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五八章 族群
    由一个人的相貌,推测其族群,继而推测其综合素质,这是一种经验主义的判断。
    正是这种经验主义,潜移默化的篡改了非西方族群的审美。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无数民众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不奇怪,人类的生存策略本来就包含所谓“经验主义”:
    如果特性a与特性b经常并存,那么,猜测a与b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实也有几分道理,并无可指摘。
    但即便意识到了这一点,审美,却是一个人从小到大成长起来、逐渐塑造成型的概念。
    这种概念,在定型后还想更改,是十分困难的。
    以联邦为首的西方列强,事实上,从上到下的某一些人,切实的意识到了这点,进而更有意无意的利用这规律,借助媒体、影视与现实的诸多渠道,为自身群体的相貌推波助澜,在全世界范围内强化这一审美趋向。
    这样做的动机,毋庸置疑,根本上还是为了利益。
    此外的诸多副作用,对西方人是意外收获,对非西方族群的所有人而言,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身体,相貌,是人与生俱来的初始属性,即便在今天可以通过整容手术来修改,代价也十分高昂。
    天生不具有小脸盘、大眼睛、双眼皮与高鼻梁的非西方族群,其中的个体,在当今时代的所谓主流审美趋向下,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被严重贬低,其对手盘——西方族群的价值则相对高估,进而让这些族群的个体,在从日常交往到婚姻的各项事务中蒙受损失。
    而身在西方族群的个体,不论某一个人的自身条件如何,都从中获益,不仅可以从自身族群中寻找异性(甚或同性),还可以放手从自信严重受损的其他族群中,任意掠夺其身体特征相对更接近西方族群的异性个体。
    不仅如此,拜当今的整容技术、仿真人技术所赐,符合西方族群之审美观念的“新的资源”,还在源源不断的被制造出来。
    再进一步考虑,所谓审美,本身是很复杂的思维活动,出于竞争演化的压力,人类族群中普遍存在“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之趋向。
    个体在观察目标时,经常会因其不同于自身族群的外在特征,而心生美感,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判断。
    这一趋势,结合西方族群相貌的人为拔高,会让形势更加恶劣。
    盖亚表面的所有非西方族群,其中的个体、尤其是男性个体,面临的择偶局势一度极其险恶。
    经历着西方列强长期的地位优势与文化渗透,这些男性,自身的审美日渐脱离“本族群相貌”的锚,越来越向西方靠拢。
    而他们所普遍憧憬着的西方族群之异性,则出于完全一致的审美大环境,而对其不屑一顾。
    环视四周,这些非西方族群的男性,更会发现他们自身族群中的女性,审美趋向也一样在日渐西化,对自己意兴阑珊,而对西方族群中的男性趋之若鹜。
    审美趋向的被渗透,杀伤力,对男性与女性是很不一样的。
    追逐异性,获得繁衍的机会,两性的态势从古到今都不尽一致,相对而言,男性普遍要付出更多代价,才能在竞争中有所斩获。
    而在当今时代,非西方族群的男性,由于自身价值被严重压低,支付的代价必然要更高昂。
    相比之下,非西方族群的女性,则只要放低姿态、不要求对方付出太多,就比较容易获得自身(被渗透而扭曲的)审美之满足。
    无形的文化渗透,就是这样,一步步加剧了非西方族群中男人与女人的对立。
    进而,衍生出诸如“easy_girl”这般令人作呕的群体。
    这种丑陋的现象,直到西历1488年的今天,也仍然存在,背后的深刻动因,让方然格外意识到文明的人文领域,是多么主观的一种东西。
    扪心自问,托马斯*安生的审美,同样建立在西方族群相貌的基础上。
    所选择的生化仿真人,也大抵如此,也不过是在条件如此宽松时,索性放飞梦想、而杂糅了某些猎奇心态,而选择混血外形的alice和sara。
    但是,和盖亚表面无数被蛊惑、被渗透而不自知的庸碌众生相比,他的头脑还是很清醒,明白自己对“绝色美女”的憧憬与追求,这趋向中的绝大部分,都并非天生,而是多少年来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所造成。
    假如,仅仅是假如,率先在盖亚表面发展出先进科技、进而建立资产主义的群体,并非西方族群、而是南大陆上的黑色族群:
    那么到今天,整个世界的审美观,想必一定会是天翻地覆。
    相貌的“美”与“丑”,人的判断,显然不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是很主观的意识活动。
    这一点,差不多在八、九年级,意识到人类的两姓差异时就逐渐思考明白,现如今,面对人类文明积累的全部人文成果,方然的观点是明确的,他知道,ffri专家组的判断没有错,这些成果,五彩斑斓的历史积淀,实实在在对物质资料的生产没有什么用处,而只是整个社会的点缀,花边。
    可是即便如此……
    用不着摹想,但凡稍稍自省一下,三十五岁的男人也不难察觉,这些无用的人文概念,
    未必会像自己起初想象的那般脆弱。
    审美,多么显明的例证,即便明知道一个人的审美,并非天生,绝大部分判断都源自后天的环境熏陶;
    但也是没有用的,不论理智发出多少呐喊,怎样控诉这扭曲的世界,自己对美的判断、倾向与好恶,都无法因此而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再怎样理性批判,意识到当今时代的审美趋向,从大眼睛,到大长腿,都是经验主义的错误、和历史遗留的残迹,即便将这一点认识的再深刻,这早已定型的美与丑之判断,也不会稍有更迭。
    所以,人文也并不是无用,而是与客观存在一样强大吗。
    不,方然但分外清晰的意识到,这似乎也只说明,自己,与世上每一个人,都必然会受历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