知觉后被俘,请贵军务必在报告中说明这一点。”德军敬佩勒曼是个尽忠职守的军人,将军刀还给他,然后说道:“你的军人荣誉并未受到任何损失,请你保留这把军刀。”
    1914年8月11日,德军跨过已经成为废墟的列日要塞,直扑德法边境!
    德军采用的是“施里芬计划”:主力在西面,从比利时和法国的边界进攻。法国采用的是十七号计划:主力从东面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的领土)。这两个阴错阳差的计划,造成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史实上就是这么奇葩)
    先说法国,从东面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是法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光看番号就知道,这是法军排名前二的部队),他们的对手是德国第六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在德法战线上,所有集团军番号排名最靠后)。
    德军的“冷枪小组”战术,从中法战争之前就开始使用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深入每个德军士兵的心中。法军攻过来,德军小组打枪,如果法军实力占优,几个小组就交替掩护撤离;如果法军人少,就靠近用毛瑟c96连发手枪突袭一把。法军被打了两天,自然形成了大规模的集群进攻模式,虽然一直有伤亡,但是战线却往前推进了。
    法军的指挥官和高层非常兴奋,一方面进攻得胜了(当时法国上下都迷信“狂热进攻”战术,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进攻可以击退敌人,击退敌人可以提振法军士气,而被击溃的敌人会失去士气,最终望风披靡);另一方面则更加有意义,因为法军每前进一步,都是在收复国土(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前是法国领土)。法国的新闻报纸每天都在刊登法军今天又收复了多少领土,法军的战士多么英勇,法军的指挥官已经被捧为民族英雄。至于法军的伤亡,胜利哪能不付出代价,已经没有人在乎这些了。
    但是进攻到了第三天,法军已经进入德国的筑垒区域,战况就变得惨烈起来。法军在德军钢筋混凝土工事前,遭到了水冷重机枪的扫射,伤亡的数字直线上升。法军整连整营的冲锋,被德国机枪压制后,“狂热进攻”思想驱使法军又发起了团级规模的冲锋,数千人排成方阵,高喊着口号,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挺进,而德国重机枪则在钢筋混凝土工事里喷吐火舌。法国将军戴高乐后来回忆:“法军排着上个世纪最好的线性阵列,整齐的前进,指挥官在方阵前二十码(十八米)的地方指挥他的部队,但是德军的机枪子弹比雨点还要密集,没有人能够前进五十码(四十五米),他们全部被打倒在地。”
    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法军的炮兵部队从泥泞中跟了上来。于是在炮火轰击过后,法军步兵又开始了新的一轮进攻,但是冲锋的法军发现,德军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在法军炮火轰击过后,依然坚挺的矗立在原地,法国步兵又一次遭到德军堡垒群的持续射杀。
    一战初期,法国陆军主要装备的是m1897型75毫米野战炮(著名的“75小姐”miss75)。这种野战炮是世界上最早的弹性炮架火炮,每分钟可以发射三十发炮弹(射速十分惊人!是之前火炮射速的好多倍!),并引领了世界火炮划时代的革命。法国陆军视75毫米速射炮为镇军之宝,法国人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未来战争的最佳解答,全军上下只需要一种火炮、一种口径、一种弹药———75毫米小姐、75mm、榴霰弹!于是法国陆军一个师装备36门m1897型75毫米野战炮,再无其他火炮。
    m1897型75毫米野战炮虽然好,但是威力有限,面对一米多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75毫米炮弹根本无能为力,抵近直射都打不穿,还会遭到德军炮火的反击。所以,法国陆军在洛林的堡垒群面前,血流成河!前方陆军攻击不利,可是后方不干了,前几天还把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将军们捧为民族英雄,怎么现在就打不动了呢?后方司令部来催促进展的电报一份接一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指挥官们只能硬着头皮命令士兵前进。但向前冲锋明显是送死,士兵们开始拒绝执行指挥官的命令,士气低到了极点,官兵矛盾日趋激烈。
    法国人打不动,德国人的反击就来了。8月11日,德国第六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各自抽调两个军,同时发起反击!由于法国人并未想到德军居然会进攻,所以并没有修筑坚固工事,在德军的多路冲击下,法军阵地到处是漏洞,被德军打成了渔网。法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在德军的穿插迂回战术下,被割裂成一个个小块,只能依托村、镇等现有建筑,聚集在一起,进行防守抵抗。
    这时,就轮到德军的火炮发威了。德军的火炮原来隐蔽在堡垒群的掩体里,发射之前再拉到就近的发射炮位,这种克虏伯生产的150毫米口径火炮,重达十余吨,最大射程高达22千米(史实)!克虏伯公司在威廉半岛的军工厂,用流水线批量生产这种火炮,所以德军装备较多。克虏伯150毫米榴弹炮发射的炮弹重达一百多斤,几炮就能轰平一个小型村落,法军聚集在一起,无疑集体等死!而且这些重炮布置在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附近的村落坐标十分清楚,甚至早就预设好了参数,一句话——干就完了!
    法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陷入了死境!离开村落,分散到旷野里,会被德军小组猎杀,聚集在村落抵抗,很快就会被克虏伯150毫米榴弹炮炸死。于是,前几天的法国民族英雄开始溃逃,一直跑到三十公里外才开始重新集结(克虏伯150毫米榴弹炮射程之外,当时的条件下,这种火炮移动较慢)。
    几天时间,法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伤亡高达数万人,被俘四万多人,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在柏林参谋本部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小毛奇(老毛奇的侄儿,老毛奇是一代军神,赢得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是德意志帝国的开国战神)向德皇威廉二世汇报了此次大胜,德国举国欢庆!高兴之余,总参谋长小毛奇把德国第七集团军调到了西边比利时和法国的边界,毕竟施里芬计划是要加强右翼(西线)。东边的任务只是防守,既然德国第六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这么能打,而且对面法军又被打残了,那就调一个集团军到西线,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嘛。德皇亲自下达的命令,第七集团军二话不说,立即乘坐火车奔赴西线。
    这样一来,德国的第一、二、三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都在比利时-法国边界一线,近百万德军向法国西线压了过来。大家要问,德国的第一、二、三集团军和第六、七集团军都出过场了,第四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在哪儿呢?答案是——阿登森林。
    阿登森林位于位于比利时东南部、卢森堡北部和法国东北部。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多森林、泥炭地、荒地和沼泽。阿登森林的西边是德国的第一、二、三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阿登森林的东边是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第七集团军驻守在哪里。由于阿登高地遍布森林和沼泽,不利于德军大部队和重炮行军,所以德国第四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在阿登高地艰苦行军,队伍拉得很长。
    法国人迟迟看不到(数不完)阿登地区德国部队,于是法国情报机关向法军总司令霞飞提供的情报是:“德军在阿登地区只有18个师”。然而,德国人的真实兵力是这个数字的几近2倍。于是,霞飞决定投入手头仅有的3个集团军以绝对的兵力优势进攻阿登,去包抄在比利时-法国边界的德国第一、二、三集团军(他不知道第七集团军已经调到了西线)。同时,英国远征军在比利时与法第五集团军配合作战,在正面牵制德国第一、二、三集团军。霞飞认为:这是赌国运的时候了!法兰西的命运,就在全在这一仗上了!霞飞总司令自然是乐观的,他对法国总理说到:“现在有理由信心百倍地期待战局的发展。”
    同时他喊出了一句口号:“把他们拦腰截断!”
    很快,法国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扑向阿登,第五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在正面吸引德国第一、二、三集团军,总攻于8月11日(这一天法国第一、二在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德军击溃)开始,这就是边境战役的第二阶段。
    德国第一、二、三集团军正面的法国第五集团军有三十多万人,英国远征军也有八、九万人,英法联军总计四十万人,而德国第一、二、三集团军加上从东面调过来的第七集团军加起来总共近百万人。英法联军四十万人去进攻德国近百万人,听上去有点儿邪乎,但史实上法军确实这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