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2章 折昭之七寸
    与此同时,位于府谷县城北的一间幽静府邸内,正有一场密议正在进行。
    自被折昭解除了兵权军职之后,折惟本已经蛰居了足足一年之久。
    在这一年中,折惟本体会到了从巅峰落下摔入深谷的狼狈,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情冷暖,什么叫世态炎凉。
    在一个人得志的时候春风得意,满目望去均是笑脸,耳中听闻均是恭维赞颂。
    然当失意之时,却落魄得无人理睬,就好似现在的折惟本一般。
    故此,折惟本整个人恍若一座沉默的火山般静静等待着,等待可以容他爆发的那一天。
    而直到那个时候,他相信他所迸射出的火山熔岩,足可以吞灭一切的东西。
    包括那个可恶的折昭以及崔文卿!
    这一年来,折惟本咬紧牙关苦苦支撑着,终于,机会被他等到了。
    此时,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带着鬼怪面具的黑衣人,嗓音中有着一丝意外的嘲笑之意:“没想到,萧枢密使让本使前来寻找之人居然是折长史,哈哈,实在本使意料之外啊!大齐的官员,难道也会出卖大齐么?”
    折惟本自然听出了黑衣人口中的嘲讽,淡淡言道:“本官早已非是齐臣,而是效忠于没藏太后以及西夏皇帝的西夏臣子,这一点还请易左使不要弄错了,况且易左使身为汉人,不也是在为辽人卖命么?何必五十步笑百步?!”
    易左使一脸认真的摇头道:“折长史,你错了,我们明教和辽人只是合作关系而已,可非投敌。”
    听到投敌这个字眼,折惟本瞳孔很明显收缩了一下,继而一声冷笑,言道:“这次萧陌连线大辽大夏两国,共同出兵欲共同瓜分大齐河东路,三军未动阴谋先行,本官也是受了没藏太后之托,答应相助明教而已,说句不好听的话,辽人对我来说也是无所谓而已,劝你不要把本官惹急了,免得到时候大家竹篮打水一场空。”
    易左使嗤笑道:“没想到折长史是如此刚烈之人,倒是大出本使意料之外,难道你这么做派,就不怕西夏那位没藏黑云太后责怪么?”
    折惟本冷哼一声,言道:“阁下谨记将相不可辱,折昭辱我折惟本所以我折惟本才会选择西夏,倘若阁下辱我,本官也用不着对你客气。”
    硬梆梆的几句话,顿时让气氛有些沉闷尴尬,也让易左使愣怔了好一会儿,半响他才冷笑道:“折长史果然满是傲骨,在下倒是轻言了。”
    此话相当于变相的道歉,折惟本脸色转好,淡淡道:“无妨,易左使有事说事。”
    易左使点着头开口道:“好,那本使就直言不讳了,不知折长史对于这次辽人南侵,有何高见?”
    折惟本略加思忖,言道:“辽国南院萧陌乃骁勇善战之辈,而折昭也非是凡人,两人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虽然辽军战力比大齐历来强悍,然经过折昭的统领,振武军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故此两者相斗鹿死谁手却是不好说。”
    “那若加上西夏出兵呢?”
    “去岁兔毛川一役,大夏大败丧师三万,加之目前新皇即位,没藏太后欲平息国内纷争,故此对于南侵之心理应不大,即便是派军参战,只怕也非是国中劲卒,而为偏师一支。”
    明白了折惟本的意思,易左使不禁笑道:“听折长史之言,似乎对这次合作没有多少信心啊!”
    折惟本冷漠得犹如高山之上的顽石:“你们太过小看折昭,就如本官昔日那般,一定会吃大亏的。”
    易左使轻哼了几声,言道:“在下已经想到了对付折昭的办法,必定能够在大战来临之前,让折昭方寸大乱,关于这一点,折长史放心便是。”
    折惟本心头一跳,忍不住问道:“是何计策?居然可以对付折昭?”
    易左使目光望向了波光粼粼的水池,那里正有一条乌色的水蛇在静悄悄的游动着:“打蛇打七寸,只要我们找准折昭的七寸,不就行了么!”
    似乎察觉道了易左使的目光,折惟本也是转了视线,同样落在了那只水蛇身上,淡淡言道:“那不知折昭七寸何在?”
    易左使冷冰冰的笑着,半响才缓缓吐出了三个字:“崔文卿。”
    闻言,折惟本若有所悟,捋着胡须冷笑了起来。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扫去了夏日的酷热,顿让如同蒸笼般的府谷县降低了不少温度。
    时至夏末秋初,早晚天气已经变得非常凉爽,加之此季多雨,倒也让人大觉惬意,用不着整日躲在房中多阴避暑了。
    大雨过后的清晨,府谷县城门在朦朦胧胧的晨曦中打开,走出了一支马队。
    这支马队大概十来人,其中七八人作振武军亲卫打扮,而其余人则衣衫各异。
    有锦衣华服的公子,有青皂布衣的书童,有身穿公服的差人,更有穿着色彩斑斓袍衫的异族之人,实乃让人大开眼界。
    马队之中,崔文卿手指马鞭正微笑介绍:“德伦族长请看,咱们府谷县地处于黄河西岸,乃黄河从云中高地进入洛阳平原的最顶端,这里水草丰盛,土地肥沃,便于耕种,虽则不比上江南鱼米之乡,然在大齐境内来说已经算非常难得之妙地了。”
    骑马走在崔文卿旁边的苏轼也含笑符合道:“是啊,早在隋唐之时,府谷一带便是重要的粮食种植地域,只因唐末之后战乱频繁,土地荒废严重,才值得这片沃土无人耕种,今后黎族人若能定居在此,必定能够以之生存繁衍。”
    德伦巴郎对着崔文卿和苏轼两人行得一礼,古朴的脸膛上布满了真诚的笑意:“多谢两位大人不遗余力的介绍,其实我们黎族要求不高,就一城五十里地足矣,完全够我们两万族人生活了。”
    另一旁,苏凝和荷叶两女正凑在一起谈笑嫣然,而宁贞则是捏紧马缰轻策骏马,不紧不慢的跟在崔文卿身后,三人都对他们的谈话是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