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看房
院子房,一个总门牌,里面再编号。也别想着四九城那样,住的是四合院。这是昌市,除了遗留下来的几个王府有四合院一样的房子,其他地方最多算个杂院。
住杂院就是邻里关系多,很多公用的区域都是要商量着来。碰到好邻居还好,碰到一些比较计较的,可能你晒个被子啥的,都不能乱占地方。
罗成没想到分个房子还有这样多讲究,他是想要独立门户房子的,但听街道主任的介绍。房子现在根本没大的,以后媳妇帮他生了崽怎么办,他还想多要几个呢。住杂院要是有大房间的话,不就是邻里关系麻烦点嘛,他最会处理邻里关系了。
哪个不开眼的来找他麻烦,在市区里得谨慎点,但二狗子也没来过市区呀。让二狗子来市区玩几天,带上他家的麻袋。除非是年龄特别大的,否则二狗子不管男女,都给你套起来。
既然罗成想要房子大点,又有李科长打招呼。街道主任还特意喊其他办事员来询问,西北区还有没有合适的大点的房子,或者一主一侧的两间房。
“主任,西区的西口胡同那边有两间不错的侧房,已经半年多没人住了。里面还有不少家具都是我们街道办的。”
“不对呀,西口胡同那边的房子不错的呀,有没人住的房子?”
“主任,那房子以前是五保户李长根家,右手没了的那老大爷,上一年年底人没了。年初的时候不是说人刚走不吉利嘛,就空了一阵子。”
办事员这样一说,街道主任也想起来李长根是谁了,五保户,儿子打仗都打没了,也没留个后。当年给他安排的是两间侧房,房子大小可以,就是采光差了点,门朝东开,就早上有些阳光。
不过既然人没了半年了,也就没不吉利一说了,可以住人了。说不吉利,那是要扣封建帽子的,但一般出现这样的房子,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尽量一百天内不安排新住户进去。
但你要是死过人的房子就不住,那是不可能的,现在国内人均寿命还很低,随便一个什么病可能就人没了。所以哪怕是当着罗成的面,这西口胡同的房子也被安排上去看房了。
另外还安排了两处地方,都是侧房,杂院房就这样,一个杂院十几户人。就那么一两间正房门朝南开,房子还比较大的。但这样的房子早就分下去了,很难碰到的。一出现基本也会立刻就没了。
至于说家具为什么还是街道办的,其实准确点说是国家的,街道办这边登记了的。当年解放分地分房,后来房子分给大家租住了,家具也就借给租住的人,以后要是不住了,家具也是要还的。
对于半年前死过人的房子,罗成是不介意。他在镇里住的房子,西边就是坟头他都不怕,还在乎这个。真正让罗成有点介意的是,镇里分家分到西边,这来市区了,找个房子,几处都是西区的。特别是现在说有不错房子的,名字还带个西口啥的。
总他娘的感觉在暗示着什么,自己咋就这样归西的呢,什么都归到西边。
一个机械厂的科长面子还没大到让人家街道主任都亲自带罗成去看房的地步,能花点心思为他挑选几个地方去看房就不错了。要是其他一些厂或者没有人来打招呼分配房子的人,下面的人根据伱的情况,随便安排一个住的地方,你挑都没得挑。 罗成把布袋里最后一些花生倒在街道主任的办公桌上,也有一小堆,感谢街道办的照顾,让主任给大家分分。
别看只是一点花生,这年头真是好东西。街道办这些人员,就算每人分到的不多,可能都不会舍得自己全部吃了,家里有小孩的,哪怕带一把回去,能让小孩开心的很。
所以带罗成去看房子的办事员,就因为他会做人,人家对他也很热情。去看房子的路上,就顺带跟罗成解说一下要看的几处房子情况。
除了房子情况,房子所处位置的周边环境,和大致有些什么邻居,办事员都知道一些。街道办这年头处理各种琐事,邻里之间的纠纷都归他们管。甚至一些待业青年找工作也是到街道办登记的,一些老人想找点补贴生计的活还是到街道办。
街道办事员告诉罗成,西口胡同那边的两间侧房,比其他两个地方好。这房子真要分的话,几个月前就能分出去。普通工人分房子,根本不会带人家去看这房子。罗成这算是赶巧了,他厂的李科长昨天来打了个招呼。
当然了,一个厂的人事科科长面子不够大,真有关系的,都分到东南两片区域了。都说这个年代是一个公平的年代,但就一个分房子,也分三六九等。
第一处房子位置很快就到了,是一个住着七八户的杂院,房子也是属于后来加建的。一间大小还可以的房间,旁边有个小厨房,明显是之前住户加建,厨房边还有个破的木头小棚子。
比罗成在镇上的房子好多了,起码是砖瓦房,面积也大点。不过街道办事员说了,没西口胡同的房子好,不过听名字就知道,那杂院是在一胡同里。位置多少要偏一些,但那边家具多,特别是上一户住的是五保户,而五保户说难听点就是绝户。
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这五保简称五保户。能评定为五保户的,这年头都基本上是孤家寡人一个,当然一些特殊条件的除外。
所以别说这房子之前留有家具的,就那以前住的五保户留下的东西,都算是国家的,由街道保管分配。如果有财务,直接上缴。
罗成跟着办事员来到一条街道,路过一个路口。嘿,路口边上就有西口胡同的字牌。这位置倒是很好辨认,胡同口就马路要窄不少了,而且两边都有房子,哪怕这大热天,都没什么阳光照射到这胡同口来。除非是正午十分,这胡同口才会有阳光。
进入胡同口,倒是凉快了不少。这胡同口有不少小孩在玩耍,穿着比农村的小孩强多了,虽然很多小孩也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农村的小孩,家里小孩少的还好点,多几个,能穿着裤衩子出门的就算不错的了。
农村天热天天打赤膀外面到处跑的小孩多的是,小孩都是大的穿不了的衣服给小的穿,一年都难置办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并不是开玩笑的话。一块破布片这年头都没人舍得扔。
(新的一天,推荐票,月票,有的记得给就感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