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四三章 套个马甲求稳妥
    第一四三章

    前两天刚刚说“敬鬼神而远之”的少爷,一转眼的功夫就成了道教的信徒,难不成是病了?

    听完杨尚荆的话,忠叔整个人都惊了,等回了县衙,杨尚荆一解释,他才明白过来,不过依旧是皱着眉头:“若是搞些火药,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如今朝廷虽然明令禁止民间制造火器,但江南士族,又有几个真正把朝廷法令看在眼里的?单单是火炮,便是各家都有私下里铸造,藏于船中,海上若是遇到了倭寇海贼,也好拿出来应对,却不知少爷搞出来的这些有什么作用?”

    摇了摇头,忠叔叹了口气:“少爷是朝廷的命官,这造出来的火药便是威力强大,也没有办法用在明面上的。”

    我总不能说再有个五年的功夫,整个大明朝就乱成一团糟了吧?就这个年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资流转速度,别说我那些方法还得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中间还不知道要出多少岔子呢,就是太上老君保佑一遍成了,造火药用到的硝石、硫磺也得找人慢慢往这边凑,而且为了掩人耳目,一次性不能弄太多。

    所以杨尚荆摸了摸下巴,点点头:“忠叔所言甚是,不过我这方子还稍显稚嫩了些,早些找人过来,还要摸索摸索,这火药造出来了,就是这黄岩县用不上,送给家中在海上的船队,总也是好的。”

    忠叔眯着眼睛思考了一下,皱着眉头说道:“少爷手中若是真有方子,何不直接修书一封送回家中?家中莫说是人力物力了,便是场地,也是不缺的。”

    整片的“万木林”都是杨家的,这地当然是不缺的了,不过杨尚荆还是摇了摇头:“这方子事关重大,总得我亲自督造,更何况,杨家虽大,却是人多眼杂,不如这边妥帖。”

    杨家上上下下辣么多的人,其他家族安插进来的就不说了,胳膊肘往外拐,吊炮往里揍的怂货谁也不能保证没有,可比不上这黄岩县他言出法随来的痛快,万一这火药配方流出去,自己平白就少了一件大杀器,这可是他作为一个文科生所知不多的关于军事的东西了。

    忠叔听了杨尚荆的话,也只能点点头,开始和杨尚荆讨论这件事的可行性了:“可制火药的年老工匠,倒是有那么一些……”

    工匠和炼丹当然扯不上关系,但是如果工匠披着道士的马甲搞炼丹,炼丹的时候多上点儿副产品,比如颗粒化的火药,那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虽然吧……这个副产物比较多,但它就是副产物。

    人员身份变更什么的其实最没难度,建宁府紧挨着江西,正一派的天师府就在江西鹰潭,所以就老家旁边,正一的道士一抓一大把,杨家这种级别的乡贤就算不包下来几座庙,给自己求个功德、福祉,那也是要和几座道观的当家的打好关系的,让他们抬抬手收几个弟子,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明朝虽然对宗教界的限制各种严,但僧录司、道录司终究不过是礼部的下辖机构,管着福建那边儿道籍的,伸伸手也就打发了,只要度牒一发,这几个人从里到外就是标准的道士了,谁都挑不出错来,至于这几个人到时候要来浙江需要路引……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所以到时候,前面大殿收点香火钱,大殿后面挖个地下室叫做“丹房”,就用来造火药,他杨尚荆这个有着用镰锤驱鬼、号称文曲星下凡的县令时长过去祭拜真武大帝……还不是美滋滋?

    当然了,也不是不能开什么小作坊,自己私底下偷摸弄一点儿火药出来,然而那也是担着风险的,现在黄岩县杨尚荆是言出法随不假,但一直装着瘪茄子的黄成可未必就是心服口服了,这要是站在他背后给他来一发,他可就哭都没地儿哭去了。

    “硝石、硫磺等虽说不算什么违禁之物,却也不能大批量采买,免得引起外人警觉。”忠叔用手指敲着桌子,脸上略有些为难,火药的三种原料

    杨尚荆沉默了一下,点点头:“倒也不难,硫磺便让家中采买便是了,每次随船小批量送来些,也便足够,至于硝石……便以炎夏制冰为由,托南京的勋贵帮忙采买便是了,再者到时候道观立起来了,炼制丹药总要有些铅、汞、雄黄、硫磺、硝石等物,倒是不会引起太多的麻烦。”

    反正现阶段也就是小工坊做一做,摸索一下工艺之类的,产能有限也就用不到太多的原材料了,想要扩大产能,要么他牧守一地直接做巡抚,政权军权一手抓,要么就只有等着土木堡之变,整个大明乱作一团的时候突击制作,至于现在,杨尚荆也没指望着给一百五十个新丁每人配上几个陶瓷手榴弹。

    毕竟陶瓷手榴弹里面要配的是炸药,黑火药和炸药完全是两种东西,就黑火药那点儿杀伤力,加上手榴弹里容纳的那点儿可怜的数量,哪怕预制破片了,能够达到的杀伤效果也很有限,杨尚荆估摸着,炸开之后的杀伤力,比五百年后作死捏个小钢炮在手都不如,都未必能穿透厚一点儿的衣服。

    “若是这般,倒也好说。”忠叔点了点头,然后感慨了一句,“少爷博览群是,倒是好的,只是这工匠之事一如商贾,实乃贱业,断不可亲力亲为,以免有辱斯文。”

    很显然,这又是误会了这配方的来源了,不过杨尚荆也不会去解释就是了:“忠叔放心,戬心中自有分寸。”

    于是两个人分别落座,开始给南京和福建家中写信,杨尚荆现在这个江湖地位、这个江湖声誉,调动家里一些资源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忠叔在给他代笔的时候,语气也颇为随意,而杨尚荆写给南京那位徐尚庸的信,措辞可就小心多了。

    就在杨尚荆落下最后一笔的时候,外面传来了一个皂隶的声音:“县尊,县衙外来了个姓徐的公子求见,也没递什么拜贴,只说是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