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章 正式冲突
    御书房的气氛骤变。

    由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柴绍与李孝恭五人,也不清楚皇上的意旨,全都只能静观其变。

    大唐天子李世民沉声道:“薛副将,凌公子与张良先生是朕的客卿,身份非同小可;所以,不管两位客卿要去何处,你都要寸步不离地贴身保护;如果他们有任何损伤的话,朕唯你是问!”

    薛仁贵闻言欣喜不已,却不敢喜形于色,乃恭谨答道:“末将遵命!”

    结果出乎预期,使得张良与凌天两人喜出望外,心中均对大唐天子的泱泱大度生出敬意;而房玄龄五人则是闻言略感失望,想像不到皇上会如此慷慨大方,竟然愿意让两位佳宾离开长安城。

    大唐天子李世民续道:“张先生愿否顺道走一趟上庸,替朕慰劳身在前线保家卫国,却无法返乡团聚的将士呢?”

    张良欣然应允道:“草民愿意!”

    唐太宗李世民注意到魏征神色凝重,似乎有话要说,却故意视而不见,不予理会,只淡淡地道:“孝恭,烦你带仁贵去兵部走一趟,安排好慰劳事宜;就这样子,你们两个先下去吧!”李孝恭与薛仁贵两人行礼如丁后,离开御书房。

    接著,大唐天子李世民突然想起,召唤凌天与张良两人入宫之事,于是微笑问道:“凌公子,可曾听过吴削、吴苣两昆仲?”

    凌天初闻摇头,旋即脑海里灵光一闪,点头答道:“皇上,草民想到了;吴削、吴苣昆仲是南宋时期有名的抗金名将,是与无敌统帅岳武穆一样,少数击败过金国统帅金兀术的猛将。”

    凌天与张良两人均察觉到大唐天子及房玄龄等人闻言后,无不神情凝重,前者不禁问道:“皇上,怎会问起吴削、吴苣昆仲呢?”

    大唐天子李世民神情肃穆地道:“吴氏昆仲果然不俗,难怪我军非其敌。”

    张良与凌天两人闻言大讶,想不到连关中也不安宁。

    柴绍约略说明一下,更让两人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吴削、吴苣两昆仲败给金兀术后,将军队聚集在大散关附近的和尚原,准备再度迎战;结果时空异变后,竟然阴错阳差地击溃唐军,而不是原先预估的金兀术部队,也使得统一天下后的唐军首尝败绩。

    两人清楚他们君臣之间有事要谈,于是起身告辞。

    大唐天子李世民为了尽地主之谊,特别请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位仆射陪同两位佳宾游览皇宫,让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御书房仅剩唐太宗李世民、魏征与柴绍君臣三人时,前者语重心长地道:“玄成,是否不舍两人离去?”

    魏征欣然答道:“张良先生的能力大家耳熟能详,若能留在陛下身旁运筹帷幄的话,则要再次统一天下将不是件难事;而凌公子更是神奇,他有可能是目前唯一知道全局之人,有他在的话,更是如虎添翼,胜利可期。所以,陛下要让他们两人离去,微臣期期以为不可。”

    柴绍认同魏征的看法,附和道:“陛下,微臣也有相同看法,绝对不能让两人离开长安城;否则,若为他国所用,就后悔莫及!”

    大唐天子李世民静默片晌后,断然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朕相信自己的眼光及判断,当凌公子与张良先生周游列国后,定当会心甘情愿地回来,两位贤卿可以拭目以待!”

    由于皇上心意已决,两人不再进言。

    湖面看似平静,却是暗潮汹涌。

    “既生瑜,何生亮”一个是姿质风liu、丁容秀丽,眉宇之间流露出无比自信、玉树临风的周瑜;另一个则是胸怀韬略、腹饮机谋,通天文、识地理、知奇门、晓阴阳、看阵图、明兵势的诸葛亮。

    诸葛亮与周瑜两位风云人物,自从赤壁战后还是首次肩并肩地站在一起,远眺鄱阳湖对岸的南宋水师船队。

    诸葛亮手摇羽扇,微笑问道:“都督,在下不才,有一事不明白?”

    周瑜神情自若地回应道:“下请问,基于贵我双方的情谊,只要在下知道的,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感受到周瑜的诚意后,诸葛亮坦然问道:“都督可知南宋的岳家军,到底有多少军马?有多少艘水师船队?”

    周瑜胸有成竹地答道:“虽然伯言、子明及德谋三人均不敌岳家军,却能够保存实力后撤,且能暗中调查对手的状况;据手中情报研判,岳家军的总人数与我们差不多,应该只有十万之数,而水师船队不足百艘,实力远不如我们。”

    看到周瑜自负的神情,诸葛亮内心觉得好笑却不便明讲,只是淡淡地道:“既然对方水师不如我们,那么岳家军再强再猛也无法跨江横湖而来,则都督已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下来此好像是多余的。”

    周瑜听出诸葛亮的弦外之音,略为不悦地道:“际此兵戎相见的紧张时刻,下还有心情说笑,甚至挖苦在下。”

    接著话锋一转,肃容道:“单以水师船队对抗而论,即使对方的数量比我方多一倍的话,本都督也不为所惧,问题在于岳家军最擅长陆战;听幼平与义公两人的描述,在建业一役,我方两位将军的数万人马,竟然不敌岳家军的五千战士,使得建业支撑不了多久,即落入敌手;由此可见,岳家军的厉害及恐怖。”

    周泰与韩当两位东吴猛将兵败建业之事,诸葛亮早有耳闻,却不知道其中详情为何;今听到岳家军尽以区区数千之众,就可以轻易击败东吴数万大军,的确是让他大吃一惊,也暗自称幸自己另派遣赵云与黄忠两员大将各率一万大军,绕道豫章南侧及东侧布防,应该可以发挥奇兵之效,适时阻止岳家军南下。

    看著诸葛亮神清气闲的神态,周瑜心中有气,微哂道:“下似乎不清楚岳家军的厉害,所以仍未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危机!”

    诸葛亮故意装作不知,双眼注视著神情不悦地周瑜问道:“都督何出此言?”

    周瑜沉声答道:‘显然下是故意装傻,而不是不懂吧!没错,柴桑面湖临江有天险可守,且我方水师优于敌军,因此还感觉不出迫切的危机;然而,豫章的情况就很难说了;若是岳家军挥军南下,直取豫章南方各郡,恐怕我们难以派出相对兵力防守,势将逐一沦陷,则豫章铁定守不住。’诸葛亮明白周瑜话只说一半,洒然接续道:“都督,是不是只要豫章守不住,则柴桑势必岌岌可危呢?”

    周瑜点头却反唇相讥道:“不待在下说出来,下已知道岳家军直接挥军南下的威胁性,可见得先前下是故意装傻。”

    一阵强风吹过,湖面激起波涛。

    诸葛亮神情专注地看著湖面变化,并未加以辩解,只是随口问道:“都督的情报正确与否,将会决定胜负谁属。”

    周瑜神情不悦地道:“孔明,你觉得本都督的情报有误!”

    对于周瑜的不忿,诸葛亮淡然回应道:“南宋终究是个统一的朝代,而非分裂的国家,其举国上下的兵力没有百万之众,也应该不少于五、六十万之数吧!所以,都督以为对方只有十万兵马,在下相当质疑。”

    周瑜想想也对,自己似乎有所忽略南宋整体国力,乃心平气和地道:“或许南宋总兵力有五、六十万之众,甚至于更多,问题是对方不只是与我们开战而已,好像宋将韩世忠正全力攻打合肥,使得张辽不得不火速派员回洛阳求援;所以,岳家军的总兵力十万之数应该可信,除非……”

    诸葛亮明知其意,却故意问道:“都督,除非什么?”

    周瑜似乎想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不禁仰天长叹。

    柴桑西方十里外的小港埠西陵渡,是蜀汉援吴军队的驻扎地。

    与周瑜交换军情後,诸葛亮回营立即召集重要将领研议敌情。

    帅帐内,除了主帅诸葛亮外,与会者有车骑将军张飞、前将军严颜、陈到、李岩、庞统、简雍与邓芝七人。

    负责敌情侦查的邓芝首先报告最新情势,神色凝重地道:「据前方探子回报,对岸的部队有不寻常的动作,好像调动相当频繁,且旗帜已从『岳』换成『张』,末将实在弄不清楚他们的意图,只能暗中密切注意。」

    听罢邓芝的报告後,诸葛亮赞赏道:「邓将军,做得很好!」

    接著问道:「各位,看法如何?」

    简雍率先回应道:「下官认为这是眼法。敌军应是故意要让我们,以为骁勇善战的岳家军已经离开,松懈我们的战斗意志,再趁虚而入。」

    庞统也持相同看法,附和道:「看来凌公子说得没错!敌军统帅岳飞确是名不虚传,仅是换个旗帜而已,就可以让我们伤透脑筋;等到查证清楚时,或许神出鬼没的岳家军已兵临城下了!」

    对於两位参谋的危言耸听,张飞相当不以为然,高声嚷道:「两位大人怎能长敌人志气,灭咱自己威风呢!呸!俺就不信邪,管他是岳家军还是张家军,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个凑一双,俺一定杀得他们屁滚尿流。」

    看著张飞翘胡瞪眼的模样,诸葛亮笑道:「张将军的神勇人尽皆知,纵使敌军统帅岳飞是吕布再世,也不足为惧!」

    接著话锋一转,沉声道:「姑且不论敌军是用眼法迷惑我方,还是岳家军真的离开了,亦或是有其他不可预知的状况,我们就是不能自乱阵地,让敌军有可乘之机。之前个人与公瑾讨论过敌军的战力,已知道勇猛善战的岳家军人数约在十万上下,尚不包含未知的其他部队;唯个人认为以南宋的实力应不在曹魏之下,所以总兵力绝对在十万以上。」

    李岩质疑道:「南宋同时两面作战,可动用兵力应该有限吧!」

    庞统若有所悟地道:「看来邓将军的情报无误。虽然旗帜换了,却不表示岳家军已经离开或躲起来,而是南宋另一支主力部队也来了。」

    严颜神情凝重地道:「果真如此,敌军总兵力当在二十万以上。」

    由於敌军可能比预期的还多,使得营帐内的讨论更为热烈。

    经过一柱香的讨论後,诸葛亮总结道:「大战随时会爆发,因此各位绝对不可掉以轻心,尤忌喝酒闹事;邓将军,速派身手矫健、机灵敏捷的探子深入敌营察看,密切注意敌军的动静,想办法弄清楚他们的虚实。」

    接著肃容道:「这场战争,势必改变三国鼎足而立的态势,是成为群雄并起,亦或是一方独霸的局面殊难预料;所以,为了国家及每个人的未来著想,本人希望各位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打赢这场史无前例的硬仗。」

    与会者轰然应诺,陆续离去。

    众人全都离开後,诸葛亮在帐内来回走著,心中想著赵云与黄忠两位虎将率领的奇兵,应该到指定地点鄱阳及馀汗附近了,希望可以及时阻止岳家军南下。

    战云密布。

    从柴桑到豫章的湖面上,至少罗列五百艘以上不同类型的战船,对东吴水师而言,已是倾巢而出,全体动员了。

    近五万名战士组成的东吴水师船队,分别由程普、蒋钦、韩当、吕蒙与黄盖五位猛将率领,其中前面两支船队负责巡弋长江与鄱阳湖之间的水域,另外三支船队则是负责鄱阳湖北边、豫章北部及湖东水域,构成一道固若金汤的水上长城。

    经过反覆推敲後,周瑜认为岳家军沿著鄱阳湖南下的可能性偏高,为了确保豫章不失,於是大幅调动水师重新部署。

    首先,周瑜将吕蒙领军的水师移防到豫章东北方,不仅可以与黄盖负责的水师遥相呼应,更可以威胁自湖东而来的敌军,稳固豫章的防卫实力;其次,韩当率领的水师移防到原先吕蒙的位置,可以就近支援豫章。

    由七万名将士组成的主力部队,则分成两大部份,分别负责柴桑与豫章两地的守卫;在豫章方面,由吴王孙权亲自领军,佐以鲁肃、诸葛谨、张昭等谋士,及陆逊、周泰、朱治、徐盛、丁奉等将领;而在柴桑部份,则由都督周瑜全权负责,麾下有太史慈、甘宁、潘璋、吕范等猛将。

    东吴与蜀汉两国,为了抵抗南宋的「侵略」,可说是唇齿相依;纵使双方主帅并非天天见面会商,然在情报集部份则是配合的天衣无缝,只要有异常的讯息,一定会立即通知对方,或是召集相关会议。

    由於南宋军队攻下皖口後,大军云集在彭泽、寻阳两地已有一个月之久,除了一般性的军队调动外,并未发动任何攻势,几可用按兵不动予以形容;因此,蜀汉与东吴两国联军的重要将领,鲜少共聚研判军情。

    诸葛亮与庞统两人在邓芝率领三百名战士保护下,搭乘三艘战船朝著长江北岸前进,想要亲自观察敌情。

    对於南宋大军按兵不动的行为,庞统实在百思不得其解,疑惑问道:「孔明,对方是还没有准备好,亦或是根本不想打,只是装模作样而已?」

    诸葛亮看著飞溅四起的浪花,有感而发地答道:「常言道,无风不起浪;在下有个预感,不管南宋统帅是谁,至少读过史书,当知道三国的状况;也就是说,没有明显利害冲突时,应该不会轻启战端才对。」

    庞统摇头回应道:「风平浪静,应该只是暂时现象而已,根本不可能持久不变;况且,东吴已失去大片江山,对方早已开启战端了!」

    诸葛亮没有反庞统的论点,只是意有所指地道:「自从天象生出异变後,天下已非我们熟识的天下,亦非唐朝或南宋认识的天下,而是所有人全然不清楚的混乱天下;然而,战争及动乱於焉产生,不但没有人觉得奇怪,反而视为理所当然,这不是很吊诡的现象吗?」

    庞统闻言神情微变,约略可以猜想出诸葛亮的话意;由於他不敢确定後者实际的想法,因而没有发言表示意见。

    诸葛亮续道:「国与国之间为了解决纷争,常常诉之武力,彼此大动干戈,谁强谁话事;士元,在下心中有个疑问,难道一定要透过战争才能解决问题吗?」

    蓦地,座船忽然减速,令诸葛亮与庞统两人身体为之摇晃。

    前方传来吵杂声响,隐约听到有兵士喝令道:「来者何人,请停船!」

    诸葛亮与庞统两人闻言微愕,莫非己方战船误入敌军阵营。

    两人起身看一下周遭,认为己方的船支离南岸较近,应该还没有到敌军的警戒区域;离谱的是,并没有看到任何船支踪影。

    诸葛亮与庞统两人心想,可能是碰到在江中讨生活的小渔船,因此两人并不以为意;且前者神情笃定地道:「纵使渔船是南宋斥候船伪装的也无妨,对我们而言,并不会构成任何威胁。」

    庞统点头认同,的确不值得大惊小怪;虽然如此,两人还是功聚双耳,留意前面的动静。

    事实上,是蜀汉战船上的士兵先发现神秘船支的;所以带队的邓芝立即喝住来船,并指示左右两艘船靠拢,形成战斗队形。

    来者显然没有料到在江中会碰上蜀汉船队,在逆流的情况下,要走避已经来不及了,唯有稳住船身,静观其变。

    邓芝再度喝问道:「来者何人,速报上名来!」

    小船上传出回响,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在下是岳元帅麾下小将杨再兴,请问下是蜀汉那位将军?」

    诸葛亮与庞统两人闻言,不禁互望一眼,均认为事情未免太凑巧了,在茫茫大江中,竟然真的会偶遇南宋的斥候船支;同时,对於来者身处在绝对劣势中仍可从容不惧,应答如流,均留下深刻的印象。

    倒是邓芝闻言略感不悦,来者竟然胆敢反客为主,冷冷地道:「杨再兴是嘛?你是岳家军的一员?」

    杨再兴从小船船舱走出来,昂然立於船首处,神情高傲地回应道:「本人正是岳家军的右前锋杨再兴!下看来年纪不大,且欠缺虎将独有的无敌气势,应该不是名垂不朽的常山赵子龙,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吧!」

    遭到对方的奚落,令邓芝非常震怒,厉声斥责道:「无知小辈,胆敢口出狂言,本将军要你得到应有的教训!」

    双方的对谈,诸葛亮与庞统两人全听在耳里,均觉得杨再兴的胆识不错,而对後者生出浓厚的兴趣,认为有亲自了解的必要。

    江面上,三艘中型战船围著一艘小渔船,显然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邓芝自恃自己身手不凡,不愿以多欺少,於是命令护卫的战士通通退到两旁,且不得出手相助。

    战船上的士兵向甲板两侧移动,这个举动,看在杨再兴眼里,心中狻有英雄相惜的感受,而对敌将略生好感,沉声道:「在下愿领教下高招!」

    邓芝退後数步,朗声道:「下,可以上来了!」

    此时,诸葛亮与庞统两人早已站在了望台上,居高临下看著甲板,想要一睹杨再兴的模样。

    一道身影从小船跃起,姿态优美地飘落在船首,显现出不凡的身手。

    看在诸葛亮与庞统两人眼里,宋将杨再兴就好像一块上等美玉般,教人眼睛为之一亮;後者拥有丰神俊朗的脸容,并流露出英气挺拔、威丁出众的特质,更有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的◇梧身型,望之如峻岳崇山般令人生畏、高不可攀;难怪乎自视甚高,敢以常山赵子龙自许。

    当对手杨再兴出现在邓芝前面时,他已感受到前者身上散发出来的强横气势,确实不可小觑,知道自己要面临一场硬仗。

    由於战船上空间有限,因此邓芝与杨再兴两人之间的距离仅有十步,表示二者的战斗将会非常的激烈。

    邓芝的实力在蜀汉众多将领中属於中上,除了名震三国的五虎将外,仅略逊於魏延、严颜、吴懿少数几位悍将,与廖化、关平、周仓、李岩诸将差不多;然而,在诸葛亮与庞统两人眼里,宋将杨再兴的实力应该不亚於魏延,甚至於有五虎将级数的可怕实力;所以,二者均不看好前者。

    虽然双方对峙时间持续不到半盏热茶光景,却让两旁观战的士兵不敢分神,无不屏息以待,深怕错失欣赏两人的对决。

    感受到对手强大压力的邓芝率先出手攻击,左边腰际的长剑闪电离鞘来到自己手中,迅即化作一道长虹直取杨再兴;转眼间,十步的距离倏地消失不见,数之不尽的点点剑芒犹如群蜂般缠绕著後者;整个攻击动作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连诸葛亮与庞统两人也为之动容。

    面对淋漓尽致的剑击,杨再兴脸上流露出既自负且夷然无惧的神情;犹如虎视鹰瞵般的锐利双眼已看出对手的招式,不仅没有退後或回避,反而自恃身手了得,艺高人胆大地闯进剑光剑影中。

    「当!」……

    蓦地,响起一连串清亮悦耳却惊心动魄的剑击声。

    只见到邓芝与杨再兴两人的身影在剑芒中交错穿梭,好像纠缠不清的样子;战船上,除了诸葛亮与庞统两位眼力高明者外,所有观战的士兵已分不清楚两人的身影,可见得二者移动速度之快、出招动作之密。

    由於两位决战者都具有深厚的功力,使得威力强大的无形剑气到处乱窜,逼使得观战的士兵不断地往後退,以免遭到无妄之灾。

    仅是数十鼻息的短暂时间而已,邓芝与杨再兴两人已交手超过百回合,显示双方都是志在必得;相对的,因为两人交手所散发出刚猛的气劲,就像飓风刮过般,也对战船造成不小的破坏。

    表面上看来,邓芝与杨再兴两人的对战情况,好像是势均力敌、难分轩轾,然事实上却非如此。

    对战之初,邓芝心中已认定杨再兴是个身手高明、实力强横的对手;因此,为了取得相对优势,迅即使出压箱绝活,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击後者,期能一举伤敌或是挫减对手的锐气;只可惜,事与愿违,纵使他已使出浑身解数、尽展绝技,仍然无法压过杨再兴的气势。

    反观,在杨再兴方面,则是一付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样子;虽然自己是被动反击,却能有效掌握对战的节奏,而手中之剑犹如蛟龙戏水般,可以悠游自在地进出对手绵密多变的剑网中;若不是自己察觉到了望台上有两个身藏不露的高手,早已逼迫对手弃剑投降了。

    两人交战的状况,诸葛亮与庞统两位旁观者全看在眼里,也都心中有数,清楚宋将杨再兴可能有所忌惮,并未施展出全力进击;否则,己方的将领邓芝或许已败北,甚至於负伤了。

    犹幸邓芝并非一个好勇斗狠之辈,更不会为了面子之故而逞一时之快,才没有酿成惨事;自知实力不如人後,藉著对手杨再兴猛烈无俦的气劲,前者以一个漂亮的回旋,躲过攻击後,顺势拉开彼此的距离,逸出战斗范围。

    取得相对优势的杨再兴不仅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是後退数步到船首处,意态自若地道:「承让了!」

    在激烈战斗後,邓芝脸上微红,略为喘气地道:「杨将军好身手!邓芝自认不是对手,甘拜下风。」

    对手赫然是继赵云之後,最受诸葛亮重用的蜀汉名将邓芝,难怪会知所进退,使得杨再兴闻言为之动容;於是紧握双拳地道:「原来是鼎鼎大名的邓将军,後生如有冒犯之处,请多包涵!」

    邓芝感受到杨再兴的意诚,於是大步向前,神情愉悦地道:「杨将军身手了得,令在下眼界大开。」

    两人可说是不打不相识,相互夸赞一番。

    由於邓芝与杨再兴两人不仅分属不同朝代,且有可能对阵沙场;因此,两人的谈话都自我约束,不会藉机刺探对方军情况,所以交谈时间不长。

    当杨再兴准备告辞离去时,已来到甲板的诸葛亮突然道:「杨将军,暂且留步,在下孔明,想请教将军一些小问题?」

    来者竟然是千古流传、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诸葛亮,让杨再兴闻言大吃一惊,而忘了回话;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想到前者会是一个身藏不露高手,且是如此深不可测,显然与史书的记载出入狻大。

    随後而来的庞统看见杨再兴默然不语的神情,淡然道:「杨将军,这里风大,大家入船舱再谈吧!」

    杨再兴很想向对方辞别,立即将自己所见所闻回报岳元帅;然而,在他看到自己崇拜的人物诸葛亮後,还是跟著走进船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