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7章 互不顺眼
    查良涧的神色也有些奇怪,回忆了一番昨日的情形,很是犹犹豫豫地解释道:“昨天我跟那位杨老板说的时候,对方是没答应,不过,他却是另提了一个方案。”
    “什么方案?”查良庸还是一脸的懵逼。
    “他想……咳嗯,他想让我问问你。”查良涧眉头深皱,一脸奇怪地道:“问问你,有些有兴趣主办一份报纸。”
    “……”
    时间拖回一天之前,杨秋跟着查良涧说完话,两人就真的起身告辞了。
    一直到上车之后,刚刚还一路默不作声的夏夢,终还是忍不住直接开问了:“那个查良庸,不是《大公报》的编辑么,想来文采还是有的,你怎么直接就拒绝了?”
    “……”
    杨秋一时没有做声,只是神色奇怪地看了夏夢一眼。
    ‘难道自己能说——咱拒绝查良庸,全都是因为你么……’
    后世查良庸和夏夢的一段襄王有意神女无心的趣闻,可是热热闹闹了大半个世纪之久,华人武侠迷们更是街知巷闻,而夏夢为‘小龙女’原型的野史,也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杨秋初知夏夢,还是因为查良庸的这段单相思呢!
    后世杨秋知道这事的时候,还是以一个第三方的视角来看的,半个世纪前这段才子佳人的错过,自然让其心下也有些惋惜。
    他当时可想不到,自己也会深陷其中。
    只有现在当他自己也成了故事里的一方,杨秋心里才想着——去特么的才子佳人!
    后世夏夢那位不甚出名的丈夫心里是如何想的,杨秋是不知道,但现在夏夢可是他的女人,虽然明知道以夏夢的性情并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和着另外一个男人扯在一起,让全世界的人讨论上半个世纪之久。
    杨秋想想,就觉得很是不爽。
    自然的,让查良庸进嘉禾当编剧,他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不过……
    查良涧既然这么举荐了,杨秋却又不好拒得过硬。
    便随意找了一个办报的理由出去。
    夏夢被杨秋瞧得一阵迷糊,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旗袍,却并没有发现不妥之处,遂又好奇地看了一眼杨秋。
    “咳咳——!”
    杨秋右手握拳放在嘴边假咳了一声,斟酌了一番后,才慢慢解释道:“我拒绝他嘛,主要是因为还不熟,听说他是来自《大公报》,想着万一政治味太浓可不好,还不如放在一边观察一番后再做决定。”
    “至于办报么……”杨秋顿了顿,想了一下笑道:“长城都有一份《长城画报》,我们嘉禾不办一份,岂不可惜了,再说了,现在办报也很是方便,对于嘉禾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这时候办报纸的确方便,只要向着港府交上一万港币的注册押金,便能申请创报了。
    接着,再找上一两位排版人员和两三位编辑,然后或邀稿、或copy几份新闻稿件以及趣闻杂谈,能够基本填满两大张版面,也就算完成一天的新闻量了。
    至于印刷,也有专门的承印公司可供合作。
    抗战胜利之初,《大公报》在香江的印刷便是承印外包给了别的公司,只不过到了这两年《大公报》的财政好了些,才把利源东街的地下室给租了下来,自己买了几台印刷机自己印报纸。
    因着报纸好办,又薄利多销,所以导致这时候香江的小报横行。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就是很多没有注册的地下小报,销量却一直很是不错。
    究其原因,便是此时不少南下的破落文人,没有别的技能全靠笔杆子吃饭,所以写了很多文笔不错的擦边球小说,靠着咸湿佬们狠狠地赚了一笔。
    当然,这是题外话暂且不提。
    “那……”夏夢微微皱了皱眉,又疑道:“那你创报纸的话,这位查良庸会来吗?”
    杨秋挑了挑眉,想了想也有些犹疑地道:“应该……可能……会吧,毕竟怎么说,这也是一个主编之位。”
    ……
    “主编?”查良庸愕然问道。
    查良涧点了点头,应道:“杨老板的确说了给你一个主编之位。”
    “……”
    瞧着自家这位堂兄一脸思考的样子,查良涧探了探头,小心问道:“二哥,你觉得怎么样?要不要先过去看看?”
    查良庸倒是很快就摇了摇头,闷声答道:“不去。”
    “啊?”
    “啊什么,我在《大公报》干得好好地,过去干什么。”查良庸随手翻开剧本,递到查良涧面前,催促道:“哼,瞧不上我当编剧,我就偏要好好写,快快快,你帮我看看这剧本,到底写得怎么样。”
    “……”
    杨秋倒是不知他的‘大方之举’,已被人轻飘飘的无视了。
    直到十来天后,他才偶然想起了这回事,但既然查良庸并没有找上门,办报一事便被他放在了脑后。
    就像他前面所说的,现在办报纸很简单。
    这时候,还是电影要紧。
    就在七月底《阿婴》的后期即将完工时,霓虹的那部《罗生门》经过国语重新配音后,终于登陆了香江的戏院,杨秋带着女友们倒是也去观看了这部电影的首映。
    黑泽明的导演能力,的确让杨秋赞叹不已。
    尤其是开头那段樵夫在山林中行进之时的光影变幻,便让杨秋一下沉浸到了画面之中,别人都是在关心剧情,他却对着镜头语言研究起来。
    虽然,他已经在配音室看了好几次这部电影。
    不过出乎杨秋意料的事,便是《罗生门》这部电影,虽然一登录香江戏院,便收获好评无数,报纸上也是赞声一片。
    但实际上,票房并不理想。
    电影始终是一项大众的艺术,票房也是靠着普罗大众撑起来的,你就是叫得再好那也是一部霓虹电影。
    现在离着抗战才过去几年?没给你把戏院砸掉就算好了。
    所以这部电影除了最先几日票房还算尚可外,剩下的时间票房那是直线下降,上映了九天多便直接下画了,总票房还不到十四万港币。
    于是,便造成了《罗生门》这种说火却不火的尴尬局面。
    这倒是也让杨秋,稍稍担心起《阿婴》的票房来。
    只是还不等他放下心思,香江的电影界,却又突然传出了一个消息,倒是令一片电影人又有些目瞪口呆了。
    这次的新闻,出自粤语片四大院线之一的太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