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贵性 作者:沈貘
第二百六十三章 讲故事
侯爷贵性 作者:沈貘
第二百六十三章 讲故事
“残忍、无情,目空一切,视人命如草芥,”
庞籍怒极、恨极,反而冷笑:“这才是真正的乐松。”
姚宏逸不动声色地看着庞籍,只觉得陌生得让人暗自发抖。纵然心中有诸般疑团,亦不敢妄言提问。
夜色之中,马车行走得极慢。
“怿工,”
庞籍唤他一声:“将你们那‘财务预算’的事情,与为师详细说说。”
“是。”姚宏逸颔首应道。
“假以时日,我敬他的酒,他亦要不得不喝。”
此番话,庞籍更似在喃喃自语。
这个“他”是指哪个“他”?
姚宏逸不敢细思。
……
雪,下了一阵子,又停一阵子。
临近子时,复再渐渐飘落。
薄薄的雪花,落到火焰之上,瞬息融化。
“柴珏,柴珏,把蜂蜜递给我!”
乐琳毫不客气地对柴珏朗声吩咐道。
牡丹馆庭院的青石地板上,燃着一堆炭火。
没有烧烤叉,乐琳只得吩咐史昌以串叉烧的、长长的铁签子来替代。
文彦博撕咬了一口蜜汁鸡翅膀,回味无穷。却又久坐累极,刚要换一条腿来盘坐之时,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此刻的不雅。
“诶,诸位……”
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转头看向他。
文彦博放下的鸡翅膀,擦了擦嘴角,依旧略有狼狈。他狐疑问:“我等这般吃喝,是不是有辱斯文?”
王安石虽然衣衫最为朴素脏污,然而此刻坐姿却最文雅。即便众人早已坐得东歪西扭的,他依旧端直腰身,跪坐在火堆旁,双手各执一串鸡翅膀,正专心致志地烤火。
司马光喝得微醺,背靠身后的阶梯,半卧着,见到王安石坐得端正笔直,也不由得略略整顿衣衫,强撑着直起身子。
“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苏轼大声吟诵道,继而一口尽饮杯中酒。他脸颊早已醉得通红,对文彦博笑说:“如此良夜,有诗有酒,文大人何必顾忌太多?”
他此际横左足,斜立右足,右手撑在膝盖上,托腮,左手还晃晃着空杯子,恣意豪迈。
王安石与司马光不约而同向苏轼看去,投下意味不明的目光。
“好!”
文彦博猛一拍手,大赞道:“好诗,好诗!好一句‘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子瞻好文采!”
“文大人过奖,过奖!”
“子瞻,继续,得酒诗自成。下一句!”文彦博经他如此劝说,不禁放松了许多。
苏轼打了个酒嗝,想了好一会儿,昏昏沉沉道:“虽则‘得酒诗自成’,但醉极却没了诗意。”
他转头对乐琳笑道:“都怪这马裘酒太烈。”
乐琳接过柴珏递来的蜜糖罐子,仔细均匀涂满在鸡翅膀上,诺诺应道:“是是是,都怪酒太烈。”
她爱极了苏轼这豪迈奔放的性子。
柴珏默契地替她拿过手中的两串鸡翅膀,在火中翻滚烤炙,温意满溢地看着乐琳,柔柔笑道:“我想再听你说说,那大才子与老实和尚的故事。”
“对!”苏轼也连忙附和:“我真爱煞这风趣机智的大才子。”
乐琳忍俊不禁。
他怎会不爱那“大才子”,方才她说的,都是后世杜撰的苏轼与佛印和尚的斗智故事。
“好,好!”她边笑边道:“那我再说一个。”
“哈哈哈,”苏轼又倒满一杯,边细抿着,边说:“再来,再来!”
“话说有一天,大才子登门拜访老实和尚,和尚在礼佛念经,念到《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一句,大才子打断他,问说:‘和尚啊和尚,你看我是什么?’”
“要我是那老实和尚,便打死也不答他。”
文彦博插口道。
司马光亦附和:“正是,多说多错,总归是会被大才子无故奚落。”
柴珏亦不满问道:“乐琅,这次该要让老实和尚占一次上风了吧?”
乐琳狡黠地笑了笑,继续说:“老实和尚眼观鼻,鼻观心,答曰:‘我看你是一尊佛’。大才子听了,顿觉得飘飘然。老实和尚又反问他:‘才子,那你看我是什么?’”
“大才子尖酸刻薄,定没有好话的。”文彦博听得入神,皱眉道。
“大才子想要为难一下老实和尚,张口便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
文彦博大呼:“低俗,低俗!”
再想了想,更是不满:“喂,乐琅,下个故事你定要让大才子吃瘪一次。”
却是王安石“噗嗤”一笑。
司马光坐在他身旁,好奇不已,蹙眉细思之下,想通其中关节,也不由得笑了笑。
乐琳没有应承文彦博,而是笑道:“这一次,大才子已经吃了瘪。”
苏轼半醉半醒,一下子回不过神,愣愣问道:“为何呢?”
倒是身边的那位颧骨略高、肤色微黑的学子替他解答:“参禅之人,讲究见心见性——心中有,眼中就有。老实和尚说看大才子是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大才子说老实和尚像一坨屎,那即是……”
“哈哈哈哈哈哈!”
苏轼放声大笑起来:“原来如此!是大才子心中有屎,妙极,妙极!”
乐琳点头赞同道:“正是如子默兄所言。”
她又忍不住再一次认真打量这人。
黎俐?
黎子默?
今晚苏轼将他们那日辩论的事情一一道来。
能令苏轼都甘拜下风,这黎俐的辩才确实了得。
之后,文彦博读了苏轼刚整理好的辩论赛的稿子,也忍不住考了黎子默几道策论的问题,他都对答如***辟入理。
就连司马光这样严苛的,也禁不住出言夸赞。
如此才学,日后定必大有作为。
只是,乐琳苦思冥想,也实在记不起有这么一号人物。
又是平行时空的误差?
不光是这凭空冒出的黎子默,就连苏轼的身世,也是和她原来的时空差了不少。
她记得《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老泉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苏洵年轻时家累很重,整天必须在外奔波,以维持生计因此根本没时间读书,一晃到了二十七岁,才发奋读书。
而苏洵理应是在苏轼大约二十岁的时候,带同两位儿子苏轼、苏辙第一次上京,正是历史上说的“三苏游京”。
直至苏轼二十四岁的时候,经韩琦推荐,苏洵才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但方才与苏轼闲谈之际,乐琳讶然发现,苏洵竟早已在京中任职!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讲故事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讲故事
-