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121
    ☆、第102章
    刘七巧又在房中跟小王氏闲聊了几句,外面王府的大管家也来了,刘七巧便忙不迭的迎了出去。
    那大管家以前跟着在刘老爷手下办过事儿,对刘老爷很是敬重的,上前出了吊丧的银子,又跟主人家打了招呼,这才到外面院里头的凉棚下坐下。
    “七巧姑娘是跟我一起回府呢?还是要在这儿再多待两天?”大管家知道刘七巧如今是王妃面前的红人,也关切的问了一句。刘七巧想了想道:“我还有一些事儿没办好,三婶是我家亲戚,总要送了她入土才好,如今我爹娘都不在,我自然是要为他们尽一尽礼数的。劳烦大管家回去给太太送个信儿,就说七巧再过两日回去。”
    大管家姓周是,王府的家生奴才,听刘七巧这么说,便道:“话自然帮七巧姑娘带到,不过七巧姑娘不要忘了,十五那日王府要去梁夫人家赏桂花,七巧姑娘还得早些赶回来做个准备。”
    王府的女眷们要出门,不是简单的事情,光车马准备,就得一早的交代下来,故而大管家自然是知道这件事情的,所以给刘七巧提了个醒。
    刘七巧算算日子点头道:“大管家放心吧,我明后天就回去。”
    大管家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也急着回王府回话,便起身道:“那我就先告辞了。”七巧和刘老爷都起身送了一程,见大管家的马车走原来,这才都回了院子里。
    刘老爷见刘七巧这一脸菜色的,便道:“你也回去吧,这边有你大伯母和你嫂子,你一个姑娘家也帮不上什么忙。”刘老爷如今是刘家最年长的一辈,除了隔堂还有一个刘老太爷以外,就属他声望最高,那刘老太爷如今年纪太大,只怕也熬不了多久了,所以刘老爷如今俨然就是刘家大家长的作风了。这次他回来又给刘家的家祠给捐了银子,大家越发对刘老爷敬重起来了,也就大差不差忘了几十年前他抛妻弃子的事儿了。
    “爷爷,那我可真回去了。”刘七巧说着,凑到刘老爷耳边,把杜若也在这边的事情说了说。刘老爷听了,只皱了皱眉,扭头对刘七巧道:“既然杜大夫也来了,有个事儿倒是要求他一求了。”刘老爷说着,把刘七巧拉到角落里道:“老太爷快不行了,你带着杜大夫去瞧一瞧,能熬一些日子是一些日子,他是我们老刘家最长的一辈,也算是刘家的顶梁柱了。”
    刘家的老太爷是刘老爷的叔父,他们都是一个根传下来的人。现如今刘家也就刘老爷和刘老太爷本家这两支算是过的最好一些的,其他几家堂兄弟家,要么自己给人帮佣,要么就是种着刘老二家的地,在乡下这种地方,亲戚家互相帮衬着那都是应该的。
    刘七巧道:“行,一会儿我就带着他过去,老太爷是刘家的老长辈了,能高寿些自然是最好的。”
    刘老爷听了很高兴,挥挥手示意刘七巧可以走了。
    刘七巧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当然是换掉身上已经满载的陈妈妈,然后去杜若住的厢房里头找他。杜若这会儿正在窗口看书,他平常喜欢在药箱里面放上一两本书,空下来的时候看一看。
    刘七巧跟杜若说了刘老太爷的事情之后,杜若便起身准备药箱。刘七巧连忙过去帮他,把药箱里面的东西排好,看见那天王保命丹的时候,哎哟了一声道:“亏了亏了,昨儿你给孙家少奶奶吃了一颗,他家还没给钱吧?”
    杜若知道刘七巧这又是玩笑话,便笑着附和道:“果真忘了收钱,不如等我们回去的时候,去他们家收个帐吧!这地主家也没有余量,平常我偶尔搞一个赠医施药的,我二婶娘还常常担心我成了败家子呢。”
    刘七巧扑哧笑了起来,转身环住了杜若的腰身道:“杜若若,你真是坏死了,明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还往下说,既然你这么说,那我还就真的去收账去。”
    杜若把刘七巧搂在胸口,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道:“其实以杜家如今的积蓄,就算是花几辈子也花不光,况且我们家又不是那种会坐吃山空的人家,好歹还有一门赚钱的营生,也不在乎那几个小钱,你说对不?”
    刘七巧内心默默感叹了一把,也只有土豪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一颗一百两银子的神药,在他口中不过就是小钱。刘七巧心道:一百两银子她得两只手抱才能抱的起来呢。
    “大财主,以后我可靠你养着了,我又懒又穷又贫嘴,你养不养?”
    “求之不得!”杜若笑着道:“最好你再帮我多生几个小的,反正养一个也是养,养一群也是养。”
    刘七巧瞪大了眼睛看着杜若,心里流下宽面条汗来,这到底是要生几个,得用群这个形容词啊。谁家的孩子是用群来说的?那不是孩子了,那是牲口……
    两人又在房里偷偷腻了一会儿,出门跟沈阿婆打了招呼,刘七巧领着杜若往刘老太爷家去了。
    牛家庄是一个大村庄,有着好几户大姓氏,其中刘家和田家算是最大的。接下去还有李家、和陈家。基本上古代嫁娶不会太复杂,一个村庄自产自销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偶尔有嫁出去或者娶不到的剩男剩女,一般隔壁村也会就近搭配,所以这七邻八里的,基本上都是自家人。
    因为乡下路不好走,所以杜若背着药箱跟在刘七巧的后面。刘七巧转身看着杜若道:“看见山下那一片青瓦白墙的房子了吗?刘老太爷家就住在拿里头,原先我们家据说也住那里头,后来到了我太爷爷这代就搬出来了,刘家的祠堂就在那边,我没去城里的时候,每年过年都要去那边祭祖的。”
    乡下人特别重视祖宗孝道,讲究不忘本,听说刘家祖上还当过地主的,后来给人败了,家当田产都卖光了,唯独把这宗祠给保留了下来。到了刘老爷他爹这一代,刘老爷家就特别贫困,所以刘老爷他爹就搬出了祖屋到外面住了。谁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不到了刘老二这一代,刘家又发达了,倒是原先兴旺一点的那一支如今越来越走下坡路了,现在有几家已经靠着刘老二家了。
    刘七巧一边领路,一边和杜若闲聊起刘家的情况来。所以杜若也明白,如今去瞧的那家刘老太爷,其实跟刘七巧家已经算是挺远的亲戚了。
    刘家的祖屋就比较集中了,刘七巧之前和这边亲戚来往不多,所以见了年纪和李氏差不多的,全管了喊婶子,见了和刘老二差不多年纪的,就全喊叔,跟刘老爷差不多的,就全喊叔公。
    这会儿刘老太爷是住在了他二儿子的家里,所以刘七巧直接把杜若带去了二叔公家。刘七巧进门,见几个妯娌正在廊下做活计。她也不大认识,便先开口道:“二叔公在家吗?我是七巧,我爷爷让我带了城里的大夫给老太爷看病。”
    其中一个年轻媳妇见了,放下针线活道:“这不是山下二太公家的孙女七巧吗?”
    刘七巧心道,总算遇上一个认人的了,连忙笑着迎上去道:“这位嫂子,我是带了大夫来给老太爷看病的。”
    那年轻媳妇笑着道:“七巧你认错辈分了,我可不是你嫂子,我是你二叔公家四叔的媳妇,按辈分你要喊我一声婶娘。”刘七巧对辈分这些向来是弄不明白的,也只能尴尬着笑着道:“我,我不太清楚,你可别笑话我。”
    那年轻媳妇又招呼了其他几个媳妇道:“这两位才是你的嫂子,这是刘七巧,你们认识不?”刘七巧打量了他们一番,看着其实也不过就十七八岁的样子,不过似乎不是牛家庄人,所以刘七巧也不太认得她们。
    “是那个会给人接生的刘七巧吧,我听说过,王二媳妇就是你接生的,对吧?”
    刘七巧笑着点了点头,不一会儿从后院里面又出来几个女人,其中一个跟沈阿婆差不多,另外两个也比李氏稍微年长些。听了刘七巧说完来意,便笑着道:“亏你爷爷还想得到,老太爷就在里面躺着呢。”
    这会儿正是白天,男人们大概都下地去了,所以家里一群的女人。说实话这都是刘七巧爷爷辈的亲戚了,到刘七巧这辈早就没啥联系了,所以刘七巧对她们也没啥好热络了,便领着杜若,进了刘老太爷住的房间。
    这祖屋显然是年久失修了,刘七巧观察了一下,这院子倒是大的很,足足有五进。杜若也心道,这刘家祖上还真也能算上大户人家了。
    杜若进了刘老太爷的房间,给他把起了脉来,那边方才领他们进来是最年长的那个婆子开口道:“老太爷身子一直很硬朗,两个月前忽然就不行了,后来找了郎中看过,只说是年纪大了,治不好了。又去找了风水先生看,说是有小人冲撞了,如今这一大家子,就只有四弟家的儿媳妇怀着孩子,也就两个月前刚怀上的,老爷就发话,让不如让四弟家的儿媳妇先打了这一胎,等老太爷的身子好了,再生也不迟。”
    刘七巧听到这里,忍不住从鼻子里哼了一口气出来,她虽然在古代生活了七八年,也知道这古代人的封建落后加愚昧。可从一个活人的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刘七巧还真是觉得难以接受起来了。这分明就是故意刁难人吧?缺德事做的这样明目张胆真的不怕遭报应吗?
    “听二叔婆你这么说,那我三婶这会儿怀着孩子还死了,岂不是她自己的孩子克死了她娘顺便还把自己也克死了?”刘七巧是个比较直心肠的姑娘,听她这么一说便有两三分来气了,直接拉着杜若道:“我们走吧,瞧什么病呢,反正都没有看风水的灵验,你家以后也改行看风水好了,还开什么药铺呢!”
    杜若知道刘七巧生气了,只伸手安抚了一下她道:“你别急,老太爷不是大毛病,不过就是年纪大了,有阳亢之症而已。”杜若说着,便问那刘老太爷道:“老爷子,是不是觉得起来就天旋地转的,看什么都难受,做什么都犯恶心啊?”
    老爷子如今快八十了,耳朵也不好使,杜若只好靠着他耳边对又说了一遍。那边刘老太爷才点点头,哎哟哎哟的应了几声。杜若起身,来到一旁放药箱的茶几上,开了药箱拿出笔管和写药方的纸笺来,一边沙沙的写了起来,一边开口道:“老爷子没太大毛病,就是年纪大了,不能着急上火,这会儿问题还不严重,要是再拖延下去,等到邪风入中之后,那可就麻烦大了。”
    杜若是用古人的话说的,刘七巧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老头子现在病还不严重,还能治好,就是高血压,但是以后要是引起中风什么的,那就完蛋了。
    那二叔婆听着,凑上前问杜若道:“真的没事儿?我听看风水的人说,老爷子感觉天旋地转那是有人给他施了符咒,所以才会这样的。”
    刘七巧挑眉看了一眼那二叔婆,冷冷道:“二叔婆,你这方才一会儿说是四叔公家儿媳妇肚子里的孩子给克的老太爷,一会儿又说是有人给老太爷施下了符咒,你这到底哪句话是真的啊?”
    那二叔婆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一双带着些锐利的眸子往刘七巧身上瞄了一眼,显然有一种想要送客的冲动。
    刘七巧走过去看杜若开方子,心道这样的亲戚还是少交往的好,听着就是一肚子坏水的样子。杜若开过了药方,把方子给了二叔婆身后跟着的两位妇人,起身道:“这方子上的药,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每日一副,一日两次。若没什么事儿,那我们就先走了,”
    刘七巧也着急想跟着杜若走,才从老太爷的房中跑出去,外面刚才那小媳妇中的其中一个忽然跑了进来道:“老太太快出去瞧瞧,四叔婆带着她儿媳妇还有一碗落胎药,在门口吵闹,说是要找老太太评理呢!”
    那二叔婆满是皱纹的脸皱了皱道:“这还有外人呢,在外人面前闹什么呢?”
    “二嫂子你给我出来,你既然有胆子放话,就索性把话说明白,我们家怎么就碍着你家了?老爷子说了,谁家先生儿子出来,就多给谁家两间祖屋,你小儿子媳妇生不出个蛋来,到怪起我们家来了,老四从小就被你们欺负着长大,如今更是要欺负到这份上,让大伙都评评理来!”
    刘七巧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不过她从刚才四叔婆的话中,倒是听出了一些端倪来。大概就是刘老太爷要分祖屋,如果四叔公家能多出一代人呢,就多给他们家两间房,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后二叔婆又觉得自己小儿子还没生出儿子来,将来肯定不够住,所以才出了这种馊主意,说是四叔公家儿媳妇怀的孩子,克了老爷子。只要四叔公家的儿媳妇没生出儿子来,那么老爷子死的时候,自然不会多给他们家两间房,这样多下来的资源就又可以大家平分了。
    在古代最麻烦的一点就是,年轻人太早生育,年纪大的又没有计划生育,所以像婆媳两一起怀孕的事情,时而有之。刘七巧做了一番整理,也发现二叔公家比四叔公家整整多出了一代人。
    那四叔婆哭着道:“我们家老四是老实人啊,被你这么一说,这打胎药都买了回来,我现在就让我儿媳妇喝下去,要是老爷子的病没好,我就回家找了菜刀把你给劈咯,你看我敢不敢!”四叔婆说着,一把扯了她身后的女子,把手里的落胎药给推了过去道:“快喝了,你放心,要是你前头喝下去,后头老爷子没起来,我一定给你儿子、给我孙子报仇!把这黑心老妖婆给劈成了两瓣。”
    刘七巧简直就要被四叔婆简单粗暴的话语给逗乐了,不过在大家都神经紧张的气氛下笑场,似乎也有些不太道德,所以刘七巧强忍着笑意,躲在杜若的身后抖身子,杜若只觉得自己手臂上的肉都要被刘七巧给捏青了。
    那姑娘不过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听了这话便哭着坐在地上,连连求饶。刘七巧笑过了之后,也实在是看不过去了,便上前一步道:“四叔婆,老太爷压根就不是被什么小人克了,不过就是病了而已,这位是京城宝善堂的杜太医,方才他已经给老太爷诊过脉了,如今药方子也开好了,什么撞小人,这种话还是少信的好。”
    后面站着的几个都是二叔婆的媳妇,听刘七巧这么说,也不敢上前发话帮腔。二叔婆这时候脸色也不好看,只咬着牙道:“那也是风水先生这么说的,也不是我自个儿胡诌的,谁不想老爷子好呢?我这不也是病急乱投医吗?”
    看这二叔婆的样子,是厉害惯了的,见了一旁几个看笑话的,便拉下脸来道:“有什么好看的,都散了散了。”
    一群人见没什么八卦可看了,便各自散去了。刘七巧也领着杜若离开,才走了没几步路,忽然听见后面门里头传来哎哟一声,原来是方才自称是刘七巧婶子的那年轻媳妇给门槛绊了一跤。这不绊不碍事,一绊可不得了了,几个嫂子连连惊讶道:“不好了不好了,小婶子你怎么了?”
    刘七巧连忙扭头就跑回去,见那姑娘正捂着肚子,痛苦的跌在了地上,脸色一下子就苍白了几分。而地上的青石地板上,早已经晕开了一滩的血水。
    二叔婆一看可就傻眼了,刘七巧只觉得她头冒青烟气呼呼走过来,赶紧让自己两个孙媳妇将四婶扶了起来道:“怎么搞的这是?你什么时候怀上的?怎么不说?”
    那小媳妇这会儿又是疼又是吓的,吞吞吐吐的说:“媳妇不敢说……婆婆你说老太爷是被小人冲了,万一说的是我肚子里的小人……岂不是要保不住了。”那媳妇说着,连连抽噎了几声,又痛的厉害,只眼皮子一翻就晕倒了。
    刘七巧看到这里,忽然发现自己有一种非常幸灾乐祸的心情,无端就觉得心情好了起来。可是看见那媳妇下身那一滩血,还是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连忙对杜若道:“你快上去看看,孩子还能不能保住?”
    杜若看了一下地上的血,摇着头道:“只怕是保不住了,我开一幅管用的药,让胎儿痛快点下来,少让大人受些苦吧。”
    刘七巧转头看了一眼杜若,朝他点点头,杜若又进去给这位年轻的婶娘把了脉。结果和他推断的一样,孩子是保不住了,只能好好调理大人的身子,希望不影响将来的生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