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看鞋
    去岁,我在自己的散文随笔集流年碎影里,写了一篇题为看脚的短文,意思是说了脚对人的重要。不久,就有远在湖南长沙的一位文友给我邮箱发来信件,说贾先生为何不写篇看鞋呢?其实,在某些时候,鞋是比脚重要的,因为脚除了睡觉外,在现实生活中它无不处处受到鞋的限制!
    是这样吗?
    答案是肯定的。起码于我,有过这样的深刻地接触。人说,鞋穿着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的确,对脚而言,它对鞋的唯一要求就是穿着走路舒服,而不是鞋的类型与品牌。去年,我就遭遇过这样的事故。在乌鲁木齐某商场,我陪妻闲逛,买了一双皮鞋,名牌。商场服务员再三声称,三保(保修、保退、保换),没问题的!结果呢?怕鬼遇鬼,却没法去打鬼。要退鞋不给退,说给修修。那就修罢!拆了东墙补西墙,来来往往竟三个多月,时间也在扯皮中过了限定的保修期。买了鞋不能穿,那只好和商家再说退鞋之事,鞋部经理这回倒很痛快,说可以给你退呀!那得给你按折旧。想想这些,你心里能不窝火吗?我当下心想:倒不如把鞋扔了!后来,就把此事说与在报社工作的一位朋友,那位朋友还真行,到商场了解了情况,又写了文章。我想,起码商家应该会认真对待这件事儿罢!其实,我又错了!朋友告诉我,稿子发不了,原因是商家已经知道他写了稿子的事儿,就到报社做了几个版面的广告呜呼哀哉!我没想到一双鞋子居然会引出这等事儿?这事儿不说也罢!说了闹心。总之,关于鞋的故事还真不少呢。非但如此,由鞋子引申出来的典故,也足以佐证鞋子的重要!譬如郑人买履,是说了“穿小鞋”的典故;譬如说到朱元璋的老婆,便有了“露马脚”的故事,如此等等,鞋就像一杆秤,轻重人心自然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常能从一些电影或其他文学作品中看到男女青年一种表达爱情的方式,这就是姑娘给自己的未婚夫送鞋底的的场景。当男青年准备参军上前线的时候,他心爱的姑娘就会起早摸黑赶着纳鞋底,做好了鞋子后,就会在男青年上路的那天,送到心上人的手中,然后含情脉脉地目送他远去。依我判断,那种质朴表达爱情的方式,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恐怕是不可思议的了。我在人民剧院就听到过现代人对此的评论,他们说:怎么这么低级呀?那女子怎么不趁此机会宰一下他的?可叹后生浅薄!其实要我说,这种表达爱的方式,要比现在的青年男女更为浪漫、更为深刻的多!
    为什么要送鞋而不送别的?那会儿也有金有银有玉啊!即便是没有,也可以剪一撮头上的青丝啊!或者去模仿宝玉和晴雯,两个人交换一下贴身的护兜,岂不更情真意切?以我分析,因为送鞋更能表达姑娘的一片痴心。那可是千针万线呀,姑娘是把爱情通过一针一线纳入了鞋底。大约如此,婚姻竟与鞋子挂上了钩,也就有了婚姻像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一说。据说有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只要想一想,当你自己或很多人都在崇尚穿皮鞋的时候,为什么还有人喜欢穿布鞋?布鞋至今存在,总有其存在的理由罢!我们勿须去为此分出子丑寅卯来。
    鞋子岂止定情之物!
    悠悠岁月,然记忆深处是那份至浓的母爱,却刻骨铭心。
    年幼时,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我经常因为淌雪,每天下午我从学校回到家里总会湿透了鞋子。每在这个时候,母亲都会帮我脱下放在炉火旁烘烤。特别是年关快到的时候,天气越来越寒冷,白天母亲要忙活家里的一些要紧的琐事,晚上她就会坐在屋里就着那跳跃着微弱的煤油灯下给我纳鞋。到了夏季,像我们家是买不起凉鞋的,这个时候母亲就用做衣服的边角料,为我做凉鞋,那凉鞋穿起来既好看又舒服!特别是行走在夏日麦收后的田野,不必担心麦芒刺痛和划伤腿脚。在交错从横的田埂上,全身的惬意,就在于脚下那松软的土地上,在于泥土中泛出的芳香。记得那会儿,机关干部会下放到乡村驻队,县上也给我们村上派了一个姓韩的城里人,好像是个局长,他看了母亲给我做的鞋竟赞不绝口,说这种布凉鞋很难得的,穿了不会烧脚,不像皮革,对皮肤非常有害!当下,我母亲见他尽说好听的,后来也给他做了一双。这个韩局长对母亲千恩万谢,夸我母亲手巧。而我,每看到母亲那一针一线的动作,心里就暖烘烘的,即便是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心依然感到温暖
    穿鞋是为了更好地走路,这一点,古今中外,同此一理。但我们在很多医院的门诊部,常常能见到因穿鞋不合适而引起的一些脚病患者,如:槌状趾、胼胝、鸡眼、嵌甲、甲沟炎、趾外翻畸形等脚病的患者就诊。可见如果穿鞋不适,不仅能引起脚病,更重要的还会造成人体相应器官的疾病。有缘于此,我们要选择好适于我们走路的鞋子,适于我们健康的鞋子。我们活着,不但要为自己,更重要的是要为了别人。现在,拜金主义泛滥,人在物欲面前,显得无所适从,仿佛“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这是人自己为自己套的一副枷锁,所以,我们要让自己走路的脚一定要穿双合适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