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页
    “诸位大人暂且不必担忧银两一事,重要的是黄河水患。”钟离微眼神一闪,“后日到达济宁府,本官需要确切的办法。”
    至于银子不够,那就只能按陛下说的“借”了。
    沿河的盐商各个腰缠万贯,家国有难,出出血也不过分。
    袁崇觉得自己脑中的种种方法如同找不到头的线球,灵光一闪的电子就藏身其中,偏偏不得其法。
    直到听到一句话。
    “疏和堵的效果都不如意,不能疏堵并举吗?”
    袁崇忽然从地图中抬头,望向开口的人。
    钟离熙是真的疑惑,试探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废弃旧有河道不现实,完全疏通也是同样的问题,不如分泽?”
    “疏堵并举!”
    “分泽!”
    袁崇突然开口重复了一遍。
    “我有办法了!”
    袁崇将地图揽到身前,兴奋地念叨着。
    众人起身围在一起,看到地图上的线路,眼神一同亮起来。
    第51章 趁火打劫
    袁崇越说越顺利,神台清明一片,完全理清思绪。
    “疏堵并举,挽河东向,使复故道。”
    袁崇最后如此总结。
    黄河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河道几经变化,形成如今的局势。
    既然一条河道无法解决问题,依靠人力疏通也不显示,不妨利用好旧有河道。
    分泽高涨的洪水,减缓现有河道压力,届时再堵塞住白茅堤和金堤,重新决口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如此济宁府的压力骤减。
    “古河道废弃多年,但分泽一部分洪水绰绰有余。”姜师傅肯定了袁崇的想法。
    何钦也点头,“袁大人此法可行。”
    比单纯堵和疏都要高明,但还有一些细枝末节需要完善。
    “袁大人可想清楚黄河主河道定为哪个?”
    何钦抬头问,“旧河道废弃多年,做河道免不了疏通,以谁为主。”
    “旧河道为次。”袁崇说道,“现在的河道虽然抬高,但沉积泥沙松软,后续好清理。”
    说到底,袁崇和姜师傅的想法相似。
    不想放弃现在的河道。
    古人言,“顺其自然。”
    上天选择黄河改道,自是有道理所在。
    千百年的地势变化,旧河道比不得现在的优越。
    袁崇选择分泽,也不是为了改道。
    “我明白了。”何钦绕有所思。
    钟离微只看过一些水利书籍,自认纸上谈兵,虽然能听懂,但也没插嘴。
    见专业的三人达成统一,钟离微也没放松。
    拿出方案才只是第一步。
    “旧河道在东平府,诸位大人要怎么安排?”钟离微问道。
    虽然大头放在济宁府,但东平府不去人显然是不行的。
    时间紧急,兵分两路势在必行。
    姜师傅请缨道,“老夫去吧,他们两个年轻的留在一起。”
    旧河道的修整是个仔细活儿。
    虽说只是缓兵之计,修不好也白搭。
    袁崇和何钦毕竟没有经验。
    没有经验,是坏事,也是好事。
    好坏都在不受经验拘束,济宁府有钟相坐镇,搞不出什么大乱子。
    “你们两个年轻,脑子活,想想怎么清理主河道。”姜师傅怕两人误会解释道,“旧河道老夫有经验。”
    正事商讨完,袁崇没忘记钟离熙,“此次还要多谢钟小姐提醒。”
    否则,他没准还要苦恼几日。
    钟离熙含笑,谦虚地说道,“当不得谢,大人不嫌我胡言乱语便好。”
    袁崇一愣,诚恳道,“钟小姐自谦,若是对水利感兴趣,这里有几本书,可以赠与小姐。”
    钟离熙有些犹豫,“这太贵重了。”
    书籍本就不便宜,何况袁崇拿出的这些书并不常见。
    钟家起家虽晚,但钟离微是最传统的文人,喜好文雅,经过十余年的收集,家中藏书很是可观。
    钟离熙沿袭了父亲的爱好,家中的藏书看了个七七八八。
    其中就包括地理水利书籍。
    袁崇拿出的这些书她没看过,确实很诱人。
    但这也意味着,没准是家族传承的孤本。
    “钟小姐不喜欢?”袁崇劝道,“这些书我读完受益匪浅,小姐于水利一道有天分,改日一同交流。”
    钟离熙:……更诱人了。
    但更是证明了这些书的贵重,无亲无故,如何能够接受。
    就在钟离熙忍痛拒绝的时候,何钦看不下去了。
    “钟小姐收下吧,这是圣上交给科院的书籍,不妨碍的。”何钦恨铁不成钢地看了眼袁崇,多大的人了,献殷勤都不会。
    袁崇无辜回望,一脸懵。
    “科院的书籍?”钟相忍不住出声,“圣上允许外传。”
    “为什么不让,钟相喜欢可以去看。”袁崇很疑惑。
    圣上将书交给他的时候,还嘱咐让大家多看看。
    何钦扶额,描补道,“袁大人的意思是圣上慷慨,准许此利民之书流传,开民智。”
    如此一说,钟离熙果真不再拒绝,只道,“多谢袁大人顾念。”
    袁崇不以为意,“没事,钟小姐要能有新想法也是帮我等大忙了。”
    何钦:……难怪袁大人平日不好言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