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228章 大项目
    黄立极正想说些什么,朱由检再次把话题拉回到了内阁报告中的数据上去了,“朝廷要求各县上报的数据,有些人是老老实实,朝廷问他什么,他就回答什么。

    有些人则是敷衍了事,照着黄册上的数字就这么抄了抄。还有些人则是把朝廷的命令当做空气,完全是听而不闻,连个回音都没有。更有些人把朝廷当做了傻子,随便伪造一份数据就上报给朝廷了。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朝廷派遣他们去地方,是为我大明管理地方,不是为了地方缙绅巨室当家奴的。

    徐先生和黄先生,你们两人商议一下,对这些目无朝廷,意图对抗中央的地方官员,要拿出一个惩治办法出来。

    朕以为,听从朝廷命令的官员要优先提拔,那些拿朝廷命令当做儿戏的官员,该撤职的就撤职。当然朝廷也不能不警告就下手,这样,各地官员裁撤人员就定个指标出来,免去当地官员人数的5%好了。”

    黄立极顿时大惊失色,他急忙说道:“陛下,伪造数据糊弄朝廷,的确是应该惩罚,但这只是当事人的罪过,怎么能打全体官员的板子呢?这恐怕会引起天下的非议啊。

    再说了,现在我大明的地方政府进行改革之后,这官职的空缺已经超过了待选官员的人数,如今再这么直接斥退5%的官员,恐怕不少地方衙门就找不到人做事了。”

    几名阁臣也纷纷附和了黄立极的说法,但是朱由检不为所动的说道:“这些上报的数据,难道地方官员会知道没有问题吗?

    明知道有问题,也这么闭着眼睛送上来了,不就是说明,他们畏惧地方缙绅、同僚,更有甚于朝廷么?

    他们当着朝廷的官,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把所谓的人情世故放在朝廷的威严之上。朕就要看一看,这些地方缙绅和地方官员们究竟想要做什么?

    河南这次民变,锦衣卫、都察院、刑部联合派员的调查小组,已经查到了不少证据,这次民变不是什么百姓暴动,而是有些士绅豪族为了对抗朝廷的粮食政策,故意煽动百姓作乱。

    这些缙绅豪族,口口声声都说自己是忠诚孝子,朕还没要求他们上战场呢,他们已经想着要往君父身上捅刀子了。

    这些对朝廷命令阴奉阳违的地方官员,就是我大明身体上的烂疮,想要治好烂疮,就要挑破它,把脓流尽了,自然就会好了。这就是长痛不如短痛。

    这5%的免职名额,让各省自己先内部推荐名单,然后朝廷再派人下去审核,达不到5%名额的,从各省主官开始免,凑足人数为止。

    陕西、河南、山西、贵州、四川、北直隶这几个地区,这次不包括在内。

    至于候选官员人数不足的问题,明年、后年增加两次小比,只针对各省前100名举子进行考试。通过小比考试者,进入燕京大学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预备官员学习,即可获得授官资格。”

    黄立极心念一动,便问道:“那么原来在燕京大学学习的学生,他们是不是也能参加小比呢?”

    朱由检勉强而又轻描淡写的说道:“只要他们获得了大学授予的**书,就能参加小比。燕京大学的学制是2-3年,这两次小比他们还参加不了。”

    对于崇祯的说明,黄立极顿时沉默下去了。现在的燕京大学学生,大部分都是北地士子。以现在的局面看来,将来这所大学招收的学生,也必定是北方学子居多。

    如果燕京大学的毕业生们能进入仕途,那么北方官员的势力必然会大涨,这对于他和他的家族来说,肯定是件好事。

    将来即便是他退下了首辅的职位,那些北方出身的官员,也必定会念叨他的好处,不会容许南方官员污蔑他的身后名誉。

    黄立极撇了一眼同僚,发觉这些同僚们还没有领悟到皇帝的用意,倒是对两次小比增加的候选官员名额有些上心了。

    钱谦益听了这个消息,顿时颇有些兴奋,年初的恩科因为改了会试规则,导致许多南方士子在科举中失利,这使得他们私下一直抱怨不已。

    现在如果他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再给自己脸上贴点金,说不得可以拉拢不少江南士子的人心。

    崇祯的提议最终还是被内阁通过了,既然他们想要讨好天下的士子,自然就不再反对皇帝让人腾出职位的举动了。毕竟皇帝并没有让他们做恶人,亲自点名裁撤官员,只是让地方官员自己推荐下岗人选而已。

    讨论了一个上午之后,朱由检有些精疲力竭的说道:“我看会议就到这里吧,诸位阁臣若有事,不妨再递折子进宫好了。”

    他的话音还没落下,吴淳夫已经迫不及待的说道:“陛下,臣有一件事想要请陛下圣断。”

    朱由检整理了下袖子,才看着他缓缓问道:“吴尚书有什么事,请说。”

    吴淳夫清了清嗓子,从面前抽出了一份折子,然后起身交给了走过来的王承恩后说道:“臣请治理鲁南、苏北平原的水害,若是此处的沂沭泗水系能够得到根治,不再年年洪水泛滥,则此地可平添上千万亩良田。

    若是鲁南、苏北平原能够大治,则京畿所缺的粮食就不必再从南方转运,而运河水量不足导致运力下降的难题也就不解而解了…”

    吴淳夫心情颇有些激动的向皇帝解释着,他提出的是一个多么宏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北起沂蒙山,东临黄海,西至徐州,南以黄河与淮河水系为界,涉及到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近八十个县的地方。

    这块地区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大致由北向西向南逐渐降低,由低山丘陵逐渐过渡为倾斜冲积平原、滨海平原。

    区域内地貌可分为平原、中高山区、低山丘陵和岗地四大类。山地丘陵区面积占3成,平原区面积占7成。

    北中部的中高山区,是沂、沭、泗河的发源地,一旦到了雨季,山区的水流聚集效应,就会使得沂、沭、泗河下游泛滥。

    再加上黄河泛滥时,为了保住大运河的通行,黄河水也会被分流到这片区域。

    《沂州府志》记载,流域中“三日之旱即成涸泽,一日之雨良田随沙石而去”。黄河夺淮之后,下游水灾平均两年一次。

    想要整治泗河就要先整治沂、沭两条河流,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沂蒙山区,是典型的山洪河流。

    吴淳夫治理的方案就是提前导沭河入海,把沭河下游的河道让给沂河分流。如此则两条河流就不会再危害苏北平原,反而可以成为灌溉用的水源。

    旧沭河大官庄以下到临洪口入海处长达500里,但大官庄距东面入海的大沙河只有150里。且大宫庄以东是低山丘岭,正可作为天然的堤坝使用。

    听了半天之后,张瑞图突然笑了笑说道:“这些数据如此详实,当不会是大司空平白想出来的吧?”

    刚刚还口若悬河的吴淳夫顿时脸色绯红了起来,他狠狠盯了张瑞图一眼,正想要向崇祯解释的时候,朱由检却摆着手说道:“这个方案不错,不过还是再派工程测量人员下去,对两条河流进行实地勘察为好。

    大司空你来负责这件事,最好能够在明年开春之前勘察完毕,这样明年就可以着手动工了,户部能拨出一笔费用,用于工部勘察么?”

    看着郭允厚向着崇祯点头,吴淳夫顿时觉得念头通达了,刚刚张瑞图想要对他使绊子的一丝怒气也不翼而飞了。

    执掌工部的他,因为没有摸清崇祯的心思,所以一直都显得比较低调,除了修建先帝的山陵外,只是尽力配合宫内对工匠管理制度的变革而已。

    蛰居了近一年后,他终于明白了过来,在现在的内阁体制下,获得皇帝的欢心,固然能够保住位置,但是想要获得权力,就必须手中要有项目。

    之前他犹豫了一下,结果海河治理工程被蒋德璟给夺了去,这位刚刚上任的工部右侍郎,简直把都水清吏司变成了自家大院了。

    原本天下矿业工坊都应该归属工部管理,但是他在皇帝要求成立矿务局时犹豫了一下,结果皇帝借着西山矿工示威一案,直接绕开了工部,成立了矿务局。

    而各种的新式工坊都同宫内有关,吴淳夫猛然之间发现,他居然变成了工部可有可无之人。

    工部的小吏们甚至已经在私下讨论,他这个工部尚书还能做多久的问题了。

    吴淳夫有些抑郁了,他今年才58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且刚刚进入内阁的他,感觉自己前程远大,再干上十来年都不是问题。

    看着眼前繁花似锦,却有人告诉他该下船回家了,这如何能让他甘心的。

    他思来想去,还是要向好大喜功的皇帝献上一个大项目,使得自己不被崇祯边缘化了才好。

    也是机缘巧合,费县一位秀才殷子新有感于家乡百姓年年水患之苦,亲自走遍了三河流域,然后上书朝廷请求治水。

    这位书生的恢弘计划,第一时间就被工部的官员斥为异想天开之举,丢入了废纸篓中。

    虽然他此后继续上书,依然得不到任何官员的支持,倒是成了工部官员口中的一则笑谈了。

    不过当吴淳夫想着弄一个大项目时,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顿时就成了他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