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天津建设成港口和海军基地,自然是少不了战船的打造。而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战船多以楼船为主。
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高十余丈。历史上的东吴曾打造五层楼船,可载兵三千余人。在水上作战,楼船可谓是攻守兼备,宛如水上堡垒一般。
当然,楼船的缺陷也是极为明显的,那就是不安全。
楼船多用于江湖,也用于近海,由于楼船重心高,抗风浪能力差用于远海是相当危险的。楼船参与的著名战役几乎都在长江之上,比如赤壁之战、西晋灭吴之战、隋灭陈之战、元灭南宋之战等。自宋元以后楼船的使用及记载渐无,也是因为自隋唐以后,新式战船出现,楼船因为自身巨大的缺陷,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袁常要实现大航海的理想,用楼船自然做不到。楼船最多也就是在长江能够派的上用场,连水流稍微湍急的黄河都下不了,更不用说更凶险的大海和大洋。因此,要实现大航海理想,改进造船技术却是必不可少。隋唐以后出现的新式战船为车船,便如自行车一般,船员用脚踏板,带动战船行驶,性能比之楼船无疑是优越许多。当然,车船想要进入大海和大洋,无疑也是极为困难的。所以,楼船和车船都被摒弃之后,也只有以后世蒸汽机为动力的铁船才能比较稳妥的在大海和大洋上航行。
至于说要保证百分百的完全,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到了后世那种高科技的年代,也时常有船只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更不用说如今的科技。大海的凶险是无法预料的,只有经历过那种感觉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大海的凶险。
而至于蒸汽机和铁皮船的打造,袁常虽然不是这个行业的,不过,前世在学校的时候,总算对蒸汽机有些了解,将原理跟马钧解说一番。想来以马钧的发明能力,应该是可以打造出蒸汽机。还有便是铁皮船在水中会被侵蚀的问题,也很容易解决。那便是炼钢,将生铁熔炼成钢铁。只要有足够的温度,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如今的时代煤矿还非常丰富,露天矿更是随处可见,只是世人不懂利用罢了,有了煤矿解决钢铁问题。再有马钧造出蒸汽机,天津港口和海军基地的建设,那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千万不要质疑古人的能力,华夏能够造出四大发明,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就如东汉的张衡能造出地动仪,感应到地震的发生,即使是到了后世,也无人能够制造出来,便可以说明一切了。
而袁常在前世的时候,曾看到网上有个某舟子的质疑张衡的地动仪。说不过是一个只能看没有用的东西。之所以某舟子会有这个说法,也是因为张衡制造的地动仪已经在战火中遗失,而当时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个根据张衡理论制造出来的复制品,并没有用处。只要想一想,后世和当今这个时代的度衡量有着极大的差别,就可以明白,后世仿制的地动仪为什么会没有作用。其实,某舟子之所以质疑张衡的地动仪,就袁常看来,不过是这家伙想要以此来制造舆论给自己打响名气罢了。
袁常看向马钧。问道:“德衡,先前我告诉你的那个蒸汽机,如今你是否能够制造的出来?”
“启禀州牧,你所说的蒸汽机却是非常精妙。属下一时之间还未能够制造出来。如今,只是有了一点头绪,却是辜负了州牧的厚望。”马钧看着袁常期待的眼神,略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袁常将蒸汽机的原理都已经告诉他,奈何他到如今制造出来的都是残缺品。根本无法投入使用。
“德衡,此事却是无需着急。或许哪天你有了灵感,便能制造出来了。”袁常倒是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好言安慰了马钧一番。
其实在东汉和帝的时候,同时期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当然,这只是蒸汽机的雏形;或许因为这个蒸汽机的功能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以致于并没有得到重视,也因此没有得到普及。直到了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约与此同时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的主意。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制造了早期的工业蒸汽机,他们对蒸汽机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三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也就是说,从第一台蒸汽机的雏形到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出现,经历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不过,袁常相信,有了他的理论指导,马钧这个强悍的发明家,绝对能够发明出完善的蒸汽机,当然,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田楷,荀錶,刘顺,天津的建设就交托给你们三个了,希望你们三个不要让本州牧失望。此外,德衡打造的东西乃是重中之重,天津想要彻底建设起来,德衡打造的东西也是必不可少。所以,你们千万要保证德衡的生命安全,还有要防止德衡的东西被其他势力的探子所夺,一定要谨慎而行,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袁常板着张脸,难得的用严厉的语气说道。
并非是袁常太过小心,而是他不得不这样做。
在华夏的历史上,士、农、工、商、武是五个阶层,武人的地位和商人差不多,除了在战争年代,武人的地位或许还不如商人。而马钧作为一个发明家。勉强算是五个阶层中的工人。所谓的工是指制造业的工匠,但是,工匠也是有区别的。例如制造出有利于民的工具,像锄头。铲子等物,这样的工匠便可被称之为工;但是,还有一种发明家,他们制造的是被称之为奇淫巧计的东西,就不会被当成工来看待。反而为被看成是不在五个阶层之中,与奴隶一个等级的贱民,这样的发明家,连商人,武人都不如。
而马钧作为一个发明家,荀錶是出自荀家,田楷也是一个将军,若是不重视马钧也是说得过去。故此,袁常自然要如此严厉的提出这一点。
在封建时代,除了少数非常出名的工匠之外。大多数的工匠都是被当成奴隶一般,说送人就送人。如唐朝时的李世民,吐蕃来求亲,李世民非常大方的送了一大堆的工匠给吐蕃,结果,吐蕃靠着这些工匠,加强了士兵的装备,武器,愣是把唐朝给搞的左支右绌,唐朝灭亡了。吐蕃还仍然健在,直到宋朝的时候才被灭亡。由此可见,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对工这个阶级的轻视。
其实,还正如袁常所想。荀錶和田楷之前并不是很重视马钧,在他们看来,马钧不过一个工匠,哪里用得着花费太多的心思。然而,此刻袁常用少有的严厉语气,那就容不得他们不重视了。并且重新审视一番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工匠。
见他们的表情,显然都把自己的话给记在心里了,袁常这才放心了许多。
又交代了一番,袁常便让几人去干自己的事,而厅内,则只有袁常,郭嘉和典韦三人。只见三人俱是露出一副阴险的笑容,显然,又有人要被袁常给算计了,至于是谁这么倒霉被算计,那就不得而知了。
“奉孝,如今我已经不在北京城内,想来北京城的那些世家大族,也应该开始有动作了吧!”袁常的右手有一下没一下的叩击着案桌,低沉的说道。
“主公所言真是!”
郭嘉点了点头,同样沉声说道:“据北京城内的探子来报,以王、李、卢、唐四个大家族走动的最为频繁,而其余的一些中小家族似乎还在观望之中;此外,各郡也皆有异动的大家族。其中,北京城内的卢家本家,范阳郡的卢家,反抗最为明显。范阳郡的太守乃是卢家子弟,丈量土地的工作也极其不配合,而且,前往卢家丈量土地的官吏,也都被卢家给打了出来。据探子探听到的消息,卢家已经派人前往冀州寻找卢植商讨对策,显然是强烈反对主公的改革。”
对于郭嘉所说的情况,袁常也早有预料。也亏得幽州士家大族并不是很密集,若是在关中、荆州等地,怕是那些士家大族早就群起而反抗了,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小心翼翼的行事。北京城内的四大家族王、李、卢、唐只是一郡的大家族,从整个天下而言,这四个家族根本不算什么。幽州境内唯一根基深厚的士家大族,也只有范阳郡卢氏一家而已。
范阳卢氏自春秋战国以来便存在,田和代齐,卢、高二氏被逐赶,离开山东省长清县之卢邑以后,散居于燕、秦二国之间,主要一支是聚居于范阳。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如今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均出自于范阳卢氏。而等到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后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十八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八百四十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由此可见范阳卢氏根基之深厚,当然,如今范阳卢氏皆是因为卢植的缘故才能做大,卢植的子孙还没有成长起来,只要将卢植的问题解决,那么范阳卢氏就不会有问题,范阳卢氏的问题解决了,那整个幽州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
关键是对待卢植的问题,袁常倒是有些犹豫不决。
说实话,对于卢植,袁常还是有些佩服的。卢植在文化界有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之称,开范阳卢氏文化之先河,被尊为卢氏的中兴始祖和范阳卢氏始祖,是历史上配享孔庙的二十八位大儒之一。此外,卢植还是一个能够领兵作战的将领。黄巾起义之时,卢植便是被任命为讨伐黄巾的主帅,后来却因为有人进谗言,卢植这才被下罪捉拿。此后,董卓进京,掌控朝政。董卓意欲废黜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便召文武百官商讨,当时无人敢言,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董卓大怒,下令将卢植处死,蔡邕为其求情,而议郎彭伯也赶紧出来劝阻董卓说:“卢尚书是海内大儒,士人之望!如今若杀他,天下人都会震惊失望。”董卓这才作罢,仅将卢植免职而已。董卓如此凶残之人却也不敢强行斩杀卢植,可见卢植名望之深厚。
而袁常只是想要改革变法,对于卢植这样的人物还是不想用武力手段来解决。一旦动了卢植,说不定就会造成其他大儒的不满,再加上卢植跟他的准岳父蔡邕的关系也是极为友好,说不定到时候蔡邕都会找到他头上。因此,袁常自然是很难决定。
“主公,当断则断!为了主公改革大业,为了天下万民,若是卢植无法理解主公的想法,主公断不能手软。”
郭嘉见袁常神色,知道袁常有些犹豫,连忙劝谏到。郭嘉虽是一名文人,然而,该狠的时候就狠,绝不会有丝毫的手软,任何一个谋士能够成就不凡,都不会有妇人之仁。如司马懿,诸葛亮等人,别看平时都是一副和善文人的面孔,就说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手段,虽说是因为战争的原因,但是,也绝不难看出这些顶级谋士都有不同于常人的坚毅个性。
闻听郭嘉劝说,袁常皱起眉头,脑海中进行着激烈的挣扎。良久之后,袁常眉头舒展,心中似有了决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