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章 无为之治
    第三章无为之治

    阳春三月,日光明媚,又是一个好的天气,这一天对大汉的学子确实决定他的命运时刻,因为,今天会试已经开始了!!

    一大清早。

    刘玄翰就收拾好了笔墨纸砚,用包袱包好,朝着学宫走了过去。

    学宫设在京城的东面,靠近朝廷国子监大学府,离自己家大约有五六里地之遥。

    刘玄翰收拾好东西出门的时候,京都公子哥们也都陆陆续续的出门。大部分的侯爷之子陪读侍候的丫鬟,小厮,书童等等,而玄翰和成柱两个人独自的走了过去1!

    一大早上,出去外面竟然是车水马龙,好像赶集一样,也是一大景观,所有的学宫子弟都是先到学宫报告才能离开学宫,进入贡院举行会试,这也是一种礼节,视为对师长的尊敬!!

    刘玄翰不想让自己第三次还不考中,那样也太对不起自己神通之名了,所以这次考试不能出半点纰漏。在大门口验明正身进去,便如其他人一般,坐在地下,解怀脱鞋……这是准备被搜身。

    虽然现在宗派势力远远超于朝廷,可是道家选拔弟子的规格却远远超于科举,道家修炼法术最讲究的资质,如果资质不够任凭你再如何努力,也不能登上成仙大道,而科举则不一样,只要你肯努力还是可以通过科举当官,而且科举是当官唯一的途径,当了官便会有权力金钱美女地位,所以虽然历代查禁很严,却依然会有少数考生,不顾名节和为学之尊,想尽办法去作弊,其中‘怀挟’便是屡禁不止的一招。

    说通俗点便是夹带,主要是夹带一些用蝇头小楷写成的经书,还有经书的注释,也有请人在外面写好的文章,同样用小楷写在纸片上,名曰小卷,隐匿在身上或考篮中,带进考场去。

    一旦材料带进去了,事情便好办了。因为乡试考试是在号舍中,也就是每人都在单独的小房间里,答卷吃喝睡觉,纵使有人看着,三天时间也总能找到翻书作弊的机会。

    于是朝廷规定,搜检怀抰官每次一场考试入场前都要进行搜检,搜检官要将问题考生的姓名记下来,并将其揪出场,不许再考。

    所以在入场之前,都要进行严格地搜身检查。尤其是到了本朝,开朝大祖首次制订了严厉的惩罚制度,被查出的考生要在考场外‘枷号—个月’,拘押期满后‘问罪为民’,也就是取消学籍,这辈子别想再考了。、

    但是在严厉的措施也无法让心术不正地考生望而却步。怀挟之风难禁。朝廷只得一次次重申加强搜检。加重惩罚力度。

    正在胡思乱想间。便听见里面高声喊道:‘准备搜检!’只见一群官员。带着搜检军到了巷子里。

    ?????????

    玄翰终于被放行进去,在门口接卷,终于进了龙门,只见大门旁悬有一副黑底金字的对联,上联是:‘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下联是‘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看到这幅温暖人心地对联,那因为漫长搜检而浮躁的心气,便平静下来,抖擞精神跨进贡院,便见其格局规整肃穆,一条宽阔地青石板通道,正对着全贡院最高的建筑‘明远楼’。

    而熟读儒家经典的玄翰却对着对联有些诧异,这副对联草书奔蛇走虺,骨骼嶙峋,力透木背,他隐约间看到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恍惚间玄翰看见一副大儒挥墨行笔,弹指间写下这副对联,看来能写出如此对联的人必是大儒,坐得端行的正才会有如此底蕴,玄翰不禁点了点头!!

    这楼便是整个贡院地中心,有三层高,除了一层门窗俱全外,二、三层都只有柱子没有墙,这当然不是偷工减料,而是因为‘明远’二字的意思,便是‘明察远近’,即是说,这座建筑是巡考和监考用地。

    之后就要士兵将学子领进考场号子之中!!

    这个考场号子就好像一个栅栏,有木板,雨棚,椅子,考生就是在这里面考试。

    把笔墨砚放好之后,卷起袖子,砚台之中注入清水磨好墨之后,试卷就发了下来,上面写着考题的内容,要做的经义。

    “还好这举人考试就一天的时间,这么小的地方,挨也挨得过去。要是考进士,在这个小小的地方要待上三天时间,七场文战,不说文思上的功夫,单单是体力上,一般人都支持不下来,这也是变相的考了读书人的体力功夫,杜绝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当官。”

    刘玄翰看着自己周围的号子,转身都有点拘束,暗暗感叹一句,随后看了题目。

    题目是“汤都殷”。

    汤是上古帝皇,传闻上古之时,这位皇帝圣德泽遍天下,而且迁都与殷,延续周朝六百年的命运,这位帝皇也是上古帝皇中唯一位支持道家清修派的人,最讲究无为而治,读书人的经典之中,都赞美这位皇帝。

    虽然现在道家势大,可是从上古就流传下来治国的儒家义经现在还是考察官员的标准,虽然不少人提出在科举考试中要以道家译经最为基础,可是道家义经确实很少存在治国之论,所以只得作罢!!

    现在考试的题目,就是解读这句话的经义,发挥自己的见解,文中阐述治国的道理。

    刘玄翰沉思片刻,大笔一挥,便写上了破题“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行不言之教,率先垂范,以成无为之事!!”随后便洋洋洒洒,大谈道学派之中去形骸,无心即无私,天下万物为一体的学问。

    这种见解正是清秀道学派的经义,这学派又讲究心诚则意达,又叫做“心学”,却是不同与现在道学中最求至高永生,一切以法术力量为主的道家主流派!!

    找到了考官的心思来做文章,自然笔走龙蛇,不到两个时辰,刚刚到中午,四周的秀才都在咬笔杆子的时候,刘玄翰就已经交卷。

    ……………………………………………………………………………………………………….

    贡院的主考房内,坐着几位身穿官服,头戴乌纱帽的考官,殷云沂其中一位,当堂正坐,一脸严肃,大约四十岁的模样,正是这次主持乡试的主考殷云夕,当朝名臣,礼部尚书。

    虽然这次是秀才中举人的乡试,并不是举人中进士的会试,但因为是京城的科考,非同小可,加上朝廷对科考尤其重视,而且秀才到举人这一关,关乎着士绅免税这一条,所以派出了朝廷大员做为科考主考官。

    “嗯?各方考官有推荐上来的卷子没有?”

    时辰到了中午,殷云夕估摸着,其中有文思敏捷的秀才已经交卷,便问下面各房的考官。

    “各房都有完成的卷子交上。”

    几个副考官连忙跑进来,把手中的一张张卷子抱上来,铺在桌子上,让殷云夕观看。

    “嗯?这篇大谈仁义礼法,看似刚正,挥斥方遒,但刚毅木衲近仁,在嘴里说大道理的,都是伪君子之流,这种只会谈经论道的书生甚至比不上那些一天只知道最求力量的道派弟子,与国无用!!。”

    殷云夕看了几篇,都摇摇头,把文章抽到一边。

    旁边的副主考也凑过来看,摇摇头,把这些定为了落卷。

    “嗯?好字!”

    突然之间,殷云夕看到了一篇文章,字迹灵动如飞,立刻点点头,又看着文章的破题,“圣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行不言之教,率先垂范,以成无为之事。”这句,轻轻拍了下了桌子,“好,好一个无为之治,我辈读书,先要诚心,心诚无私,自然礼法通,万物一体。”

    这篇文章自然是刘玄翰的,主考官殷云夕是清修道学派的人,他的这篇文章,简直写到了对方的心里,由不得主考不击节赞叹。

    而且刘玄翰的字体,是《道德经》经文,字迹给人的感觉很轻盈,舒畅,却又不是那种媚骨秀柔的字体,可谓是刚柔并济,充满活力。

    “殷大人最为严格不过,很少有击节赞叹的文章。”

    “这次科考第一名恐怕定了下来。

    四周的副主考看见殷云夕这样的模样,都纷纷私语,凑上来观看,一看字迹,也都叫好。

    “这位考生是谁?履历报上来。”看到得意处,殷云夕不免询问一声

    “此子名刘玄翰,为已故大儒刘博宗之子。”

    早有副主考把刘玄翰的履历报了上来。

    “上任太傅的儿子?”李神光眉头皱了皱。

    “大人,这个人的名字还是少提起为好!毕竟皇帝对他可是大为恼怒!刘氏没被抄家灭族已是万幸了!”一个副考官善意的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