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二三章 书房密谈(下)
    “同门之义?为娘从光禄大夫江大人只身前来入仕来看,倒是未必……”
    赵匡义道:“孩儿在药王谷时,听严秋师兄讲过,书院立院开始就有了规矩,学子倘若入仕朝堂不准道出自身师门出处……”
    “哦?”赵杜氏稍是一愣,“这倒未听你言及……这是何原因?”
    “听说像是恐书院有了名声,各个朝堂会倾力拉拢,而书院学子本身就来自五湖四海,恐他们日后会为自己所在国邦自相残杀。”
    “严师兄又说,若非书院长辈因……因圣上贤明,也不会让江先生前来相助,而圣上登基后,书院长辈对弟子入仕中原朝堂有支持的意思……”
    “如此看来……”赵杜氏沉吟道:“这书院长辈有心怀天下百姓安生的抱负,若当今圣上有失仁德却也不会让书院弟子相助于他……但若如此,倒是大有好处。”
    赵匡胤兄弟二人一时疑惑,又听赵杜氏言道:“他们此等胸怀必是会大局为重……即使当今圣上有失,继统之人只要能造福于民,他们亦会鼎力相助。
    从青青在巴公原救驾一事来看,若说赐以财物或是一官半职倒是说得过去,但以军功见封一个寻常出身之人为郡主……当今圣上意图不浅呀。”
    “母亲是说……”赵匡胤似有所悟。
    “圣上此举是有多种用意,青青的兄长是书院弟子,对她恩赐,一来,可泽及他兄长等人,也可以说是间接报答书院的相助之情。而书院学子又来自各个朝邦,此举亦可激励众学子来为中原朝堂效力。
    唉,可惜尔等未去书院求学受教……但听廷宜所言,为娘猜想书院育人之心,必定是天下百姓为先,天下太平为念,那些刚出山的学子必然是一番热血,怀有家国天下的情怀……”
    赵杜氏言语一顿,端起书案上的参茶茗了一口,缓缓言道:“你兄弟二人日后要多与他们亲近,特别是元朗,你此下为殿前指挥使,是为他们的上司、前辈,先与他们讲家国大义,再慢慢潜移默化……让他们明白入仕朝堂钱权的重要性。
    倘若你引导得当,这些学子日后必会有人因荣华富贵而为你所用,他们涉世未深……先可与之平交,再暗中使人打压,而后出面施以相助,他们定当感恩于心,意气使然之下,届时‘忠’字见轻,‘义’字就见重了,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此中道理你二人当要明白,记在心中。”
    赵匡胤与赵匡义互视一眼,齐声点头应道:“母亲所教,孩儿谨记在心。”
    赵杜氏大为欣慰的点了点头,“听闻书院楚先去的姐夫也是奉事朝中……”
    “正是。”赵匡胤应该道:“谏议大夫程正程大人便是。”
    “嗯。听说他有个千金待嫁闺中,貌美温柔……即是楚先生甥女,想必也是知书达理,贤良淑德……”赵杜氏微微一笑,“平章事、门下侍郎范质范大人的二公子年少有为,也未婚娶,此二人倒是良配,为娘今日做次媒家,与他们牵个百年好合……”
    “这如何使得?范宰辅对圣上大是忠心,而楚先生虽卸了山长之务,但其在学子心中是为神明,倘若他日应事……范宰辅必会反对,届时……”
    赵匡义与严秋、宫少文同在药王谷学医,对于书院的内情也知晓一二,但知楚南风在众学子心中的威望。心想他日若郭荣有失,对郭荣忠心耿耿的范质必是拥护他子嗣为帝,而赵杜氏将楚南风甥女做媒许配与他,无形中又是给范质增加的势力,对于赵杜氏的安排却是大为惊疑。
    “为娘不知日后的变数会是如何……但以高僧从未言及举兵造反一说,猜想其中机缘必是权谋为上……故才敢行此策略。
    范大人之忠只是一家一姓而己……对以天下太平为念的楚先生来说还是见小了。倘使他日有机缘造成骑虎难下之势,范大人的立场反会因楚先生顾全大局之心所改变……或是说不得不改变。”
    赵匡胤兄弟二人闻言面面相觑,又似有所悟般,相互点了点头。
    “不仅如此,中书侍郎王溥的女儿……为娘也想将他做媒牵与江大人的公子,”
    “啊?!”赵匡胤、赵匡义复是惊讶。
    “呵呵,相辅相成之势,用之得当,也可使之相互牵制。而他日事成,朝中的文臣武将,亦也是新朝之臣子,为娘此下与媒之情,他日却为恩典了……
    元朗你此下但记谦恭,杀敌但争人前,功劳应让与他人……圣人不争,神人无功,其中之理浅薄释之,当是以退为进。
    此下得此机缘,已非行臣子之道,当怀潜龙之志,你二人但有使百姓安生之愿,天下太平之念,自当问心无愧行之、图之。”
    赵杜氏最后一段话,声音低沉,却也激昂,赵匡胤与赵匡义起身下拜,齐道:“孩儿谨记母亲教诲。”
    “起来吧。”
    待二人回身落座,赵杜氏望向赵匡胤,“元朗大慧之人,为娘但知我儿必会理解为娘的苦心……方才去而复返,想是有所悟通,可否见告为娘。”
    她让赵匡胤退去休息之时,告知智光隐在府中,实有劝他以家人性命为重,答应入缘智苦偷天换日之举,见赵匡胤默然点头而退,心猜他大为委屈。
    她知赵匡胤至孝之人,故意留在书房,造成寝食难安之势,迫使赵匡胤心思有所煎熬,以期他能回心转意。
    当赵匡胤返回书房,她自也看出赵匡胤转变心意了,便将自己的看法、布局言出。此下观赵匡胤心甘情愿之愿,却是问起他返回书房的原因。
    赵匡胤略一迟疑,应道:“孩儿本是不信佛劫之说……突想前巴公原大捷之后,圣上震怒于寺庙僧尼之行止……”
    “哦!?何以如此?”赵杜氏诧异道:“你倒从未与为娘言及,说来听听……”
    赵匡胤便将当时在营帐之中郭荣与方常胜对话之事言岀。
    “高僧有言三年佛劫起应,果是如此。”杜杜氏脸显敬畏之色,沉言片刻,又道:“你二人此后行事须多多留意了……变数应期难料,当着力谋备应对力量。”
    “哦……元朗,你可知冯元老在世之时,协助他督造太祖皇帝寝陵……除司天监官员之外,主要辅助官员还有何人?或是宫中侍卫有何人参与?”
    赵匡胤一时疑惑,“母亲的意思?”
    赵杜氏未与作答,依是问道:“那时你为神虎营指挥使,圣上若暗中遣宫中侍卫相助冯元老,想必你是知道,你且仔细想想……”
    赵匡胤皱眉思索良久,摇了摇头,“孩儿但记那时,圣上并无有让宫中禁卫协助……神虎营是圣上最为信任之亲兵侍从,若是暗中有令,必要以神虎营侍卫为先……”
    “嗯,元朗所言有理。”赵杜氏点了点头,便将智苦相疑有衣冠冢之事言出,又道:“想是高僧他所料不差,暗中有高人指点先帝或当今圣上,此事当是极其隐秘……”
    顿言片刻,沉吟道:“举重若轻……定是如此,大凡智者行事,愈是重要之事,反愈发淡然处之,圣上想是让冯元老自行处之,只吩咐他不要让外人知晓……”
    赵匡胤接言道:“而冯元老处事谨慎,圣上虽未刻意着重强调,忠君之密的心态使然之下,必是使自己的亲信去办。”
    “我儿所言有理。”赵杜氏点了点头,“此下冯元老虽是过世,其子嗣犹奉事朝堂,你当寻机会与他们结交,从中探出究竟……”
    “是。”赵匡胤点头应道。
    赵杜氏从袖中取岀装有玉佩的锦盒,望向赵匡义,“此玉佩虽不知送与圣上的用意何在……但想应是对他日应事大有帮助,廷宜,此事就交与你去办。”
    “让孩儿去办!?”赵匡义一时惊疑。
    “不错,晚秋廿二之日乃当今圣上诞节,你可借高平郡主之手将此玉佩送与……”
    “这……高僧使此玉与圣上,决非是让它放在锦盒之中藏起,但想应是让圣上日常佩戴……”赵匡义疑道:“若孩儿所献,纵使贵重万般,圣上未必会放在眼里……”
    “呵呵,你是有智慧。可你未明为娘之意。”赵杜氏轻声一笑,“所谓‘借’,并非叫你转借郡主之手献上,而是让你使此物成为郡主之物,使她自己奉与圣上。”
    “母亲是让孩儿将此物赠与青青……可她年纪虽小,却是个明理之人,又重情重义,若是肯收下他人赠物,绝不会轻易将所受物件再行转赠他人,若因圣上之故……或有可能,但万一不举,岂不是更无机会?”
    “你尚未细想为娘话意。”赵杜氏微微一笑,“城中‘李家珠玉’行铺的掌柜与管家亲近,明日为娘使之将此玉佩寄售其中,你寻个时朝,带青青郡主前去……不就可使此玉落入她的手中吗?
    此玉温润如脂,艳而不俗,乃上等玉品,又是黄色……非天家之人不敢与佩,光凭此点,亦足以让她动了心思,为娘亦会吩咐那李家掌柜非郡主不卖,届时你暗中亮明她的身份,适与砍价便可。”
    “孩儿明白。”赵匡义恭声应道。
    赵杜氏点了点头,将余下参茶一饮而尽,言道:“元朗,兵权之要,当是此中关键所在,禁卫军各司统领你当要用心结交……与之恩惠,急之所难,使之‘义’字当先,日后应见大用。
    廷宜你就在郡主身侧……书院学子来奔投朝堂,必都会与她交往,你多认识结交,但凡有一丝机会,都要将他们举荐到元朗帐下。
    若有主见者,设法孤立此等人物,将他只身调到无有相熟之人的营帐中,扰其心志,再慢慢诱之,图之……”
    此时宅外传来‘梆、梆’的打更声响,却已是四更天,赵杜氏站起身子,微微笑道:“夜已深了,元朗你还要早朝,为娘也累了,都去休息吧。”
    “是,母亲。”兄弟二人应声而起,随着赵杜氏离开书房。
    ******
    孟冬,天气微凉,辰时时分,山南东道襄州一处渡口岸边,行有三人,正是洛逍遥、林婉真与莫不善。
    当他们一众在江宁府脱险之后,便连夜护着尚佑的遗体赶回汴京开封。郭荣对尚佑甚为器重,未知他此行却是身亡,闻讯之下伤感不已,竟是罢朝一天,着人将尚佑家人接到开封安顿厚待,下葬之日更是亲自前往吊唁。
    安葬了尚佑之后,林婉真但想他是为了自己而去,悲痛难当之下,便是想回荆南静心。而洛逍遥与尚佑不仅有师兄弟之情,二人更生有知交之谊,自也同林婉真一般心境,也想回房州灵秀村,便与莫不善三人一同南下。
    “洛公子,就此留步吧。”来到渡口前,莫不善顿住身形言道。
    洛逍遥望着随风荡漾的湖面片刻,目光转而投向神色忧伤的林婉真,“人死不能复生,师妹切勿生了心结……”
    自尚佑身亡至到襄州之中,洛逍遥心恐惹林婉真伤感,从未出言劝慰过她,此下作别在即,担心之下,却是岀言相慰。
    林婉真默默的点了点头,明眸中却是隐见泪花,沉言良久,方是幽幽的叹了一声,“尚师兄救我而死,若说没有心结,却是不能,唉,身心两非心自心……终是辜负了他的一份真情。”
    洛逍遥与折德守当初本想搓合她与尚佑结成良缘,从尚佑死后,已是无有这个念头,此下但听林婉真感伤之中却是含有禅机一般的言语,一时便是疑惑不解。
    “倘若我平常勤于修习武学,当不至于连累尚师兄离去,此下追悔无用了……记得先生曾说我有破境迹象,此次回去荆南,若生了契机,想是要闭关数月,若是如此,恐怕年前不能去岛上了……望师兄转告先生与师父,以免他们担心。”
    洛逍遥点了点头,“武学之道,入境重在水到渠成,尤是归真之后的境界,师妹但勿心急。”
    他心恐林婉真自责之下,会借用天宝地材的药物相助入境,倘使如此,每一境界都难有圆满之势,届时同境之下,气机绵长却是会输人半筹一筹。
    林婉真自是明白他言下之意,点了点头,“师兄放心,我自不去强求破境之功……萧师姐未愈,尚师兄蒙难亦是令你伤痛,你亦是要多多保重。”
    洛逍遥点了点头,望向莫不善,“见到高郡主,且代我与她问好……就说在下杂事缠身,不能前去拜访,望她谅解。”
    “洛公子客气,那日公子相助救下王爷之情,郡主日日牵挂在心,常说要探得公子府邸所在,前去相谢……今日公子托言问侯,想是会让她大为欢喜。”
    洛逍遥但想起高保融逼婚之事,心头便生苦笑,闻言摇了摇头,“若说言谢,当谢出手相救的仙长……”
    “郡主听闻其中事情,亦是庆幸万分,但言若遇上公子,定是要打听道长的仙居所在,莫某也是承道长大恩,心中亦是感念。
    前日忙于刺杀之事,未敢出言询问公子,今日恰是分别……还望公子告知。”
    当日谭峭惊走智光之后,却也是带着洛逍遥离开,想是高若玉认为洛逍遥与谭峭相熟,才有此吩咐,洛逍遥心头苦笑,“在下与那仙长亦是初遇,见我受伤……携到一处山洞救治后,却也是辞别而去,在下亦是不知仙长来历。”
    莫不善但想自身受了重伤,那道人给了药丸治疗,而洛逍遥明显只是轻伤,自不必带到什么山洞救冶,心知洛逍遥有所隐瞒,却也明言道破,“想是无缘之人,难使道长赐与机缘,他日公子若有缘遇上道长,望代王爷与莫某向他致谢。”
    洛逍遥自也听出莫不善言中的话意,已是猜出自己言谎,便是笑道:“若使莫先生遇上,也要代在下相谢道长。”
    “洛公子不仅武学精进,语锋也是愈发厉害了。”莫不善轻笑一声,“公子的吩咐,莫某记下了,那就此别过,望公子多多保重。”
    言罢拱手作别,向十余丈远的渡口舟船行去,林婉真望了一眼莫不善离去的背影,叹了一声,转而对洛逍遥行礼道:“师兄保重。”猛一转身,便是踏步行向渡船,身形钻入舱内,也未再见她探头相望。
    在她言出“师兄保重”之时,洛逍遥已然看见她珠泪悄然而下,猜她伤感之下生出孤寂心境,此下与自己作别,更为不舍而落泪。
    心头一叹,亦有一股莫名的惆怅顿然而生,呆呆了站在岸边望着湖面,直到渡船离岸时,船上的莫不善高声作别方是回神。
    ……
    洛逍遥回到灵秀村已过未时,洛寒水见他归来大喜过望。关于尚佑之死,他已从方元口中得知,心知自己的儿子挚友不多,萧慕云又受了蛊毒,心恐他伤感过度,便让洛明珠缠着洛逍遥到后山捕鸟,先使他宽心开怀。
    待用过晚膳后,方才招呼洛逍遥到厅堂言谈,落座之后,洛寒水先是叹了一口气,言道:“此次尚师侄遇难,是为父虑事不周……只道沈连城、周童等人凭方主事与你们所去之人的身手可以对付,却未料婉真姑娘直接参与事中,而你若非沈连城之故……唉,万一有了闪失,为父一生便难以心安了。”
    当他得知洛逍遥参与刺杀一事,还特地前去莫忘岛与楚南风商议。但想若由楚南风、穆道承岀手相助,动静却为太大,而他自身与翁牧皆与智苦交过手,但恐惹来智苦关注,不得已之下,才安排方元暗中相护。
    方元已是抱丹大成修为,行事又极为周到,但想合付、刘两位长老之力,足以拦住周童、沈连城二人。
    而洛逍遥亦是抱丹小成身手,加上折德守、尚佑及朝堂上遣派的几位神念境高手、十余位归真境弓箭手,应是可以对付南唐及契丹的一众护卫,何况还有朱管事带领的通宝阁箭卫,却是未想到林婉真无法恢复身手,以致尚佑身死。
    洛逍遥心知若非方元出现拖住周童,即使沈连城有心相护,恐怕也会大折人马,但见洛寒水脸有悸色,言含自责,顿时心生惶恐,忙道:“是孩儿有累父亲操心了。”
    “此事是为变数难料,为父悔之无用,只是恐你感伤。”洛寒水点了点头,“这次去了莫忘岛,听你师父所言,慕云姑娘因祸得福,倒是你师娘归来后,唯一一件让为父欣喜之事。
    关于与萧家联姻之事,为父已是作了准备,待慕云痊愈之后,为父与你师父便会着手安排。”
    洛逍遥闻言心中狂喜,脸色却是顿红,“孩儿全凭父亲作主。”
    “呵呵,”洛寒水轻笑一声,顿了一下,沉吟道:“你此下作何打算?是在庄上,还是去往莫忘岛……?”
    “孩儿此次若非沈连城暗中相助,恐也是大有危险……孩儿想趁慕云师妹痊愈之前,参悟武学。”
    洛寒水闻言正中下怀,心下大喜,“那就在庄中如何?落下闲暇之时也可替为父照顾一下明珠,啊哈哈……”
    但听洛寒水开怀大笑,洛逍遥想着自己少年心性,却是不懂父亲心中的快乐所在,但想从他康复至今近两年时光,自己身在灵秀村却是不足一月,闻言便是生出惭愧之心,忙行礼应道:“孩儿但听父亲安排。”
    ………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却是到了来年春天。清明节前三日已时,练完剑法的洛逍遥行去往厅上之时,却是在中庭院井遇上许久未曾会面的古横山,心下一时惊喜,忙迎进厅内。
    与厅中品茶闲谈的洛寒水、方元、翁牧见礼之后,古横山从怀中掏出三张请柬,呈与洛寒水,“这是江先生让属下送来的请柬……”
    “哦?!莫不是有婚嫁喜庆……””洛寒水惊讶之下,伸手接过逐一而看后,便是哈哈大笑,“好,好,果是如此……连南风的甥女也喜结良缘,当是可贺呀!”
    “属下不知楚先生在江南的落脚之处。”古横山执礼道:“江先生说交于阁主您便是了……”
    原来洛寒水自尚佑死后,想起楚南风的建议,就将阁中的一些长老安置在开封别院,以便日后便宜行事,恰逢喜事,江秋白便让古横山将请柬送来灵秀村。
    “嗯,逍遥……”洛寒水将其中两张请柬递与洛逍遥,言道:“正好你节后要去莫忘岛,就将这两张喜柬带与你师父。”
    程正与他不熟,程柔出阁嫁人,自是未下柬相邀洛寒水,这两张喜柬皆是送与楚南风。
    “是。”洛逍遥忙起身接过。
    “哈哈……看来要将存着的百余坛归来醉,一并送去开封了。”洛寒水笑道:“只有十余日时光,方主事,你早做准备,待过了清明节,与我一同开封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