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三十三章 纸糊关系
    收复京城的第四天,周正在西直门外,誓师。
    他左手持崇祯遗诏,右手是新皇赐予的尚方宝剑。
    身前站着一个五省总理,六个总兵官,四个总兵以及二十多副总兵,四十多参将!
    周正神色威严,沉声道:“闯贼祸害苍生,不道无法,本官奉天命讨伐,诸位乃我大明天将,当勇武无畏,讨伐叛逆,彻底剿除闯贼,还天下黎民安宁太平!”
    “下官(末将)领旨!”卢象升等人齐齐大声应和。
    按照程序,周正又是长篇大论了好一阵子,这才将手里的尚方宝剑交给卢象升,道:“西北诸将,皆由五省总理节制,凡有逾矩,先斩后奏!”
    卢象升郑重的接过来,道:“臣领旨谢恩!”
    待他接过尚方宝剑,周正扶他起来,道:“建斗,交给你了!”
    卢象升沉色点头,转身面对曹文诏,满桂等近百人。
    众人齐齐行礼,道:“参见总理大人!”
    卢象升身高挺拔,目光如炬,扫过众人,目光看向西北。
    李自成并不甘心,正在准备重整旗鼓,再次进攻京师。
    周正这十多万大军,锦旗招展,遮天蔽日,士气澎湃,煞气干云!
    “出征!”
    战鼓如雷,卢象升骑着马,拔剑大喝。
    十多万大军,分做两路,一路山西,一路河南,而后又分做多路,按照既定路线,奔向各自的目标。
    周正站在高台之上,遥望着大军离去。
    楚金站在周正身旁,道:“大人无需担心,有军情处在,卢总理的能力也毋庸置疑,李自成翻不出浪花来。”
    周正点点头,道:“建虏撤兵了?”
    楚金与孟贺州分工明确,孟贺州主关内,楚金盯着关外。
    楚金躬身,道:“多尔衮,济尔哈朗两天前就撤了,黄台吉昨天晚上也撤了。他留下口信,希望与大人谈谈。”
    周正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望着卢象升等人走远,转身道:“回去吧。”
    刘六辙陪在周正边上,道:“二少爷,成掌柜,上官掌柜都进京了。”
    周正上了马车,道:“让他们先收拾一下,等时间我找他们。”
    刘六辙应着,又道:“听说,江南各处有不少人也在赴京的路上,规模不小。”
    京城或者明朝遭遇了大难,又是新皇登基,自然引来无数人,周正昨天晚上,已经收到了不少信,说是要‘登门求教’。
    复社在江南影响巨大,社员超过三千,简直是另一个东林,挥臂之间,秦淮河堵塞不前!
    周正拉开车帘,与骑着马的刘六辙道:“元辅那边什么情况?”
    不知道是不想增加周正的威望,还是有意做给周正的看的,周延儒这个首辅没来给卢象升等送行,甚至还阻止了新皇前来。
    刘六辙看着周正道:“二少爷,你是没看到,元辅门前,那叫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快踏破门槛了,排了非常长的队伍……”
    周正顿时一笑,道:“不奇怪。”
    周延儒现在看上去是大权在握,先帝朝首辅,而今主持新皇登基大典,先帝丧礼等一系列重大事务,这里面涉及到多少官位,全天下都在看着他!
    加上新皇年幼,无法亲政,这位首辅的分量,谁人掂量不出。
    即便是周正这个复克京城,拯救大明社稷于倾颓的大功臣,一时间也比不过,被分去了诸多光芒。
    刘六辙轻拍着马,看了眼四周,低声道:“二少爷,听说翰林院在给先帝庙号上起了争执。”
    庙号这东西,是对先帝最终的一种‘历史定位’,关乎甚大,同样也是朝臣们的‘权力争夺’的焦点,这么说来,周延儒那边,内部是出现了矛盾。
    周正神色动了动,道:“不着急,先看看。”
    刘六辙没有再说,现在朝局虽然散乱不堪,却也风波诡谲,各种势力都跳出来了,想要在新朝未定的时候,占据有利的位置,获得最大的好处。
    周正在回京的时候,从全国各地,不知道多少人在着急忙慌的奔赴京城,这是一个新旧交替,朝廷残破的特殊时期,有太多的机会了!
    周正从内阁门前穿过,走向隔壁的征西廊。
    门内本来匆匆忙忙的内阁中书以及小吏,忽然脚步停止,里面安静的可怕。
    周正转头看去,所有人立时又动了,纷纷微笑躬身,匆匆消失不见。
    周正抹了把脸,看向身旁的刘六辙,道:“我这么吓人的吗?”
    刘六辙咳嗽了下嗓子,声音不大不小的道:“阁老英俊潇洒,古来少有。”
    周正失笑一声,迈步向前走。
    内阁里,隐约传出一声冷哼。
    刘六辙抬了抬下巴,无畏的跟在周正身旁。
    周延儒与周正本就不和睦的关系,现在就差撕破脸了。
    周正回到征西廊,这里分为好几个房间,有军情处,参谋处,军法处等等,各司其职,包括张贺仪也在这里,并且,他还带来了兵部的所有人。
    周正转了一圈,便在他的临时班房坐下来。
    周正的桌上,堆满了从秦朝以来的各种军事方面的资料,周正在研究这些军事制度,准备对明朝的军制进行改革。
    周正神情专注的看着,征西廊也忙碌不休,西北现在是他们工作的重点,危及国祚,没人敢掉以轻心。
    周正在忙碌的时候,周延儒对登基大典等事情也操碎心,里面涉及的太多,刚刚架起的六部,拼命跟着转。
    礼部尚书已经暂定为张四知,礼部在登基大典等事情上的分量最重,涉及的礼法,仪程等等,全数由礼部掌握。
    礼法这东西,也是权力的体现,比如,在登基大典的站位,就决定了这个人在朝中的地位以及未来;比如,一些关键地方谁来主持,哪些人要在新皇面前露脸,哪些人不应该出现等等等等。
    张四知在内阁进进出出,本身就代表则不寻常的地位。
    礼部尚书在六部中权势不是最大,地位却是最高,这就是根由。
    地位的高低,往往代表着进步的先后,入阁的人选,往往是礼部为第一位!
    张四知出现在周延儒的班房,说的却不是登基大典的事,而是关于各级官吏的任命。
    张四知递过名单,道:“元辅,这是关于六部九寺的官员名单,还有各省巡抚,布政使。涉及到西北五省,是否要与征西伯商议?”
    周延儒正看着名单,闻言断然摆手,道:“不用了,这件事本官决定,就这样吧。”
    张四知知道,周延儒与周正的关系破裂了,瞥了眼背后的墙,隔壁应该就是周正的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