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八十一章 流民们的变化(上)
    虽然心有不舍与忧虑,但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半个时辰后。
    林子明与赤龙签订好协议。
    蛮民商会正式出发。
    哒哒哒——
    黑夜之中。
    蛮民商队带着包辛施音一行人渐行渐远,清脆的马蹄和轮轴声从清晰变得模糊。
    只可见得一抹微小的火光,在极尽原处随风摇曳。
    最后彻底黯淡消失。
    林子明带着陈金平等人伫立城外良久,目送商队远去。
    最后叹息一声,转身回到了城内。
    开发一个全新的异世界,这种分离注定不会是最后一次。
    ........
    三天后。
    星球轮转,昼夜再次交替。
    天空中那三颗太阳和平时一样,没有分毫偏差的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看似一切如常。
    但今时今日。
    赤县城中却与往常有些不同。
    或者准确来说。
    是以纺织厂、农机厂、自行车厂和化肥厂为核心的工业园区的通告栏前,正显得热闹非凡。
    “诶,大姐,借过一下,借过一下......”
    黄玉胜有些费力的挪着身子,一寸一寸的在人堆中向前挤去。
    行进的过程如此艰难,倒不是因为他是个胖子——恰恰相反,身为自行车厂轮轴车间一名普通操作员的黄玉胜,目前的体重不过才五十七公斤。
    一米六五的个子配上这种体重,离胖还是有不少距离的。
    这其实还算好了。
    要知道在半年多前,黄玉胜的体重甚至才四十出头。
    瘦的皮包骨头,险些因为体重太轻而没有被工厂收录。
    没办法。
    作为一位逃荒数年的难民,能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
    有些人饿到极致甚至会去吃草根啃树皮,健康这种问题根本想都不敢想。
    如果不是过去这半年自行车厂给的的待遇不错,每天还能买点肉吃点油水滋补滋补。
    黄玉胜的体重这会儿估摸着还在四十公斤上下徘徊呢。
    体型方面不存在问题,那么前进费劲的原因自然就只剩下了一个:
    人多!
    没错。
    此刻通告栏前的人是真的多。
    用某位本土知名小品演员的话来说就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当然了,前面两个词实际并不存在,但最后的人山人海可丝毫不夸张。
    就在黄玉胜一步一步与各种肉体近距离接触的时候,他的耳边忽然传来了一声嘟囔:
    “他娘的,这人也太多了吧?”
    黄玉胜扭头瞥了一眼,发现说话之人是个比他个头还要矮点瘦点的中年男人。
    个子估计一米六不到,体重也就五十一二的样子。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这位瘦小男子像是大海上的孤舟一般,无奈的被人浪裹挟晃动,拼命挣扎半天才能前进一小步。
    虽然不清楚对方的名字。
    但黄玉胜从其身上浅蓝色的工服就能看出,这人和自己一样,都是自行车厂二号厂房的员工。
    说不定还是和自己同时进厂的工友呢。
    因此黄玉胜一边向前挺进一个身位,一边搭嘴说道:
    “害,大哥,瞧你这话说的。
    都是来看房子的,能不挤么?谁还不想要有个家啊?”
    男子张了张嘴,正准备说话,结果就被人流给带没了踪影。
    黄玉胜拉长脖子看了眼。
    确定那位工友没有生命危险后暗自说了声自求多福,便继续向前“奋战”了起来。
    没错。
    正如黄玉胜所说的那样。
    聚集在自行车厂通告栏下的这数百人,全都是来看房子的!
    大约在去年八月份,也就是双首牛捕捉战开始之前,兔子们便对赤县城制定了一套全方位的发展计划。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两个任务:
    一是建立工厂,通过引入轻工业协助,进行生产力的恢复以及空闲劳动力的安置。
    二便是扩大城池范围,并且对城池的配套设施进行升级。
    前者的效果自不必说。
    基本上就是按照七八十年代的老路再走一趟,本土能给你找出200份以上的案例还不带重样的。
    一个七八万人的城池加上开卷考要是还得不到满分,林立他们这群人可以自杀谢罪了。
    至于第二点的扩城项目,目前依旧还在进行中。
    谈不上彻底完成吧,但进度条至少也推进到了一半左右。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几座附属村落的建立,目前村落的居民们都已经种上地了。
    而除此以外。
    其他一些配套工程也陆续在进行着。
    比如赤县城的管道升级啦、路面升级啦还有配电设备等等......
    职工楼项目也是其中之一,并且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此前提及过,赤县城的格局其实很简单:
    魏家以及其他一些小型家族、富庶人家位于城北。
    主要商业区在城南(就是于连刚入城时的a大街)。
    城东和城西则属与平民区和贫民区。
    而后两块区域,也是兔子们重点改造的地段。
    其中城西这块区域,便被用来建立起了职工楼。
    如今大半年过去,第一期的职工楼也到了收房的时候了。
    视线再回归通告栏。
    在经过千辛万苦的挪移后,黄玉胜终于从人群的最外围挤进了通告栏前。
    大功告成的黄玉胜连额头上的汗都顾不着抹,一脸急切的朝通告栏看去。
    然后下一秒,他便张大了嘴巴:
    只见在通告栏的下放,赫然摆放着一座成品的职工楼模型。
    模型雕刻的非常精致,可以清晰的看到楼梯、窗户以及整个小区的格局。
    其中还有几个不知是塑料还是陶土制成的小人放在各个位置,可以清晰的对比判断出职工楼的规模。
    与此同时。
    通告栏的屏幕上也在放映着一段模拟拍摄的入住影像:
    只见一位穿着农机厂工服的中年男子骑着自行车,轻快的拐过几道弯,视线中便出现了小区大门。
    “滴零零——”
    男子弹了下车铃,笑着与门卫大爷打了声招呼,进入小区后将自行车停到车棚里,拎着几道时蔬走进了某道单元楼。
    男子的家在四楼,机位随着他的步伐而移动,橡胶鞋和楼道接触发出的声音令人莫名有种安稳感。
    来到门口后男子掏出钥匙,咔嚓一声——
    下一秒。
    一道蹦蹦跳跳的人影朝他扑了过来。
    “爸爸!”
    看着这幅温馨的画面,以及后续深入每个房中的画面,黄玉胜激动的嘴巴都在颤抖。
    无论是那闲适的生活环境,还是那一套套干净明亮的房间,都是他纵使在梦里都不敢想象的画面。
    在这次职工楼的规划建设中,指挥部采用的是八十年代国营单位标准宿舍楼的设计图。
    每栋单元楼一共七层,每层共有12间房。
    每间房的面积是38平方米,规格两室一厅,有厨房和卫生间。
    没有电梯,没有花园绿植。
    更没有什么社区幼儿园或者社区小学。
    这种在本土早就被淘汰的老套设计方案,对于大莫界的贫苦人民来说却宛若天堂。
    没错,天堂。
    ........
    注:
    双倍月票明天就过了,这几天都是爆肝三更9000字,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