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88章
    边军汇报上来的消息,只是轻描淡写的复仇罢了,顺便震慑一下女真部。
    两位帝王为表示对戚家的看重,于是下旨让边军抽调人手前去接应,但也仅此而已。
    没想到半年过去,整个大漠都成了戚家的囊中物!
    两人简直暴跳如雷,“边城的官员和将士是干什么吃的,发生这么大的事,竟然没一个人上报,他们都想造反不成?”
    实在不怪两人如此恐慌,北方游牧民族惯来是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之前没统一还好,虽然守得辛苦,但那是边将和士兵的事。
    朝廷只需要出钱就够了,反正朝廷又不缺钱,自然越安稳越好。
    现在整个大漠成了戚家的地盘,谁知道他们是不是野心统一草原,然后再南下攻打大楚,企图恢复前朝?
    一想到戚家这么多年,就没受降大楚,他们就满心的恐慌,对边将更是恨得牙痒痒,“他们,是不是早就和戚家串通好了?!”
    边关发生这么大的事都不来报,一定是反了!
    两人又恐慌又害怕,如果边军都被戚家劝反,那他们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威胁京城。
    顿时沉迷养身和炼丹的两位帝王纷纷坐不住了,一起出现在朝堂,要求大臣们立刻拿出章程来。
    不要说他们了,朝臣们也很慌啊,不明白事情怎么突然变成这样?
    都没一个过程,就直接大漠被统一,怎么统一的?除了戚家,其余士兵从哪来?他们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拿下瓦剌和鞑靼的,这难道还能一键消除,说灭就灭了吗?
    可这时追本溯源已经来不及了,最重要的还是补救。
    怎么补救?当然立刻往边关派遣军队,最好把原本的边将换下来,以防他们真的和戚家人勾结。
    另外还要追究责任,到底是谁失职,让事情变成如此无可挽回的结果?
    这一追究,顿时整个朝堂都乱套了,纷纷互相指责。
    有弹劾边将的,也有指控某人和边关有联系的,比如张家,张老太傅两个儿子都在边关,却一无所知,这正常吗?肯定是张家和戚家联合背叛!
    还有陆家,身为边将,竟然什么都没觉察,是真的没有觉察,还是被人收买了。
    这么一细数,顿时不好了,大半朝廷都和边关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首先那些在边关为官为将的就不说了,朝中许多大臣紧跟粮商会的脚步,在东北平原设立粮庄,他们应该对当地的信息万分了解才对,为何一点消息都没传来?
    不对劲,实在不对劲!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时候,确切消息终于打听回来了。
    原来,不是当地那些官员将领不知情,而是他们以为朝廷知情,并对此是默认的。
    没错,一开始出兵支援戚十一是默认的,后来他们陈兵坝上几个月,朝廷也没有反应,都以为朝廷是不想战火波及到东北平原的粮庄,于是让士兵一直驻扎在坝上。
    之后瓦剌人几次突袭,都被戚十一打了回去,众人自觉安全,就没再关注。
    草原上发生的一切,比如鞑靼和瓦剌打起来,比如鞑靼内乱这些,也都有奏表呈上,只不过两位帝王都沉迷享受,对于建功立业没什么心思,看过也没放在心上。
    既然事情没涉及到大楚,遇到几次袭击,戚家都能打回去,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于是朝臣们也直接搁置到一边。
    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关注,比如出海的商队遇到了海盗,五十六艘海船,连船带货物都被抢走了,造成了巨大损失。
    这其中既有朝廷的官船,也有朝臣们支持的民间商船,也就是说,此次不仅朝廷损失巨大,就连朝臣们都各个蒙受大损失。
    这可是关系到己身利益的大事,北方那边小打小闹当然抛到一边,全心全意督促起海战来。
    原本包括两位帝王在内,大部分朝臣都认为该节制海军的发展,现在可好,各个义愤填膺表示,一定要肃清海盗,扬我国威!
    在这种忽视下,戚十一又在一个月内,连续拿下瓦剌,鞑靼,朝廷不知道消息实在情有可原。
    毕竟一个月,消息传递也需要时间不是吗?
    得知了结果,朝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办。
    恰在此时,张简仨的奏书呈递上来,上面详细记录了戚十一攻打瓦剌和鞑靼的全过程,重点描述了鞑靼内斗,可能是有人故意挑拨,而这人除了戚家不做第一人想。
    戚家能达成这样的效果,肯定布局已久,此次不过是时机到了,骤然发难罢了,会出现现在的情况,实在不足意外。
    看到这里,两位帝王发了好大的火,“戚家狼子野心!辜负□□信任,实在当诛!”
    当然,这也只是说说而已,就戚家今日今时的地位,大楚的皇帝已经奈何不了他们。
    所幸张简仨的奏书还有下面内容,他觉察事情不好,当即只身前往漠北,质问戚十一是否想造反。
    所幸戚家是汉人,并没有背弃大楚的意思,戚家即便掌握了大漠,也会是大楚的臣子。
    为了安抚戚家,他特请旨下令封戚家为异姓王。
    反正大楚有异姓王,戚家这么大的功劳,打下整个大漠,封王也是应有之意。
    另外,张简仨请两位陛下放心,他以忠心和戚家先祖名誉为要挟,逼戚家签订了羊毛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