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65章 湖边研究所
    在化学分院的高墙内,原本各自独立的大宅院现在已经全部互相打通了。这里原本是一整个滨湖的街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紧紧靠在宫城后门,因此能住在这里人员都是非富则贵,根本没有小门小户的存在。

    这些大宅院占地最小的也在一二十亩左右,基本上宅院之间都铺设了青石板小道,因此每个宅院都自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部分。

    化学分院便利用了这种优势,把每个宅院都安置了不同的研究所。面前这个面积不大的宅院安置的,是研究微生物和酒精发酵的研究所。

    每个穿越者必备的良药,莫过于青霉素了。因此朱由检毫不例外的,从筹建化学分院开始,便让人开始寻找研究青霉素的工作了。

    不过一年来花费了无数金钱,仰仗着显微镜的发明,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不过就是证明了,人体化脓是由一种金黄色的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

    光是为了能看到这个葡萄球菌,他们就花费了将近8个月的时间。这还是仰赖于物理分院和数学分院这一年来对于光学研究的极速发展,加上几位手工磨镜师的出色手感,终于装配出了一部放大倍数超过1000倍的复式显微镜。

    为了协助观测,化学分院的研究员还发明了油镜和染色法。利用从海藻灰中提取的碘液,在加以从藏红花柱头中提取的番红,化学分院的研究员们终于看清了这金黄色小点的清晰模样。

    其后果然发现了,青霉附近不能存在葡萄球菌。但是从青霉到青霉素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如何从青霉中分离出有效的杀菌物质,化学分院的研究员还没有找到门路。他们花了一年时间,用去了近30万元,不过是证明了崇祯所说的青霉可以杀菌这回事。

    虽然青霉素的研究尚没有什么成果,但是为了研究青霉素所制作出来的显微镜等实验器具,及染色法观测,还有霉菌的培养等等,倒是为研究淀粉糖化制作酒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利用玉米、甘蔗糖蜜、地瓜干酿造出来的酒精,既可以作为食用酒精,也能加工成医药用的酒精,当然作为印刷业使用的工业酒精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是成本高了些。

    此外他们还从葡萄汁中提取了一种白色结晶,溶于水,有很淡的甜味,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能够取代麦芽糖进行银镜反应,虽说麦芽糖造价不高,但是非常的耗用粮食。这种从葡萄汁中提取出来的结晶粉末,倒是能够大大的减少了粮食的损耗,并且制作出来的镜子质量更佳。

    李次虨对着崇祯描述了半天,崇祯想了想才不确定的说道:“那不就是葡萄糖么。”

    “陛下这名字取得真是贴切,臣等会就给这种白色结晶贴上葡萄糖的标签。”李次虨楞了一下,便毫不犹豫的对着崇祯说道。

    “哦,原来是我命名了葡萄糖么。”朱由检也楞了下,心中不由自嘲的说了一句。

    不过他很快便转移话题说道:“那么接下来就先带朕去看看,那个煤气发生器吧,朕想看看它能不能用在照明上。”

    看着崇祯兴致勃勃的样子,李次虨想要说些什么,但终于还是忍住了。事实上,他带着皇帝东走西逛的,除了让崇祯多了解下化学分院做的工作,也是想着让皇帝减少一些对于煤气利用的期待感。

    虽然说为了保证煤气研究的经费拨款,他在报告里稍稍夸大了下煤气研究利用的未来,但事实上现在对于煤气的利用,还只能存在于化学分院内。

    并不是说他们对于煤气研究没有什么成果,而是为了利用煤气,需要制作的管道、干馏炉子,还有各部位的连接及阀门,整个一套煤气发生器加上配套设施,所花费的银两大约要燃烧七八十年煤气才赚的回来。

    正如李次虨所预料的,粗大笨重的炉子和巨大的双层储气铁箱,还有无法长距离输送煤气的管道,顿时让崇祯消去了大半的兴致。

    这东西用在炼焦厂,把原本无用的荒煤气变成燃烧的燃料,大约是不错的。但是用来当路灯,恐怕就过于奢侈和难看了。

    朱由检摇着头绕着它转了一圈,顿时就失去了兴趣。他也不好拔腿就跑,只能随意的问问李次虨,对于焦炭的研究,他们有什么进展了没有。

    看到崇祯连煤气两字都不提,李次虨心里总算松了口气,他赶紧小声的回道:“我们经过仔细的对比分类,把煤炭分成了数种,其中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用作炼焦是最好的。

    就煤炭产地上来说,唐山、山东及山西、河南都有可用作炼焦的煤炭。其中又以井陉出产的煤炭炼焦最佳…”

    同李次虨聊了一会焦炭,又勉励了几句研究焦炭和煤气的研究人员后。朱由检便想要同徐光启等人,前往成贤街的科学院本部去看看了。

    坐在一边,一直没怎么出声的李之藻突然出声对着崇祯说道:“陛下今天既然来了,也请到湖边去转转吧。那里是化学分院研究最为危险的实验地方,陛下如果能够亲自前往探望,想来那些研究员一定能够士气大振的。”

    “那边陛下还是别去了吧,虽说今天已经停下了实验,但是现场毕竟还是存放着不少危险药品,以陛下现在的装束,恐怕不适合进去。”徐光启赶紧阻挡道。

    李之藻犹豫了一下,终于没有再坚持。在研究三酸两碱的过程中,不少研究员和技术员都因为不了解酸碱的特性,因此或多或少都受过伤。

    虽说崇祯下令,建立专门的医务所和医院研究,如何治疗化学药品造成的伤害,但是化学分院中新进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员,还是把那处地方当做了龙潭虎穴,个个对此避之不及。

    湖边的危险品研究所也是化学分院中人数较少的一个研究所,但是它的研究任务又是最为繁重的几个研究所之一。

    李之藻显然不希望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因此希望通过皇帝亲自前往视察,从而打破那些研究员和技术员对湖边研究所,那种莫名的恐惧感。

    不过徐光启可不这么看,作为皇家科学院的负责人,他对于皇家科学院的存在抱有着极大的热情,他认为科学院的存在和发展,总有一天能够改变士大夫们轻视实学的态度。

    徐光启始终认为,大明之所以会几次落败于后金这样的边陲小族,主要问题还在于大明士大夫们空谈的太多,肯做实事的太少。

    即便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敢于针砭时弊的官吏,也只能在口头上进行批判,找不出解决社会时弊的方法。

    在同耶稣会教士的接触中,他深为钦佩这些来自于万里之外的异域传教士。不仅仅因为他们有着高贵的个人品德,更在于他们平日表现出来的,对于知识上孜孜不怠的追求。

    徐光启觉得,如果中国的士大夫们也能变成如同这些传教士们一般的出色学者,那么朝廷上的党争无疑会慢慢的平息下去。

    而对于各种实学的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大明百姓的收入,也能让朝廷拥有足够的粮饷物资,去对付那些内外敌人。

    在大明这样的国家里,想要做成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光靠个人的力量,花费上数十年也未必有什么成效。

    就算是王阳明这样的人物,为了打倒理学创立起来的心学,直到今天还是不为社会主流所认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得不到朝廷的支持。

    而皇家科学院建立短短一年以来,被称为新学的实学已经在河北、山东成为读书人热衷的显学。所依仗的,无非就是大明天子的极力支持罢了。

    在徐光启看来,只要崇祯能够在皇位上不出什么意外,那么十年之内,大明的学风必然会得到一个极大的变化。因此他并不希望皇帝去接触那些危险的药品,从而给皇家科学院带来麻烦。

    然而他刚刚拦住了李之藻,却拦不住崇祯。朱由检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物,不由笑着说道:“李院长说的对,既然朕都来了,自然要去看看那些劳苦功高的功臣。

    他们天天待在那里,难道朕连去看看都做不到么?去拿件实验室的外套来,朕要换上。”

    在崇祯的极力坚持下,徐光启等人终于还是没有拦住起了性子的皇帝。

    湖边研究所被一道2米多高的青砖墙给围了起来,进出研究所的只有一处大门,还有一位门卫守住这里。

    在靠近大门的更衣室内,朱由检换上了后世的白大褂,又换掉了头上的帽子,对着更衣室出入口的镜子照了照,确定没什么问题后,他才走了出来。

    这处研究所的位置原本是某个勋贵的园林,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出园林的模样了,除了几株大树之外,假山和花园全被推平了,沿着湖边修建了几间平房。

    这些平房无一例外的装上了大玻璃窗,以获取良好的采光,而且在平房的周围还开出了水沟,一是作为间隔,一是作为灭火时的水源。

    正如李之藻所预料的,皇帝的到来,让这些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感到格外的兴奋,崇祯一一同他们进行慰问后,才有余暇打量着实验室内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