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5章 玩笑
    够了,在座的都是机敏的人,杨崇既然不认为卫玄会战死,卫玄不外乎是投降和逃走,韦节等长安的官员立刻想到杨崇推荐李靖的事;李伟节倒吸一口凉气,杨崇推荐李靖和帮助自己,其实是守住长安的意思,难道杨玄感和向海明兵败后,还有人会来攻打长安,回去一定和三哥李靖好好合计。

    骨仪、阴世师一阵发愣,韦节等人神情古怪,代王杨侑睁大了眼睛,在诸葛颍和卫玄脸上扫来扫去;投降和逃走都不是光彩的事,尤其是被一个小辈、一个对手如此轻视,卫玄咬着牙说:“那是污蔑,没有人会相信。”

    诸葛颍大笑道:“卫公,一句玩笑,你不是怕人言可畏吗?”

    真是咬人的狗不叫,诸葛颍八岁能写文章,十五岁成为梁朝邵陵王萧纶的参军事,经历数朝不倒,七十岁还未致仕,果真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卫玄你前面才说人言可畏,现在又不怕了,至少说明你这个人表里不一;代王杨侑差点笑出来,这是几年来第一次有人敢当面作弄卫玄,还作弄得如此成功。

    不过诸葛颍的年纪资历在那里,卫玄还无法发火;韦节等人想的更深,杨崇在信中未必不是这么写的,只是诸葛颍出了一口恶气后,给卫玄留点颜面,才改口说是玩笑,不至于把饭局变成死胡同。

    李伟节趁机把于仲文的密函一气说完:“于大将军的意思,只有当中原平定了,才能解决杨崇的问题,现在应该让杨崇守住西陲,源源不断地向长安提供战马和钢铁;于大将军自愿辞职,一是为了承担贸易战的后果,一个是为了让杨崇放心,他估计,杨崇要是全力以赴,河西、西域的钢铁产量,每年能达到一百万斤,甚至更高的数字。”

    张原思索片刻问卫玄:“卫公,张瑾他们应该只看到练兵的方法,而没有看到完整的密函?”

    卫玄点头说:“没有,有些事我也很为难。于家父子不赞成我们去获得杨崇的技术,换一个角度看,于仲文为杨崇考虑的也不少。”

    众人不以为然,你卫玄在长安只是动动嘴皮子,于仲文在西域既要向杨崇争取利益,还要拉拢手下的将领和各郡的异族,攻打吐谷浑,长安付出的费用只相当于陇右各郡和平时的开支;于仲文不为杨崇考虑,杨崇随身都可能翻脸。虞世南问道:“如果没有杨崇控制河西,你们将如何让河西运转起来?”

    “利用杨崇留下的办法,选派能干的官员前去治理。”卫玄没料到提这种问题的是虞世南,回答起来有些别扭;虞世南想想说:“我听何稠大人猜测,杨崇的铁厂只有杨崇有这种技术或设备,所以高昌的铁厂在杨崇让出来后,产量立即掉下去了,原先伊吾的铁厂产量质量都不怎样。户部的资料显示,原先河西可是每年都要投入几百万贯的费用。”

    越是老实的人说话越伤人,虞世南说到了点子上,杨崇的可怕在于钢铁,杨崇的大好局面也在钢铁,换掉杨崇,没有了钢铁,河西还是原来的河西。粮食的增加随着人口的迁移迟早会恢复饱和度,治理不好,一切都会原还原;圣天子杨广之所以还愿意试探杨崇,就是因为中原大乱的时候,河西不能再成为吞噬人力物力的无底洞。

    张原赞同说:“杨崇不管怎么说,还是在财政上大大支持了圣天子和长安,甚至主动承担了一部分攻打吐谷浑的费用,更不要说安置了数万流民。卫公,你们是否有过预案,能比杨崇做得更好,否则一旦拿过来,不出一年就会变成长安的一个包袱,与过去一样,需要源源不断地拿钱去填。”

    卫玄沉默了,贸易战的残局尚未解决,无论如何,他是不敢当着眼前这些人,说出比杨崇治理得好的话。代王杨侑又敬了诸葛颍一杯酒,笑着说:“诸葛大人,请转告杨总管,本王相信他,也愿意为他担保,只要他没有谋反的意愿。”

    代王杨侑的母亲是韦孝宽的四子滑国公韦寿之女,韦圆照是老三韦总的儿子,现在是杨崇的手下且末郡郡守,最有可能接替于仲文出任副总管一职;诸葛颍饮完杯中酒,含笑说:“杨崇曾谈起王爷,说王爷气度非凡,此言果真不假。这句话我会带给杨崇,但愿他能给王爷一个惊喜。”

    韦节、韦津心中大喜,如果杨崇能拥立代王杨侑,就算是圣天子杨广反对也是无可奈何,大不了就是开战;张原、卫玄吓得不轻,杨崇现在不仅占据河西、西域,实力雄厚,身世之谜随着楼观道的五问五答传出,更是凭空演绎了无数的版本,让人心揪,让不止一群人晚上睡不着觉。

    很多人因此推测杨崇的身份不简单。杨崇要是没来历的孩子,诸葛河何必暗中收养,诸葛河自己没有子嗣,大可以把杨崇领回家,或者让杨崇改姓诸葛,尽授所学,传宗接代;诸葛河没有这么做,不外乎是杨崇本来的身份,让诸葛河打消了念头。

    诸葛河作为诸葛颍的大哥,没有凭借家里的背景做官本来就显得古怪,但是一辈子没有娶妻生子就更是值得琢磨,除非是为了守住某一个秘密。大隋能让诸葛河顾忌的杨姓屈指可数,越国公杨素都不能算在内,诸葛河敢以一个布衣身份收宇文恺为徒是何等的自恃,排来排去最有可能的就是杨勇、杨广两人。

    权贵门阀眼里更偏向杨广,按时间推算,杨崇出生的时候,杨勇正如日中天,根本没必要考虑给自己留后手,反而是晋王杨广准备夺嗣,未必不留退路;圣天子杨广对杨崇的态度也反常,好好的凭什么让一个来路不明的年轻人入籍弘农杨氏,在官场上步步青云,造成现在尾大不掉的局面。

    众人正各自琢磨,一个老者飘然而来,布衣书生,洒脱飘逸;诸葛颍望见大叫:“刘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