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乱世就要开始了
    在一般的历史叙事中,大概是这样描述晋武帝司马炎的。

    司马炎承祖父三代之经营,受魏禅让,取得帝位,是为晋武帝。晋武帝期间,承袭九品中正制、颁行户调式,征伐东吴,结束了三国分裂,实现了国家短暂的统一;罢废州郡武装,没有很好的处理少数民族内迁问题;大肆分封司马家族亲王,重用贾氏、杨氏外戚;发生了王石斗富、天下禁娶、羊车游幸、钱入私门等轶事;晋武帝最终将皇位传给“何不食肉糜”的白痴儿子司马衷,最终导致了外戚乱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永嘉之乱……西晋王朝很快就衰败灭亡了。

    这样的描述并不能算错,但是,从这种叙述来看,司马炎简直就是一个扶不起的官三代,仅仅是运气好命好,居然混成了大一统的开国皇帝,又因为自己的错误决策,最终埋葬了西晋王朝,可以说是除了投胎技能满级之外,这位所谓的晋武帝司马炎简直一无是处。

    在这里可以罗列司马炎的五宗罪:

    一是自身经历不具备说服力,靠着祖父三代的庇佑,侥幸混成了开国皇帝。

    二是在地方上大肆分封亲王,开历史倒车,导致帝国在骨肉相残中走向灭亡。

    三是重用外戚,导致中央政府外戚专权,外戚之间互相争斗,中央政府乌烟瘴气。

    四是选了个白痴儿子继承皇位,导致外戚乱政、八王之乱。

    五是自己奢侈好色,人称“酒色天子”。

    第一条是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司马炎没有创业者所经历的艰辛,最终成功的传奇色彩,而且司马炎的政治手段也比较温和,导致了司马炎的历史评价偏低,作为统一中国的开国皇帝,恐怕再也没有像司马炎跟杨坚这样存在感极低的皇帝了。

    第五条则是皇帝的个人道德品质的问题,这个暂且抛到一边去,先不进行讨论。

    但是,二三四项属于重大的国家政策,很值得讨论一下。而司马炎的政策,归纳总结,大体如下:

    第一,确保本系掌握皇权(司马衷而非司马攸);

    第二,让两大外戚并存于中央政府(杨氏、贾氏);

    第三,大肆分封亲王、让他们占据帝国最主要的地方资源(经济、政治、军事要地)

    第四,让贵族代表进入中央(如卫瓘、荀勖等);

    第五,贯彻九品中正制,摒弃寒门,形成了“上品无寒门”的人事格局。

    综上五点,最终形成了皇室、外戚、宗室、贵族、地方、中央多股力量相互牵制、互相平衡,以实现皇权的高高在上政治模式。

    乍一看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仔细的一分析,你就会发现,司马炎摒弃寒门,在宗室贵族之间搞联谊,简直就是没事找事。

    你司马炎作为皇帝完全可以开科举,用寒门子弟,把人财军政这些主要权利的进行分割,全部由没有门阀背影的人物任职,把外戚,宗室,贵族通通圈养起来,非要搞什么权力制衡,这就是典型的没事找事。

    那么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呢?后来的宋,元,明,清都是这么做的,效果也非常的显著,那么,为什么到了西晋,这套方法就不管用了呢?

    归根结底,这就是一个兵权要交给谁的问题,宗王势力强大的原因是因为带兵,司马炎给宗室子弟的就是刺史职位外加都督号。在西晋那样的年代里面,你兵权不交给宗室,就只能交给士族。大肆分封宗室就是为了跟士族抢夺兵权用的。在西晋时期,很多士族都是具有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如果没有诸王制衡的话,皇帝肯定就是士族手中的傀儡。

    在刚刚结束了三国乱世没几年的那个还不算安定的时代,自己人总比他人稍微可靠一点,最后哪怕出现诸王叛乱,皇帝换给同姓总比换给异姓要好。这是一般人的思维。

    在皇权相对衰弱的时期,但又有非常需要急迫的军事压力的情况下,宗室诸王带兵是相对保险的做法。王船山《读通鉴论》中说:「魏之削诸侯者,疑同姓也;晋之授兵宗室以制天下者,疑天下也。」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天下“其实就是天下士族豪强。

    用唯心主义观点去解释的话,自然就是皇帝都是脑残,历史上有很多的因为封王而翻车的教训,皇帝们还是一如既往,乐此不疲的大肆分封诸王。

    用唯物主义观点去解释的话,就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豪门士族往往作为一个特定的利益集团占据着统治地位,皇帝面对这种情况,通常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皇族势力,然后帝国在同姓兄弟骨肉相残中走向毁灭。另一种选择就是,压制皇族势力,等着豪门代表,军政强人来和平演变自己的帝国,血腥屠杀自己的家族。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皇帝一般都会选择前者。

    罗列历史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只有罗列历史,你才能看清楚历史的真相,我们不妨把西晋灭亡之后的三百多年历史拿出来简单的梳理一下。

    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定律,那就是在西晋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帝国,这些皇帝们的行为跟司马炎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当然,结局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帝国都是在骨肉相残中走向毁灭的深渊。

    不一样的舞台,不一样的演员,却是雷同的剧情。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里也有两种解释。

    用唯心主义观点去解释的话,自然就是皇帝都是脑残,那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脑残,道德沦丧,人性丧失,因为随便拉出个现在的初中生也知道分封诸王是不对的,是开历史倒车。但是皇帝们却这么做了。正常人怎么可能会对自己亲人下毒手呢?可是在那个时代,残杀兄弟,弑父杀兄是家常便饭。

    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的话,那便是,那是一个政治经济基础一模一样的时代,所以,不用的演员,总是雷同的结局。

    晋武帝司马炎身在那个时代,他逃脱不了自己的命运,更何况他还为自己的江山埋下了不少的*......大封同姓王,解散全国军队,让傻儿子当太子,重用杨姓三公,搞死亲弟弟司马攸,带头搞享乐……

    晋朝的祸患已经不远了。

    司马炎由于过于纵情声色,不久重病,垂死之时下诏,宣其叔父汝南王司马亮回朝,与杨骏共同辅佐司马衷。这是司马炎巩固晋朝的最后一次努力。杨骏把诏书扣下,秘而不宣。直到司马炎弥留之际,皇后杨芷召集亲信中书监华廙、中书令何劭入宫,又重新写了一份诏书。诏书中以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也就是说杨骏一个人掌握了晋朝所有的军政财大权,除了没穿一身龙袍,基本上和皇帝没什么区别。

    公元290年四月中旬的一天,司马炎的生命到了最后的时刻,杨芷皇后与华廙、何劭拿着伪诏给司马炎看,劝他答应。这时司马炎已经不能说话,他听何劭念完诏书,艰难地伸出手来。何劭急忙把诏书递上。司马炎接过诏书,紧皱眉头,他现在清楚的知道,有人伪造诏书,但他现在能做的只是将诏书恨恨地摔在地上。

    这是晋武帝司马炎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动作,然后便离开了人世。也许,在司马炎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明白自己并不是一个成功的皇帝,他才突然开始为自己所创的晋朝未来担心,但一切都晚了。

    公元290年,农历四月己酉日,司马炎驾崩于含章殿,时年五十五岁。

    血与火的大幕就要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