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良苦用心
董昭这才道:“陛下可是准备在河东立足,建立基业,在行征讨四方,此次是否要带百官去河东。”
刘协点头,不知道董昭有什么意见,好奇的看着他。
董昭道:“陛下,此事有些不妥,河东偏邻西河,西河连着河套,河套一带,胡人蛮夷众多,恐不利发展,于陛下安危不利。”
危险他当然知道,这不是没办法吗?
刘协明言直叙道:“此事也是无奈之举,等剿灭了李傕,收复关中,在迁都回长安便是,朝廷还是要在关中落脚,立业的。”
董昭道:“陛下,就算是长安也不利陛下,关中战乱已久,西凉军阀混战不休,早以荒废人口凋零,不复往昔,没有数十年的发展是不能恢复的,加之凉州马腾、韩遂乃豺狼之辈,兵锋时时威胁关中,万万不可去也。”
“这个……爱卿觉得哪里合适。”刘协有点明白董昭今天来的意思了,不光是要帮他从张杨那里出来,还要给自己换个立足之地,不防听听他的高见。
董昭见刘协终于开口问了,暗自有些得意,感觉鱼儿咬钩了,便道:“陛下颍川如何,那里人文鼎盛,可以聚集天下人才,又于中原之地,可以沟通关东各诸侯,利于拱卫。
臣观那许县之地,有龙兴之势,其中四周广袤平坦,粮田颇多,易于聚养人口,兴盛国都。”
“许县!”刘协迷糊了,没想到董昭提这里,那里不就是后来的许都吗?
曹操就把那里定为了基地,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征战史。
对这个地方,刘协太敏感了。
“没错陛下,就是许县,定在那里,南有宗氏荆州刘表,东有忠臣兖州曹操,北有太守张杨,都可招入朝中,充实朝廷军武。”董昭又拭着说了一下,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不过这可刺激了刘协,他终于明白了董昭的用心。
原来如此!
好一个居心叵测董昭,用心良苦呀!
他是曹操的人,至少倾向于曹操。
什么南有刘表,北有张杨都是忽悠,只有东边的曹操才是真的。
真定都许县,只有曹操最近,只有引曹操这头狼进来才是真的。
到时自己又是傀儡皇帝了。
如果换成原来落魄的刘协,没准还真能被他忽悠过去,但是现在,此时的刘协可不会这么简单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本身不强的时候引任何一支强军入朝廷,都是作死行为,董卓就是一个例子,刘协岂能相信,哪还会重蹈覆辙。
不过刘协并没有直接反驳掉董昭的话,而是静静的盯了他好一会儿,见他面不改色,一副我为你好的表情,这才道:“此事先不议了,等爱卿从张将军那里割舍过来,我们在深度的促膝长谈。”
董昭窃喜,以为刘协心动同意了,下次在加深分析一下,一定能成。
遂拜辞出府。
看着远去的董昭,刘协嘴角勾勒出一丝邪月。
“好你个董昭,你不是倾心曹操吗?那我就一辈子让你见不到曹操。”
董昭是一个人才,这无需反驳置疑,只是一个身在汉营心在曹军的谋士,现在正是用人之机,刘协就算明知道他有异心,也不打算拆穿他。
这种人用好了,比自己人还好用,而且到时断了他跟曹操的联系,就算想投他也投不了,还能乖乖干活。
很快征辟董昭的拟旨就到了张杨那里,也不知道董昭是怎么忽悠张杨的,张杨非常愉快的放人,董昭便做了中央朝廷的侍中。
小插曲过后,刘协也不打算久留了,带着百官与众皇后妃嫔西进返回河东。
董昭一见要启程去河东,赶紧过来见刘协。
刘协宽慰一句道:“公仁,许县之事不急,我们回河东慢慢聊。”
敷衍了一声,刘协抽身离去,等董昭离府了,刘协招来史啊道:“派人盯着董昭,他要是有易动,要溜就杀之。”
史啊等人还是第一次见刘协如此郑重交待这种事,当即认真起来。
不过好在董昭聪明,也没有溜跑的举动,而是乖乖跟着百官去了河东。
百官随行太过缓慢,刘协留下黄忠、向林、董承人三人护卫百官与众女沿官道西进,刘协自己带着郭嘉、张辽、陈到、吕蒙、魏延、太史慈等人先行一步回了安邑。
刘协的回归,也让贾诩松了一口气,紧绷的弦可以松一松了。
同时刘协的回来也让贾诩震惊了一把,带回一个酒店鬼郭嘉、董昭当谋士不提,天子身边多了张辽、陈到、吕蒙、周仓、太史慈、魏延几位武将。
其它人他不知道,但是张辽却是熟悉一点,那是吕布的将领,没想到天子撬了吕布的墙角。
面对贾诩的惊讶,刘协便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关东的大至讲了讲。
贾诩这才道:“陛下此行危险重重,却也带着不少机遇,收获十多员猛将,陛下中兴有望。”
危机危机,危险之中有着机遇。
这就是贾诩对刘协东去南行的总结。
同时对天子更加自信起来。
能从当世奸雄曹操手里溜走,还能从吕布那种天生猛将手里拐走一员猛将,又过徐州扬州与刘备、孙策等地方诸侯交手,想必天子的成长很快呀。
现在在看,更加成熟,更加符合一个帝王的样子。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不提刘协的事,在了解完之后,贾诩汇报道:“陛下!关中自我们走后,李傕与张济大战,张济战死了,张绣兵力不足被击退,我想我们可以拭着进入关中了。”
“现在进关中,是否过早了,我军现在训练得如何了。”刘协问道,此时他成熟了很多,并没有因为报仇就冲昏头脑。
贾诩道:“各部训练都很不错,经过赵将军、徐晃将军的汇报,应该可堪一战,此时攻打李傕即和天时也得人和,关中百姓渴望安定,必定欢迎王师到达,而且此战打完,正好春耕生产,不会误了农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