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0章 送行
    鞭炮响过之后,李明浩、周梅村、刘古愚一起掀开了红绸遮着的招牌,看到招牌上保富机器纺织厂几个字,刘古愚激动地热泪盈眶。
    李明浩知道刘古愚一直将没办成保富机器纺织局视为最大的遗憾,现如今把自家工厂叫这个也是了结他的心愿。
    虽然有李明浩这样的穿越者主持,但是由于陕西新式人才稀缺,所以在开工之初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或是由于工人操作不当,或是因为管理出现疏漏,好在李明浩从没想过能一蹴而就,依旧保持了平和的心态。
    周梅村、于伯循等人也知道新式工厂办起来有多难,而且厂子的钱还有富余,所以也能接受这些问题。
    随着磨合的深入,以及李明浩的不断调整,保富机器纺织厂渐渐上了正轨,织出来的布匹质量越来越好,成本也在一批批下降。
    “好好好,这些布已经不比我在上海看到的洋布差了。”新一批布匹下线之后,周梅村轻轻抚摸成布,满脸都是喜色。
    “这么宽的布幅,肯定能卖出好价钱来!”新织出来的布除了光泽度、细密均匀程度远胜土布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布幅也比土布宽很多。
    土布都是用老式手工织机纺织而成的,人的双臂尺度有限,织出来的布宽度自然受到制约。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平时做衣服还好,影响不是很大,可要制作旗帜、帐篷等尺度较大的织物时,土布的布幅就有些不够用了,必须将好几匹布缝合起来使用才行,终究不如整幅的布匹使用起来方便。
    周梅村家从事布匹生意多年,深知道土布的这一缺陷,以此作为卖点绝对可以让这批布匹卖个好价钱。
    和周梅村合作算是解决了李明浩的大问题,他再也不为产品的销路问题操心了,周家的销售网络近到西安,远到迪化,可谓是遍及西北,以他们的销售能力,全部吃下这批布都没问题。
    如此以来,李明浩就可以把全部心思放在生产上了,继续升级机器、改进生产工艺自不必说,领先时代的见识和八级工、七级工的技术水平让他拥有足够的技术水平来完成这些工作。
    除此之外,他也没忘了原料和周围村子的稳定,田家人虽然被打退,却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安枕无忧。
    保富机器纺织厂的出现必定会对周边手工纺织业产生巨大的冲击,许多老百姓都指望能用自家织成的土布换取钱财以填补家用,随着纺织厂的技术提升和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少。
    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迟早会有无数破产的织户涌上门来,想要烧了他的工厂,所以必须得提前做出安排。
    李明浩采取了两种手段,首先优先在周边招工,给的工钱也很厚道,如此就可以把这些人家和工厂绑在一起,要是有织户打算闹事,他们肯定会站在工厂这边,维护自己的利益。
    其次,这些织户家中大多都种有棉花,要是可以让他们的棉花增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因为土布失去市场而遭受的损失。
    所以李明浩又拜托李仪祉勘查白鹿原周边地形,拿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灌溉水渠建设方案,有这位后世的水利大师出马,这点小事情肯定不在话下。
    然后李明浩拿出一笔钱,又在周边进行了一番募捐,开始兴修水利,引浐河的水来灌溉周边农田。
    根据后世的研究,亩产50千克皮棉的棉田总耗水量为 300~400 立方米,亩产100千克皮棉则总耗水量为450立方米左右。
    就白鹿原周围农田的灌溉能力,显然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现如今有了更科学的沟渠将水引入田中,白鹿原棉花的产量肯定还能往上窜一大截,同时还可以增加小麦、玉米、土豆等其他农作物的产量。
    这条水渠一修成,李明浩可就成了白鹿原的大恩人,谁要是敢烧他的工厂,都不用他动手,左右邻居就能把他拦下来。
    另外,李明浩同样非常重视种子的作用,一边搜集市面上的农学相关著作,一边请人去全国各地寻找良种,甚至去找洋人帮忙,引入埃及长绒棉、印度棉等后世知名的良种。
    在白鹿原开办农事试验场,引进科技人员,修建玻璃温室,创建苗圃,繁殖推广优良棉花品种,研究更科学的耕种方法、防病虫害方法等。
    这些原本是于伯循二十多年后在三原县干的事情,现在却被李明浩抢先了,不过于伯循依旧对此颇感兴趣,时常在试验场里帮忙。
    有他帮忙,李明浩轻松了不少,只可惜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于伯循不得不离开了。
    此时正逢慈禧西狩,抵达西安之时当地官员、读书人都要去跪迎圣驾,李明浩因为处在孝期躲过一劫,于伯循却不得不去。
    于伯循对此十分气愤,他觉得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没有站出来反抗,而是选择逃亡。
    逃亡时,还要让人们跪在街头迎接,这对满腔热血的于伯循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感慨慈禧祸国殃民,于是他坚持上书陕甘总督岑春煊,请求“手刃西后,重行新政。”
    并写下了“女权滥用千秋戒,香粉不应在无人”的诗句来讽刺慈禧。
    这自然引起了朝廷的震怒,于伯循在关中待不下去了,李明浩听到消息后,连忙劝他避避风头。
    直说的话,于伯循肯定不接受,所以换了个比较委婉的说法,以去上海学习新学为理由,总算是说动了于伯循。
    与此同时,井勿幕家中破产,李明浩便慷慨解囊,资助了他一笔钱,让他跟着于伯循一起去上海,听他的意思,估计是打算到了上海之后再寻找机会去日本留学,李明浩当即表态会资助他学费。
    离开之前,李明浩设宴为他们送行,“如今时局太过不堪,愿诸君归来之时,能还陕西一个太平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