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很快,于志宁就把整篇文章都抄写下来了,写完之后又和原文对照了一遍,确定无误之后,就和孔颖达一起向高明告辞了。
临走的时候,孔颖达和于志宁还向高明表示,他们会把对子的事禀告给李世民,希望能在大唐普及对联,对于这个结果,高明自然是求之不得,当然是满口答应。
于志宁和孔颖达得到了满意的答应,心满意足的走了,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高明的眼中满是笑意。
“终于又扳回一城,李泰,哥很快就能教你重新做人了,哈哈!”
高明所说的扳回一城,指的自然是他和魏王李泰之间的差距,他相信,只要这个对联能在大唐兴起,凭借对联带来的这份名望,别说扳平李泰了,就算是超越他也不是不可能。
其实高明还是低估了对联的影响力,在孔颖达和于志宁离开东宫之后的三天里,几乎整个长安城的官场乃至世家大族都已经知道了对联这个东西。
最重要的是,有了经过高明改名的《高明对韵》,大家对于这个对联的接受能力明显提高了很多,现在就已经开始有人在这上面下功夫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还有一句话叫做“文人相轻”,可见有文化的人相互直接是有攀比之心的,而对联恰恰给了他们一个合适的“ZHAN场”。
文章和文章之间的对比,胜负之间的差距往往都是很小的,难以一目了然,但是对子却不一样,你出了上联,对方对不出下联,或者对方出了上联,你能对出了下联,胜负直接就见分晓了。
最重要的是,对联和作诗不一样,说白了它只是一个句子而已,但是却又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才SI敏捷程度,是“文斗”的好办法。
所以,在对联出现的这短短三天里,就风靡了整个长安的文人圈子,就连文官们都会抽空想个好上联,以便在上朝的时候能在同僚面前显摆一下。
“张兄,听闻您对这个对联颇有研究,我突然想到一个对子,您要不要试一下?”
“刘贤弟过奖了,来,请出对!”
“好,我的上联是这样的……”
像这样的qing况,如今已经成为了整个长安城里的常tai,可见对联出现之后对文人圈子的影响之深。
可以说,照这样的速度下去,不用一年的时间,对联就能kuosan到大唐全境,到了那个时候,高明在文人圈子中的影响力,将会直接转变为他在文人中的名望!
而且在经过李世民的批准之后,孔颖达已经开始在guo子监中教授对联了,所以高明也发现,这两天自己的大儿子李象看自己的目光也越来越崇拜,对于高明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以后终于不用担心在学霸儿子的面前丢脸了!”
至于小儿子李厥,如今还是有些怕高明,每当高明一板起脸来,他就跑得飞快,而当高明对他露出笑脸时,小家伙顿时就一脸受宠若惊的跑来像高明撒娇,看得高明哈哈大笑。
“这小东西倒是机灵!”
作为一名根正苗红的“皇三代”,此时的高明顿时觉得自己已经开始向着人生巅峰迈进了!
唯一的缺憾就是,还是要起早chuang去上早朝,而且更悲惨的是,他已经不能在朝堂上打瞌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