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见
    荆州确实是此刻天下间局势变动的关键所在,无数人都盯着荆州。
    而能够决定荆州命运的人,却在柴桑。
    柴桑是江东的军事重镇,多年来凡举兵西向,常以柴桑为水陆两军屯聚和物资集散之所。昔日曹公自江陵将顺江东下时,孙权便是拥兵在此观望成败,也是在此接见了前来求救的诸葛亮。
    可孙权没有想到的是,时隔两年以后,自己又会在这里接见诸葛亮。而当时与诸葛亮一起劝说自己向曹军开战的周郎,却已经逝世了。这样的情形,让孙权感到恼怒、感到悲哀,还有那么一点点绝不能显露在人前的惶惑。
    周郎走了。
    孙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周郎在的时候,孙权毫无保留地依赖他,但有时候也会厌倦他。
    看上去温润如玉的周郎,其实总是那么斗志旺盛。他敢于对抗一切敌人,甚至有时候愿意制造敌人。他就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催促着江东的每个人,要求他们不断前进,作最勇敢的挑战。
    这样的性格,和兄长何其相似?所以他才会和兄长结为可剖肝胆的刎颈之交,像烈火怒涛那样席卷江东。
    但孙权知道自己不如兄长那般雄烈英武,他更愿意按部就班,用更妥当的方式来稳定江东,首先立于不败之地,再逐步扩张势力。这样一来,他与周郎之间,并不是每次都意见一致。
    所以在赤壁战后,孙权才会把周郎任命为南郡太守,使之稍稍远离江东的政治中心。那样做并非排斥周郎,只是希望能给自己留下一点点喘息的空间,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作些自己认为合适的安排。
    可是无论如何,孙权都想不到,仅仅在就任南郡之后一年,周郎就病逝了。
    是因为与曹军的作战伤势?还是因为与刘玄德的彼此对抗耗尽了精力?
    孙权不知道。
    所以他甚至也不知道该将周郎的死归咎于谁。
    更使他纠结万分的,是周郎死后的江东军政局面。
    就在昨日,南郡紧急来报,说曹军乐进、满宠所部南下,吕蒙应对艰难;自己调遣去救援的韩当、陈武所部,也屡屡损兵折将,麦城、当阳、章乡等地全都丢了,曹军骑兵甚至直闯到纪南城下耀武扬威……
    周郎在日,哪里有这样的事情?
    周郎不在了,江东的帝业会如何?所有人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失去了周郎以后,自己还有谁能依靠?江东还有谁能依靠?
    孙权不知道。
    孙权觉得,周身的血液不停地涌进心脏里,使得心脏每时每刻都愈发疯狂地跳跃,像是随时都会炸开,连带着把自己的胸膛都炸碎;耳朵里又有尖锐的、似有还无的怪声在不断的响,像是锯条在脑子里来回拉扯,把脑袋锯得血肉模糊。
    他下意识地来回走动。空气中忽然传来清脆的玉器碰撞之响,声音很悦耳,但这时候只让孙权愈发焦躁,他站住脚步去寻找声音的源头,却发现原来是自家腰间悬挂的组佩。
    自从知道公瑾去世,孙权就立即传令,撤去了府第中一切提供声色耳目之娱的器物。所以,厅堂里显得有些黯淡,只有淡淡的烟雾从铜鹤嘴里缭绕而起,带来些许香气。
    堂里也很安静,除了几名仆婢在角落里跪坐服侍,别无他人。
    仆婢注意到了孙权的眼光,可她们畏缩着不敢前来伺候。自从前日里孙权勃然发怒,将一名素来喜爱的婢女因为“言语轻佻”的罪名处置以后,便没有谁敢轻易打扰沉思中的吴侯了。
    她们只能彼此打着眼色,互相催促着。
    而这样的情形,落在孙权的眼里,更让他烦躁。
    “说,有什么事!”
    婢女小心翼翼道:“扶义将军来了。”
    扶义将军乃是朱治。是历侍孙氏三代,由县吏、州吏而至司马、都尉的老臣,甚至还是孙权出为本州孝廉的举主。虽然他名义上担任吴郡太守,其实却是紧随孙权的参谋之一,是最得孙权信任的近臣。
    “扶义将军既然来了,为什么不快请!”孙权提起嗓子叱了半句,马上又压低嗓音。
    仆婢们犹豫了一瞬。
    孙权怒道:“让他从侧门来,避过了正堂!”
    “是,是。”
    一名仆婢退出去传令,还有几名依旧低眉顺眼地候在原处。
    孙权挥手道:“把厅里的烛火灭去一些!如此通明,傻子都知道我在这里了!”
    仆婢们慌忙去熄灯。
    铜灯上排列如雁行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厅堂里愈发暗了,于是孙权觉得稍许放心些。
    朱治急匆匆赶入二堂的时候,只觉得伸手不见五指。
    正要呼喝仆役,眼前站出一人,赫然正是孙权。
    朱治慌忙大礼参拜:“至尊!”
    朱治是江东老臣不假,但素来极其敬重孙权,礼数上一丝不苟。在他看来,这位年轻的主君太过深邃,所思所想,总让人捉摸不透。你以为他欣喜的时候,说不定他正在恼怒;你以为他满意的时候,说不定他心中已经记恨许久。这种奇谲的御下手段,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
    孙权转回到自家席位落座。
    朱治问道:“我手上本有几件公务禀报,所以来此。却不知,至尊为何这般?”
    他侧身看了看正堂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又问一句:“莫非……莫非适才的会见,有什么不妥么?”
    “我还没有见他。”
    “什么?”
    朱治大惊失色:“至尊,这都快要一个时辰了吧?这是左将军的肱股之臣,不能不见!哪怕两家有再多的冲突,终究是姻亲,是同盟,我们焉能如此……如此失礼?”
    孙权没有回答,他的面容隐藏在晦暗的阴影中,看不清楚。
    朱治连忙压低声音:“若至尊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还请急召鲁子敬相询吧。毕竟公瑾已有遗言……”
    孙权微微点头,又微微摇头。
    周郎最后的奏疏,他已经反复看了无数遍。奏疏上的每个字,都像是深深刻在心里,他简直已经能够背诵出来:
    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
    周郎的心意,毫无保留的都在这份奏疏中了。可孙权在为之感慨的同时,依然有疑虑。
    疑虑集中在周郎对鲁肃的举荐。
    鲁肃廓开大计的功勋,孙权都记得。可这段时间以来,鲁肃对刘备的绥靖态度,又引得孙权颇有几分不满。他觉得,鲁肃擅长谋划方略,但未必拥有应对强敌的实际手腕……在这方面,鲁肃远远不如周郎。他真的能够取代周郎,成为江东在荆州事务的负责人么?
    孙权叹了口气。
    我有疑虑,可朱君理等人没有。为什么?因为他们明白,荆州是四战之地,须用武人镇守。江东的武人当中,终究只有鲁子敬堪用。鲁子敬到底还擅长谋划方略,其他的人,尚且不如鲁子敬呢。
    他长身而起:“君理,你去请鲁肃来吧。我去见一见客人。”
    “是,我立即去。”朱治行礼告退。
    孙权大步出外,等候在堂下的扈从、仪仗之属连忙跟上。一行人步履锵然,气势煊赫地直入正堂。
    阔大的正堂上只端坐着一个白衣羽扇之人。虽然独坐此地已经大半个时辰,但此人既无愠色,也不急躁,眼看孙权入来,不卑不亢地行礼如仪:“诸葛亮拜见吴侯。”
    孙权微微颔首,径自落座:“听说孔明先生此来,是为了向周郎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