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文辉
不知不觉地,我在清林已有一个多月了。还记得在八月上旬刚刚进这所学校时,我感到生活环境并不好。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忆。
公元二零一零年六月,我提心吊胆地走进二小考点,生怕在初三只顾作业,上课却没讲进去,还疲惫不堪地东补西补,把数理化着重在老师家“开小灶”。
这个小灶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开啊!从初三那会儿,我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进度,每天深夜独自坐立在小卧房里,浑身卯足劲儿,一边打盹儿一边废思疾书。大抵是精神儿赶不上练习,我还是被一道道难以破解的题目所拖垮了,成绩直线下滑。
一天到晚,我就算写完了作业,还是一刻不曾离开过小卧房里的“软座”,坐在上面写些心思,看看课外书,画两三夜的漫画,心思成文,课外书记忆,漫画当品。尽管这些个文、品给过我换取的荣誉,放在应考是不切实际的——至少我现在已经清晰地认识到这一曾经困扰我的所谓“概念”。
在那天之前,我竟然是将应考“重心”转移到了无谓的作文。毕竟它占据我在家里的大部分时间。也许是疲倦罢,连在老师家里“补课”都有些心不在焉,或而在“补课”时会掌握知识,也测试通关,一到学校测验就半途跌倒了。
也许,我是被茫茫“题海”淹没在其中,只不过当时奄奄一息的人肉,如今已成脱壳升华的灵魂。
当初的苦读苦练苦劳,在当时的我是厌烦,强迫自己按时完成作业,强忍着紧张的“排名序数”,低吟,无奈。
当我走进考点,心灰意冷般的在考试场里,撑开疲乏的眼皮,尽可能地对待每一道简易的熟悉的中考试题。
努力不一定会收获,无技巧的奋血不可能会成功。很快地,中考过去了一周左右,我去四中查分了。那句沉甸甸的话,我一直记忆犹新:“四百一十分!”
当时,我的脑海里是一片空白啊!一直纠结在“为什么奋力得不到成功”。
这,是我人生路边的第一道坎儿,也成为我心田的伤。
在四中录取我前一个月,爸爸就早早地要我去南昌读中专。他不知为何?总是喜欢找别人劝说我,硬生生地要我乖乖地听从他的“安排”。
可能有人会问:“你妈妈怎么不管呢?”
呵呵,我会孑然大笑,我妈妈是小学毕业的农民子女,她一向是服帖与爸爸身旁。虽然她经常和爸爸执着她的利益,但是一提到我和妹妹的事儿却成了她不过管的“闲事”。
起初,我一来到中专,他就缴了学费,擅意回上饶了。
在那儿待了几个月,我就逐渐意识到中专并不能为实现的梦想。那时的我,失望过,伤心过,自叹过。
在一次“q聊”中,我向网友倾诉过,长葛中学的黄老师也帮我出过主意。这个主意刚开始并没有效果,它的寓意却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罢。
不过一年,我在暑假好不易说服了“顽固”,几经周折,来到了清林中学学习。
自从踏入“清林”的那刻起,我就决心要将这道深沉的“试”摆存在心里首位,让这激励我在高中三年的坚持,鞭策我“不耻下问”的勇气前进,为了梦想做一次不一样的“努力”!
创作后记:
《》的构思不禁使我联想到了我在第三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的准决赛参赛作文《迹》。《迹》是一篇以真情实感的血水记录爱情的永恒的佳作——至少作者我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在那场准决赛中居然会落榜,真是费才失驹啊!
评价:
高中语文教师程泽彦老师给予本文的评级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