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7章 摩洛哥危机,是危险也是机会
    “法国人向摩洛哥苏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改革方案的建议,要求摩洛哥按照法国人的要求进行包括行政、财政、军事以及外交在内的全面改革。”约亨看着马沙尔递交上来的情报有些恼火:“建议?这种措辞是最后通牒?”

    虽然对摩洛哥问题上德法必然会爆发对立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当事件真正发生的时候约亨依然感到十分的不爽。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在,法国人在摩洛哥问题上对德国发难都不是一个好时机,对于法国的政治家的思考回路约亨简直难以理解。

    尤其是现在德国的实力远比历史上更强,法国人认为自己的行动不会招来德国人的过激反应的底气到底是从哪来的?难道真的以为有英国人在背后撑腰就万事大吉了?英国就算给你们撑腰,能做到什么地步也还是未知数,你们哪来的自信?

    “法国人应该和西班牙人达成了秘密协定,不然不会在向摩洛哥贷款,控制器对外贸易和财政大权后这么快就发出这种类似最后通牒一般的建议书。”马沙尔分析到:“很显然法国人在摩洛哥问题上的有恃无恐和毫无顾忌是得到了西班牙和英国的默许的。”∑dǐng∑diǎn∑小∑説,

    “我亲爱的舅舅访问法国时很显然和法国人在摩洛哥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而我们却被蒙在鼓里,现在法国人又和西班牙秘密协定,显然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啊。”约亨平淡的説到。

    虽然约亨的口气平平淡淡,但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陛下的情绪十分糟糕。

    “英国和法国在摩洛哥问题上达成秘密协议,是无视我国在摩洛哥问题上的利益,违背当年英国对我国的承诺的,我们必须坚决表明我们的态度,不能让法国人在摩洛哥问题上为所欲为!”比洛态度强硬的建议到。

    “法国人向摩洛哥下了最后通牒。肯定还会有下一步的行动,摩洛哥毕竟是一个主权国家,想要让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同意这样的条款是不可能的,法国人肯定会有接下来的行动来逼迫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必要的话甚至可以架空苏丹,实现对摩洛哥的全面控制。”马沙尔推测到。

    马沙尔的推测非常正确。历史上法国就派遣了一支特别代表团前往摩洛哥,名义上是帮助摩洛哥按照建议书上的方案进行改革,实际目的就是为了架空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

    约亨对马沙尔diǎn了diǎn头,表示自己赞同他的推断:“所以我们需要向摩洛哥政府表明我们的态度,让他们明白德国绝对不允许法国人的目的得逞,这样他们才有底气拒绝法国人的无理要求。”

    “法国人要是执迷不悟的话,我们就要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现在俄国人根本管不了我们的闲事,1892年我们就准备给他们一个教训,现在我们同样能给他们一个教训!”施利芬怂恿到。

    当年奥匈解体时俄国人因为和德国达成了协定所以不会来管闲事。现在俄国人则根本管不了闲事,所以施利芬认为这是15年后的又一次对法国动手的良好机会,早就希望通过一次预防性战争为德国再争取30年和平的军方对这样的机会兴奋不已。

    “如果我们对法国发出军事威胁的话,会不会引来英国人的强烈反应?”马沙尔有些担心的问到。

    “英国人就算反应又能怎么样?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派出10万远征军来协助法国作战,这对我们根本没有威胁!”施利芬不屑的説到,甚至对于英国人的参战施利芬是乐见其成的,因为这样德国就可以以英国率先参战为由,从而不用再遵守协定。可以放开手脚进攻比利时,执行施利芬计划。

    哪怕现在施利芬计划还不完善。德国陆军的战术和装备改革还未完成,但是面对被自身浪漫主义改革折腾的根本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法国军事力量依然压力不大。至于英国人的陆军,施利芬根本没放在眼里。

    而且自己马上就要退休了,如果现在这个时候德法开战,那么自己的计划能够得以实施,并且能彻底击败法国。这对施利芬来説也是无与伦比的成就,自己就有希望得到和老毛奇一样的功勋!

    “嗯,比洛和施利芬説的没错,我认为我们在摩洛哥的问题上不能退让。”约亨斩钉截铁的説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殖民地利益的问题,区区一个摩洛哥每年带给我们的收益还不如远东建设没多久的青岛。但是这是关系到德国在殖民地事务上还有没有地位的问题!

    我们在殖民地的利益被其他国家通过私下里的秘密交易给瓜分和牺牲掉了,而我们却无法维护和抗争,那么以后在殖民地事务上还有什么发言权?!国民又怎么看待这种眼睁睁的看着国家利益被侵害但是无能为力的政府?所以这件事情上我们必须让那些法国人认识到他们这种挑衅行为是十分愚蠢的!

    让我们在丹吉尔的代办先给法国人打个招呼,表明我们的立场,让他们明白,摩洛哥的局势不是他们法国人可以肆意妄为的。另外,阿道夫,将我们不会在摩洛哥问题上让步的态度传达给议会,让那些议员们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法国人不识时务的话,那么我们就给他们战争!”

    约亨的强硬是有底气的,因为法国人也明白在俄国人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法国是无法独立面对优势德军的进攻的,而法国政府在和英国、西班牙达成一致后的举动导致的德国人的激烈反应完全出乎法国人的意料。

    历史上在德国人的强硬态度面前,极度虚弱的法国只能乞求和德国妥协,法国政府和议会迫使对德复仇主义者、外长德尔卡塞辞职,倾向于和德国缓和的法国总理罗维埃兼任外长,主张法德直接谈判解决摩洛哥问题。这是法国政府在外交上的重大失败。

    对于法国人的拙劣表现,威廉二世轻蔑地评论道:“我向法国人抛出了白手套,而法国人不敢把它拾起来。”

    然而德国此前定下的方针是:“所有的批评和攻击都要尽可能的体现出对法国国民感情的尊重,要针对德卡尔塞系统的、傲慢的、笨拙的反德政策。”

    也就是説以威廉二世为首的德国高层并不希望因此导致德法关系继续恶化,因此认为德国战略目的已经达成的德国人决定不再在摩洛哥问题上对法国穷追猛打,可以采取相对宽容的政策拉拢法国。

    由于认为法国企图独霸摩洛哥的计划损害了所有列强的利益,同时也希望借国际会议分散法国对德国的仇恨和不满,因此德国坚持要召开国际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世界公理”充满天真渴望的德国愚蠢的将其和法国的双边问题硬生生变成了一个多边问题,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正如英国人所希望看到的那样,在曾经签署马德里公约的列强齐聚西班牙的阿尔赫希拉思后,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13个与会国中只有奥匈帝国和摩洛哥支持德国。德国在军事上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被迫做出让步,导致了德意志帝国建国以来最为耻辱的外交失败。

    在约亨看来,德国完全不用在乎什么法国人的仇恨和不满,德法本来就没有和解的可能,又何必在乎法国人的感情?历史上英国人前期的蛇鼠两端造成了法国人根本没有任何支持者,英国人的这种举动本来就会导致英法之间本来就刚刚建立起来的同盟关系之间的裂痕,威廉二世这个时候只要将摩洛哥问题解决了,那么就算不能拉拢法国,也能离间英法关系。

    推一步来説就算英国从一开始就表明自己对法国的支持,德国依然可以毫不在意,英国10万人的远征军在德国陆军面前毫无意义,皇家海军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是不用两线作战,并且本身就惧怕战争的法国就算鼓起勇气来抵抗,在前期遭受巨大损失后也不得不乞求和平。

    只要战争的时间控制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且德国的战略目的也适当降低,只是进行一次预防战争,而不谋求施利芬所计划的进行灭国战争,那么皇家海军的封锁对德国来説同样毫无意义。

    而且现在的德国皇家海军也不是英国人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就算水面舰艇决战还处在下风,但是让英国人吃些暗亏的能力还是有的,那么为了摩洛哥这么个和自己关系不大的地方赔进去10万陆军和几艘宝贵的主力舰,这样的亏本买卖英国人也要好好掂量掂量,更何况德国皇家海军还有4张底牌马上就能翻开,到时候皇家海军敢不敢轻举妄动还是个未知数呢。

    这样的话就算打上一场也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约亨有着强硬的底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