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双方人数差距太大了,正面交锋的话,唐军绝非敌手,这个道理,作战经验丰富的秦琼当然明白。
此刻,「踏踏!」跑步声、「杀杀!」喊杀声此起彼落,交互穿错,甚嚣尘上,教人闻声胆战心惊。
一看到秦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冲过来,秦琼为了弥补己方人数上的落差,以取得对战的机会,立刻指挥属下退入树林内埋伏,等敌人攻进来后,再利用树木遮掩的特性,予以迎头痛击。
秦军人多势众,个个凶猛剽悍,确有所向无敌的气势;纵使敌人强横至此,令人望而生畏,然而除了秦琼在第一时间先回到林内指挥唐军重新布阵外,张良、赵云、太史慈与甘宁四人仍是站在原处,不为秦军声势所动。
当秦军快速接近,距离只剩下十步左右,九步、八步、七步,一步步接近的时刻,四人身影同时移动,终於拉起了战斗的序幕。
照理说,在敌人气势最强、战意最高之际,赵云他们应该先避其锋锐,再伺机反击才对;然而,四人毕竟实力非凡、艺高胆大、见识与众不同,居然想要趁双方短兵相接之前,先来个下马威,挫一挫秦军前锋的锐气。
「锵!」
倏地,“龙泉剑”、“青剑”分别飞鞘而出,却只发出一声极轻微的响音,足见张良与赵云两人出剑之速;转眼间,白色剑光和青色剑芒大盛,已将数名秦军前锋笼罩进去,剑锋所及之处,就有敌人遭殃,顿时哀号声四起。
几乎同时,甘宁和太史慈两人亦不落同伴之后,刀光枪影不让双色剑芒专美於前,不消片刻,就闯进敌军阵营,斩获颇多。
看到前辈们优异的表现,凌天忘情地鼓掌叫好。
前后不到数鼻息的光景,四人就击杀了十数名秦军,战绩算是相当辉煌;纵使如此,四人却毫不恋战,在完成挫减敌人的士气后,即趁着敌营阵脚混乱之际,转身退回树林里面。
由於树林面宽达百丈以上,纵深超过五十丈;因此,张良他们只能够迟滞中间部份的攻势,左右两翼的推进速度完全不受影响,已兵临树下。
敌军攻势一波强过一波,纵使有树林阻碍,守卫的唐军还是挡得很辛苦。
刀来剑往、枪矛争锋,交击声响、不绝於耳;短短一盏热茶的战斗,秦军已有数百人阵亡,唐军约有百名精锐丧命,双方死伤不可谓不大。
在人数居於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无论是带队的秦琼、还是张良诸人,眼见兵士一个个倒下时,均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凝重的神色;因为,敌人伤亡的速度即使是倍数增加,唯双方的差距却是愈拉愈大,所以他们心中的忧虑可想而知。
看到同伴奋战不懈,将士们为了保护自己而挂彩、受伤、甚至於死亡,教凌天怎能不感到心痛,又如何能置身事外、视若无睹呢?
只是,四名终极飞鹰在凌天内心深处留下的恐怖阴影,一直让他挥之不去;因为如此,使得凌天自信心尽失,空有一身好武艺、握有一把神兵利器,却胆怯、惧怕地躲在兵士的后面,完全没有勇气去杀敌。
凌天软弱地靠在树干上休息,张良诸人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只是际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们可是既无力且无暇去招呼他,唯有将希望寄托在“灵犀剑”上,希望宝剑能够再次发挥保护主人的神通。
敌军攻势未停,纵使护在凌天四周的每位兵士,能够奋力地击退数名秦兵,已属难能可贵的表现;唯在敌众我寡的劣势里,在敌人前仆后继的攻势下,还是让军士们应接不暇、疲於奔命;所以,在全力抵抗、奋不顾身去杀敌的同时,也不免遭到敌军的反扑,不是力竭而亡,就是措手不及被杀,最后一个个倒下去。
当八名军士陆续战死后,残暴凶恶的秦兵当然不会放过呆在一旁的凌天,即以恶狼扑羊的姿态,要将猎物吞噬。
就在敌人枪矛刀戟即将砍中凌天之前,“灵犀剑”再次发挥护主的异能,剑身又开始剧烈抖动着,及时引导主人挥剑挡格。
「当!」……
千钧一发之际,凌天随着宝剑飞速移动,先险象环生地避过拦腰而至的大刀,接着有惊无险地格开迎面而来的铁枪及长戈;瞬间,爆发出连串的交击声响,终於让他获得喘息的片晌。
或许是“灵犀剑”在主导一切,或许是凌天的自信心逐渐回复;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就在这个时候,举世无双、光芒万丈的金色剑芒再现,立刻成为树林内众所瞩目的焦点。
就算是秦兵个个悍勇无比,就算是敌人数量成千上万,就算是秦军斗志高人一等,却是首次遭遇到凌天,尤其是潜意识完全发挥的凌天;说来可惜,秦兵还没有弄清楚状况,就受到璀璨耀眼的剑芒影响,在目不能视的情况下,已有数十人不明所以地遭到无形剑气所伤,惨叫声四起。
由於来得突然,使得敌人为了闪避剑击而相互推挤,形成混乱局面。
这个时候,处於相对劣势的唐军将士,当然把握良机,马上趁着敌人阵脚大乱之际,井然有序地后退。
这次凌天超水准的表现,可说是威风八面、霸气十足,不仅解除自身的危机,还为己方争取到一线生机。
十丈距离,虽然不长,但是对防守的一方来说,则是相当重要,只要可以保持这个距离或拖延时间,仍有机会扳回劣势。
事实上,两军交战的地点颇为特殊,已偏离大唐与铁鹰堡双方交战的区域;虽然如此,在两军正面交锋的前夕,此处免不了有双方的探子活动着,交战的消息极有可能很快地就传回各自阵营了;也就是说,zhan有绝对优势的一方,若不能速战速决,则到手的胜利可能会不翼而飞,等於空忙一场。
秦军不愧是横扫六国的超级劲旅,且司马欣亦非庸将,在他的指挥下,没有多久时间,秦军就回复先前的阵势,再度展开攻击,对唐军穷追猛打。
幸好附近的地形不是平坦的野地,亦非广大无际的树林,而是乱石嶙峋、迂回曲折的山区,让人多势众的秦军难以有效发挥大面积的接触战,甚至因为人数太多了,反而减慢追击的速度。
凌天在解除危机后,即展开身法追上部队,改由实力更强的赵云、太史慈两人断后,秦琼、张良与甘宁叁人负责接应。
山路崎岖不平,山坡杂草丛生且坡度变化颇大,确实不易行走,正好可以看出每个人的脚力;所以,最先追上唐军者不是别人,就是实力最强的司马欣。
看到秦将司马欣威风凛凛地杀过来,太史慈当仁不让地迎上去,至於随后赶到一二十名秦兵,则交给赵云应付了。
由於山径宽度顶多五丈,大部份路面还不到叁丈宽,使得大部份的秦军需辛苦地爬坡而行,速度上当然落后许多;因为如此,赵云能够再度发挥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威势,尽将陆续赶到敌人挡在山路一端。
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兵器,与矛、枪有些类似,差别在於有叁个矛锋,杀伤力更盛於矛及枪,极为适合冲锋陷阵时使用,可让持者发挥难以想像的威力,轻易地击退对手。
枪正面交锋,互争长短,溅起耀眼的火花,朝着四方激射而去,看似壮观美丽,实则惊险万分;同时,如雷的撞击声响起,教人闻声丧胆。
两人身影快速移动,交叉穿错,倏合乍分;转眼间,双方已交手十回合了,仍是旗鼓相当、平分秋色的局面;然而,这样的战果,不管是太史慈、还是司马欣,都感到惊讶且不满意。
对东吴第一战将太史慈来说,是不满意多於讶异,认为是很不可思议的现象;因为,他曾面对过各式各样的兵器,每次都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将长枪的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唯独司马欣的长是例外者,好像是自己长枪的克星一样,教他施展不开,处处受到掣肘,使得枪击威力大减,形成战况胶着状态。
相对於太史慈的感受,司马欣可是惊讶大於不满意;对他来说,除了章邯、鹰王黑涯少数几人外,馀子他都不看在眼里,甚至於唐将秦琼亦然;因此,在兵器优於对手的情况下,仅能勉强战成平手的战局,太史慈实力之强远在他预料之外,岂能不教司马欣感到惊讶,不禁怀疑起对手的身份。
部份秦兵闯过赵云那一关,就群起围攻太史慈,分摊司马欣的压力,让他获得短暂的休息时间,重新调整攻击节奏。
趁着回气之际,司马欣朗声问道:「阁下身手不凡,当非默默无闻之辈,可是李靖麾下的将领?」
虽然秦兵个个骁勇善战、凶悍无比,且彼此默契十足,能够发挥出战阵强大的威力;但是,太史慈可非浪得虚名、有勇无谋之辈,而是一位临敌经验丰富、功力超凡入圣的名将;因此,他仍可气定神闲地挥舞着长枪,将蜂拥而至的秦兵逼退,从容不迫地答道:「实不相瞒,本人就是太史慈,请记住!」
听到「太史慈」叁个字,司马欣神色骤变,在高喊一声「好!」后,马上挥舞着长,再次卯上太史慈。
战况瞬息万变,教人分身乏术。
以赵云之能,也无法完全拦下自山路蜂拥而来的秦军;因此,在不到一盏热茶的光景,先后有数十名秦兵追上来了,且人数有快速增加的趋势。
在任务安排上,张良、秦琼与甘宁叁人算是第二道拦阻线,不仅可以截住秦军的攻势,还可以在赵云与太史慈两人完成迟滞秦军攻击行动、抽身退回己方阵营的时候,负责接应他们;只是,秦兵个别战斗力之凶猛,还是超过众人的预期。
眼见秦军快速冲过来,离己方愈来愈近时,迫使张良他们不得不改变计画,纷纷驱前出手拦截敌人。
就在这个时候,直接爬坡而上的秦兵也陆续赶到了,照此速度来看,极有可能在一盏热茶之内,再度威胁到唐军的安危。
其实,当同伴陆续加入战斗后,凌天早已心动,跃跃欲试,只是张良的叮咛言犹在耳,教他不敢妄自行动;现在,敌人已来到身后,等於直接危害到所有人的安全,让凌天生出本能的反应,认为自己不该再迟疑了。
说时迟,那时快,当第一名秦兵登上山路的时候,凌天立刻挺身而出,扮起守护神的角色;转眼间,光华夺目的金色剑芒乍现,“灵犀剑”再展雄姿,以肉眼莫辨之速招呼敌人。
此时,刚爬上山路的秦兵,在目不能视的情况下,还没有看清楚敌人、弄清处状况,就首当其冲,成为宝剑大展神威的牺牲品,死得不明不白。
由於走在最前面、爬到最上面的秦兵,不是死於非命,就是左右逃窜,且多数秦兵正在爬坡而上,却因为最前面出了状况而跌落下坡,马上形成骨牌效应,让部份秦兵受阻,或闪躲、或跌倒、或停顿,乱成一团。
看到秦兵阵脚大乱、人仰马翻的情景,凌天不仅不手软,反而以自己擅长的身法,施展出御风术,在敌人头上盘旋,作势攻击。
只不过,凌天的行为,不管是秦兵、还是正在拼战中的司马欣,都将其视为一种挑衅、侮辱,莫不恨得牙痒痒的,尤其是领军的司马欣,现在是感到既后悔且懊恼;因为,他在自认为胜券在握的情况下,竟然将百名弓箭手留在原地守候,否则,就不会让对手这么嚣张了。
秦将司马欣熟练阵法,在半数人马追击唐军的同时,亦不忘预留人手作好防守动作,纵使对方有援军赶来,仍然能够从容撤退;因此,酣战愈久,不见得对秦军不利,反而是唐军的处境愈来愈遭。
平心而论,包括张良在内的高手,皆知道对手是可敬、可怕、可恨的秦兵后,都不敢轻忽或掉以轻心;基於此,秦琼才会采取较为保守的后撤行动,赵云他们更是冒险抢先出手,以争取有利的契机。
纵使如此,秦军追击速度之快、战斗力之强,犹在秦琼的想像之外,再加上受制於地形缘故,使得后撤的行动不太顺畅;只是,这还不是张良最惊讶的事,当他们义无反顾地出手拦截秦兵后,才真正体会出,什么叫强将手下无弱兵的意思。
无论是剑法臻达化境的张良、赵云,还是枪术通神的太史慈,亦或是武功出神入化的甘宁、秦琼,五位绝世高手竟然同时陷入苦战中;由此观之,虽然每位秦兵的实力不算很强,若是单打独斗的话,应非上述任一人的半合之将,但是摆开阵势后,居然可以发挥如此强大的战斗力,焉能不令他们吃惊呢?
原本太史慈在熟悉长的特性后,已有把握击败司马欣了,却在八名秦兵的干扰下,竟然出现捉襟见肘、左支右绌的情况;所幸,他的反应极快,惊而不乱,才能险险避过敌人的枪戟,身上没有挂彩。
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张良四人身上,几乎都在秦兵默契十足的攻击节奏中,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碍;虽然他们没有受伤或挂彩,却也占不到丝毫便宜,更要命的是敌人不减反增,已将五人重重包围住了。
由於主将秦琼诸人深陷敌营中,逼使唐军停止后退,在距离敌军约叁百步左右的转弯处,重新集结布阵,维持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
在秦军稳住阵脚后,凌天的扰敌行动即宣告失效,他只好转身退回己方阵营;就在这个时候,凌天突然心血来潮,想到一个念头,就是「擒贼先擒王」的战术,或许还有机会将眼前的劣势予以逆转过来。
一个急转弯,凌天以大鹏展翅的英姿扑向司马欣,声势颇为惊人。
面对凌天突如其来地攻击,司马欣的确吓了一大跳,差点就被偷袭成功;只可惜,司马欣不负秦末猛将的威名,惊而不乱,仍可沉着冷静应对,快速地变招,将直搠太史慈的长朝上挑起,及时拦住飞刺而来的宝剑。
「当!……」
一声清亮悠扬的音韵响起,虽然不是非常响亮,却能盖过场上其他声响,几乎成为场中唯一听得到的声音,顿时成为双方交战者的瞩目焦点。
剑交锋后,只见到凌天身影疾掠而过,飘然落在唐军阵营前面约五丈处;反观,司马欣挡下凌厉的一剑,犹是稳稳地站在原地,不动如山。
看到司马欣临危不乱的表现,张良、赵云、太史慈、甘宁与秦琼五人均为之动容,想不到前者如此厉害,在仓促挡格下,还能稳若泰山。
其实,身为主角的司马欣与凌天两人感受可全然不同,只能以大吃一惊略为形容一二;因为,对自视甚高的前者来说,怎么敌人阵中卧虎藏龙、高手云集,一个比一个还厉害,就连一个年轻小伙子也如此了得,震得他双手发麻、气血翻腾;若不是反应得宜的话,恐怕长早已脱手而飞,颜面尽失了。
为了掩饰自己的情况,司马欣故作镇定状,泰然自若地问道:「好身手!小伙子可是近日窜起中原的凌天吗?」
相对於司马欣的辛苦,凌天也没有占到便宜,而是有苦自知;原因无他,由於不是危险时刻,“灵犀剑”并没有发挥护主的异能,威力有限,使得凌天只能凭藉着本身的功力硬撼对手;因此,即使他是全力一击,而司马欣仅是仓皇挥挡,结果却是偷袭不成,徒劳无功,双方高下立判。
经过这次交手后,凌天不敢再小觑「默默无闻」的司马欣了,在对后者实力有更深体认的同时,也对秦末将领的印象大为改观,於是欣然回应道:「没错!在下就是凌天,幸会!」。
司马欣闻言还来不及回话,他的恶运就再度降临了。
战斗至此,纵使秦军遭到张良他们阻挠,还是稳占上风;然而,凌天的偷袭行动虽然没有奏效,却足以改变战局。
当张良他们看到凌天的壮举时,就同时受到启发,认为只要顺利击伤秦将司马欣,就可以解除眼前的困境,化险为夷;因此,在各自逼退纠缠不清的秦兵后,几乎是同时朝着司马欣的方向掠去。
以司马欣的实力来看,能够拦下凌天的突袭,算是正常的表现;不过,要躲过张良、赵云诸人的轮番攻击,就不是他能力所及了。
领教过太史慈霸气十足的枪法及凌天轻盈巧妙的剑招,可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攻势后,司马欣早已学乖了,不再存有眼高於顶、骄傲自大的心态;因此,一看到对手冲过来,他硬是压下体内略显紊乱的气血,几乎将所有真气集中在长上,显有一击克敌制胜,以震慑对手的打算。
剑芒似白虹,剑锋像浪花,“龙泉剑”逼开试图阻挡的秦兵后,旋即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挑司马欣;虽然他早有心里准备,也清楚张良的实力可观,唯看到后者沉稳恢宏的剑势时,还是生出紧张之情,只好猛挥着长以壮胆。
「当!」……
倏忽间,剑正面交锋,在火花四射的同时,响起连串的交击声,声声震耳,可见得两人的拼斗有多激烈;这个时候,只看到司马欣每挡一剑,就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显然他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因而挡得有些辛苦。
在司马欣的如意算盘里,认为全力一击后,自己应可胜出,就能够从容应付接踵而来的战斗;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还是低估了张良的实力。
同样是剑击,产生的威力及效果就是有所不同,看在凌天的眼里,不得不承认自己还需更加努力,才能达到张良的水平。
在连续攻击了十剑,足足逼使司马欣后退了五小步,张良是取得对战优势;可惜的是,他个人也耗损了不少功力,难以再完全发挥出剑招的威力,再加上秦兵陆续赶到,让他不得不放弃攻击,翻身后退。
虽然张良退出了,且有部属赶来支援,唯司马欣却没有获得喘息的时间,反而是要接受更严苛的考验;因为,本来的对手太史慈在逼退十来个秦兵后,马上持枪直搠而来,几乎同时,秦琼和张良错身而过,亦飞身杀至。
察觉到两道凌厉的杀气快速逼近中,终於令崖岸自高的司马欣生出惧怕、惊竦的感觉,甚至於首次生出怯战的念头。
危险迫在眉睫,教司马欣无暇思考、仔细忖度应付之道,为了自身安全着想,他居然奋不顾身地挤进赶过来支援的秦兵之间,方能险险避过紧追而来的攻势。
枪势凌空扫过,刮起旋风,确有无坚不摧、惊天地泣鬼神之威,让人不敢撄其锋锐,使得迎上来拦阻的秦兵大骇,纷纷走避一旁;然而,仍有少数不信邪者,自不量力地抡枪挺戈挥刀挡架,结果是当场毙命。
双所及之处,风声雷动,是有摧枯拉朽、雷霆万钧之势,令人望而生畏,几乎迫使挡在前面的秦兵胆战心寒,各自东窜西走;虽然如此,依旧有一些不知死亡者,试图挥戟摇矛举剑对抗,却落得惨败的下场。
即使太史慈、秦琼各有斩获,分别击毙或击伤数名秦兵,清除部份碍,而枪锋和身也先后卯上长;只可惜,二者的招式已用老,攻势在这个时候逐渐减缓减弱,威力剩不到七成左右,让司马欣犹可勉强挡格,狼狈地躲过一劫;因此,对他们来说,算是一次无效的攻击,功败垂成。
机会可遇不可求,只要错过或没有及时把握住,就不再来了;因为司马欣愈往后退,随之赶来的秦兵就愈多,转眼间,至少有百名以上的战士护在他四周,形成层层的防护网,使得张良他们难以故计重施。
不仅如此,继太史慈与秦琼两人之后,赵云与甘宁两人也赶来了,却无缘接触到司马欣,反而深陷兵山士海之中,抽身不得。
虽然赵云诸人尽是身经百战、实力超强的名将,能够在敌营内东窜西跑,身影兔起鹘落,忽焉在左、忽焉在右,教敌人捉摸不定;但是,在刀戟剑矛的枪林里,四人还是免不了要挂彩。
或许,秦兵再厉害也不是他们的敌手,战阵再严密、变化再多也困不住四人;然而,秦兵却在同仇敌忾、永不服输的意念下,意外地发挥出超乎想像的战斗力,居然能够压制着赵云、太史慈、甘宁与秦琼四人动弹不得。
此时,兵器交击声、喊杀声、怒骂声,不绝於耳,可见得战斗之激烈。
在看到秦军「异常」的表现后,不禁让张良与凌天两人开始担忧同伴的安危,后者更是神情紧张地道:「看来情况不妙!」
张良神情专注地看着战斗,点头回应道:「嗯!状况确实不利於我方,是有必要采取一些行动了。」
凌天闻言,误以为张良要出手救援同伴,因而欣然附和道:「好啊!就让这群欺人太甚的秦军,吃点苦头吧!」
话一说完,凌天就跨出左脚,正要持剑冲出去之际,张良伸出右手按住他的左肩,摇头道:「天弟,稍安勿躁!」
不待凌天发问,张良神色凝重地续道:「我觉得赵将军他们自保当不成问题,问题在於我们……恐怕挡不住蜂拥而来的秦军。」
这个时候,不管是顺着山路过来,还是爬坡涌现的秦兵,数以千计的敌人已快速逼近中,离唐军布阵处不到百步左右,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际此紧张时刻,司马欣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山坡处,显然是要号令秦军发动总攻击了;因此,张良赶紧退回己方阵营,暂代秦琼指挥部队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